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相关研究显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导致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近年来,公安民警在努力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同时出现了工作积极性不高、职业归属感不强、身份认同感较弱等很多负面心态,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X市警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心理健康调查,综合运用心理测量法(采用世界著名的SCL-90量表和SAS焦虑量表对X市2720名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实证调查)、问卷调查法(发放1745份调查问卷)、深度访谈法(对X市15位不同警龄、警种的一线民警进行访谈)等多种方法获取了公安民警在工作、生活、心理方面的大量信息,从这些方面探析以下几个问题:
(1)X市公安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
(2)影响X市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
(3)改善X市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建议。
一、X市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次测评,实测人数 2720人,占X市民警数的88.45%。测验结果显示,其中心理健康的民警1633人,占参加测验总人数的60.04%。有轻度心理问题的955人,占参加测验总人数的35.11%,有中度心理问题的 110 人,占参加测验总人数的4.04%,有重度心理问题的 22人,占参加测验总人数的0.81%。另外X市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X市警察心理健康水平因性别、职务、年龄、警龄、部门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男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警察,领导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普通警察,年龄越大,警龄越长,心理健康水平越差,一线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二、影响X市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该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相应的活动,因此需要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根本动因。但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的挫折理论也提出,当人们的行为受到障碍或干扰,导致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人们就会受到挫折。警察的心理压力大主要也是因为其正常需要很多时候都得不到满足,如充分休息的生理需要、保障其待遇的安全需要、作为执法者能够被认可与理解的尊重需要等。我们从民警作为执法者的视角出发,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影响民警心理健康的原因主要来源于职业、制度、社会和家庭四个方面。
(一)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职业因素
调查分析表明,85.2%的民警认为职业因素对其心理健康影响很大,11.2%的民警认为职业因素对其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结合我们对X市部分民警的深度访谈内容,我们认为影响民警心理健康的职业因素具体表现在“工作时间长且不规律”、“工作职责不明确”、“上升渠道狭窄”与“心理疏导机制不健全”、“工作待遇低”、“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六个方面。
(二)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法律制度因素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表明,46.16%的民警认为法律制度因素对其心理健康影响很大,18.3%的民警认为法律制度因素对其心理健康影响较大。通过对深度访谈的内容概括总结得出,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制度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法律制度与当前的执法环境不匹配,给警察造成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是有关保障警察自身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民警在工作中没有安全感。
(三)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
社会这个大环境给了警察施展才华的机会,满足了警察的职业自豪感,但也给警察带来了多于常人的压力。警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经常处于社会矛盾前沿,接触的多半是社会负能量。同时,“警察”的这个身份又让他们的一举一动备受社会关注。来自社会的种种因素都在考验着警察的身心健康。
通过对深度访谈的内容提炼总结,我们认为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主要是“民众对警察期望高,理解少”、“媒体对警察报道片面化”、“社会不良风气对警察诱惑多”等三个方面。
(四)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通过对深度访谈的内容分析总结,我们认为,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夫妻关系不和谐所导致的情感压力与教子、养老的压力。
三、改善X市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建议
(一)改善职业因素的建议
1、优化警力配置。第一,精简机构,将警力向基层转移;第二,提高警察的综合素质;第三,提高侦查技术。
2.明确划分工作范围。第一,全面推行建立权力清单,明确权力边界与职责内容;第二,政府应当在合理的维度内严格限制使用警力;第三,根据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意见,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3.扩大上升渠道,缩短提拔时间间隔。第一,改变公安机关内部选拔晋升体制;第二,增加警察晋升表决时的民主性;第三,要严格杜绝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严厉打击“走后门”上位的现象。
4.完善相应心理疏导机制。第一,扩充专职心理咨询师的人数;第二,提高教导员的综合素质、知识水平;第三,领导也应当对基层警察的心理状况给予足够的重视。
5.提高工作待遇。警察的工作任务繁重,为社会的长治久安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有时甚至还需冒着生命危险。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警察微薄的工资收入,加班费、年休假都不能保障的现实情况。这是造成警察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当提高警察的工作待遇。
6.完善考核制度。公安机关绩效考核制度是对警察工作表现进行评价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公安系统内部的考核制度还不完善,缺乏公正性、科学性、实效性。因此,应当完善考核制度。
(二)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议
1.改善执法条件,转变执法理念。第一,要适时加大对公安执法的经费投入,充分保障公安机关软、硬件建设的供给;第二,要建立健全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制度,提高警察的法律素养,转变警察的执法理念
2.健全警察维权机制。第一,公安领导要高度重视警察的维权工作;第二,建立健全警察维权工作机制。第三,完善法律法规,维护执法权威。
(三)争取更多社会支持的建议
1.提高执法公信力,密切联系群众。第一,提高公安机关治安水平和执法公信力;第二,密切联系群众,获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2.加强与媒体沟通,利用互联网等引导舆情。第一,警察要树立积极的心态,正确认识媒体的监督行为及其监督权;第二,公安机关要建立自己的对外交流平台,加强与媒体的沟通;第三,关于警察的一些负面事件,及时向社会公开事件的始末,积极引导媒体的宣传。
(四)促进家庭关系和谐的建议
1.做好警察家属工作。第一,加强公安机关同警属的联系;第二,增进社会对警属的关心。
2.落实从优待警政策。第一,落实警察休假制度;第二,提高警察的经济待遇。
总之,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警察的实际生活排忧解难,减缓警察的家庭负担,提高警察的生活幸福指数,进而促进警察身心健康。(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振声.警察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 程亮.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3] 邓大平.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原因与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4] 叶剑波,段水莲.公安民警压力源调查与疏导[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02).
