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8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新课改,教师都在摸索,都在尝试,都想尽快地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尽快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认为“模仿”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模仿;青年教师
  新课改要求教师是新课程的学习者、执行者和创造者。现在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各种教育报刊、各类教学杂志和网络都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优秀的教学范例,尤其是一些名师的课堂教学,更是给我们一线青年教师提供了鲜活的课堂,优秀的样板。如何尽快走进课改,我认为“模仿”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一、“仿”前有思考
  这里的仿并不是指鹦鹉学舌似的机械模仿,而是透过一些优秀的课堂教学,模仿他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思想。这就是要求教师面对种种教学报刊及网络提供的众多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一定要广泛阅读。读的多了,便会有所感悟,有所选择。这样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认真阅读,仔细琢磨,不仅要熟知这一课的设计环节、步骤、教学的方式、方法,还要思考这样设计的优点和不足,尤其要透过这一教学设计去体会作者的教学理念,深化作者的教学思想。经过思考之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大胆取舍,灵活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于是,在执教《小珊迪》时,我做了模仿尝试。
  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时,我先出示句子:“一个小男孩走过来,他身上只穿着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着的脚冻得通红。”我朗读两遍后,问学生听出了什么?学生听出来小男孩很冷。
  我又一次朗读:“一个小男孩走过来,他身上只穿着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着的脚冻得通红。”
  学生听出了小男孩很穷。
  这时,我让学生自由去读,可以读出小男孩的冷,可以读出小男孩的穷,还可以读出小男孩又冷又穷。学生读得很专注,很投入。随后,我让学生反复读小男孩和我及我的同事的对话,并告诉他们,怎么体会就怎么读。
  学生个个用心去读,那专注的样子和动情的语调告诉我,学生已经走进了文本。在交流中,学生的体会让我惊讶:如:“先生,请买盒火柴吧!”这一句话,有的学生读出了小男孩很有礼貌,有的读出了小男孩冷得发抖,有的读出了小男孩饿得无力,还有的读出了小男孩万般无奈的可怜请求。
  模仿过后,我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是从这节课开始,我注意了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走出了阅读教学的误区。
  二、“仿”中有创造
  毕竟名家的课是由名师设计,并由名师来上的,他们的教学设计适合他们的课堂,他们的学生。名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机智我们是可以学习又是很难模仿的,因此,我们在深入地研究完名师的教学设计或课堂教学之后,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有时,即使你认为很完美的教案,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地对教案进行调整和创造。儿童学习语言能力,大部分是通过在没有强化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和模仿中进行的。社会语言范型对儿童语言发展有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语言范型,儿童就不可能获得词汇和语法结构。模仿是儿童提高语言能力的一种手段。在写话教学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本能。由于知识经验的贫乏,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技能的过程中,都要借助模仿作为“阶梯”。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一样重要。人人无模仿,无以立世;教无模仿,无以立教。就语文教学而言,从学习古代、外国的经验到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模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模仿也是一种创造。仿写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在仿写过程中,可激活学生思维能力,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仿”后有总结
  有锻炼才会有进步,有总结才能有提高。我们在“模仿”的同时,要不断地思想,不断地创造,不断地总结和反思,总结优点,作为今后教学的经验;反思不足,作为今后教学的教训,并不断地改进、提高。所以,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和反思,不论我们模仿的课堂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些都是我们的财富。有一次,我在模仿作文指导课《大红花》第一课时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下课之后。学生还紧紧追随着我,那亲热劲着实让我感到幸福、快乐。可当我看到学生的习作时,不免又大失所望,大部分同学都罗列了某某同学的事例,来说明他应该得到大红花的理由,而没有对事例具体描写。少有的几个“写作尖子生”虽有对事例的具体描写,可作文单调,缺少应有的生动。虽然小学生的习作提倡自由表达、不拘形式,但是,能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尽可能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是四年级学生应该具有的能力,尽可能用上有新鲜感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也是要鼓励学生做到的。经过思考和反思,我明白了,这一节作文指导课用“大红花应该奖给谁?”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选材。确实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的选材更加广泛,这是成功之处。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有众多名师引路,只要我们乐于模仿,在模仿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敢于创造,并逐渐升华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就一定能当好新课程的学习者、执行者和创造者。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平邑镇中心校)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时代里,传统教学模式已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语文教学已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以《天上的街市》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探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语文课堂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天上的街市  信息技术走进语文课堂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运用多媒体自然成为语文教学热捧的方式。而评价一堂语文课,常会就幻灯片是否精美、幻灯片是否多样、字体和画
