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书馆教育与学习终身化密切相连并正在成为现代教育的趋势,图书馆教育和学习方法教育的功能价值突顯。 然而,我国高等学校图书馆教育相对闭塞的状态,严重制约了社会教育功能价值的实现。深化高校图书馆教育的创新,实现图书馆教育正规化、系统化和阶段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教育;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2
大学图书馆教育,是现代教育观念的体现,是教育改革重要课题。而大学图书馆教育的水平也是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战”后1946年,日本就以立法形式将图书馆利用规定为学生必须享受的权利,并将图书馆教育(1961年更名为图书馆的利用指导,1994年又改为图书馆利用教育)连续性、阶段化地贯穿于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各个学习阶段。[1] 加拿大也从中、小学开始,就有相当大比例的课外作业是引导督促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2] 而美国大学的图书馆教育,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实现了正规化,匹兹堡大学的9000名学生,每年要开设1000多个图书馆培训课,这样的水平在美国高校中也仅排第五位。[3] 与此相比,我国的图书馆教育实在太落后了,相关的理论研究被拒之门外,难以登堂入室;工作实践的开展更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一、大学图书馆教育的位置
从广义上讲图书馆理念或者说图书馆教育理念终极目标是实现图书馆在社会的民主、繁荣或现代化建设中的终极价值。具体到现代大学图书馆来说,就是进一步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因此,大学图书馆教育,在高等学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图书馆教育的两大特点:一是社会信息化,二是学习终身化。这种大趋势正在向传统的学校教育及其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挑战,迫使人们将教育改革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图书馆。其实,早在1919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馆长)李大钊先生就明确指出: 重视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使管理图书的都有图书馆教育的知识……这是关系到中国图书馆前途的事情,也是关系到中国教育前途的事情。”[4] 八十年来,先生的论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仅是中国图书馆的悲哀,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一)信息的海量与获取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的海量与繁杂与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深刻的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生,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素养,它已经成为知识创新能力的现代基石。文献检索方法和能力培养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应当看到:其一,信息素养不仅包括被动接受的信息能力,更包括主动获取的信息意识,它是信息活动的“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而文献检索课的缺憾就在于,它只是传授信息检索的技术方法,不足以培养现代信息意识,工具只是方法论。其二,对于理论研究者和专业工作者以外的大多数人而言,文献检索主要的不是认知性理论知识,也不是程序性方法知识,而是技能性实践能力,单靠课堂教学,成效性有限。
要弥补这两种缺憾,就必须:既要通过课堂教学方式传授现代信息理论观念和技术方法,还要提供多媒体化的知识资源空间和多样化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更要提供自由选择和实践训练的充分机会,以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信息采集相结合,促进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平衡发展。毫无疑问,只有系统性、阶段化的大学图书馆教育才具有这样的社会功能。
(二)学习终身化与学习方法教育
当前,“几乎各行各业的知识,每隔两三年就会倍增”,新陈代谢周期日短。每个人都必须通过终身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5] 传统的高等学校一次性终结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知识的更新与老化使得结论性确定知识的价值也不再能受用终生。学会学习比学会既有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教育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终身学习也并非当一辈子在校学生,主要是独立自主学习。其学习方法也并非仅仅是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文本阅读方法,而是评价选择学习要素、设计建构学习过程的方法系统,或称之为“广义学习方法”。主要包括:学习方向选择、学习对象获取和文本阅读吸收等方法。对此,现有课堂教学很少涉猎。而大学图书馆教育,除了文献检索方法以外,在其他两方面也理所当然地可以大有作为。
首先,作为图书分类(本质是知识分类)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图书馆拥有足够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通过分类目录与分类法教育,向学生揭示各门类知识分化繁衍、交叉综合的规律及其相互间的“血亲”和“姻亲”关系,帮助他们把握正确选择学习方向的规律和方法,更有效地凭借已知、探求未知、创建新知。
