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校园网的建成和不断完善,为地理课在网络环境下的学和教提供了条件,承担中央电教馆的全国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的实验研究为地理课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提供了舞台。两年来的实验探索,使我感触颇深。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是网络环境下学与教的核心
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形成的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新型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又不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其模式有多种形式,我们常用的是情境探究式。
例如:《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节,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将一些地区的气候资料和相应的农业生产景观图变成数字化学习资源),然后提出问题:“一民营企业家拟投资农业,建立板栗生产基地,现有皖南山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个地点供选择,您认为哪个地点最佳?理由是什么?”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上网进行自主探索,将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按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取长补短,达成对这一问题的共识,再到全班,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大组交流(口头或通过讨论),实现意义建构(总结出如何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评估可以师生共同进行(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发现问题、提出不同见解的创新意识,合作交流,利用已有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
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要有教学理论支持
我们在地理课中运用网络进行教学起始于1999年。当时我们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构建了“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协作交流→意义建构”的教学模式。《中国主要工业基地》一课就是典型代表。这样的课,知识的获取不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而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索、协作交流去获取知识。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主导作用往往不易发挥,师生之间、學生之间情感交流被忽略。自2002年以来,我们就在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这种模式。我们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与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两者结合起来,引人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策略,以便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对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给予重视。《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生产活动》等课例就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课题研究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支持下取得的。
三、教学模式需不断探索和创新
通过不断实践,新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新的教学模式应能体现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学生、媒体、教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对教师、学生、媒体、教材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要有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我们认为,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将地理教材及其相关的课程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共享,并在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置、合作交流、意义建构、评估总结等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应一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共享、意义建构、评估总结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他们应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讨论,使获取的知识、资源更多(不仅是教材中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得以交流。网络环境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潜能可以不断得到培养和挖掘。网络环境下的媒体由资料的展示作为情感的激励工具,最终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例如《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课教学中,教师不仅将教材中与本节教学相关的内容(包含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进行数字化处理,而且应链接相关的网站,将世界各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中国城市化水平、各地区城市发展与分布,世界及我国的城市环境问题、解决途径等信息资源提供给学生,并设置相关情境,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南京城市的发展,就“南京城市建设应如何进一步进行”、“应如何保护和改善南京的城市环境”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小组交流、讨论,形成共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大组交流讨论,也可进行辩论;最后形成较为一致的见解(意义建构)。在进行评估、总结时应充分注意学生运用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加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地理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情感交流能力的高低(逐步培养)。
2、网络教学资源要丰富
2000年前,由于学校网络环境还不够完善,相关的专业网站较少,因此在网络课上能给学生提供的信息资源有限,较多的情况是仅把教材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随着信息资源环境的不断改善,网上资源越来越丰富,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可能。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才可能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和研究,才可能充分挖掘他们创造的潜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现在我们一节网络课(例如《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生产活动》等),除教材内容之外,提供相关网站至少7一8个。
3、网络课教学要体现学科特点
对这个问题也是逐步认识的。课题实验初期,由于学生使用网络水平总体来说不高,较多时间用在技术培训上,学科特点不够突出。随着实验的深入,我们认识到网络环境下的地理课不能上成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手段是用来帮助创设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共享、认识地理规律的工具(认识工具)。通过地理网络课培养信息素质是重要的,但更重要是地理知识的获取,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包括读图,使用和分析地理图表,运用信息技术绘制简单地理图表,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和反思以及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地理表达等能力的逐步提高)。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有学科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又要有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要把握好学科教学内容与网络手段的结合点,抓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这个关键。每节地理课都上成网络课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许多内容并不适合上网络课),我们是一个单元上1-2节网络课(一册书4个单元)。
目前我们的课题研究主要是以上试验课为主。下阶段我们将对试验课中出现的问题(包括上面提到的问题)进行反思、研究,然后再试验,再反思、研究,以期课题研究能取得较好的成果。
(作者单位:416200湖南省凤凰县第二中学)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是网络环境下学与教的核心
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形成的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新型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又不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其模式有多种形式,我们常用的是情境探究式。
例如:《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节,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将一些地区的气候资料和相应的农业生产景观图变成数字化学习资源),然后提出问题:“一民营企业家拟投资农业,建立板栗生产基地,现有皖南山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个地点供选择,您认为哪个地点最佳?理由是什么?”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上网进行自主探索,将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按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取长补短,达成对这一问题的共识,再到全班,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大组交流(口头或通过讨论),实现意义建构(总结出如何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评估可以师生共同进行(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发现问题、提出不同见解的创新意识,合作交流,利用已有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
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要有教学理论支持
我们在地理课中运用网络进行教学起始于1999年。当时我们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构建了“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协作交流→意义建构”的教学模式。《中国主要工业基地》一课就是典型代表。这样的课,知识的获取不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而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索、协作交流去获取知识。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主导作用往往不易发挥,师生之间、學生之间情感交流被忽略。自2002年以来,我们就在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这种模式。我们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与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两者结合起来,引人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策略,以便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对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给予重视。《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生产活动》等课例就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课题研究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支持下取得的。
三、教学模式需不断探索和创新
通过不断实践,新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新的教学模式应能体现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学生、媒体、教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对教师、学生、媒体、教材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要有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我们认为,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将地理教材及其相关的课程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共享,并在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置、合作交流、意义建构、评估总结等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应一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共享、意义建构、评估总结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他们应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讨论,使获取的知识、资源更多(不仅是教材中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得以交流。网络环境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潜能可以不断得到培养和挖掘。网络环境下的媒体由资料的展示作为情感的激励工具,最终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例如《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课教学中,教师不仅将教材中与本节教学相关的内容(包含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进行数字化处理,而且应链接相关的网站,将世界各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中国城市化水平、各地区城市发展与分布,世界及我国的城市环境问题、解决途径等信息资源提供给学生,并设置相关情境,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南京城市的发展,就“南京城市建设应如何进一步进行”、“应如何保护和改善南京的城市环境”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小组交流、讨论,形成共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大组交流讨论,也可进行辩论;最后形成较为一致的见解(意义建构)。在进行评估、总结时应充分注意学生运用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加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地理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情感交流能力的高低(逐步培养)。
2、网络教学资源要丰富
2000年前,由于学校网络环境还不够完善,相关的专业网站较少,因此在网络课上能给学生提供的信息资源有限,较多的情况是仅把教材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随着信息资源环境的不断改善,网上资源越来越丰富,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可能。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才可能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和研究,才可能充分挖掘他们创造的潜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现在我们一节网络课(例如《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生产活动》等),除教材内容之外,提供相关网站至少7一8个。
3、网络课教学要体现学科特点
对这个问题也是逐步认识的。课题实验初期,由于学生使用网络水平总体来说不高,较多时间用在技术培训上,学科特点不够突出。随着实验的深入,我们认识到网络环境下的地理课不能上成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手段是用来帮助创设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共享、认识地理规律的工具(认识工具)。通过地理网络课培养信息素质是重要的,但更重要是地理知识的获取,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包括读图,使用和分析地理图表,运用信息技术绘制简单地理图表,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和反思以及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地理表达等能力的逐步提高)。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有学科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又要有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要把握好学科教学内容与网络手段的结合点,抓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这个关键。每节地理课都上成网络课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许多内容并不适合上网络课),我们是一个单元上1-2节网络课(一册书4个单元)。
目前我们的课题研究主要是以上试验课为主。下阶段我们将对试验课中出现的问题(包括上面提到的问题)进行反思、研究,然后再试验,再反思、研究,以期课题研究能取得较好的成果。
(作者单位:416200湖南省凤凰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