摘 要:新课程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语文课堂也应以此为出发点,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走向生成、走向开放,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首先要围绕教学目标,预见到最有利于学生生成的内容,以此构建学习内容;其次要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并预见到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以此确定学习形式。  关键词: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往往出乎意料,因此,根据学情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就显得
摘 要:把课讲到学生的心里去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探讨了解决此问题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学生;课堂;主体性  把课讲到学生心里去,这样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讲到学生心里去,就是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就是要学生自觉地“我要学”,而不是被动地“要我学”;就是要学生学得高兴忘情,而不是要学生学得愁眉苦脸;就是要学生学会学牢,而不是学的时候会考的时候啥也不会
摘 要:一场轰轰烈烈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在全国开展了十余年的时间,涌现出了许多观念新、步伐快、做法独特的较为成功的典范,但在全国的绝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学校,特别是那些各方面条件较差的农村边远学校,教育改革步履维艰。就造成以上局面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一些粗浅的做法。  关键词:教育改革;改革方略;基础教育  一、阻碍教育改革的几个主要原因  (一)教育资源匮乏  1.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摘 要:教学过程的真谛就是要促进学生接受知识,发展成长。然而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求学过程却是艰难而曲折的。这就对一线教师提出了严肃的课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潜能,将苦涩的学习过程转化为享受进步与成功的愉悦旅程。从初中语文给学生作业添加无声批语的角度作了点滴尝试,取得效果较为理想,愿与同仁分享。  关键词:作业;批语;激励  给学生作业写批语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
摘 要:结合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公开课的思考,对文化经典教学内容的确定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一教学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文化经典;语文教学;有效性;公开课  一、关于“语文教学内容”  本节语文课我根据文言文教学和文化经典教学的特点,预定了“文字内容”“文化内涵”两项教学内容。  1.文字内容  主要是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业水平和一中语文组的传统制定的。在高中阶段,文言文学
“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是捡到篮子都是菜,而是发展有限产业、推动集聚发展,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在縣域转型升级中,繁昌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径?  向继辉: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奋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简称美育。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应用美学原理和法则来教学语文和塑造人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必须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研究实施语文教学美育的规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五年寒窗固然能培养出工程师,但学会做人,则需要一辈子。”“要培养自己具有美的心灵”“美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美育的意义正是在于培养人、美化人,而语文教学中的语文教材则
“自能作文”以“广读——善读——导写”为特色,凭借教材,通过系统训练,培养“各种智能因素”,使学生获得独立作文的能力。怎样改革作文教学结构,上好作文指导课,使作文教学更能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做到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已成为教育者常议的话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作文教学观念,端正作文教学思想  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作文课指导不得法,三至六年级用同样方法指导,就题论题、
《陌上桑》是汉乐府诗中的名篇,主人公罗敷是位十分美丽的女子。作者写罗敷十分美,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赞赏。文章并没有对其进行直观细致形象的描写,而是采用衬托的手法,写过路人们呆看罗敷美貌而耽误了路程和忘记了干活来反衬罗敷惊人的美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任凭人们怎样想象她的美。诗的开头直接称赞罗敷为“好女”,然后从以下三个方面分述其“好”。  1.写罗敷的用具和服饰精美:“青丝为笼系,桂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