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软件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与此同时,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各种弊端。虽然每年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人数众多,但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却不多。软件工程专业同样面临这种窘境,毕业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所学专业知识、技术与社会需求脱节,获取最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受限于外语水平,如若就业还需企业进行二次培训才能上岗口。
【关键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能力培养
针对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众多问题和弊端,结合多年来与IT企业联合进行毕业设计及实习工作的经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我们提出“软件工程十英语+IT企业 “3E”培养方案。该方案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外语学院和IT企业各自的优势进行合作办学,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参与软件人才的培养过程。该人才培养改革模式完全可以纳入学校“E+”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一、课程体系设置
(一)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突出能力,重视实践,强调素质,因材施教”的原则,参照中国软件工程学会发布的《软件工程课程指南》p和IEEE/ACM 推出的軟件工程规范H,经过反复地讨论和研究国内外课程特点,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我们构建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基础层、核心层、综合层和应用层。基础层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核心层主要由专业主干课构成,综合层由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应用层包括了各实习、实践环节。四个层次纵向递进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从理论基础到工程实践的整体素质。
(二)教学模式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反映当前计算机产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软件开发设计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坚持“宽口径、复合型、国际型”的人才培养原则及“知识、能力、语言、实践并重”的课程设置原则,努力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三)双语课程欧美国家,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各个领域,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英语也作为一种事实上的国际语言,在计算机领域被广泛使用,大量的经典教材是以英语编写的,而且几乎所有的顶级刊物都是英文版的。在各种国际学术交流中,英语也是通用语言。因此,对于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而言,提高专业英语的阅读和运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实施双语教学可为学生日后检索外文资料、阅读科技文献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打好基础。所以,在软件工程专业实施双语教学是必要的。在“3E”培养方案中开设了五门双语课程,包括软件工程专业导论、面向对象编程、Java高级编程、计算机图形学和算法设计与分析。
二、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法
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通过制定、指导有实际意义的项目,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设计项目,进行自主学习、践行和操作。项目教学实施中,教师先提出项目任务,然后围绕项目展开,以项目任务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传统教学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围绕项目展开思索,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找到实现项目任务的方法。项目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一)根据市场的需求,动态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并设置若干个与实际应用接近的项目,课堂教学内容围绕项目展开。
(二)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引入IT业中真实的项目,将其有机地嵌入到课程实践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完成项目,教师需要对学生提交的项目进行检查、评估。在以上的思路中,课堂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都与项目进度一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让学生明确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及如何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三)软件工程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共用一个项目案例。与软件项目开发紧密相关的四门课程“软件工程”、“软件需求工程”、“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项目管理”可使用一个真实、较大规模的项目案例进行项目案例教学。通过对一个真实案例的详细讲解,结合具体课程理论教学逐一突破项目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几大难点。这种教学改革的优点在于:第一,克服了传统软件工程课程纸上谈兵的弊病;第二,增加了学生实际项目经验;第三,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校企合作IT企业实训是中国领先IT行业人才培养
是软件初级人才规模化供应的重要渠道,致力于搭建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的互动平台和桥梁。目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多家知名IT企业的实训中心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如东软、腾讯、中软国际、博彦科技等。其中与东软实训基地和博彦软件学院的合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人才实训中心合作开展“3E”培养方案,基于需求及课程设置,结合软件部门的用人需求,双方在原有实训合作的基础上,拟组建精英班,学生将走进行实训学习和实践。这种校企合作的实训模式不仅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即掌握进入工作环境中,所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有切实的帮助,而且对学院发展、学科建设、招生、就业等工作都有极大的意义,同时又为企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软件人才,实现了高校、学生、企业和社会的多赢。
四、培养多种能力人才
(一)国际化能力。届前,我国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主要是面向博士研究生的。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促使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与国际接轨,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应引进国外软件工程领域知名的研究人才,联合指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或者派遣研究生到国外知名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和实践活动,提高研究生的国际化能力、获取国外文献与资料的能力以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积累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国外人才和研究环境的优势,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的研究生也是提高研究生水平的重要方面,通过从世界各地吸收优秀人才,提高研究生的国际化能力。
