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分组实验与课堂教学同步的策略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il_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理论与课例结合的方式, 对初中生物分组实验与课堂教学实施同步的策略进行较详细的阐述,深入细致地论述了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通过分组实验与课堂教学同步的方式总结出相应的策略,对于如何提升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提高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建构高效课堂的方法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它值得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以更好促进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同步进行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物;分组实验;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在多年的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笔者向来把学生实验看作是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知识重要手段。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分组实验的实施和作用已被提升到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况且,现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学大纲对于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的生物科学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为了迎合新《标准》的改革要求,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不仅要有主动创新精神,而且要在课堂上创努力造条件,精心挑选一些实验内容、认真设计能开展分组实验的课例,组织学生主动参与、亲自体验,完成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基于这一思考,笔者在初中生物学的部分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边授课边指导学生做实验的教法,初步起到了既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动手实验操作的效果。现分享如下。
  一、细研《标准》要求,明确新时代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标中指出:“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陪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环节的核心要素,制约着教学活动的过程,研究如何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结构体系,是带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教学实践的核心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实施,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在部分生物课课堂教学中把一些学生的分组实验同步起来,达到彼此促进、相互巩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目前的初中生物教改中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二、精挑利于课堂教学同步的实验内容,体现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
  活跃生物课堂气氛,努力改革生物课堂教學方式,特别是减少如以往实验课与课堂教学课分开进行而带领学生在不同楼层的课室来回奔波的困扰,提供给学生在同一课室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即时可以完成的分组实验的环境,老师需要努力做到:精心挑选实验内容,尽量提供一些简易安全的实验器具和有较强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拟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出人人都可设计实验、人人乐意做实验的良好教学氛围。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就通过精选如七年级上册的“观察种子的结构”“观察花的结构”,七年级下册的“观察猪心的结构”,八年级上册的“观察鱼的外部形态特征”“观察青蛙的外部形态特征”“观察家鸽的外部形态特征”等,组织学生参照课本中的“观察与思考”的要求和步骤,按照其中的观察指引、操作步骤(或者学生自己的设计的方案)逐一去认真完成观察任务,在课堂上不仅容易获得直观性认识,也容易结合课本中的“讨论”逐一总结出相应的学习目标高效完成课堂上的学习任务,而教师也得到了“减负”——在这些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老师只要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即可,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三、挑选身边简易材料,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
  为了完成分组实验与课堂教学同步的教学过程,我们可以关注身边与实验内容有关且容易获取的实验材料,既给学生感受到“生物科学知识来自生活”道理,也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组织小组探究性学习,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体验实验过程、共享实验感受,有效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完成七年级上册中《观察种子结构》的课堂教学时,因在选择材料上用到了可以食用的花生种子和玉米种子,虽然有不少“贪吃”的学生对完成这个实验早已充满了期待,但如何引导学生有序地完成这个观察实验并顺利地总结出“被子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特征”呢?老师或可以现场演示(或利用多媒体)如何按步解剖种子的过程和怎样观察种子的重点结构,并结合直观、形象的图例来帮助学生了解实验、观察过程;老师或在学生动手观察植物种子的胚的结构时,巡查指导学生能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方法;老师或在学生观察胚乳的结构时,引导学生通过正确滴加碘液、观察胚乳部分的变色情况来理解“碘酒遇淀粉变蓝色”的特点,以此加深学生对种子的特殊结构的认识;最后可以建议学生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种子的知识,共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老师或还可以建议学生一边解剖、一边将解剖好的种子的各部分结构按一定的次序摆在桌面上逐一比较、辨析,巩固知识点;老师或建议学生另用一张实验报告纸画出种子结构相应的形态特点并标注其名称和作用,再以实验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用多媒体展台边展示观察成果边讲述观察过程和体会等。这样处理的好处,既能体现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调控课堂教学的技能,同时又检查了学生对实验完成、知识提炼的情况,突现实验与教学同步的成果。当然,我们在选择每一节课的实验内容和教学要求时,为了方便操作,只求当堂能解决1-2个生物知识点的内容即可。总之,课堂上如能选用一些有“吸引力”的实验材料来调动和指导学生亲手体验、有效讨论,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学习的。
  四、精心备料,培养学生“堂上完成实验”的良好习惯
  在课前采集(或培植)一些对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有促进作用的实物或标本是很关键的。如在讲授“观察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一课时,如果能带领学生在校园范围内现场采集到相应的代表实物来促进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即时了解所采集的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特征先有直观的认识,再结合教材上的知识介绍,能清晰地巩固相应的知识点,从而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若遇到某些选材在课堂上完成有难度的,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派学习任务的方式分开几个实验内容,指导各小组学生分别按照自己需完成的任务去进行实践活动,然后再把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汇总、共享、归纳形成学习成果,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另外,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完成实验与课堂教学同步的习惯?其实除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验操作熟练演示过程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外,教师可以在课前对所选的实验内容、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进行多次练习,以便收集相关的注意事项,争取在课堂教学时不出差错,一次成功;或在班上挑选几个平时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代表在实验前进行适当的培训和训练即可。这样可减少学生因实验过程产生的失误造成对相应生物知识理解上产生的怀疑,同时也避免了某些突发情况和不可预设情况的出现。比如,在“观察鱼的外部形态”“观察青蛙的外部形态”“观察猪心的结构”等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虽然对实验材料只是部分进行简单的解剖,但对它们的课前准备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事前做足了准备工作才可以有效地避免在课堂上出现部分学生“手忙脚乱”而陷入尴尬局面,同时也避免降低课堂效果的不良现象的发生。