其次,学生的学习目的不仅是满足专业知识的需求,而是要满足下列“四种需求”:①.认知需求——明白专业知识的对象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②.智能需求——体验掌握学科专家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智慧技巧,培养专业思维和行为能力;③.审美体验需求——寻求情感认同和释放,调节心态,陶冶情志,培养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基础,健全精神人格。④.信息资料需求——为了充实完善知识结构或创造新知识,采集事实、数据、观点、方法等信息资料。[6] 现行“窄口径”的课堂教学只能满足专业认知需求。而图书馆教育所提供的多媒体、多门类、多功能的知识资源,则可以全面满足上述四种学习需求。
再次,学习方法教育的目标并非单纯记忆方法程序,而是培养主动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图书馆教育在传授广义学习方法的同时,还可提供充分的心理体验机会和实践训练环境,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态度,提高自我设计、自主发展的自学能力,学会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选择不同的学习对象、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二、现实反思:大学图书馆教育的困境与现状
大学阶段是学生时代接受图书馆教育的最后机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等学校的图书馆教育大都还倍受忽视与社会严重脱节,至今仍处于“馄饨”状态。 (一)社会价值有待重新定位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依然纠结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争论的矛盾之中:唯科学论的“知本主义”价值观念、封闭式的行政控制管理、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难以改变。重视人的工具功能价值,忽视人的本体价值及其创造个性的多样化发展和自由发挥;重视定论性知识的传习记忆,忽视独立人格、民主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培养。过去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自主学习过程被定位于“课外阅读活动”虽然逐渐改变,但图书馆教育被排斥于正规教学活动之外是不争的事实。以至于,许多大学生读了十几书,天天求知,却对知识学、图书学和学习学知之甚少,既不了解知识的类型及特征,也不了解学习活动的规律,更不了解各种文献的结构特征以及指示项和辅助项的功能作用;只会“吃现成饭”阅读记忆教课书和教师指定的参考书,既不会自主“觅食择食”选择学习方向和学习对象,又不会独立评价选择学习要素、设计学习过程。
近年,虽然引进了一些图书馆教育的现代理念和经验,但是,要付诸实践却是困难重重。难以摆脱“馆内科学”传统习俗的束缚,把读者排斥于图书馆要素之外;“教辅论”主导一切,“以书为本,重书轻人”,以信息功能排斥教育功能,忽视读者培训、读书交流等主动教育活动,甚至视之为“越俎代庖,不务正业”。以至于,图书馆教育活动仅局限于“书的被用”,较少“人的主动作用”,教育功能和教育实效难以保证。
(二)传统的教育影响了开拓与发展
应试教育的僵化死板必然是本本主义的体现。多数的图书馆教育目标定位于“只要会借阅书刊即可”,或者只是为了让读者“守规矩,不违章,少添乱”。有现实的功利目的,无根本的价值追求。教育目标的短视导致了教育内容设置的偏狭,只注重方法程序的简单罗列和枯燥解说,忽视对图书馆价值及其与学生求学成才关系的理论阐释,使图书馆教育成了“必须、不准、否则……”等条例禁令的“发布会”。不仅不能开阔求知大视野和启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反倒使许多新学生读者未进图书馆,就先“戴上了紧箍咒”,在知识资源与求知需求之间设置了心理障碍,屏蔽了图书馆知识资源以及主体教育方式的光彩和吸引力。
(三)自主时间缺乏创新思考的缺失
没有社会地位和明确目标,自然也就没有必要的时间保障。许多学校把图书馆教育归入“另类”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更何谈系统性和连续性。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满课时”的压力下,学生读者也把图书馆教育当成额外负担,缺乏参与热情。迫不得已,不得不强制规定:颁发图書借阅证前,必须接受图书馆教育。如此,使图书馆教育服务异化为强制性的教育权力,违背了图书馆的根本宗旨和教育精神,在“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主旋律中夹杂进了极不和谐的“噪声”。而且,这种外在的强制规定性,难免诱发学生读者的对立情绪和“破坏性心理冲突”,影响教学双方的“共振性原则”,限制了教育的成效性。
三、制度创新:课堂与图书馆之间双向交流
社会现实与图书馆教育密切结合
我国高等学校的图书馆教育面对着双重压力,不仅要与现代信息理论和信息技术接轨,而且要进行图书学、知识学、目录学等经典基础知识“补课”,更要走向社会走向现实。可谓任重而道远。要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应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教育价值观念的更新实在化为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
(一)图书馆是大学精神的守护神
“图书馆是大学精神的守护神” [7] 大学里最好的读书的地方是图书馆,图书馆不仅是借书的地方,而且是学生们最好的读书空间。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的子系统,其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成效性,有赖于学校乃至整个高教系统的制度供给和环境保障。首先,要将学生的自学阅读列为正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给他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力和自由发展空间;给图书馆教育应有的位置责任和时间保证,实现系统化、阶段化、制度化。其次,恢复教育人才在课堂与图书馆之间的双向交流制度,使教学活动由单一的课堂传习模式,转变为课堂上集中指导与图书馆内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习方法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的课堂,成为培养信息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训练信息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实践基地。
