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压力,迫使老师学生总是在不断地刷题,导致有时连文章具体讲什么都不知道,考完后,只是做了题,其他无所得。这种做题能力的注重,让教师与学生在平时学习课本过程中忽略了文本的解读与分析,淡化了文章语言点的处理。而事实是学好和处理好语言点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本文笔者就自己的阅读语言点教学探索来谈谈文本解读过程中的语言点的处理。
就笔者自己而言,带过高三,重新来到高一高二,上课往往是带着高考考试目的文本解读课,上课的时候,一口一口都是如何应对考试;在课本解读时,往往也是注重高考方向的阅读设计,忽略了文本语言点的处理,导致学生觉得对语言点掌握不牢,教学效果比较差。教研室领导明确指出,我们现在的教学要回归课本,对文本要进行深度解读,让学生在享受文本过程中,学习要掌握的语言、词汇、句式等基本能力。
在语言点探索中,笔者又曾陷入了两个误区:误区一,逐词逐条地分析讲解,学生则是忙于做笔记,不理解的学生大有人在,导致了课堂的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形成了所谓的低效课堂。误区二,在课文语言点的处理上显得过于“细化”,生怕自己讲少了,怕学生哪个语言点不知道而导致考试丢分,最后结果果是学生在泛滥的语言点中不知所措,抓不住记不住重点,学习效率极其低下。所以在跟前辈老师的学习讨教后,得出了自己处理语言点的方法。
(一)在文本情景中展开语言点教学
语言点的教学应基于课文的文本情景,同时进行有取舍的知识归纳整理。课文阅读教学最初目的是利用课文情景阅读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老师应先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文本,对文本进行梳理的同时,整理出重要的语言点,要详略得当,同时也要把握好这些语言点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的实施环节中,要联系文本,将语言知识和文本语境巧妙结合,循序渐进进行语言输入。
此外,学生在文本理解过程中的难点,除了生难词汇,还有长难句。所以老师在设计时要注重这两大块内容,特别是长难句,一定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不需要多,但要精。笔者经常灌输长难句的分析方法:1.找谓语(用横线)2.找连接词(用圈)3.括从句(用括号)4.固定用法搭配 。比如:人教版模块六第三单元课文 What I did know was that my girlfriend thought I smelt terrible. 此句中谓语有did know,was,thought,smelt看似很短的一个句却是难句,包含四个谓语,即四个句子,会有三个连接词,可是学生估计就找到两个一个what,一个that,经引导thought后还省略一个that,这样学生马上可以知宾从的that在此处是可以省的。当然此引导应放在括完句子后在发现的。一个主从,一个表从,一个宾从,构成一个大句子,这样在平时文本情景里的分析的锻炼下,平时枯燥的语法得到了巩固,语言功底得到了夯实,也为平时的学生自主语言知识点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引导,减轻句子难度。当然,老师最重要的是,能再引导学生自己发觉细节考点,did know是强调谓语,smell是系动词,甚至还可对学生发问为什么用what引导,表从that能不能省...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玩转这个句子,做到真正夯实基础。
(二)小组合作提升课堂教学朝气和活力,让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笔者刚好在做一个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学习小组课堂互动和课外互助模式的研究》,在课堂中,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合作,分析文本中其他的语言点以及长难句。这样,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做到真正把所学转化成所得,这样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逐渐提高,也能自主去学习。做到了真正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但是老师在语言点点拨上需要谨慎。 有人說,语言点肯定是重点,难点甚至是考点,这是不对的。笔者尝试让各组学生自己讨论决定,学生相互之间发问,有哪些重要的语言点,为什么要选它们?最后还需要老师适当的调整,对于简单的可以以复习的形式一带而过。对于各组的共性问题,老师肯定要有充分预测性,提前充分备好课,做好预测。课堂舍得把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设置好一定的目标路线,学生必会交给你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即学即练检测,让学生在成功里找到自信和快乐
我们怎么检测呢?笔者尝试的做法是,根据大意,对文本进行挖空设计,挖空的地方是精华的语言点部分,无形中上升到考试中的语法填空,让学生回忆出文章中词汇的情景,这是为了理解其用法,通过言语实践而逐渐形成的语言直觉和敏感,也就是语感。语感越强,就越能加速学习和吸收语言并运用语言。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空,拿自己身边的同学搭档来相互检测。学生有了这种预测语言点的能力,考试的基础和写作部分一定会更扎实,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终极目标。
(四)课后再次巩固语言点,在语言的情景中灵活运用
高考试题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高考试题也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又不脱离课本。因此,笔者在教学后,还要通过跟踪性巩固练习让学生掌握课文中语言点,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言。教师围绕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些个性化的巩固练习和强化练习,适当联系一些高考试题,在讲解后课后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不仅能巩固知识,还能通过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题技巧。形式可以多样化:翻译,填空,单选题...
