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x81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由于突出了开放意识、民主意识,学生自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表现欲都被激发出来,“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得到了初步而有效的改变。然而,在课堂变得“热热闹闹”、展现出“一片曙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做法上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偏差,甚至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危险。那么,究竟如何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突出学生主体性,让创新精神的阳光洒满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自己主观上就想创新,也敢于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首先,以教材为例,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培养其创新人格。尤其在中学阶段,培养创新人格比训练创造技能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知道,高中学生还未进入直接创造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前人的创造成果,在继承学习中培养创造力和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品格。一句话,即培养学生日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博大的人文精神。高中语文课本中能培养学生上述品格的篇目很多,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这些品格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各种高尚人格力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日后发挥创新能力、实现人生价值备下深厚的人格底蕴。
  其次,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环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决”,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课堂上始终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太放任,也不过于严肃,形成积极、活泼、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
  
  二、加强组织引导,适当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学生思考力和创造力的方式。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根据课本去教学,根据课本去学习,一切以本为本。因此,可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积累文化知识为核心,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高中三年中,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乎没有离开过课本;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不能跳出课本范围,即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也只能是解题能力而已,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很难得到培养。相反,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都是立足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性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如果我们长期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高考的成绩不但不会下降,而且会有很大的提高。不少学校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三、拓宽学生视野,实现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要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可以尝试如下一些做法:
  (1)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如果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就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2)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组织开展得好,就能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3)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要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事情。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知识爆炸,社会多元化,一个知识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只有具有开拓创新和独立自主素质的人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培养出具有开拓创新和独立自主素质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心理学认为,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学生的知识来源仅靠教材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为地理课”。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运用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独特的风格,也是一种特有的教学手段。运用地图,便于贯彻直观和理解相结合的教学原理。学生通过对地图符号的识读,不仅可以获得地理知识,而且还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能否用好教学地图,常常成为教好地理课的关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地图在地
历史教学过程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创造意识,调动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塑造其创造精神,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    1 创新意识的培养  根据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老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
[摘 要]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职业学校担负着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会计专业,学生如何凭借熟练的专业理论和技能面临社会挑选,学校已经日益重视。但会计专业所推崇的职业伦理道德,却往往在教学中被忽视。本文我试图通过分析目前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职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
【摘要】变换课堂形式,创造丰富多彩的专业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掌握所学知识尤为重要的。那么,专业课堂中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二、多媒体课堂情景教学模式;三:实验室课堂教学模式;四:田园课堂教学模式。当然,总之,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其目的都在于督促学生更好得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变换课堂形式来提高专业课的课堂效果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
苏教版教材十分重视创设情境,教材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呈现出了一幅幅让孩子们心动的面面,为孩子们提供了乐于思考、乐于学习的精致素材,同时也配合教学呈现出一定的教学步骤、方法或问题。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吃透教材。理解编者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班级学情合理有效地选择和设计练习,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挖掘情景,习
【摘 要】: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先独立自主地进行超前性学习,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课堂上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总结、然后辅以分层练习,课后让学生自主命题、自我评价,以问题驱动式自主学习来引导学莰赢:运解、巩固、应用新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物理教学、引导,自主、学习效率    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是教师直入主题讲解多,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少;局限于课堂做空洞分析的多,肩发学
中长跑项目是高中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必测项目,它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又是一项枯燥、单调、又苦又累、极易产生疲劳的运动,因此,学生最怕上中长跑课,该项成绩也一直不太理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如何提高学生的中长跑成绩?最关键的一条是体育教师必须严格地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激发学
作为一个普通高中物理教师,有责任把这种‘吃苦精神’教育带进校园、带人我们的课堂,让更多的祖国花朵们获益匪浅,增强国民素质。下面就是我关于怎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吃苦精神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兴趣与吃苦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从这个方面来看,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
苏科版数学新课标教材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了数学教学的一个新突破。从形式上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从课程设计、实施上看,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生成过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