(二)社会现实与图书馆教育密切结合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是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梅贻琦他老人家就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演讲里下的著名论断。同理大学图书馆之大,非大楼之大。图书馆之大是创新之大,唯有面对现实、走向社会,实现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才有意义。首先,要超越“教辅论”传统观念的束缚,强化社会大教育意识,积极参与教育竞争,把读者培训列入正常的工作范畴,保证必要的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使图书馆利用讲座、交流等主动教育活动制度化。其次,要弱化教育权力意识,强化教育服务观念;不要单纯地仰赖于外在的制度控制,而是努力提高图书馆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为此,应当积极开展图书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更新完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实现“四项基本原则”:兴趣与目的相统一,外部教育与内省体验相统一,科学严谨性与知识趣味性相统一,理论认识、方法实践、能力训练相统一。再次,要不断创新教育服务方式,开展形式多样、自由活泼、绩效显著的主体教育活动,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的魅力,吸引学生读者积极参与,与馆员一起协同互动,共同探索“自学+辅导”的教学活动规律。只要让广大学生读者和学校决策者不断地从理论上认识到并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到图书馆教育的价值,就可望使图书馆教育像文献检索课那样,沿着“课外讲座——选修课——必修课”的途径,实现系统化、阶段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夏佩福.日本的图书馆利用教育的动向[J]. 图书馆论坛, 1998(3)
[2]王永安.真正的良师益友——加拿大人与图书馆[J],晋图学刊,2001(1)
[3]孙洁. 美国大学图书馆读者培训工作[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1(1)
[4]李大钊. 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二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辞(1919),摘自李希泌,张椒华.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M],中华书局,1982年
[5]你学会“如何学习”了吗[N],北京晚报,2000年2月14日
[6]宋书星.要重视图书馆教育方式的研究探索[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1)
[7]黄达人.图书馆是大学精神的守护者[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1):57页
—在中山大学图书馆08周年馆庆暨新馆开馆典礼上的讲话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教育;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2
大学图书馆教育,是现代教育观念的体现,是教育改革重要课题。而大学图书馆教育的水平也是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战”后1946年,日本就以立法形式将图书馆利用规定为学生必须享受的权利,并将图书馆教育(1961年更名为图书馆的利用指导,1994年又改为图书馆利用教育)连续性、阶段化地贯穿于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各个学习阶段。[1] 加拿大也从中、小学开始,就有相当大比例的课外作业是引导督促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2] 而美国大学的图书馆教育,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实现了正规化,匹兹堡大学的9000名学生,每年要开设1000多个图书馆培训课,这样的水平在美国高校中也仅排第五位。[3] 与此相比,我国的图书馆教育实在太落后了,相关的理论研究被拒之门外,难以登堂入室;工作实践的开展更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一、大学图书馆教育的位置
从广义上讲图书馆理念或者说图书馆教育理念终极目标是实现图书馆在社会的民主、繁荣或现代化建设中的终极价值。具体到现代大学图书馆来说,就是进一步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因此,大学图书馆教育,在高等学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图书馆教育的两大特点:一是社会信息化,二是学习终身化。这种大趋势正在向传统的学校教育及其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挑战,迫使人们将教育改革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图书馆。其实,早在1919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馆长)李大钊先生就明确指出: 重视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使管理图书的都有图书馆教育的知识……这是关系到中国图书馆前途的事情,也是关系到中国教育前途的事情。”[4] 八十年来,先生的论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仅是中国图书馆的悲哀,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一)信息的海量与获取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的海量与繁杂与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深刻的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生,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素养,它已经成为知识创新能力的现代基石。文献检索方法和能力培养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应当看到:其一,信息素养不仅包括被动接受的信息能力,更包括主动获取的信息意识,它是信息活动的“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而文献检索课的缺憾就在于,它只是传授信息检索的技术方法,不足以培养现代信息意识,工具只是方法论。其二,对于理论研究者和专业工作者以外的大多数人而言,文献检索主要的不是认知性理论知识,也不是程序性方法知识,而是技能性实践能力,单靠课堂教学,成效性有限。
