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高考已然结束,高考理综测试卷化学试题的变化趋势表明,试题结构基本保持稳定,都是7道选择题加上3道必做题和1道选做题,分值也稳定为100分。2016年理综试题对化学知识的考查除了隐藏在化学实验中以外,更多仍然是渗透到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中去,作为隐性考点,中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一直是理综测试的重点,在试题中的权重一直保持在50左右。试题遵循考试大纲但又不拘泥于大纲、情境新颖但又源于课本命题原则,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主要知识点的命题分析
(一)高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各知识点的命题统计情况
(二)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命题的趋势
1.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的考查作为常识性介绍的内容,近三年都没有出现
但仍应对以上内容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因为命题时可能以一个是非判断的选择题形式出现。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在历年高考题中出现频率都很高
近年来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的关系,如15年第8题、第27(5)题,16年第8题;但每年考生的错误率都很高。
3.溶液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未出现
但从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看,这部分内容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重点放在对各种分散系概念的理解、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和胶体的性质。胶体作为一种分散系,高考中主要考查几种不同分散系在质上的差别,胶体的制备、性质。由于胶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命题有向考查胶体的基本知识与纳米科技、生产、生活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4.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考察在近三年出现的频率为100%
其考察的内容有:①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如14年第27(2)(3)题,15年第27(1)第28(1);②盖斯定律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如14年第28(2)题,15年28(3)题,16年第27(4)、第28;③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如14年第27(4)题、15年第11题、16年第11题。其中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极为广泛,它贯穿中学化学的全过程,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5.电解质溶液在近三年试题中出现频率也为100%
主要考查:①弱电解质的电离如14年27(1);②酸碱中和如16年第12A;③溶液的酸碱性及溶液pH如15年第13题;④盐类的水解如14年第8;⑤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16年第12C;⑥沉淀溶解平衡如14年第11题,15年第28(2),16年第27(3)。此类题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对盐类水解的考查应引起重视,因为盐类水解常与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中和滴定、溶液的pH、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融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课改后新增的沉淀溶解平衡的考察也是频频出现。
6.由于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历年高考中出现频率也达100%
试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元素推断来考察学生对原子结构以及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三者关系的掌握情况。
7.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在每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也是100%
主要考查:①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以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14年第9题,15年第27(1);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③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如14年第28(3);④化学平衡常数14年第28(3);⑤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如16年第27(2)题。有关化学平衡的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复习建议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是学好化学知识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概念间的联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高考卷中多以理解类的知识命题和少量综合应用层次的命题实施。知识型命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辅以一定能力的考查,注重对知识的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而综合应用层次的命题则侧重于测试理解能力,加强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双基在高考中考点较多,所占比例一直较大,题型主要是选择题,综合性大题,经常还出现一些计算题。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
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而课本、《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纲》已明确的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认真研究“两纲”就会把握高考的“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特别是在新教材使用后考试内容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两纲把握更显重要。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两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
2.回归课本,构建知识网络
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高考题的主要来源,离开课本的复习必然是无源之本。总复习时不能沉溺于复习资料而忽视课本,应尽可能把问题回归到课本中的知识和方法,例题和习题,特别要注意课本中插图的重要作。
中学化学课本中有许多跟基础理论内容相关的插图,化学平衡移动过程中某物质浓度变化示意图,原电池和电解池示意图等。学习中这类图像可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理论内容,从课本插图内容切入考查基础理论是一种常用的命题方式。复习中对课本中的每一幅图都要仔细观察,尤其是电化学腐蚀、燃料电池、蓄电池等跟原电池有关内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精讲精练,巩固复习效果
课堂精讲,讲清重点、难点、易混点,讲清知识体系。课后精练才能既有典型性、针对性,又有启发性、时代性。学生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归纳反思,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提高和巩固复习效果。也只有通过精讲精练,巩固复习,才能避免出现“刚复习过的知识,变换角度再出现时,学生失分严重”“刚复习的内容,本次考试中出现,学生却不能复述、再现”等现象。
4.减少失误,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每年都有相当多学生因审题不慎,表达不清,化学用语不规范而失分,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平时养成的不良习惯未得到纠正,缺乏规范化训练。
所以,在复习中一要规范化学用语的书写,单位符号要用国际标准,名词术语要体现学科本质,有效数字要正确;二是规范解题步骤,做到思路清晰,步骤齐全,减少失分的环节;三要强化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做到要点准确,语言简练;四要加强对学生审题的指导,引导学生善于抠题眼,看清关键字词和符号,依次写出条件,防止思维定势曲解题意,然后仔细琢磨,体会命题意图,降低过失性失分;五要創设情景,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暴露错误和薄弱环节,以便对症下药,使学生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化训练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最大限度的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高三备考复习是科学的、有计划的复习过程,要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明确复习要求。研究高考试题,把握复习方向。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在新一轮高考中就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主要知识点的命题分析
