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静宁县循环农业发展的典型企业甘肃辰宇生态农业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甘肃辰宇集团)的发展现状及生产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困境的政策建议。
一、静宁县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静宁县立足县情实际,以果品、畜牧业为主导,创新机制,探索模式,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一是探索总结了“种养结合”“畜果沼互支互促”等典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二是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得到完善,产业水平得到提升,通过推广旱作农业和青贮玉米种植,以种带养,带动全县发展旱作农业85万亩、青贮玉米20万亩,肉牛养殖8.7万头,累计发展苹果种植100万亩(有机果园认证基地59.5万亩),总产量达78万吨,产值32亿元,“静宁苹果”成为全国驰名商标,2016年荣获全国果菜产业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品牌价值达133.99亿元,且以苹果产业为主导,积极发展包装、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延链补链产业,通过苹果产业,实现了“一业兴、百业旺”的典型发展模式。三是减量控害和农产品安全监管取得新进步,全县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累计完成产品产地认证9个73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平均合格率98%以上。四是循环农业产业集群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截至目前,全县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6家,各类专业合作社1400多户,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循环农业生产基础得到大幅改善、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二、甘肃辰宇集团现代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甘肃辰宇集团于2015年起,投资1.33亿元,在静宁县威戎镇李沟村建设集现代种植、养殖、有机肥生产和观光旅游农业于一体的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园区总规划占地面积500亩,截至目前,按照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已初步构建起六个功能区,即有机肥生产区、特色野猪养殖区、肉牛繁殖区,有机苹果生产区、香菇种植区和苹果枝条加工综合利用区。
有机肥生产区20亩,设计能力5万吨,现年产2万吨;特色养殖区100亩,现饲养野猪500多头;肉牛养殖区100亩,现引进平凉红牛、西蒙塔尔牛等200多头;有机苹果生产区200亩,时令水果采摘区50亩;香菇种植区50亩,设计年产香菇菌棒300万袋,香菇产量225万公斤,目前尚没有进行生产。
苹果枝条加工综合利用区已经购进苹果枝条加工利用设备,计划年加工5000吨苹果树枝,为制作香菇菌棒提供原料。
初步测算,园区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后年可实现产值6000万元以上,可利用禽畜粪便加工有机肥5万吨,按照果园每亩增施500至1000斤有机肥计算,生产的有机肥可满足全县15万亩左右苹果生产需要,这将极大降低化学肥料的使用,改善土壤性状,提高果品品质,推动全县苹果产业向绿色、安全、有机转变。
经过三年建设,企业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畜—沼—果”以及“果-菌-畜”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为全县循环农业发展树立了典型样板。同时,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带动600多人就业,为培养新型农民、带动全民创新、创业搭建平台,为产业脱贫起到较大的引领作用。
三、企业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
目前,园区的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成本高昂、产品卖难、融资困难、人才短缺等方面,可以说目前企业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一是产业链设计过长,各环节发展不均衡。由于该企业园区建设设计产业链较长,建设规模大,投资力度强,技术要求高,导致前期投入资金较多,收益较少,而企业能力有限,使资金运营出现困难。企业优先发展收益高的产业,难以兼顾其他产业。根据调研,公司目前主要精力放在有机肥的生产及销售上,对野猪饲养和肉牛繁育兼顾不足,导致存栏量很低,对香菇生产和果园建设难以管理,甚至有一定的搁置,因此设计的六大版块,发展很不均衡。
二是企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科技支撑不足,发展后劲弱。由于企业资金不足,只能招收少量的关键专业的大学生及高科技人才,大部分岗位以当地农民工和返乡人员为主,这直接导致企业科技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弱,另外由于企业资金链紧张,各环节普遍存在科技投入相对不足的问题。
三是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企业各个功能版块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大部分还依靠着传统设备和经验。园区整体缺乏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经营人才、科技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不仅导致设备处于闲置状态,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而且大量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了园区的经济负担。
