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物理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w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是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指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在常规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人们创造、发明、想象、设计、假设出新的概念、想法与念头或者实物的心理活动。对于一个思维敏感、反应迅速、应变灵活、联想丰富的初中生来说,初中阶段正是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期,如果能及时抓住课堂契机,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对社会和学生个人而言其意义之重大就不言而喻了。笔者就如何抓住课堂契机,训练创造性思维作出了一些尝试,体会如下:
  
  一、创设情景,诱发创造动机
  
  人的任何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所谓动机是指激发人去行动或者抑制这个行动的原则和意图。它对人的活动有强烈的原发性动力作用,它是驱使人们产生某种行为的巨大动力。因此,在物理课的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例如在八年级《运动的世界》中,如何让学生认识《快与慢》。笔者设计如下:首先在前一堂课末尾几分钟放出一段《动物世界》中猎豹捕食和蜗牛爬行的剪接片,待学生津津有味地看完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猎豹容易捕捉到食物?蜗牛爬行情况怎样?在学生热烈地回答后,马上追问:你能不能利用玩具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快与慢?问话刚落,教室里异口同声地回答:“能。”然后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外比赛任务,并重申看谁设计的实验最好。到了下一堂课,全班同学人人都带来了快与慢的比较实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1、由四驱车和跑道组成。方法有二:(1)先后两次都让四驱车绕跑道跑10圈,并分别记录时间的长短。(2)先后让四驱车绕跑道跑相同的时间,数数绕跑道的圈数。2、在两辆四驱车后吊一个蘸有红墨水的小棉团,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跑相同时间,比较红线的长短。3、在四驱车的车轮上粘一蘸有红墨水小棉团,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跑相同的时间,数一数纸上所打出红点的多少。4、在家长的帮助下,还有第四种实验设计:让一张小车拖着纸带从斜面自由滑下来,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上打下一系列点,每相邻两点时间相等,但是距离不同,从而比较出了小车运动是由慢到快。此时,我一方面深深地为学生的创造力赞叹不已,另一方面对学生实验做出比较、分析并总结出结论,特别强调了这是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效果远远超过了课堂上做十几道练习题。
  
  二、刺激好奇,训练发散思维
  
  对事物的好奇心是创造性行为的内在动力,强烈的好奇心更有利于个体创造性活动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这种不是靠外在压力而是内在好奇激发所产生的潜能表现是最具有创造性的。相反,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会有扼杀学生创造性的可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要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千篇一律”、“循规蹈矩”,而是要适时对学生的好奇心加以刺激,激发他们去创造。例如在九年级《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学生实验中,有的学生提出问题:只用一只电流表或电压表能测出电阻吗?此时,我用赞赏的口气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大胆去探索、大胆去实践。经过学生一番努力,他们创造了如下几种只用一只电流表或电压表测电阻的方式:1、如图A:一只电压表,一个已知电阻R0,可测出未知电阻Rx,方法如下:(1)闭合S1、SO,断开S2,电压表测V测出了电源电压U0;(2)断开S1,闭合S0、S2,测出R0两端的电压U1,得出Ux=U0-U1,依I=U/R得出Rx=(U0-U1)R0/U1。2、如图B,一只电流表、一个已知电阻Ro可测出未知电阻Rx,方法如下:①先闭合S1,电流表A的读数为I1,此时电源电压U=I1R0;②再闭合S2,电流表A的读数为I2,通过Rx的电流Ix=I2-I1,得出Rx=I1R0/(I2-I1)。3、如图C,同样一只电流表、一个已知电阻R0,用另一种方法也可测出Rx,方法如下:(1)将S1、S2都闭合,电流表A的示数为I1,电源电压为U=I1R0。(2)只断开S2,电流表A的示数为I2,可得Rx=(I1-I2)R0/I2。
  对于学生这种惊人的创造力,你不得不由衷赞叹,但是教师的引导千万别到此为止,应激励他们继续去讨论,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马上追问:通过你们自己设计的实验,除了测出未知电阻之外还能测出哪些物理量呢?经过热烈讨论,学生们自己总结出:可以测出电源电压、电流、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每个电阻的电功、每个电阻的电功率、电路中的总功率、通过电阻的电荷量等物理量。这样,抓住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测电阻实验的契机,巧妙地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开发了学生无限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科学态度。
  