(一)高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各知识点的命题统计情况
(二)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命题的趋势
1.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的考查作为常识性介绍的内容,近三年都没有出现
但仍应对以上内容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因为命题时可能以一个是非判断的选择题形式出现。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在历年高考题中出现频率都很高
近年来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的关系,如15年第8题、第27(5)题,16年第8题;但每年考生的错误率都很高。
3.溶液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未出现
但从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看,这部分内容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重点放在对各种分散系概念的理解、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和胶体的性质。胶体作为一种分散系,高考中主要考查几种不同分散系在质上的差别,胶体的制备、性质。由于胶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命题有向考查胶体的基本知识与纳米科技、生产、生活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4.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考察在近三年出现的频率为100%
其考察的内容有:①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如14年第27(2)(3)题,15年第27(1)第28(1);②盖斯定律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如14年第28(2)题,15年28(3)题,16年第27(4)、第28;③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如14年第27(4)题、15年第11题、16年第11题。其中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极为广泛,它贯穿中学化学的全过程,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5.电解质溶液在近三年试题中出现频率也为100%
主要考查:①弱电解质的电离如14年27(1);②酸碱中和如16年第12A;③溶液的酸碱性及溶液pH如15年第13题;④盐类的水解如14年第8;⑤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16年第12C;⑥沉淀溶解平衡如14年第11题,15年第28(2),16年第27(3)。此类题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对盐类水解的考查应引起重视,因为盐类水解常与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中和滴定、溶液的pH、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融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课改后新增的沉淀溶解平衡的考察也是频频出现。
6.由于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历年高考中出现频率也达100%
试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元素推断来考察学生对原子结构以及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三者关系的掌握情况。
7.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在每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也是100%
主要考查:①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以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14年第9题,15年第27(1);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③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如14年第28(3);④化学平衡常数14年第28(3);⑤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如16年第27(2)题。有关化学平衡的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复习建议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是学好化学知识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概念间的联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高考卷中多以理解类的知识命题和少量综合应用层次的命题实施。知识型命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辅以一定能力的考查,注重对知识的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而综合应用层次的命题则侧重于测试理解能力,加强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双基在高考中考点较多,所占比例一直较大,题型主要是选择题,综合性大题,经常还出现一些计算题。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
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而课本、《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纲》已明确的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认真研究“两纲”就会把握高考的“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特别是在新教材使用后考试内容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两纲把握更显重要。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两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
2.回归课本,构建知识网络
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高考题的主要来源,离开课本的复习必然是无源之本。总复习时不能沉溺于复习资料而忽视课本,应尽可能把问题回归到课本中的知识和方法,例题和习题,特别要注意课本中插图的重要作。
中学化学课本中有许多跟基础理论内容相关的插图,化学平衡移动过程中某物质浓度变化示意图,原电池和电解池示意图等。学习中这类图像可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理论内容,从课本插图内容切入考查基础理论是一种常用的命题方式。复习中对课本中的每一幅图都要仔细观察,尤其是电化学腐蚀、燃料电池、蓄电池等跟原电池有关内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精讲精练,巩固复习效果
课堂精讲,讲清重点、难点、易混点,讲清知识体系。课后精练才能既有典型性、针对性,又有启发性、时代性。学生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归纳反思,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提高和巩固复习效果。也只有通过精讲精练,巩固复习,才能避免出现“刚复习过的知识,变换角度再出现时,学生失分严重”“刚复习的内容,本次考试中出现,学生却不能复述、再现”等现象。
4.减少失误,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每年都有相当多学生因审题不慎,表达不清,化学用语不规范而失分,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平时养成的不良习惯未得到纠正,缺乏规范化训练。
所以,在复习中一要规范化学用语的书写,单位符号要用国际标准,名词术语要体现学科本质,有效数字要正确;二是规范解题步骤,做到思路清晰,步骤齐全,减少失分的环节;三要强化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做到要点准确,语言简练;四要加强对学生审题的指导,引导学生善于抠题眼,看清关键字词和符号,依次写出条件,防止思维定势曲解题意,然后仔细琢磨,体会命题意图,降低过失性失分;五要創设情景,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暴露错误和薄弱环节,以便对症下药,使学生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化训练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最大限度的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高三备考复习是科学的、有计划的复习过程,要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明确复习要求。研究高考试题,把握复习方向。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在新一轮高考中就会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