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疗效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满意率为92.5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应用能显著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提高神经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梗塞;护理
脑梗塞为脑部动脉系统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导致动脉管腔狭闭塞、狭窄,使动脉供血区出现局部组织坏死。脑梗塞高发于老年人群,且致残率、致死率极高,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早期康复护理,是帮助患者减少损伤,提高治疗效果,恢复神经损伤的有效措施。本组研究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失语与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经CT、MRI等检查后确诊。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1.2±5.6)岁。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脑部恶性肿瘤患者;出凝血障碍者;与本组研究不配合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体位护理
帮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主要以侧卧位为主,避免患者出现仰卧位。保持侧卧位后,帮助患者将肢体拉出,避免导致肢体受压,并保持肢体前置,前臂外旋,掌心向上;侧卧位可对整个患侧的肢体进行牵拉,作有效的辅助治疗[2]。及时协助患者作体位更换,预防压疮或关节挛缩症状。
1.2.2肢体早期康复锻炼
患者意识恢复后,早期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让患者对脑梗塞有更多以了解,介绍治疗方法,以及治疗优势,如何与医护人员配合,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每日对患者进行患肢按摩,并指导患者与护理人员配合,起到更好的锻炼作用[3]。平时可指导患者作自主运动训练,使患者能够促进肢体恢复。
1.2.3语言功能早期康复训练
脑梗塞患者大多患病后存在语言障碍。需要作早期口腔操作练习,并多鼓励患者发音,循序渐进,早期作单音节发音,逐渐转为多音节发音。多鼓励患者作简单交流,从而提高语言功能。在训练过程中,多表扬患者,使患者充满信心[4]。可例举以往成功病例,使患者可以保持自信,积极与护理人员配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与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使用NIHSS量表作为神经功能评分,主要包括构音障碍、共济失调、忽视症、语言、感觉、肢体功能、面瘫、意识水平等,得分越高,显示神经功能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分析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满意率为92.5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脑梗塞是因风湿性心瓣膜病、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心房粘液瘤等心源性疾病与肺静脉血栓、颈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败血症与肺感染等因素诱发[5]。大多数患者为突然性发病,且大多不伴有颅内高压状态,出现脑疝、意识障碍与偏盲、偏瘫、同侧眼失明与失语症状,也有患者表现为偏身抽搐,眼球运动麻痹或四肢瘫痪,也有患者突然发病,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而死亡。脑梗塞后会产生神经功能受损,出现运动障碍,影响康复效果。有学者研究显示,治疗时间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呈密切相关性,越早治疗,患者预后效果越佳[6]。
在脑梗塞急性发病后,前3个月是最佳恢复时间,因此,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的关键,也可促进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实施康复护理需要在治疗后2周内开展,让患者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状态,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减少障碍[7]。
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8]。提示,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通过积极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让患者保持治疗信心,也能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合上述,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是积极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促进肢体功能与语言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有利于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玉玲,谢萍.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731-732,765.
[2]劉静,邢艳,刘焕琥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785-1786.
[3]刘雪莲,蒋茶英,陈闯宏等.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6):753-755.
[4]马春霞,张中华.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梗死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59-860.
[5]张冰,易昌华,胡晨等.高龄脑梗塞后遗症及老年痴呆症患者压疮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12,18(10):1470-1472.
[6]曹丽.临床路径在脑梗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145-145.
[7]丁瑛瑛.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201-202.
[8]王颖,李霞.62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7):1420-1421.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梗塞;护理
脑梗塞为脑部动脉系统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导致动脉管腔狭闭塞、狭窄,使动脉供血区出现局部组织坏死。脑梗塞高发于老年人群,且致残率、致死率极高,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早期康复护理,是帮助患者减少损伤,提高治疗效果,恢复神经损伤的有效措施。本组研究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失语与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经CT、MRI等检查后确诊。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1.2±5.6)岁。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脑部恶性肿瘤患者;出凝血障碍者;与本组研究不配合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体位护理
帮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主要以侧卧位为主,避免患者出现仰卧位。保持侧卧位后,帮助患者将肢体拉出,避免导致肢体受压,并保持肢体前置,前臂外旋,掌心向上;侧卧位可对整个患侧的肢体进行牵拉,作有效的辅助治疗[2]。及时协助患者作体位更换,预防压疮或关节挛缩症状。
1.2.2肢体早期康复锻炼
患者意识恢复后,早期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让患者对脑梗塞有更多以了解,介绍治疗方法,以及治疗优势,如何与医护人员配合,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每日对患者进行患肢按摩,并指导患者与护理人员配合,起到更好的锻炼作用[3]。平时可指导患者作自主运动训练,使患者能够促进肢体恢复。
1.2.3语言功能早期康复训练
脑梗塞患者大多患病后存在语言障碍。需要作早期口腔操作练习,并多鼓励患者发音,循序渐进,早期作单音节发音,逐渐转为多音节发音。多鼓励患者作简单交流,从而提高语言功能。在训练过程中,多表扬患者,使患者充满信心[4]。可例举以往成功病例,使患者可以保持自信,积极与护理人员配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与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使用NIHSS量表作为神经功能评分,主要包括构音障碍、共济失调、忽视症、语言、感觉、肢体功能、面瘫、意识水平等,得分越高,显示神经功能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分析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满意率为92.5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脑梗塞是因风湿性心瓣膜病、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心房粘液瘤等心源性疾病与肺静脉血栓、颈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败血症与肺感染等因素诱发[5]。大多数患者为突然性发病,且大多不伴有颅内高压状态,出现脑疝、意识障碍与偏盲、偏瘫、同侧眼失明与失语症状,也有患者表现为偏身抽搐,眼球运动麻痹或四肢瘫痪,也有患者突然发病,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而死亡。脑梗塞后会产生神经功能受损,出现运动障碍,影响康复效果。有学者研究显示,治疗时间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呈密切相关性,越早治疗,患者预后效果越佳[6]。
在脑梗塞急性发病后,前3个月是最佳恢复时间,因此,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的关键,也可促进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实施康复护理需要在治疗后2周内开展,让患者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状态,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减少障碍[7]。
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8]。提示,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通过积极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让患者保持治疗信心,也能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合上述,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是积极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促进肢体功能与语言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有利于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玉玲,谢萍.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731-732,765.
[2]劉静,邢艳,刘焕琥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785-1786.
[3]刘雪莲,蒋茶英,陈闯宏等.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6):753-755.
[4]马春霞,张中华.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梗死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59-860.
[5]张冰,易昌华,胡晨等.高龄脑梗塞后遗症及老年痴呆症患者压疮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12,18(10):1470-1472.
[6]曹丽.临床路径在脑梗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145-145.
[7]丁瑛瑛.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201-202.
[8]王颖,李霞.62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7):14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