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党的思想路线建设既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又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动 力,贯穿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从实事求是原则的重新确立,到解放思想大旗的高高举起,再 到与时俱进品质的不断强化,这一不平凡的思想变革历程,有力地推动着党的建设创新发展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前进。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 大法宝。当前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丰富的科学内涵。清醒地认识和把 握时代的新变化、实践的新发展和人民的新期待,把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同科学发展、社会 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是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向和本质要求。
关键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8)05-0001-08
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灵魂和精髓,是党的建设至关重要的内容。思想路线正确与否, 直接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道路。我们党是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党的思想路线正确与 否,又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的方向与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建设不断创新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创新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发展。党的思想路线建 设既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又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贯穿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从实 事求是原则的重新确立,到解放思想大旗的高高举起,再到与时俱进品质的不断强化,这一 不平凡的思想变革历程,有力地推动着党的建设创新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前进,使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尽风雨而愈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一、实事求是原则的重新确立
“实事求是” 出自《汉书》,原意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表达的是中国古代学 人的治学之道。1941年延安整风初期,毛泽东古为今用,对实事求是作了精辟的解释,赋予 了它新的含义。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 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探 索事物发展的规律。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1〕(P801) 由此,实事求是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毛泽东亲笔题写“ 实事求是”作为校训送给中央党校,如今这几个大字镌刻在花岗岩上,时刻给每一个党员干 部以提示和警醒。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用 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并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
然而50年代后期,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被逐渐淡化,甚至被无端歪 曲,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盛行,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陷入崩溃边缘。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文革”被果断结束,举国欢腾,百业待举。但是由于教条主义 和个人迷信的深重影响,许多人还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毛泽东思想,还不能正确区分毛泽东 的伟大功绩和晚年错误,“两个凡是”严重禁锢着党的手脚,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 俳徊局面。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要完 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这为我们党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其他老一辈 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不少老同志也逐渐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 风,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地对待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在这样一 种人心思变的情况下,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了经胡耀邦审 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 发表了这篇文章。12日,新华社向全国转发,《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同时转载。“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提法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全国范围关于真 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 定了理论基础。
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充分肯定真理标准讨 论的重大意义,积极支持和推动这场大讨论,为全党摆脱“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完整准 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直接领导和推动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 以重新确立和不断巩固,成为推动党在各方面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发展,赋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尤其在邓小 平理论中,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出了具体而精辟的论述: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邓小平 精辟指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 ,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2〕(P114)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 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 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2〕(P126)“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 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 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2〕(P143)正是 基于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明确把“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确定为党的思想路 线的具体内容,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理论基础。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邓小平深刻指出,在 党的思想路线中,“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2〕(P45)实际上,实事求是 和群众路线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因为实践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只要我们信任群众, 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随 着经济的发展,路子会越走越宽,人们会各得其所。这是毫无疑义的。”〔2〕(P152) 邓小平特别强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 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 , 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 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 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全党同志,各级干部,特别是领 导干部,必须经常记住这一点,经常用这个标准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行。”〔2〕(P34、3 68)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在1992年南方重要 谈话中, 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乃至姓“社”还是姓“ 资”,“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 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P372)“三个 有利于”可以说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党的宗旨、任务和政治路线方面的具体体现和充分展 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坚持实事求是,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要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 益标准的统一,集中精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讲 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 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2〕(P314)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 党重新确 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鲜明的实践指向,这就是选择并不断拓展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道路。党的思想路线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正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坚持实践标准的基础上,我们党得出一个明确的基本结论,这就是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3〕(P2~3)坚持实事求是,选 择正确道路,关键问 题,一是如何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二是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社会主义模式。邓 小平多次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 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3〕(P63)“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 思主义必须与中国 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3〕(P213)“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 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 道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P256)
邓小平的这些精辟思想,赋予实事求是以新的科学内涵,奠定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 思想路线建设的根本基础。这些重要思想为后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党的建设的创新发展,保 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前进。