四是企业融资困难,部分拟建内容难以完成。园区由于自身实力有限,规模偏大,土地全部租用,有效抵押物不足,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难以解决,从而使融资成本比较高,从建厂到现在,由于园区土地属于流转用地,在银行无法贷款,只能靠私人贷款和贷款公司贷款,但是这些贷款额度很低,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
五是政策扶持受益程度非常有限。政府部门和有关领导积极为园区献计献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当地企业多,都需要扶持,加上静宁属于贫困县,地方财力有限,中央财政兼顾不到,所以政府投资不足,扶持能力有限,只能靠自身经营维持。
六是市场卖难问题突出。目前,园区主要以出售有机肥为主。但由于农户接受程度有限,对化学肥料的认知度远远强于有机肥料,直接导致有机肥料销售市场不畅通。同时,肉牛、野猪等畜产品近几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卖难问题越来越突出,生产规模越大,亏损越突出。果品同质化严重,价格趋于稳定,也难有较好的收益。
四、政策措施建议
一是制定出台扶持循环农业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循环农业企业发展给予特殊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财政金融等对循环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设立循环农业发展基金,鼓励循环农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更新生产设备,升级弱链水平。根据普遍需要,及时调整补贴范围,及时发放补助资金,保证循环农业企业做大做强的资金需求,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向循环农业企业提供税收和利率优惠。
二是以政府为主导,打造农产品品牌,做強“静宁苹果”等“好中优”品牌。企业营销能力、品牌创建能力非常有限,农产品的知名度提升和市场开拓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议由政府牵头,在静宁苹果、烧鸡等“特别特、好中优、独一份”产品上做文章,引导同类农业企业组建行业商会,抱团发展,形成合力,提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参加省内外各种展会,加大宣传力度,向省内外推广农特产品。
三是搭建循环农业发展服务平台,做好引导工作。目前,静宁县循环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盲目性,如个别企业不顾自身实力,盲目延链补链导致资金链断裂等情况。为了下好这盘大棋,政府应搭建融资服务、项目服务、科技服务、营销服务、保险服务、信息服务等各类服务平台,指导做好循环农业与金融、市场、技术的无缝对接,解决企业资金难筹、疾病难控、成本难降、土地难租、污染难治、安全难控等问题,引导循环农业企业做好符合自身需求的发展规划、控制好链条设计和投资风险,确保全县循环农业企业良性经营,农业向着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纵深推进。
四是做好对重点环节的重点支持。建议政府对以苹果枝条为原料生产香菇、专用有机肥的生产、良种引进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建设给予大力的扶持,确保项目建设高起点、高收益、强示范。
(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建设项目管理站)
一、静宁县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静宁县立足县情实际,以果品、畜牧业为主导,创新机制,探索模式,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一是探索总结了“种养结合”“畜果沼互支互促”等典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二是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得到完善,产业水平得到提升,通过推广旱作农业和青贮玉米种植,以种带养,带动全县发展旱作农业85万亩、青贮玉米20万亩,肉牛养殖8.7万头,累计发展苹果种植100万亩(有机果园认证基地59.5万亩),总产量达78万吨,产值32亿元,“静宁苹果”成为全国驰名商标,2016年荣获全国果菜产业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品牌价值达133.99亿元,且以苹果产业为主导,积极发展包装、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延链补链产业,通过苹果产业,实现了“一业兴、百业旺”的典型发展模式。三是减量控害和农产品安全监管取得新进步,全县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累计完成产品产地认证9个73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平均合格率98%以上。四是循环农业产业集群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截至目前,全县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6家,各类专业合作社1400多户,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循环农业生产基础得到大幅改善、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二、甘肃辰宇集团现代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甘肃辰宇集团于2015年起,投资1.33亿元,在静宁县威戎镇李沟村建设集现代种植、养殖、有机肥生产和观光旅游农业于一体的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园区总规划占地面积500亩,截至目前,按照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已初步构建起六个功能区,即有机肥生产区、特色野猪养殖区、肉牛繁殖区,有机苹果生产区、香菇种植区和苹果枝条加工综合利用区。
有机肥生产区20亩,设计能力5万吨,现年产2万吨;特色养殖区100亩,现饲养野猪500多头;肉牛养殖区100亩,现引进平凉红牛、西蒙塔尔牛等200多头;有机苹果生产区200亩,时令水果采摘区50亩;香菇种植区50亩,设计年产香菇菌棒300万袋,香菇产量225万公斤,目前尚没有进行生产。
苹果枝条加工综合利用区已经购进苹果枝条加工利用设备,计划年加工5000吨苹果树枝,为制作香菇菌棒提供原料。
