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非常欣赏电影明星徐帆的那句话:“我从不把‘完美’二字用于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才能叫作人。”这难道不是么?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堪称“完美”,认识某人,关键是你从哪个角度去看。聪明的人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细细观察周围的世界,愚笨的人会用批评的眼光去认识世界。世界的美丑,全在自己的眼中体现。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明媚的阳光背后还有一大片乌云;五彩缤纷的彩虹之前是阴暗的雨天;娇艳欲滴的鲜花下面由更多的枯枝败叶……一点一滴,人间处处美如画,但同时也暗藏着各种各样的污浊。生活在这样大环境的人,一样的优缺点并存在同一个身体里,截然不同的两点,竟然在人身上并存而无矛盾,真神奇!真是这样的吗?当然是!要知道世界并无完美人!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所以看同一个人,我能欣赏他的好,你会嫌弃他的坏。
身为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学生。形形色色的学生带给我们的是不一样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感受也也会不一样,更何况是有独立意识的不一样的学生呢。身为教师,需要从教育人,更需要“因材施教”,所以,我们应该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挖掘孩子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更自信、更爱学。
记得上过一堂课题叫《枣核》的课,主要讲的是枣核运用他的聪明才智跟县官斗智斗勇的故事。我提前布置学生预习了,所以在上课的时候,不管是检查生字情况还是对课文内容的提问环节都比较顺利。紧接着,在讲到枣核如何运用聪明才智帮乡亲们夺回牛和驴时,课文有这么一个环节:“到了晚上,枣核跑到县衙们栓牛、驴的院子外面,一蹦蹦进院子里。等衙役们都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这时枣核从驴耳朵里跳出来,把门打开,赶著牲口回到了村子。”正让大家思考这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坐在教室最后排的杨小博和张小炜在底下做小动作,杨钧博边笑边甩着手,另一个嘴里还在说着些什么,我都盯了他们十几秒了,但他们完全进入忘我状态。我一下子火就来了,平时他们学习底子就不是特别好,现在还不认真听。我不假思索地就让他们站起来了,他们两个瞬间停止了嬉笑,继而低下了头,等待我的批评。我像往常一样,首先问他们在干什么,先是停了几秒,然后张小炜才战战兢兢地说:“老师,杨小博在做小动作!”我当然看到了,然后就问杨小博:“为什么上课不认真听?反而在做小动作?”我真的不想因为他们两个无聊的小动作而影响了我的上课计划,正当我想想草草了事继续讲课的时候,杨小博的话使我改变了想法。他说:“老师,你刚讲到那里的时候,张小炜就问我,你猜那些衙役被整的时候心理会想些什么?然后我就说了,他就笑了。还让我学一下枣核当时的语气和动作,然后我学了。”突然间,我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放在平时,我一定会批评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呢,但是,今天,我却看到不一样的杨小博和张小炜,虽然是他们无意间的嬉闹问的一句话,但是,却闪耀出了思维的火花,他们会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并思考问题了!
我顿时灵机一动,让大家就刚才张小炜提出的那个问题,展开想象,枣核当时的语气和动作是怎样的?衙役们在被整的时候心理会想些什么?我问题一出,班上原本昏昏欲睡的同学顿时精神了,同桌之间有手舞足蹈的,有笑的前俯后仰的,还有用笔在本子上写着什么的……总之,原本沉闷的气氛就这样活跃起来了,他们纷纷用自己大脑去想象当时的画面,运用自己的的语言动作表情去模拟当时可能发生的情境。过了几分钟后,我专门让杨小博和张小炜两人站到最前面,把他们刚才那个对话和动作给大家表演一遍,他们虽然有些羞涩,但是在我的鼓励下,在同学们的期待中还是走上了讲台。我让大家首先掌声鼓励他们的勇气,然后等他们表演完后,大家都很认同,自发地再次鼓起掌来,在一片赞叹声中他们下来讲台。我发现了他们今天和平时不一样,坐到座位上后,自觉坐端正,眼睛里闪着平日里没有的自信!