  三、建立自信,培养直觉思维
  
  自信心的存在是一切事情成败的关键。对于一个思维活跃、反应敏捷的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还存在缺乏自信心的脆弱一面。教师及时给他们树立必要的自信心,有意识地训练他们的直觉思维,也是促成其创造性思维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例如:在九年级的第十二章《研究电磁铁》一节中,实验前,老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通电螺线管放入铁芯后,磁性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然后,教师用实验去验证。这本来是一个不难猜测的结论,如此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顺理成章,老师可以继续让学生猜测电磁性的强弱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再一一验证。这样秩序渐进,既保证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又避免学生胡乱猜测。接着又让学生们做一次“工程师”,请他们设计一个磁性的强弱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结果学生们很快设计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实验,具体设计如下:第一种,电路中带滑动变阻器或变阻箱来控制电流大小的可变电磁铁;第二种,以线圈匝数多少,仿电风扇调节器设计多档的可变电磁铁;第三种,将变阻器和线圈匝数多少同时设计在一起的可变电磁铁;第四种,用电脑全自动控制电流大小和线圈多少的可变电磁铁。尽管这些大胆的假设、猜测会引起很多奇异的想法甚至有些是荒唐的,但是他们仍然闪烁着创造性的火花,切不可轻视。
  诚然,创造性思维受到智力因素、人格因素、环境因素、动机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训练创造思维同样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过程,远不止笔者这几点初浅的体会。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课堂契机,有意地进行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造性思维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设计英语作业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外语教学中的作业,对于学生巩固知识、发展智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科学地设计作业,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及时地进行评价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那么如何设计英语作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笔者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现就新课标下的英语作业设计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作业设计要具有启发性    思维能力是交流应变能力的核心和最活跃的因素,
期刊
初中物理教学在前几年的改革中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讲授往往是“满堂灌”,作业训练又是“题海战术”,使本来有趣而又实用的初中物理课变成对多数学生而言负担过重的课程。新教材在观念上真正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学大纲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谈谈本人对新教材的一点体会:    一、内容切合实际,图文并茂  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人课题,说明概念,能
期刊
初中化学是化学科学的起始阶段,不少教师认为对于起始学科一定要注重基础——首先要记忆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化学议程式等;其次要记忆化学概念,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对于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则没有引起重视,导致一些学生误认为化学就是背,对升学无望的学生而言,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化学成绩一开始就很差。如何使学生有求知欲?如何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呢?我认为在
期刊
一、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1、要认真领会大纲。大纲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本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等各个方面的联系。
期刊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学生对该课没有兴趣,出现厌学的现象。我深感中学思想政治课应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使教学模式不断创新。    一、转变课堂教学观,采取多渠道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法是单一的封闭式教学法,局限于课本和课堂,没有突出思想政治实践性的特点。我认为新时代的教学应注意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跃出课本,拓宽视野。
期刊
现行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与研究方法,提倡学生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现有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从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过程,领悟研究方法,学会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这里我介绍几种利用矿泉水瓶能做的实验。    一、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找一干净矿泉水瓶,控干后往瓶内装烟雾(越浓越好)。拿一激光电筒往瓶内射激光,能清楚地看到光在烟雾中沿直线传播。    二、制作简易漏斗和烧杯 
期刊
题目:一水池中有一只载有石块的船浮在水面上,如果把石块投入水中,水面高度将( )  A、上升 B、下降C、不变 D、无法判断  分析:这类问题在初中物理中比较常见,由于石块从船中取出而使船上浮,水面会有所下降,再把石块投入水中致使水面又上升,最终水面高度究竟是上升、下降或是不变,不少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现对此题提供如下三种解法,供同学们参考。  解法一:常规法:即从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物体的
期刊
“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现代教育如何发掘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呢?作为教师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每一个“创造之人”。  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将新理念、新思想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同时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他们搜集和
期刊
纵观新课程下物理教学评价资源,其显著特点就是:通过提供情景或模拟情景问题,考查学生在新问题下的思考能力,在探究情景问题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际应用的能力。教师传道解惑,其实质也是一个反思教学过程,在反思中理清思路,让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并运用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喜悦。在新课程的教与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关注教材,学会思考   右图是探究串
期刊
众所周知,新课程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在新一轮课改实践中,广大教师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无论在口头上还是在教学行动上都是认同的。但对“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还存在口头上认可、教学行动上得不到落实的现状。究其原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