初步测算,园区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后年可实现产值6000万元以上,可利用禽畜粪便加工有机肥5万吨,按照果园每亩增施500至1000斤有机肥计算,生产的有机肥可满足全县15万亩左右苹果生产需要,这将极大降低化学肥料的使用,改善土壤性状,提高果品品质,推动全县苹果产业向绿色、安全、有机转变。
经过三年建设,企业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畜—沼—果”以及“果-菌-畜”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为全县循环农业发展树立了典型样板。同时,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带动600多人就业,为培养新型农民、带动全民创新、创业搭建平台,为产业脱贫起到较大的引领作用。
三、企业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
目前,园区的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成本高昂、产品卖难、融资困难、人才短缺等方面,可以说目前企业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一是产业链设计过长,各环节发展不均衡。由于该企业园区建设设计产业链较长,建设规模大,投资力度强,技术要求高,导致前期投入资金较多,收益较少,而企业能力有限,使资金运营出现困难。企业优先发展收益高的产业,难以兼顾其他产业。根据调研,公司目前主要精力放在有机肥的生产及销售上,对野猪饲养和肉牛繁育兼顾不足,导致存栏量很低,对香菇生产和果园建设难以管理,甚至有一定的搁置,因此设计的六大版块,发展很不均衡。
二是企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科技支撑不足,发展后劲弱。由于企业资金不足,只能招收少量的关键专业的大学生及高科技人才,大部分岗位以当地农民工和返乡人员为主,这直接导致企业科技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弱,另外由于企业资金链紧张,各环节普遍存在科技投入相对不足的问题。
三是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企业各个功能版块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大部分还依靠着传统设备和经验。园区整体缺乏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经营人才、科技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不仅导致设备处于闲置状态,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而且大量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了园区的经济负担。
四是企业融资困难,部分拟建内容难以完成。园区由于自身实力有限,规模偏大,土地全部租用,有效抵押物不足,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难以解决,从而使融资成本比较高,从建厂到现在,由于园区土地属于流转用地,在银行无法贷款,只能靠私人贷款和贷款公司贷款,但是这些贷款额度很低,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
五是政策扶持受益程度非常有限。政府部门和有关领导积极为园区献计献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当地企业多,都需要扶持,加上静宁属于贫困县,地方财力有限,中央财政兼顾不到,所以政府投资不足,扶持能力有限,只能靠自身经营维持。
六是市场卖难问题突出。目前,园区主要以出售有机肥为主。但由于农户接受程度有限,对化学肥料的认知度远远强于有机肥料,直接导致有机肥料销售市场不畅通。同时,肉牛、野猪等畜产品近几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卖难问题越来越突出,生产规模越大,亏损越突出。果品同质化严重,价格趋于稳定,也难有较好的收益。
四、政策措施建议
一是制定出台扶持循环农业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循环农业企业发展给予特殊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财政金融等对循环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设立循环农业发展基金,鼓励循环农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更新生产设备,升级弱链水平。根据普遍需要,及时调整补贴范围,及时发放补助资金,保证循环农业企业做大做强的资金需求,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向循环农业企业提供税收和利率优惠。
二是以政府为主导,打造农产品品牌,做強“静宁苹果”等“好中优”品牌。企业营销能力、品牌创建能力非常有限,农产品的知名度提升和市场开拓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议由政府牵头,在静宁苹果、烧鸡等“特别特、好中优、独一份”产品上做文章,引导同类农业企业组建行业商会,抱团发展,形成合力,提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参加省内外各种展会,加大宣传力度,向省内外推广农特产品。
三是搭建循环农业发展服务平台,做好引导工作。目前,静宁县循环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盲目性,如个别企业不顾自身实力,盲目延链补链导致资金链断裂等情况。为了下好这盘大棋,政府应搭建融资服务、项目服务、科技服务、营销服务、保险服务、信息服务等各类服务平台,指导做好循环农业与金融、市场、技术的无缝对接,解决企业资金难筹、疾病难控、成本难降、土地难租、污染难治、安全难控等问题,引导循环农业企业做好符合自身需求的发展规划、控制好链条设计和投资风险,确保全县循环农业企业良性经营,农业向着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纵深推进。
四是做好对重点环节的重点支持。建议政府对以苹果枝条为原料生产香菇、专用有机肥的生产、良种引进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建设给予大力的扶持,确保项目建设高起点、高收益、强示范。
(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建设项目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