  五、彰显以“学生为主”,加强课堂教学中分组实验过程的指导和管理
  在生物分组实验与课堂教学同步课的教学中,注重加强学生的实验指导和管理工作,始终以“学生为主”贯穿于整個教学过程,让学生本人亲自去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每一个实验的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如,在“观察花的结构”实验中教师就可以不主动参与,只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和学习的过程也能获得同样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验中让学生知道怎么去观察以及怎样观察才能更好地达到学习的目的,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物、脑中有指,才能顺利地完成观察与学习共同提高的完美结合,就如完成 “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进而牢固掌握“花的结构及作用”等生理功能的学习任务。
  总之,从目前教学改革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挑选出学生易于操作和观察的各种分组实验方案,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确确实实、轻轻松松地玩中学、乐中学,巩固生物知识和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作为坚持生物课教学一线的授课教师,我们应该对“生物分组实验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予以高度重视,它一来可以省去因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分离带来的课室与实验室来回奔波之苦,二来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和当堂巩固所学知识。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已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学习成绩、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优化了分组实验与课堂教学同步的有效实施,也使生物科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七年级生物学(上.下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裴爱莉.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N].教师报,2006.
  [3]孙秋菊.浅谈在生物实验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J].中国基础教育,2005.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课堂学习以学生水平统一,学习时间统一,学习内容统一为显著特征,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妨碍学生发挥个性,缺少因材施教策略。同时,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部分学生甘于“平庸”,学习缺乏动力等。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实践经验,我认为可在化学课堂中大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改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在初中化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以及涉及到的主要因素,同時阐述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
【摘要】学校在新一轮的教育形势下果断地推行了生本教育探索与实验,至今已有四年之久,作为初始英语教育年级势必要顺应学校的教育变革与指导,因而学校的三年级组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走进了关于英语口语训练的探索之路。作为语言的学习课程,口语是首要的沟通方式,英语作为母语以外的语言课程并不可能如母语一般来得自然,得心应手,总是会让孩子羞于开口,难于沟通,让语言变成哑巴语言明显有违语言教育工作者的初衷,因而英语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识字教学应由始到终地遵循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的原則上进行。  【关键词】激发兴趣;识字效率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由于学生年纪小,注意力和自制力都比较差,往往凭兴趣参与学习。如果在识字教学时,还是用传统的方法,机械地背、写、记,很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对识字完全失去
这几年户外自主游戏在各公、民办幼儿园都很盛行,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贯穿于各个场景,居于各种人际互动的核心。师幼语言互动的质量对幼儿的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交情绪能力等产生显著影响,对幼儿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和产生积极的影响。当教师对自己即将说什么以及如何说产生有意识的决定的时候,意味着教师即将发起一场高质量的语言互动。高质量的语言互动中,教师有意地与某个特定的幼儿(或
【摘要】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对话设计要围绕一条主线进行全面梳理,对话设计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实践语言,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过程的快乐体验。  【关键词】小学英语;实践研究;课程整合;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就是以单元为备课的基本单位,整体处理单元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材特点,围绕单元主题或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整合规划,为单元中各
【摘要】培养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音乐节奏感可以有效落实新课程要求。《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理念第一条就明确指出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课标对每一个学段提出了明确的学段目标。低年级要求能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中高年級要求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乐符号,能视唱简单乐谱等。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培养学生对节奏的兴趣,从而培
【摘要】按照新课标要求,如今的课堂教学要求打破“教师说教,学生接受”为特点的守旧教学活动方式,应该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放下负担,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确保课堂的有效性。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仅是在课堂上下工夫,更加要在课外做好多方面的准备,这样,课堂才会上得更加有实效。
一、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基础  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有了较为丰富的基础知识积累,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写起作文来自然下笔自如、文理畅顺。但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仅凭几节作文课就让学生进行有限度的写作训练。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教师把阅读和写作完全剥离,写作只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更谈不上平时的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了。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使阅读与写作一
【摘要】乡土文化为学生所熟知,包括民俗风情、传说故事、革命事迹、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将乡土文化资源引进高中课堂,与思想政治课程相融合来提高思政课堂的引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构建活动型课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领悟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乡土文化;课堂引力;综合能力;核心素养;活动课堂  乡
本报综合消息 11月24日-25日,珠海市第一届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在珠海一中顺利举行。珠海市教育局林日团局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珠海市教育局张存强副局长、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卢静主任、珠海市科协李伟峰副主席、团市委宋勇副书记、珠海市财政局陈文院科长、珠海市港澳事务局苏翠珠科长,各区教育部门、中小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大赛开幕式。  本届大赛由珠海市教育局主办,珠海市教育团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