[5] 胡万年.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应对之策[J].公安研究,2009(03).
(1)X市公安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
(2)影响X市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
(3)改善X市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建议。
一、X市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次测评,实测人数 2720人,占X市民警数的88.45%。测验结果显示,其中心理健康的民警1633人,占参加测验总人数的60.04%。有轻度心理问题的955人,占参加测验总人数的35.11%,有中度心理问题的 110 人,占参加测验总人数的4.04%,有重度心理问题的 22人,占参加测验总人数的0.81%。另外X市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X市警察心理健康水平因性别、职务、年龄、警龄、部门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男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警察,领导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普通警察,年龄越大,警龄越长,心理健康水平越差,一线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二、影响X市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该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相应的活动,因此需要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根本动因。但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的挫折理论也提出,当人们的行为受到障碍或干扰,导致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人们就会受到挫折。警察的心理压力大主要也是因为其正常需要很多时候都得不到满足,如充分休息的生理需要、保障其待遇的安全需要、作为执法者能够被认可与理解的尊重需要等。我们从民警作为执法者的视角出发,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影响民警心理健康的原因主要来源于职业、制度、社会和家庭四个方面。
(一)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职业因素
调查分析表明,85.2%的民警认为职业因素对其心理健康影响很大,11.2%的民警认为职业因素对其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结合我们对X市部分民警的深度访谈内容,我们认为影响民警心理健康的职业因素具体表现在“工作时间长且不规律”、“工作职责不明确”、“上升渠道狭窄”与“心理疏导机制不健全”、“工作待遇低”、“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六个方面。
(二)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法律制度因素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表明,46.16%的民警认为法律制度因素对其心理健康影响很大,18.3%的民警认为法律制度因素对其心理健康影响较大。通过对深度访谈的内容概括总结得出,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制度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法律制度与当前的执法环境不匹配,给警察造成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是有关保障警察自身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民警在工作中没有安全感。
(三)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
社会这个大环境给了警察施展才华的机会,满足了警察的职业自豪感,但也给警察带来了多于常人的压力。警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经常处于社会矛盾前沿,接触的多半是社会负能量。同时,“警察”的这个身份又让他们的一举一动备受社会关注。来自社会的种种因素都在考验着警察的身心健康。
通过对深度访谈的内容提炼总结,我们认为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主要是“民众对警察期望高,理解少”、“媒体对警察报道片面化”、“社会不良风气对警察诱惑多”等三个方面。
(四)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通过对深度访谈的内容分析总结,我们认为,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夫妻关系不和谐所导致的情感压力与教子、养老的压力。
三、改善X市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建议
(一)改善职业因素的建议
1、优化警力配置。第一,精简机构,将警力向基层转移;第二,提高警察的综合素质;第三,提高侦查技术。
2.明确划分工作范围。第一,全面推行建立权力清单,明确权力边界与职责内容;第二,政府应当在合理的维度内严格限制使用警力;第三,根据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意见,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3.扩大上升渠道,缩短提拔时间间隔。第一,改变公安机关内部选拔晋升体制;第二,增加警察晋升表决时的民主性;第三,要严格杜绝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严厉打击“走后门”上位的现象。
4.完善相应心理疏导机制。第一,扩充专职心理咨询师的人数;第二,提高教导员的综合素质、知识水平;第三,领导也应当对基层警察的心理状况给予足够的重视。
5.提高工作待遇。警察的工作任务繁重,为社会的长治久安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有时甚至还需冒着生命危险。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警察微薄的工资收入,加班费、年休假都不能保障的现实情况。这是造成警察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当提高警察的工作待遇。
6.完善考核制度。公安机关绩效考核制度是对警察工作表现进行评价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公安系统内部的考核制度还不完善,缺乏公正性、科学性、实效性。因此,应当完善考核制度。
(二)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议
1.改善执法条件,转变执法理念。第一,要适时加大对公安执法的经费投入,充分保障公安机关软、硬件建设的供给;第二,要建立健全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制度,提高警察的法律素养,转变警察的执法理念
2.健全警察维权机制。第一,公安领导要高度重视警察的维权工作;第二,建立健全警察维权工作机制。第三,完善法律法规,维护执法权威。
(三)争取更多社会支持的建议
1.提高执法公信力,密切联系群众。第一,提高公安机关治安水平和执法公信力;第二,密切联系群众,获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2.加强与媒体沟通,利用互联网等引导舆情。第一,警察要树立积极的心态,正确认识媒体的监督行为及其监督权;第二,公安机关要建立自己的对外交流平台,加强与媒体的沟通;第三,关于警察的一些负面事件,及时向社会公开事件的始末,积极引导媒体的宣传。
(四)促进家庭关系和谐的建议
1.做好警察家属工作。第一,加强公安机关同警属的联系;第二,增进社会对警属的关心。
2.落实从优待警政策。第一,落实警察休假制度;第二,提高警察的经济待遇。
总之,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警察的实际生活排忧解难,减缓警察的家庭负担,提高警察的生活幸福指数,进而促进警察身心健康。(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振声.警察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 程亮.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3] 邓大平.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原因与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4] 叶剑波,段水莲.公安民警压力源调查与疏导[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02).
[5] 胡万年.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应对之策[J].公安研究,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