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共说理”是近年来高中语文议论文热点写作方向之一。议论文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联系当下趋势通过“公共说理”来提高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思辨能力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公共说理;议论文写作;思辨能力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要注重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在此背景下,教师重新思考议论文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教育,也有利于改进当前写作教学。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几条利用公共说理提高议论文说理的教学策略。
一、议论文公共说理的必要性
(一)议论文写作要求
议论文,又名“说理文”,作者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来实现以理服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议论文的文体功能是议论文的写作与教学的基础,其最基本的功能毫无疑问是“说理”。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日常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的说理思维、习惯与能力,这是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基础任务。
(二)公共说理内涵
公共说理,从字面上看即社会大众多数人的看法与观点,并非“自说自话”的“个人说理”,主张的是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同、所秉行的道理。
在如今这个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世界,教师不仅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说理”,还应引导学生对自己所说“理”进行价值思考,对说理过程进行检验与逻辑判定。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合理、公正的说理,让每位学生说的“理”都能经得起公共价值、逻辑、知识的检验。
(三)议论文写作与公共说理的联系
“公共说理”这一新概念是近年来议论文写作的一个新方向。教师应该引导高中生站在公众的角度来看待与分析问题,通过“公共说理”来表达个人的价值,不能生硬地否决与自己相悖的观点与意见。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进行“自圆其说”,这些都无可厚非,但这种自圆其说的说理是单一的、片面的、绝对僵化的一种说理方式。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引入“公共说理”,能够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符合现代教育价值观,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
二、公共说理提高议论文说理教学策略
(一)明确观点
作文的观点永远是写作的核心。写作过程中,作文立意是第一步,如果立意与材料观点相去甚远,那么该作文最终呈现结果一定有所欠,所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立意,明确凸显自己的立意与思维特点。
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有关议论文写作的专题“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与角度”是讲如何做好作文立意工作。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公共说理的方式进行学习,用言简意赅的词语表达自己立意,阐明自己的写作核心。以必修三教材第75页“写作练习”第四题为例,引导学生从公共说理的角度来阐述自己对于“谈最遥远的距离”的理解,进行文章立意。例如,可从大众普遍认同的天文学的角度、相识而不知的情感角度来进行,提高文章与材料的关联度,避免出现立意偏差,提高学生的立意思考能力。
(二)掌握规律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议论文写作亦是如此。议论文写作可以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其中的分析问题是“说理”环节。部分学生在论证观点时,只是简单的进行例子堆砌,缺少对事例的分析而“不讲道理”、说理不透彻,这种情况下的文章并不出彩。
对比来看,公共说理思维下的议论文举例并不是单纯地讲述事例内容,而需要明确该论文的主题,在举例论证过程中增加文章的说理性。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表达与交流模块中的“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行提炼写作观点,然后对论据部分进行补充说明。考虑到公共说理规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说理规律的认知,加深学生对议论文论据部分的认识。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说理范例,让学生整理掌握其说理规律,提高议论文论据的说理性,举例思考能力。
(三)培养思维
辩证思维是议论文写作中的一个重要思维。教师在进行日常的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精确的提炼观点,在举例论证过程中时刻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带领学生展开探究与练习,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公共说理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例如,教师在讲授表达与交流模块中的“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时,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对自己作文中的矛盾點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公共说理的内涵,建立清晰的作文框架,保证说理的充分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三、结束语
简而言之,公共说理是高中议论文的一个新的写作方向,高中议论文公共说理的实施并非易事,其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理解公共说理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公共说理的辩证思维,提高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镇宝,赵艺阳.读者是潜在与永恒的争议方——高中议论文如何走向公共说理[J].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2019,(1).
[2]夏朝晖.高一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学语文,2018,(6).
关键词:公共说理;议论文写作;思辨能力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要注重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在此背景下,教师重新思考议论文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教育,也有利于改进当前写作教学。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几条利用公共说理提高议论文说理的教学策略。
一、议论文公共说理的必要性
(一)议论文写作要求
议论文,又名“说理文”,作者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来实现以理服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议论文的文体功能是议论文的写作与教学的基础,其最基本的功能毫无疑问是“说理”。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日常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的说理思维、习惯与能力,这是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基础任务。
(二)公共说理内涵
公共说理,从字面上看即社会大众多数人的看法与观点,并非“自说自话”的“个人说理”,主张的是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同、所秉行的道理。
在如今这个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世界,教师不仅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说理”,还应引导学生对自己所说“理”进行价值思考,对说理过程进行检验与逻辑判定。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合理、公正的说理,让每位学生说的“理”都能经得起公共价值、逻辑、知识的检验。
(三)议论文写作与公共说理的联系
“公共说理”这一新概念是近年来议论文写作的一个新方向。教师应该引导高中生站在公众的角度来看待与分析问题,通过“公共说理”来表达个人的价值,不能生硬地否决与自己相悖的观点与意见。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进行“自圆其说”,这些都无可厚非,但这种自圆其说的说理是单一的、片面的、绝对僵化的一种说理方式。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引入“公共说理”,能够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符合现代教育价值观,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
二、公共说理提高议论文说理教学策略
(一)明确观点
作文的观点永远是写作的核心。写作过程中,作文立意是第一步,如果立意与材料观点相去甚远,那么该作文最终呈现结果一定有所欠,所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立意,明确凸显自己的立意与思维特点。
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有关议论文写作的专题“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与角度”是讲如何做好作文立意工作。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公共说理的方式进行学习,用言简意赅的词语表达自己立意,阐明自己的写作核心。以必修三教材第75页“写作练习”第四题为例,引导学生从公共说理的角度来阐述自己对于“谈最遥远的距离”的理解,进行文章立意。例如,可从大众普遍认同的天文学的角度、相识而不知的情感角度来进行,提高文章与材料的关联度,避免出现立意偏差,提高学生的立意思考能力。
(二)掌握规律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议论文写作亦是如此。议论文写作可以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其中的分析问题是“说理”环节。部分学生在论证观点时,只是简单的进行例子堆砌,缺少对事例的分析而“不讲道理”、说理不透彻,这种情况下的文章并不出彩。
对比来看,公共说理思维下的议论文举例并不是单纯地讲述事例内容,而需要明确该论文的主题,在举例论证过程中增加文章的说理性。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表达与交流模块中的“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行提炼写作观点,然后对论据部分进行补充说明。考虑到公共说理规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说理规律的认知,加深学生对议论文论据部分的认识。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说理范例,让学生整理掌握其说理规律,提高议论文论据的说理性,举例思考能力。
(三)培养思维
辩证思维是议论文写作中的一个重要思维。教师在进行日常的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精确的提炼观点,在举例论证过程中时刻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带领学生展开探究与练习,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公共说理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例如,教师在讲授表达与交流模块中的“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时,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对自己作文中的矛盾點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公共说理的内涵,建立清晰的作文框架,保证说理的充分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三、结束语
简而言之,公共说理是高中议论文的一个新的写作方向,高中议论文公共说理的实施并非易事,其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理解公共说理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公共说理的辩证思维,提高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镇宝,赵艺阳.读者是潜在与永恒的争议方——高中议论文如何走向公共说理[J].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2019,(1).
[2]夏朝晖.高一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学语文,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