二、解放思想大旗的高高举起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但是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呢?在总结历史经验、推进真理标准讨论和启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敏锐地抓住了 党的思想路线建设的要害,这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在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前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一系列重要论著中,邓小平对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迫切性和现实指向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反复强调。他深刻指出:“一个党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 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 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 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 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 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 方法和措施。”〔2〕(P143、141)把解放思 想与实事求是有机地统一 起来,以解放思想促进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建设的创造性贡献,赋予党的 思想路线以更加丰富科学的内涵。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大法宝,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 宝。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路线创新发展过程中,这两个方面的“法宝”有机 联系、相互 交融,在理论与实践中实际地融为一体。从政党建设来说,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防止思 想僵化,使党充满活力。当年,邓小平曾对党内思想僵化现象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思 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比如说,加强党的领导,变成了党去包办一切、干预一 切;实行一元化领导,变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变成了‘一切统 一口径’。违反中央政策根本原则的‘土政策’要反对,但是也有的‘土政策’确是从实际 出发的,是得到群众拥护的。这些正确的政策现在往往也受到指责,因为它‘不合统一口径 ’。”“思想一僵化,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不讲党性,不讲原则,说话做事看来头、 看风向,满以为这样不会犯错误。其实随风倒本身就是一个违反共产党员党性的大错误。独 立思考,敢想、敢说、敢做,固然也难免犯错误,但那是错在明处,容易纠正。”“思想一 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 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 对立起来。”〔2〕(P142~143)邓小平的这些精 辟分析虽然讲于30年前, 但是至今仍然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其中一些现象至今在党内仍严重存在。因此说,不坚持 解放思想,不打破思想僵化,就很难做到实事求是,党就会失去活力和前进的动力。
从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说,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断拓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伟大变革和全面创新,是对 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否定,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独立自主的探 索和实践。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和道路的形成,从一开始就是以解放思想作 为鲜明特征和强大动力的。3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高举解放思想大旗,力推解放思想大潮,从 一开始就是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鲜明的现实诉求和实践指向的 。正如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反反复复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首先是解 放思想”。“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2〕(P141、312)。正是从探索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大背景和 总主题出发,我们党一以贯之地领导与推进了解放思想,并且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地 统一起来,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创新。新时期解放思想的本质意义在于,开 拓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解放思想所要解决的实质 问题主要 是两个方面:一是破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条化、凝固化的倾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命之树长青;二是破除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理想化、纯洁化的倾向 ,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并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 义发达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方法,创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给广大人民 带来实际利益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兴旺。这两个方面 ,也就是我们所坚持的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特殊功能。由此可见,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大法宝。对于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程,解放思想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 长期性,解放思想将贯穿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
改革开放30年发展史雄辩地证明,解放思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又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正是由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解决党的思想 路线方面的 问题,坚定不移推进思想解放,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1978年以实践是检验 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作为突出标志的思想解放,导致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创了改革开放 新时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1979年至1984年重点围绕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 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所进行的思想解放,冲破了“生产关系越大越公越好”的传统观念,催 生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 关系和社会关系;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 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解放,开辟了全面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纪元,孕育了“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的幼芽;1987年党的十三大关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理论概括和思想解放,突破了长期以来把社会主义理想化、纯洁化,企图超阶段地建成社会 主义并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理论和思维模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置于现实基础之上 ;1992年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则是我们党坚持和推进思想解放的伟大里程碑,南方谈话鞭 辟入里地触及了长期困扰人们的种种“左”的观念,澄清了束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模糊认 识,创造性地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面向21世纪,“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进一步激发了思想解放的活力,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创造性地探索 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 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在继续深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 ,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走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可持续提供了根本保证。我们所走过的一系列解放思想的不平凡历程雄辩地表明,解放思想 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 是澄清错误思潮、统一思想认识的锐利武器,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明确方向,坚定步伐 ,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只有 坚持解放思想,才能应对复杂矛盾、解决现实问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
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解放思想与党的建 设、党的事业有机地交融在一起,贯穿于渗透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层面。高 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党的建设的主题,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在当代中国,高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仅是一项政治宣言,而且是一个行动纲领,同时是一种社 会实践。高举旗帜,就要在拓展道路、坚持理论、发展事业上下功夫。离开道路、理论、事 业的时代特色和丰富内涵,高举旗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而无论是道路的拓展,还是理论的 创新,抑或是事业的推进,都与解放思想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都内在地要求必须进一步 解放思想。
作为道路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着重点是制度问题。要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 会 主义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在我国现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道路 ,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拓展以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核心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逐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逐步形成,是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 想解放作为前提和动力的。没有对“本本”和固有模式的思想突破,不可能形成既坚持科学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道 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一步拓展,需要继续以解放思想作为前提和动力,这就是要 进一步突破关于社会主义的某些脱离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的理想化成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牢固建立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国情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比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经济发展道路,当前亟需进一步突破那种空洞谈论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和将改革发展中出现 的一些社会问题不加分析地归咎于市场经济的观念和偏见,进一步加大对现代市场机制的认 识和运用,真正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原则建立在市场配置资源这一基本点上,赋予社会主义 经济以内在的活力。非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无从谈起。又比如,坚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其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快我国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这就需要进 一步突破几千年来“官本位”体制和观念形成的顽固而深重的思想影响和体制影响,在全社 会真正确立“人本位”、“民本位”的观念与体制。非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 路无从延续。再比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先进 文化、和谐文化、中华文化这三大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坚定不移以符合时代要求、走在时 代前列的先进文化引领和支撑整个文化改革和文化发展,做到文化建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有 机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各种悖离时代要求、脱离人民利益的陈腐文化理念和习惯势力 中进一步解放出来,否则,就有可能把糟粕当成精华,把腐朽当成国粹,走偏文化建设方向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每一个层面、每一步推进,都离不开进一步解放思想 作为前提和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是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精髓。
