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本论》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到社会主义》一书介绍

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ong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作者比埃尔·兰贝尔生于1909年,是法国高等院校社会主义研究所的积极活动家。他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研究工作。本书是他在该研究所的杂志上发表的著作和未发表的论文的结集,于1988年出版。他根据自己对《资本论》的长期研究和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观察,在序言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总结性的话:“马克思认为,新社会不是从虚无中产生,也不是从天才的头脑中产生,而是从旧社会中产生,据此,本著作的中心思想是表明,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它所经历的变化,这个社会孕育着社会主义。这个社会或者会产生出社会主义社
其他文献
[摘要] 初中数学总复习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如何才能提高复习效率?为此,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单元复习、精选习题评析、模拟训练三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总复习。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双基 训练 效率    初中数学总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短,如何让学生在短期内复习巩固好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认为采用“单元复习——精选习题讲析——摸拟训练
古人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果用到我们的写作中来,也很恰当。笔者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就可以知道,一篇好的文章是要经过多次反复地修改,才能够趋向完美的。即便是大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探究式教学正日益成为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对改变广大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日常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教学是对传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根据题目的特点,遵循解题数学的原则,使用恰当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成了广大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多个方
[摘要] 针对当前社会不断出现的自杀事件,部分学生中也存在着不爱己的状况。本文通过综合概述了不爱己的表现,及爱己的必要性,提出爱己的具体要求和相应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爱己教育 学生 教师 关爱     最近,富士康因为员工一次又一次的自杀事件,多次无奈地在诸多媒体上“被聚焦”,而且十分诡异地在媒体猜测下一个自杀者是否出现时,居然发生了所谓的“十二跳”。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时消逝
[摘要]现代学生生活在网络时代,对于网络特别沉迷。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怎样正视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抓住学生喜欢网络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动手操作、演练,与老师共同制作课件,赏析名著,观看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及影片等,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引导学生把对网络的沉迷转变为对语文课的积极主动学习。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从而学好语文。  [关键词]网络资源 语文教学 学
[摘要] 中职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实用性很强的教育,但中职的德育教育长期存在脱离实际的情况。本文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入手,通过笔者的自身教学实践,以期找到德育教育与实用性的切合点。  [关键词] 货币 通货膨胀 避险    刚刚过去的两年,堪称中国的经济年。从2007年的基金火爆、全民炒股,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国人在这场过山车式的经济形势的變化中,第一次惊觉经济
[摘要] 一篇好的文章,大都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文章分析了《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中所运用的拟人、反复、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对文章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 秋雨 修辞手法 效果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中,有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秋天的雨》,这篇文章名为写秋雨实则写秋天,内容丰富多彩,文字优美抒情,语言富有诗意,谴词含蓄有味,层次清晰分明。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创造性思维 素质教育    新课程趋向重在素质教育,迫切要求作文教学必须改革,改变那种只局限于课本上每单元的作文训练,只重视“范文”,依样画葫芦,或只使用各种资料上的作文题的程式化的写作训练方式,因为那样只能使学生越写越不愿写,越写越不会写,熄灭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更何谈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写作模式,以下是我在写作教学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注
【摘要】就大多数所谓“学困生”而言,他们认识不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主动地去帮助和引导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学困生”,对他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困生”兴趣    一、对“学困生”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们大多数教师习惯用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或“差”的标准,认为“学困生”的差距是在知识方面,因而补充知识的方式成了转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