我被他们那种自信地眼神深深地感动了。要是当初我只是单纯地认为他们学习态度不好,没有认真地听他们讲事情的来龙去脉,草率地批评了他们,那么,就会深深地打击一颗求知的心,也许他们就不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
因此,我认为老师应该从各个方面出发,充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样的完整并不是一味地要求完美。毕竟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这个世界上,谁又是真正的完美呢?大人们做不到,更何况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呢?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我们也要积极帮助,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那么孩子们身上会“发出更加耀眼的光亮”。
身为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学生。形形色色的学生带给我们的是不一样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感受也也会不一样,更何况是有独立意识的不一样的学生呢。身为教师,需要从教育人,更需要“因材施教”,所以,我们应该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挖掘孩子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更自信、更爱学。
记得上过一堂课题叫《枣核》的课,主要讲的是枣核运用他的聪明才智跟县官斗智斗勇的故事。我提前布置学生预习了,所以在上课的时候,不管是检查生字情况还是对课文内容的提问环节都比较顺利。紧接着,在讲到枣核如何运用聪明才智帮乡亲们夺回牛和驴时,课文有这么一个环节:“到了晚上,枣核跑到县衙们栓牛、驴的院子外面,一蹦蹦进院子里。等衙役们都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这时枣核从驴耳朵里跳出来,把门打开,赶著牲口回到了村子。”正让大家思考这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坐在教室最后排的杨小博和张小炜在底下做小动作,杨钧博边笑边甩着手,另一个嘴里还在说着些什么,我都盯了他们十几秒了,但他们完全进入忘我状态。我一下子火就来了,平时他们学习底子就不是特别好,现在还不认真听。我不假思索地就让他们站起来了,他们两个瞬间停止了嬉笑,继而低下了头,等待我的批评。我像往常一样,首先问他们在干什么,先是停了几秒,然后张小炜才战战兢兢地说:“老师,杨小博在做小动作!”我当然看到了,然后就问杨小博:“为什么上课不认真听?反而在做小动作?”我真的不想因为他们两个无聊的小动作而影响了我的上课计划,正当我想想草草了事继续讲课的时候,杨小博的话使我改变了想法。他说:“老师,你刚讲到那里的时候,张小炜就问我,你猜那些衙役被整的时候心理会想些什么?然后我就说了,他就笑了。还让我学一下枣核当时的语气和动作,然后我学了。”突然间,我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放在平时,我一定会批评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呢,但是,今天,我却看到不一样的杨小博和张小炜,虽然是他们无意间的嬉闹问的一句话,但是,却闪耀出了思维的火花,他们会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并思考问题了!
我顿时灵机一动,让大家就刚才张小炜提出的那个问题,展开想象,枣核当时的语气和动作是怎样的?衙役们在被整的时候心理会想些什么?我问题一出,班上原本昏昏欲睡的同学顿时精神了,同桌之间有手舞足蹈的,有笑的前俯后仰的,还有用笔在本子上写着什么的……总之,原本沉闷的气氛就这样活跃起来了,他们纷纷用自己大脑去想象当时的画面,运用自己的的语言动作表情去模拟当时可能发生的情境。过了几分钟后,我专门让杨小博和张小炜两人站到最前面,把他们刚才那个对话和动作给大家表演一遍,他们虽然有些羞涩,但是在我的鼓励下,在同学们的期待中还是走上了讲台。我让大家首先掌声鼓励他们的勇气,然后等他们表演完后,大家都很认同,自发地再次鼓起掌来,在一片赞叹声中他们下来讲台。我发现了他们今天和平时不一样,坐到座位上后,自觉坐端正,眼睛里闪着平日里没有的自信!
我被他们那种自信地眼神深深地感动了。要是当初我只是单纯地认为他们学习态度不好,没有认真地听他们讲事情的来龙去脉,草率地批评了他们,那么,就会深深地打击一颗求知的心,也许他们就不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
因此,我认为老师应该从各个方面出发,充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样的完整并不是一味地要求完美。毕竟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这个世界上,谁又是真正的完美呢?大人们做不到,更何况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呢?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我们也要积极帮助,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那么孩子们身上会“发出更加耀眼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