作为理论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着重点是主义问题。要科学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 主义理论体系,必须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在我国现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就是要坚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 际和当今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 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发展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前进。这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正 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真正搞清楚究竟什么是科学社会主 义的基本原则。在很长时期,人们往往从书本出发或从理想化的愿望出发,表面化地理解社 会主义的原则,笼统地把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等等属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呈 现出来的某些特征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原则加以固守,甚至当成不可更改的圭臬,这是导 致现实社会主义严重脱离实际,甚至陷入空想的重要原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经验深刻 警示我们,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关键在于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价值。 所谓社会主义的本质,即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或内在规定性。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总结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鲜经验,精辟指出:“社会主义的本 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 社会主义本质的崭新概括,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这一新 概括,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目的三个层面,完整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根本指针 和根本依据。所谓社会主义的价值,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体的价值功能和社会主体的价值目 标,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一再强调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全部功能 和最高价值,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主义发展应该 是一个不断追求民主自由和公平正义的过程,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发 展,都应该体现和实现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价值。以上两个方面,一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一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就是我们要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进 一步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必须把思想观念从不符合这两条基本原则的思 想禁锢中进一步解放出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是科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 精髓。
作为事业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着重点是建设问题。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在我国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事业 ,就是要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 建设“四位一体”,不断创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 条件,不断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水平,更大程度和 更高层次地造福于全体人民,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这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动摇、始终坚持不断适 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动摇。坚持做到这“三个不动摇”,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冲破一切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实际利益 不相符合的思想观念、思维定势乃至工作作风,把各项方针政策和建设措施真正建立在现实 社会主义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表明,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既存 在着种种右的思潮的干扰,更存在着种种“左”的思潮的禁锢;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 左”;“左”的思潮根深蒂固,在当前仍然有比较广泛的市场和基础。防止右的尤其是“左 ”的思潮的干扰,坚持正确的建设路线和方针政策,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归根到底要高举解放思想大旗,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 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思想精 髓。
三、与时俱进品质的不断强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不断丰富完善。进入新世纪,以江泽民为核 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时代的新变化和实践的新发展,着重强调要以与时俱进 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并把与时俱进提到党的思想路线建设的高度。在2001年7月1日 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 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 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道理所在。我们党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 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战胜挫 折,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因此,“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 ,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4〕(P212、283)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明确指出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 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 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命运。”〔4〕(P537) 这样,就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内涵 ,标志着党的思想路线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我们党所以要把与时俱进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和党的建设的宝贵品质,强 调 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坚持与时俱进,从根本意义上说,是由于党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 进、不断 创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顺应时代,应运而生,应时而变,是马克思主义的 本质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最基本规律。“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 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5〕(P54)因此,马克思主义 经典作家一再强调:“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 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6〕(P337~338) “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 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7〕(P162)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时代性。时代是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归根到底寓 于它特有的实践性之中。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是永葆马克思主义生命 力的强大动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P60)作为社会生活现象和社 会发展规律高度理论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当然在本质上也是 实践的——它既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实践,又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不断地接 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离开实践这块沃土,马克思主义之花就将枯萎;脱离具体的实践抽象地 谈论马克思主义,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
正是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需要,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 和特殊规律,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具有不同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形成了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这样一种发展规律,决定了以马克思主义 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时刻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和思想路线。否则,脱离具体的时代特点和实践条件,抽象地谈论 马克思主义,就有可能陷入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使主观脱离客观、理论脱离实际,严重违 背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因此说,与时俱进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党的 思想路线的有机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能够不断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的 思想理论能够与时俱进。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我们党 密切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要求,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是由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坚 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不断开拓前进。也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宝贵品质,使党的思 想路线不断丰富完善,才从根本上保证了党充满生机活力。