要弥补这两种缺憾,就必须:既要通过课堂教学方式传授现代信息理论观念和技术方法,还要提供多媒体化的知识资源空间和多样化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更要提供自由选择和实践训练的充分机会,以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信息采集相结合,促进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平衡发展。毫无疑问,只有系统性、阶段化的大学图书馆教育才具有这样的社会功能。
(二)学习终身化与学习方法教育
当前,“几乎各行各业的知识,每隔两三年就会倍增”,新陈代谢周期日短。每个人都必须通过终身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5] 传统的高等学校一次性终结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知识的更新与老化使得结论性确定知识的价值也不再能受用终生。学会学习比学会既有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教育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终身学习也并非当一辈子在校学生,主要是独立自主学习。其学习方法也并非仅仅是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文本阅读方法,而是评价选择学习要素、设计建构学习过程的方法系统,或称之为“广义学习方法”。主要包括:学习方向选择、学习对象获取和文本阅读吸收等方法。对此,现有课堂教学很少涉猎。而大学图书馆教育,除了文献检索方法以外,在其他两方面也理所当然地可以大有作为。
首先,作为图书分类(本质是知识分类)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图书馆拥有足够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通过分类目录与分类法教育,向学生揭示各门类知识分化繁衍、交叉综合的规律及其相互间的“血亲”和“姻亲”关系,帮助他们把握正确选择学习方向的规律和方法,更有效地凭借已知、探求未知、创建新知。
其次,学生的学习目的不仅是满足专业知识的需求,而是要满足下列“四种需求”:①.认知需求——明白专业知识的对象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②.智能需求——体验掌握学科专家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智慧技巧,培养专业思维和行为能力;③.审美体验需求——寻求情感认同和释放,调节心态,陶冶情志,培养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基础,健全精神人格。④.信息资料需求——为了充实完善知识结构或创造新知识,采集事实、数据、观点、方法等信息资料。[6] 现行“窄口径”的课堂教学只能满足专业认知需求。而图书馆教育所提供的多媒体、多门类、多功能的知识资源,则可以全面满足上述四种学习需求。
再次,学习方法教育的目标并非单纯记忆方法程序,而是培养主动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图书馆教育在传授广义学习方法的同时,还可提供充分的心理体验机会和实践训练环境,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态度,提高自我设计、自主发展的自学能力,学会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选择不同的学习对象、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二、现实反思:大学图书馆教育的困境与现状
大学阶段是学生时代接受图书馆教育的最后机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等学校的图书馆教育大都还倍受忽视与社会严重脱节,至今仍处于“馄饨”状态。 (一)社会价值有待重新定位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依然纠结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争论的矛盾之中:唯科学论的“知本主义”价值观念、封闭式的行政控制管理、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难以改变。重视人的工具功能价值,忽视人的本体价值及其创造个性的多样化发展和自由发挥;重视定论性知识的传习记忆,忽视独立人格、民主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培养。过去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自主学习过程被定位于“课外阅读活动”虽然逐渐改变,但图书馆教育被排斥于正规教学活动之外是不争的事实。以至于,许多大学生读了十几书,天天求知,却对知识学、图书学和学习学知之甚少,既不了解知识的类型及特征,也不了解学习活动的规律,更不了解各种文献的结构特征以及指示项和辅助项的功能作用;只会“吃现成饭”阅读记忆教课书和教师指定的参考书,既不会自主“觅食择食”选择学习方向和学习对象,又不会独立评价选择学习要素、设计学习过程。
近年,虽然引进了一些图书馆教育的现代理念和经验,但是,要付诸实践却是困难重重。难以摆脱“馆内科学”传统习俗的束缚,把读者排斥于图书馆要素之外;“教辅论”主导一切,“以书为本,重书轻人”,以信息功能排斥教育功能,忽视读者培训、读书交流等主动教育活动,甚至视之为“越俎代庖,不务正业”。以至于,图书馆教育活动仅局限于“书的被用”,较少“人的主动作用”,教育功能和教育实效难以保证。
(二)传统的教育影响了开拓与发展