总之,英语阅读中语言点的教学,是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不可被忽略的一部分。所以必须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做好语言点的处理,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精心设计有效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认真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语言知识点讲解课上得更生动、更有效。
一、阅读课语言点教学的现状
就笔者自己而言,带过高三,重新来到高一高二,上课往往是带着高考考试目的文本解读课,上课的时候,一口一口都是如何应对考试;在课本解读时,往往也是注重高考方向的阅读设计,忽略了文本语言点的处理,导致学生觉得对语言点掌握不牢,教学效果比较差。教研室领导明确指出,我们现在的教学要回归课本,对文本要进行深度解读,让学生在享受文本过程中,学习要掌握的语言、词汇、句式等基本能力。
二、阅读课语言点教学实践探索
在语言点探索中,笔者又曾陷入了两个误区:误区一,逐词逐条地分析讲解,学生则是忙于做笔记,不理解的学生大有人在,导致了课堂的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形成了所谓的低效课堂。误区二,在课文语言点的处理上显得过于“细化”,生怕自己讲少了,怕学生哪个语言点不知道而导致考试丢分,最后结果果是学生在泛滥的语言点中不知所措,抓不住记不住重点,学习效率极其低下。所以在跟前辈老师的学习讨教后,得出了自己处理语言点的方法。
(一)在文本情景中展开语言点教学
语言点的教学应基于课文的文本情景,同时进行有取舍的知识归纳整理。课文阅读教学最初目的是利用课文情景阅读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老师应先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文本,对文本进行梳理的同时,整理出重要的语言点,要详略得当,同时也要把握好这些语言点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的实施环节中,要联系文本,将语言知识和文本语境巧妙结合,循序渐进进行语言输入。
此外,学生在文本理解过程中的难点,除了生难词汇,还有长难句。所以老师在设计时要注重这两大块内容,特别是长难句,一定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不需要多,但要精。笔者经常灌输长难句的分析方法:1.找谓语(用横线)2.找连接词(用圈)3.括从句(用括号)4.固定用法搭配 。比如:人教版模块六第三单元课文 What I did know was that my girlfriend thought I smelt terrible. 此句中谓语有did know,was,thought,smelt看似很短的一个句却是难句,包含四个谓语,即四个句子,会有三个连接词,可是学生估计就找到两个一个what,一个that,经引导thought后还省略一个that,这样学生马上可以知宾从的that在此处是可以省的。当然此引导应放在括完句子后在发现的。一个主从,一个表从,一个宾从,构成一个大句子,这样在平时文本情景里的分析的锻炼下,平时枯燥的语法得到了巩固,语言功底得到了夯实,也为平时的学生自主语言知识点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引导,减轻句子难度。当然,老师最重要的是,能再引导学生自己发觉细节考点,did know是强调谓语,smell是系动词,甚至还可对学生发问为什么用what引导,表从that能不能省...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玩转这个句子,做到真正夯实基础。
(二)小组合作提升课堂教学朝气和活力,让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笔者刚好在做一个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学习小组课堂互动和课外互助模式的研究》,在课堂中,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合作,分析文本中其他的语言点以及长难句。这样,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做到真正把所学转化成所得,这样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逐渐提高,也能自主去学习。做到了真正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但是老师在语言点点拨上需要谨慎。 有人說,语言点肯定是重点,难点甚至是考点,这是不对的。笔者尝试让各组学生自己讨论决定,学生相互之间发问,有哪些重要的语言点,为什么要选它们?最后还需要老师适当的调整,对于简单的可以以复习的形式一带而过。对于各组的共性问题,老师肯定要有充分预测性,提前充分备好课,做好预测。课堂舍得把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设置好一定的目标路线,学生必会交给你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即学即练检测,让学生在成功里找到自信和快乐
我们怎么检测呢?笔者尝试的做法是,根据大意,对文本进行挖空设计,挖空的地方是精华的语言点部分,无形中上升到考试中的语法填空,让学生回忆出文章中词汇的情景,这是为了理解其用法,通过言语实践而逐渐形成的语言直觉和敏感,也就是语感。语感越强,就越能加速学习和吸收语言并运用语言。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空,拿自己身边的同学搭档来相互检测。学生有了这种预测语言点的能力,考试的基础和写作部分一定会更扎实,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终极目标。
(四)课后再次巩固语言点,在语言的情景中灵活运用
高考试题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高考试题也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又不脱离课本。因此,笔者在教学后,还要通过跟踪性巩固练习让学生掌握课文中语言点,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言。教师围绕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些个性化的巩固练习和强化练习,适当联系一些高考试题,在讲解后课后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不仅能巩固知识,还能通过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题技巧。形式可以多样化:翻译,填空,单选题...
总之,英语阅读中语言点的教学,是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不可被忽略的一部分。所以必须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做好语言点的处理,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精心设计有效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认真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语言知识点讲解课上得更生动、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