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 体现时代性,就是要善于用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抓住世界格局新变化的本质,把握时代发 展的脉搏,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时刻用时代的要求审视自己、发展自己,时刻走在时代前 列。把握规律性,就是要适应时代要求,立足新的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 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 使党的思想理论不断符合实际。富于创造性,就是要敢于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地工作,密 切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 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 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谱写新的理论篇章, 既发扬光荣传统,又创造新鲜经验,把党的思想理论和各项工作创造性地推向前进。总之, 与时俱进融化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之中,是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鲜明标 志。
四、在继续解放思想中推进伟大事业
党的十七大前夕,胡锦涛在“6.25”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我们要清醒认识当今世 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 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从新 的历史起点出发,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 予的崇高使命。”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 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 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俱,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寓意深长, 是我们科学把握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思想解放的重要指针。
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和时代发展的主潮流,以我们党的建 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更加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为“坐标”继续解放思想。 当今世界 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正在进一步深化,和平、发展、合作已成 为时代主潮流。时代主题和时代潮流集中表现为四大发展趋势,即经济全球化愈益凸现、政 治多极化不可阻挡、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科技信息化突飞猛进,同时种种逆世界潮流而动 的政治势力和社会思潮一刻也没有停止对和平、发展、合作大趋势的影响与干扰,世界的力 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时代大潮流和新变化,给我们党的建设和我国社 会主义发展进步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拓展世 界视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认识和把握全球化大趋势中党执政的基本规 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更加适应现代文明大趋势上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 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快我国现代化步伐,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要着力解决的 重大课题。我们应当进一步确立世界眼光,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 完善自己,以创新的方法推进自己,从各种不符合时代潮流和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 势中进一步解放出来,以坚定不移的解放思想推进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
其次,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和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以如何加 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为“坐标”继续解 放思想。把社会主义制度同现代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开辟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之路,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是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发展的一条 主线。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大格局 ,这是当代中国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源泉。这样 一种改革主旋律和发展大趋势,也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要求我们 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加以统筹解决。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改革发展 的任务艰巨繁重,既有雄厚的改革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既有难得 机遇,又有严峻挑战。我们只有继续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完善体制,才能更好 地解决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好地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 践成果,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三,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以如何进一步满足人 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全面发展需要为“坐标”继续解放思想。30年 改革开放历 程无可辩驳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富民强国之路,是使广大人民不断走向富裕、民主 、文明、和谐的光明大道。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全面发展需要,既是经济 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依据,也是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根本依据。进入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不仅要求物质生活更加富 足,而且要求政治参与更加充分、精神文化更加丰富、社会生活更加和谐。我们应当认真研 究和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把思想观念从一切不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的陈旧 思维模式中进一步解放出来,切实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第四,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 要求,以如何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上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为“ 坐标”继续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面向新的时代和实践进一 步解放思想的产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进一步 解放思想。实际上,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过程,本身就是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 放的过程,任何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割裂开来乃至对立起来的认识 和行为,都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比如,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真正把广大人 民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依靠力量和根本目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迫切需要各级领导者、决 策者进一步从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作风和思维模式中彻底解放出来,由“ 以官为本”、“以权为本”切实转变为以人为本。没有这样一种根本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思 维更新,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无从谈起,甚至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因此,必须把继 续解放思想贯穿于、渗透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推进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思想解放,归根到底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 。胡锦涛在“6.25”重要讲话中深刻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必须牢 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的坚定性 ,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清醒而又顽强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扎 实奋斗、不懈奋斗。”这一重要论述,深刻体现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和基 本要求,是继续解放思想的根本依据。我们应当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 为根本“坐标”,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任何不合时宜 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进一步解放出来,从对社会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进一 步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进一步解放出来,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在解放思想中创新思想,以新的思想解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的伟大实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PC’s Ideolog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ractices
BAO Xin-jian
(Shandong Provinci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Sciences, Ji’nan, 250 014, Shandong,China)
Abstract:
The Party’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guidance and propelling f orce in the course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ractices. It is the ideas of seekin g truth from facts, ideological liberation and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that
have promoted the progress of Party construction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 acteristics. Ideological liberation, as the essence of the Party’s ideology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of vital realistic and scientific si gnificance. According to the Party’s ideology,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 good k nowledge of the new changes of times, the new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and the pe ople’s expectations, and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liberation and reform & openi ng-up practice with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Key words: ideological liberation;seeking truth from fact s;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 李 官〕