应试教育的僵化死板必然是本本主义的体现。多数的图书馆教育目标定位于“只要会借阅书刊即可”,或者只是为了让读者“守规矩,不违章,少添乱”。有现实的功利目的,无根本的价值追求。教育目标的短视导致了教育内容设置的偏狭,只注重方法程序的简单罗列和枯燥解说,忽视对图书馆价值及其与学生求学成才关系的理论阐释,使图书馆教育成了“必须、不准、否则……”等条例禁令的“发布会”。不仅不能开阔求知大视野和启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反倒使许多新学生读者未进图书馆,就先“戴上了紧箍咒”,在知识资源与求知需求之间设置了心理障碍,屏蔽了图书馆知识资源以及主体教育方式的光彩和吸引力。
(三)自主时间缺乏创新思考的缺失
没有社会地位和明确目标,自然也就没有必要的时间保障。许多学校把图书馆教育归入“另类”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更何谈系统性和连续性。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满课时”的压力下,学生读者也把图书馆教育当成额外负担,缺乏参与热情。迫不得已,不得不强制规定:颁发图書借阅证前,必须接受图书馆教育。如此,使图书馆教育服务异化为强制性的教育权力,违背了图书馆的根本宗旨和教育精神,在“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主旋律中夹杂进了极不和谐的“噪声”。而且,这种外在的强制规定性,难免诱发学生读者的对立情绪和“破坏性心理冲突”,影响教学双方的“共振性原则”,限制了教育的成效性。
三、制度创新:课堂与图书馆之间双向交流
社会现实与图书馆教育密切结合
我国高等学校的图书馆教育面对着双重压力,不仅要与现代信息理论和信息技术接轨,而且要进行图书学、知识学、目录学等经典基础知识“补课”,更要走向社会走向现实。可谓任重而道远。要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应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教育价值观念的更新实在化为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
(一)图书馆是大学精神的守护神
“图书馆是大学精神的守护神” [7] 大学里最好的读书的地方是图书馆,图书馆不仅是借书的地方,而且是学生们最好的读书空间。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的子系统,其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成效性,有赖于学校乃至整个高教系统的制度供给和环境保障。首先,要将学生的自学阅读列为正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给他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力和自由发展空间;给图书馆教育应有的位置责任和时间保证,实现系统化、阶段化、制度化。其次,恢复教育人才在课堂与图书馆之间的双向交流制度,使教学活动由单一的课堂传习模式,转变为课堂上集中指导与图书馆内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习方法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的课堂,成为培养信息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训练信息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实践基地。
(二)社会现实与图书馆教育密切结合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是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梅贻琦他老人家就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演讲里下的著名论断。同理大学图书馆之大,非大楼之大。图书馆之大是创新之大,唯有面对现实、走向社会,实现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才有意义。首先,要超越“教辅论”传统观念的束缚,强化社会大教育意识,积极参与教育竞争,把读者培训列入正常的工作范畴,保证必要的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使图书馆利用讲座、交流等主动教育活动制度化。其次,要弱化教育权力意识,强化教育服务观念;不要单纯地仰赖于外在的制度控制,而是努力提高图书馆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为此,应当积极开展图书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更新完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实现“四项基本原则”:兴趣与目的相统一,外部教育与内省体验相统一,科学严谨性与知识趣味性相统一,理论认识、方法实践、能力训练相统一。再次,要不断创新教育服务方式,开展形式多样、自由活泼、绩效显著的主体教育活动,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的魅力,吸引学生读者积极参与,与馆员一起协同互动,共同探索“自学+辅导”的教学活动规律。只要让广大学生读者和学校决策者不断地从理论上认识到并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到图书馆教育的价值,就可望使图书馆教育像文献检索课那样,沿着“课外讲座——选修课——必修课”的途径,实现系统化、阶段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夏佩福.日本的图书馆利用教育的动向[J]. 图书馆论坛, 1998(3)
[2]王永安.真正的良师益友——加拿大人与图书馆[J],晋图学刊,2001(1)
[3]孙洁. 美国大学图书馆读者培训工作[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1(1)
[4]李大钊. 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二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辞(1919),摘自李希泌,张椒华.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M],中华书局,1982年
[5]你学会“如何学习”了吗[N],北京晚报,2000年2月14日
[6]宋书星.要重视图书馆教育方式的研究探索[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1)
[7]黄达人.图书馆是大学精神的守护者[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1):57页
—在中山大学图书馆08周年馆庆暨新馆开馆典礼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