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各种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空间结构和空间分布等,都要用地图加以显示。离开了地图,教师就不易讲清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联系,学生就无法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获得真正的地理知识。所以, “指导学生经常运用地图”,“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初步技能”是中学地理的教学任务之一,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我在地理教学中,在运用地图方面作了如下探索。
一、 合理利用教学挂图
地理教学挂图是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形象教材和直观教具,所以在教学中要做到合理而充分地利用。首先,教师要结合每节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教学挂图。因为使用什么地图和如何使用地图,都要考虑地图语言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协调,每节课不要过多地使用挂图,如果不适当地使用挂图,摘摘挂挂,不但会使教师手忙脚乱,还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要精心选择挂图,而且对挂图应象语文一样熟悉,做到既挂必用,指图必准。
其次,使用教学挂图,还要特别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地图册上对照查找。因为教学挂图受图幅的限制图例和注记都不可能很大,也就不易使全体学生看清楚。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教师应该在图上指出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后,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让他们去综合分析各种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讲美国地形时,让学生观察完《美国地形图》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美国的地形特点和山脉走向对气候有什么样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分析:尽管美国大部分位于西风带内,但由于西部高大山脉的阻挡,西风不能深入内地,南北走向的山脉,可使来自南北方的气流畅行无阻,造成冬季普遍寒冷,夏季普遍高温,冬夏温差大的气候特征。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充分运用课本插图
课本插图精要、直观地概括和补充了教材内容,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准确灵活运用课本插图进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科学的理论形象化,同时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装的思维。我在地理教学中常常指导学生精读每一幅插图,并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程序启发性提问,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判断、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结论。例如,在讲亚洲气候时,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插图《亚洲气候图》,学生会一目了然得出亚洲的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状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亚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从而得出复杂的地形影响,其气候的复杂特点。
上述的读图、分析,既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又充分运用了书上的插图,而且能使学生从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将几幅图所反映的不同地理事物串联起来,类比联想再经分析、综合后得出结果。这样既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又可以使学生克服死记硬背的不良学法。
三、发挥板图的作用
采用板图讲解,由于教师在黑板上直接画出简单的图形,内容清晰、重点突出,可以排除复杂背景的掩盖作用和无关的符号、颜色、线条的干扰作用,能调动学生视、听两种知觉,强化知觉效果。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运用板图的:1、迅速准确。地理板图是教师当堂在黑板上绘画的,不能占用很多时间去细画,需要既迅速又准确,否则就会影响课堂教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非常熟悉教材内容,而且在备课时要精心备好地理图形,并且平时多多练习画图。2、简单明确。画地理板图,内容和图形要简明才能板图清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要避免把繁多的内容画在一幅图上,一般一幅图只反映一个内容为宜,不要画复杂的背景和无关的符号、颜色、线条。如,非洲气候特点利用板图讲解,学生通过感知获得的表象清晰、鲜明,在记忆中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为理解提供了良好的感性材料。3、边讲边画。教师在教学中,不要使绘画板图与讲解知识相脱节。一幅图不一定一次画成,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边讲边画,这样能使学生产生“无意注意”,增强教学效果。如讲非洲地形分布时,可先画出非洲轮廊图,再在轮廓图内逐一画出主要山脉、高原、盆地等(要注意使用颜色粉笔,做到图面鲜明、形象),讲完了非洲地形分布时,一幅非洲地形图也画好了。这样,黑板上出现的图面完全与本书课所讲的内容相符,学生便于理解记忆。
四、以图带文,图文结合
地图是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表达方式,与文字构成的课文同等重要,在教学中应发挥地图的优势,把教材文字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利用地图语言来说明。经常让学生根据地图表述地理知识,使学生能“依图释文”和“据图表意”,提高、发展运用地图的能力,在地图和课文之间建立知识相互转化的畅通渠道。如,有些气候类型的特征及成因,课文中尽管叙述得很详细,学生阅读时却很难掌握要点,而课本插图又很抽象,学生读图时不易理解原理。如果用“以图带文,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把地理事实材料与地理基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是十分必要的,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 合理利用教学挂图