关键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8)05-0001-08
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灵魂和精髓,是党的建设至关重要的内容。思想路线正确与否, 直接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道路。我们党是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党的思想路线正确与 否,又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的方向与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建设不断创新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创新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发展。党的思想路线建 设既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又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贯穿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从实 事求是原则的重新确立,到解放思想大旗的高高举起,再到与时俱进品质的不断强化,这一 不平凡的思想变革历程,有力地推动着党的建设创新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前进,使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尽风雨而愈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一、实事求是原则的重新确立
“实事求是” 出自《汉书》,原意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表达的是中国古代学 人的治学之道。1941年延安整风初期,毛泽东古为今用,对实事求是作了精辟的解释,赋予 了它新的含义。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 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探 索事物发展的规律。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1〕(P801) 由此,实事求是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毛泽东亲笔题写“ 实事求是”作为校训送给中央党校,如今这几个大字镌刻在花岗岩上,时刻给每一个党员干 部以提示和警醒。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用 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并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
然而50年代后期,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被逐渐淡化,甚至被无端歪 曲,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盛行,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陷入崩溃边缘。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文革”被果断结束,举国欢腾,百业待举。但是由于教条主义 和个人迷信的深重影响,许多人还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毛泽东思想,还不能正确区分毛泽东 的伟大功绩和晚年错误,“两个凡是”严重禁锢着党的手脚,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 俳徊局面。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要完 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这为我们党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其他老一辈 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不少老同志也逐渐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 风,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地对待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在这样一 种人心思变的情况下,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了经胡耀邦审 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 发表了这篇文章。12日,新华社向全国转发,《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同时转载。“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提法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全国范围关于真 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 定了理论基础。
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充分肯定真理标准讨 论的重大意义,积极支持和推动这场大讨论,为全党摆脱“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完整准 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直接领导和推动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 以重新确立和不断巩固,成为推动党在各方面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发展,赋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尤其在邓小 平理论中,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出了具体而精辟的论述: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邓小平 精辟指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 ,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2〕(P114)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 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 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2〕(P126)“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 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 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2〕(P143)正是 基于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明确把“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确定为党的思想路 线的具体内容,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理论基础。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邓小平深刻指出,在 党的思想路线中,“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2〕(P45)实际上,实事求是 和群众路线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因为实践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只要我们信任群众, 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随 着经济的发展,路子会越走越宽,人们会各得其所。这是毫无疑义的。”〔2〕(P152) 邓小平特别强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 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 , 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 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 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全党同志,各级干部,特别是领 导干部,必须经常记住这一点,经常用这个标准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行。”〔2〕(P34、3 68)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在1992年南方重要 谈话中, 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乃至姓“社”还是姓“ 资”,“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 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P372)“三个 有利于”可以说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党的宗旨、任务和政治路线方面的具体体现和充分展 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坚持实事求是,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要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 益标准的统一,集中精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讲 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 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2〕(P314)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 党重新确 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鲜明的实践指向,这就是选择并不断拓展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道路。党的思想路线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正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坚持实践标准的基础上,我们党得出一个明确的基本结论,这就是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3〕(P2~3)坚持实事求是,选 择正确道路,关键问 题,一是如何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二是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社会主义模式。邓 小平多次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 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3〕(P63)“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 思主义必须与中国 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3〕(P213)“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 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 道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P256)
邓小平的这些精辟思想,赋予实事求是以新的科学内涵,奠定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 思想路线建设的根本基础。这些重要思想为后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党的建设的创新发展,保 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前进。
二、解放思想大旗的高高举起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但是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呢?在总结历史经验、推进真理标准讨论和启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敏锐地抓住了 党的思想路线建设的要害,这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在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前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一系列重要论著中,邓小平对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迫切性和现实指向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反复强调。他深刻指出:“一个党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 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 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 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 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 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 方法和措施。”〔2〕(P143、141)把解放思 想与实事求是有机地统一 起来,以解放思想促进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建设的创造性贡献,赋予党的 思想路线以更加丰富科学的内涵。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大法宝,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 宝。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路线创新发展过程中,这两个方面的“法宝”有机 联系、相互 交融,在理论与实践中实际地融为一体。从政党建设来说,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防止思 想僵化,使党充满活力。当年,邓小平曾对党内思想僵化现象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思 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比如说,加强党的领导,变成了党去包办一切、干预一 切;实行一元化领导,变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变成了‘一切统 一口径’。违反中央政策根本原则的‘土政策’要反对,但是也有的‘土政策’确是从实际 出发的,是得到群众拥护的。这些正确的政策现在往往也受到指责,因为它‘不合统一口径 ’。”“思想一僵化,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不讲党性,不讲原则,说话做事看来头、 看风向,满以为这样不会犯错误。其实随风倒本身就是一个违反共产党员党性的大错误。独 立思考,敢想、敢说、敢做,固然也难免犯错误,但那是错在明处,容易纠正。”“思想一 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 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 对立起来。”〔2〕(P142~143)邓小平的这些精 辟分析虽然讲于30年前, 但是至今仍然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其中一些现象至今在党内仍严重存在。因此说,不坚持 解放思想,不打破思想僵化,就很难做到实事求是,党就会失去活力和前进的动力。
从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说,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断拓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伟大变革和全面创新,是对 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否定,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独立自主的探 索和实践。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和道路的形成,从一开始就是以解放思想作 为鲜明特征和强大动力的。3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高举解放思想大旗,力推解放思想大潮,从 一开始就是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鲜明的现实诉求和实践指向的 。正如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反反复复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首先是解 放思想”。“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2〕(P141、312)。正是从探索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大背景和 总主题出发,我们党一以贯之地领导与推进了解放思想,并且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地 统一起来,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创新。新时期解放思想的本质意义在于,开 拓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解放思想所要解决的实质 问题主要 是两个方面:一是破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条化、凝固化的倾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命之树长青;二是破除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理想化、纯洁化的倾向 ,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并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 义发达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方法,创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给广大人民 带来实际利益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兴旺。这两个方面 ,也就是我们所坚持的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特殊功能。由此可见,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大法宝。对于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程,解放思想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 长期性,解放思想将贯穿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
改革开放30年发展史雄辩地证明,解放思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又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正是由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解决党的思想 路线方面的 问题,坚定不移推进思想解放,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1978年以实践是检验 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作为突出标志的思想解放,导致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创了改革开放 新时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1979年至1984年重点围绕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 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所进行的思想解放,冲破了“生产关系越大越公越好”的传统观念,催 生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 关系和社会关系;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 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解放,开辟了全面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纪元,孕育了“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的幼芽;1987年党的十三大关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理论概括和思想解放,突破了长期以来把社会主义理想化、纯洁化,企图超阶段地建成社会 主义并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理论和思维模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置于现实基础之上 ;1992年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则是我们党坚持和推进思想解放的伟大里程碑,南方谈话鞭 辟入里地触及了长期困扰人们的种种“左”的观念,澄清了束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模糊认 识,创造性地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面向21世纪,“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进一步激发了思想解放的活力,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创造性地探索 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 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在继续深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 ,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走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可持续提供了根本保证。我们所走过的一系列解放思想的不平凡历程雄辩地表明,解放思想 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 是澄清错误思潮、统一思想认识的锐利武器,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明确方向,坚定步伐 ,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只有 坚持解放思想,才能应对复杂矛盾、解决现实问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
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解放思想与党的建 设、党的事业有机地交融在一起,贯穿于渗透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层面。高 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党的建设的主题,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在当代中国,高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仅是一项政治宣言,而且是一个行动纲领,同时是一种社 会实践。高举旗帜,就要在拓展道路、坚持理论、发展事业上下功夫。离开道路、理论、事 业的时代特色和丰富内涵,高举旗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而无论是道路的拓展,还是理论的 创新,抑或是事业的推进,都与解放思想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都内在地要求必须进一步 解放思想。
作为道路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着重点是制度问题。要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 会 主义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在我国现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道路 ,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拓展以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核心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逐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逐步形成,是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 想解放作为前提和动力的。没有对“本本”和固有模式的思想突破,不可能形成既坚持科学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道 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一步拓展,需要继续以解放思想作为前提和动力,这就是要 进一步突破关于社会主义的某些脱离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的理想化成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牢固建立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国情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比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经济发展道路,当前亟需进一步突破那种空洞谈论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和将改革发展中出现 的一些社会问题不加分析地归咎于市场经济的观念和偏见,进一步加大对现代市场机制的认 识和运用,真正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原则建立在市场配置资源这一基本点上,赋予社会主义 经济以内在的活力。非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无从谈起。又比如,坚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其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快我国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这就需要进 一步突破几千年来“官本位”体制和观念形成的顽固而深重的思想影响和体制影响,在全社 会真正确立“人本位”、“民本位”的观念与体制。非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 路无从延续。再比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先进 文化、和谐文化、中华文化这三大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坚定不移以符合时代要求、走在时 代前列的先进文化引领和支撑整个文化改革和文化发展,做到文化建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有 机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各种悖离时代要求、脱离人民利益的陈腐文化理念和习惯势力 中进一步解放出来,否则,就有可能把糟粕当成精华,把腐朽当成国粹,走偏文化建设方向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每一个层面、每一步推进,都离不开进一步解放思想 作为前提和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是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精髓。