地理教学挂图是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形象教材和直观教具,所以在教学中要做到合理而充分地利用。首先,教师要结合每节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教学挂图。因为使用什么地图和如何使用地图,都要考虑地图语言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协调,每节课不要过多地使用挂图,如果不适当地使用挂图,摘摘挂挂,不但会使教师手忙脚乱,还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要精心选择挂图,而且对挂图应象语文一样熟悉,做到既挂必用,指图必准。
其次,使用教学挂图,还要特别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地图册上对照查找。因为教学挂图受图幅的限制图例和注记都不可能很大,也就不易使全体学生看清楚。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教师应该在图上指出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后,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让他们去综合分析各种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讲美国地形时,让学生观察完《美国地形图》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美国的地形特点和山脉走向对气候有什么样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分析:尽管美国大部分位于西风带内,但由于西部高大山脉的阻挡,西风不能深入内地,南北走向的山脉,可使来自南北方的气流畅行无阻,造成冬季普遍寒冷,夏季普遍高温,冬夏温差大的气候特征。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充分运用课本插图
课本插图精要、直观地概括和补充了教材内容,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准确灵活运用课本插图进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科学的理论形象化,同时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装的思维。我在地理教学中常常指导学生精读每一幅插图,并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程序启发性提问,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判断、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结论。例如,在讲亚洲气候时,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插图《亚洲气候图》,学生会一目了然得出亚洲的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状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亚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从而得出复杂的地形影响,其气候的复杂特点。
上述的读图、分析,既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又充分运用了书上的插图,而且能使学生从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将几幅图所反映的不同地理事物串联起来,类比联想再经分析、综合后得出结果。这样既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又可以使学生克服死记硬背的不良学法。
三、发挥板图的作用
采用板图讲解,由于教师在黑板上直接画出简单的图形,内容清晰、重点突出,可以排除复杂背景的掩盖作用和无关的符号、颜色、线条的干扰作用,能调动学生视、听两种知觉,强化知觉效果。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运用板图的:1、迅速准确。地理板图是教师当堂在黑板上绘画的,不能占用很多时间去细画,需要既迅速又准确,否则就会影响课堂教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非常熟悉教材内容,而且在备课时要精心备好地理图形,并且平时多多练习画图。2、简单明确。画地理板图,内容和图形要简明才能板图清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要避免把繁多的内容画在一幅图上,一般一幅图只反映一个内容为宜,不要画复杂的背景和无关的符号、颜色、线条。如,非洲气候特点利用板图讲解,学生通过感知获得的表象清晰、鲜明,在记忆中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为理解提供了良好的感性材料。3、边讲边画。教师在教学中,不要使绘画板图与讲解知识相脱节。一幅图不一定一次画成,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边讲边画,这样能使学生产生“无意注意”,增强教学效果。如讲非洲地形分布时,可先画出非洲轮廊图,再在轮廓图内逐一画出主要山脉、高原、盆地等(要注意使用颜色粉笔,做到图面鲜明、形象),讲完了非洲地形分布时,一幅非洲地形图也画好了。这样,黑板上出现的图面完全与本书课所讲的内容相符,学生便于理解记忆。
四、以图带文,图文结合
地图是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表达方式,与文字构成的课文同等重要,在教学中应发挥地图的优势,把教材文字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利用地图语言来说明。经常让学生根据地图表述地理知识,使学生能“依图释文”和“据图表意”,提高、发展运用地图的能力,在地图和课文之间建立知识相互转化的畅通渠道。如,有些气候类型的特征及成因,课文中尽管叙述得很详细,学生阅读时却很难掌握要点,而课本插图又很抽象,学生读图时不易理解原理。如果用“以图带文,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把地理事实材料与地理基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是十分必要的,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