作为理论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着重点是主义问题。要科学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 主义理论体系,必须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在我国现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就是要坚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 际和当今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 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发展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前进。这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正 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真正搞清楚究竟什么是科学社会主 义的基本原则。在很长时期,人们往往从书本出发或从理想化的愿望出发,表面化地理解社 会主义的原则,笼统地把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等等属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呈 现出来的某些特征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原则加以固守,甚至当成不可更改的圭臬,这是导 致现实社会主义严重脱离实际,甚至陷入空想的重要原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经验深刻 警示我们,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关键在于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价值。 所谓社会主义的本质,即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或内在规定性。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总结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鲜经验,精辟指出:“社会主义的本 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 社会主义本质的崭新概括,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这一新 概括,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目的三个层面,完整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根本指针 和根本依据。所谓社会主义的价值,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体的价值功能和社会主体的价值目 标,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一再强调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全部功能 和最高价值,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主义发展应该 是一个不断追求民主自由和公平正义的过程,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发 展,都应该体现和实现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价值。以上两个方面,一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一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就是我们要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进 一步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必须把思想观念从不符合这两条基本原则的思 想禁锢中进一步解放出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是科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 精髓。
作为事业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着重点是建设问题。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在我国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事业 ,就是要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 建设“四位一体”,不断创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 条件,不断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水平,更大程度和 更高层次地造福于全体人民,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这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动摇、始终坚持不断适 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动摇。坚持做到这“三个不动摇”,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冲破一切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实际利益 不相符合的思想观念、思维定势乃至工作作风,把各项方针政策和建设措施真正建立在现实 社会主义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表明,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既存 在着种种右的思潮的干扰,更存在着种种“左”的思潮的禁锢;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 左”;“左”的思潮根深蒂固,在当前仍然有比较广泛的市场和基础。防止右的尤其是“左 ”的思潮的干扰,坚持正确的建设路线和方针政策,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归根到底要高举解放思想大旗,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 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思想精 髓。
三、与时俱进品质的不断强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不断丰富完善。进入新世纪,以江泽民为核 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时代的新变化和实践的新发展,着重强调要以与时俱进 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并把与时俱进提到党的思想路线建设的高度。在2001年7月1日 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 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 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道理所在。我们党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 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战胜挫 折,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因此,“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 ,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4〕(P212、283)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明确指出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 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 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命运。”〔4〕(P537) 这样,就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内涵 ,标志着党的思想路线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我们党所以要把与时俱进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和党的建设的宝贵品质,强 调 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坚持与时俱进,从根本意义上说,是由于党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 进、不断 创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顺应时代,应运而生,应时而变,是马克思主义的 本质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最基本规律。“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 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5〕(P54)因此,马克思主义 经典作家一再强调:“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 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6〕(P337~338) “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 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7〕(P162)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时代性。时代是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归根到底寓 于它特有的实践性之中。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是永葆马克思主义生命 力的强大动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P60)作为社会生活现象和社 会发展规律高度理论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当然在本质上也是 实践的——它既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实践,又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不断地接 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离开实践这块沃土,马克思主义之花就将枯萎;脱离具体的实践抽象地 谈论马克思主义,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
正是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需要,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 和特殊规律,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具有不同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形成了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这样一种发展规律,决定了以马克思主义 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时刻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和思想路线。否则,脱离具体的时代特点和实践条件,抽象地谈论 马克思主义,就有可能陷入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使主观脱离客观、理论脱离实际,严重违 背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因此说,与时俱进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党的 思想路线的有机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能够不断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的 思想理论能够与时俱进。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我们党 密切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要求,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是由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坚 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不断开拓前进。也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宝贵品质,使党的思 想路线不断丰富完善,才从根本上保证了党充满生机活力。
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 体现时代性,就是要善于用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抓住世界格局新变化的本质,把握时代发 展的脉搏,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时刻用时代的要求审视自己、发展自己,时刻走在时代前 列。把握规律性,就是要适应时代要求,立足新的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 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 使党的思想理论不断符合实际。富于创造性,就是要敢于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地工作,密 切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 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 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谱写新的理论篇章, 既发扬光荣传统,又创造新鲜经验,把党的思想理论和各项工作创造性地推向前进。总之, 与时俱进融化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之中,是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鲜明标 志。
四、在继续解放思想中推进伟大事业
党的十七大前夕,胡锦涛在“6.25”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我们要清醒认识当今世 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 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从新 的历史起点出发,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 予的崇高使命。”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 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 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俱,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寓意深长, 是我们科学把握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思想解放的重要指针。
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和时代发展的主潮流,以我们党的建 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更加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为“坐标”继续解放思想。 当今世界 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正在进一步深化,和平、发展、合作已成 为时代主潮流。时代主题和时代潮流集中表现为四大发展趋势,即经济全球化愈益凸现、政 治多极化不可阻挡、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科技信息化突飞猛进,同时种种逆世界潮流而动 的政治势力和社会思潮一刻也没有停止对和平、发展、合作大趋势的影响与干扰,世界的力 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时代大潮流和新变化,给我们党的建设和我国社 会主义发展进步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拓展世 界视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认识和把握全球化大趋势中党执政的基本规 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更加适应现代文明大趋势上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 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快我国现代化步伐,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要着力解决的 重大课题。我们应当进一步确立世界眼光,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 完善自己,以创新的方法推进自己,从各种不符合时代潮流和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 势中进一步解放出来,以坚定不移的解放思想推进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
其次,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和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以如何加 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为“坐标”继续解 放思想。把社会主义制度同现代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开辟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之路,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是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发展的一条 主线。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大格局 ,这是当代中国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源泉。这样 一种改革主旋律和发展大趋势,也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要求我们 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加以统筹解决。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改革发展 的任务艰巨繁重,既有雄厚的改革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既有难得 机遇,又有严峻挑战。我们只有继续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完善体制,才能更好 地解决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好地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 践成果,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三,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以如何进一步满足人 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全面发展需要为“坐标”继续解放思想。30年 改革开放历 程无可辩驳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富民强国之路,是使广大人民不断走向富裕、民主 、文明、和谐的光明大道。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全面发展需要,既是经济 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依据,也是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根本依据。进入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不仅要求物质生活更加富 足,而且要求政治参与更加充分、精神文化更加丰富、社会生活更加和谐。我们应当认真研 究和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把思想观念从一切不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的陈旧 思维模式中进一步解放出来,切实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第四,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 要求,以如何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上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为“ 坐标”继续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面向新的时代和实践进一 步解放思想的产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进一步 解放思想。实际上,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过程,本身就是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 放的过程,任何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割裂开来乃至对立起来的认识 和行为,都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比如,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真正把广大人 民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依靠力量和根本目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迫切需要各级领导者、决 策者进一步从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作风和思维模式中彻底解放出来,由“ 以官为本”、“以权为本”切实转变为以人为本。没有这样一种根本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思 维更新,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无从谈起,甚至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因此,必须把继 续解放思想贯穿于、渗透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推进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思想解放,归根到底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 。胡锦涛在“6.25”重要讲话中深刻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必须牢 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的坚定性 ,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清醒而又顽强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扎 实奋斗、不懈奋斗。”这一重要论述,深刻体现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和基 本要求,是继续解放思想的根本依据。我们应当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 为根本“坐标”,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任何不合时宜 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进一步解放出来,从对社会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进一 步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进一步解放出来,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在解放思想中创新思想,以新的思想解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的伟大实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PC’s Ideolog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ractices
BAO Xin-jian
(Shandong Provinci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Sciences, Ji’nan, 250 014, Shandong,China)
Abstract:
The Party’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guidance and propelling f orce in the course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ractices. It is the ideas of seekin g truth from facts, ideological liberation and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that
have promoted the progress of Party construction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 acteristics. Ideological liberation, as the essence of the Party’s ideology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of vital realistic and scientific si gnificance. According to the Party’s ideology,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 good k nowledge of the new changes of times, the new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and the pe ople’s expectations, and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liberation and reform & openi ng-up practice with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Key words: ideological liberation;seeking truth from fact s;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 李 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