(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服务于经济建设,理工结合、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能够从事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服务等相关工作。也就是说,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应该具备实用性、复合型及国际化的特征。这要求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应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三)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知识积累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确保其能够顺利实施。定期举办在校硕士生与毕业生的座谈会,利用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对在校硕士生进行学习指导,使研究生教育更加贴近社会实际。
软件工程“3E”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还面临诸多困难,实施过程中还会不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将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锐意进取,深入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提高我院的办学水平,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输送高质量的外向型、应用型软件人才,促进IT产业的持续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5 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胡道元.网络设计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郑纪蛟.计算机网络[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4] 王洪,贾卓生,唐梅.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关键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能力培养
针对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众多问题和弊端,结合多年来与IT企业联合进行毕业设计及实习工作的经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我们提出“软件工程十英语+IT企业 “3E”培养方案。该方案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外语学院和IT企业各自的优势进行合作办学,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参与软件人才的培养过程。该人才培养改革模式完全可以纳入学校“E+”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一、课程体系设置
(一)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突出能力,重视实践,强调素质,因材施教”的原则,参照中国软件工程学会发布的《软件工程课程指南》p和IEEE/ACM 推出的軟件工程规范H,经过反复地讨论和研究国内外课程特点,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我们构建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基础层、核心层、综合层和应用层。基础层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核心层主要由专业主干课构成,综合层由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应用层包括了各实习、实践环节。四个层次纵向递进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从理论基础到工程实践的整体素质。
(二)教学模式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反映当前计算机产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软件开发设计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坚持“宽口径、复合型、国际型”的人才培养原则及“知识、能力、语言、实践并重”的课程设置原则,努力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三)双语课程欧美国家,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各个领域,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英语也作为一种事实上的国际语言,在计算机领域被广泛使用,大量的经典教材是以英语编写的,而且几乎所有的顶级刊物都是英文版的。在各种国际学术交流中,英语也是通用语言。因此,对于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而言,提高专业英语的阅读和运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实施双语教学可为学生日后检索外文资料、阅读科技文献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打好基础。所以,在软件工程专业实施双语教学是必要的。在“3E”培养方案中开设了五门双语课程,包括软件工程专业导论、面向对象编程、Java高级编程、计算机图形学和算法设计与分析。
二、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法
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通过制定、指导有实际意义的项目,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设计项目,进行自主学习、践行和操作。项目教学实施中,教师先提出项目任务,然后围绕项目展开,以项目任务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传统教学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围绕项目展开思索,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找到实现项目任务的方法。项目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一)根据市场的需求,动态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并设置若干个与实际应用接近的项目,课堂教学内容围绕项目展开。
(二)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引入IT业中真实的项目,将其有机地嵌入到课程实践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完成项目,教师需要对学生提交的项目进行检查、评估。在以上的思路中,课堂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都与项目进度一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让学生明确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及如何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三)软件工程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共用一个项目案例。与软件项目开发紧密相关的四门课程“软件工程”、“软件需求工程”、“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项目管理”可使用一个真实、较大规模的项目案例进行项目案例教学。通过对一个真实案例的详细讲解,结合具体课程理论教学逐一突破项目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几大难点。这种教学改革的优点在于:第一,克服了传统软件工程课程纸上谈兵的弊病;第二,增加了学生实际项目经验;第三,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校企合作IT企业实训是中国领先IT行业人才培养
是软件初级人才规模化供应的重要渠道,致力于搭建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的互动平台和桥梁。目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多家知名IT企业的实训中心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如东软、腾讯、中软国际、博彦科技等。其中与东软实训基地和博彦软件学院的合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人才实训中心合作开展“3E”培养方案,基于需求及课程设置,结合软件部门的用人需求,双方在原有实训合作的基础上,拟组建精英班,学生将走进行实训学习和实践。这种校企合作的实训模式不仅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即掌握进入工作环境中,所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有切实的帮助,而且对学院发展、学科建设、招生、就业等工作都有极大的意义,同时又为企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软件人才,实现了高校、学生、企业和社会的多赢。
四、培养多种能力人才
(一)国际化能力。届前,我国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主要是面向博士研究生的。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促使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与国际接轨,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应引进国外软件工程领域知名的研究人才,联合指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或者派遣研究生到国外知名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和实践活动,提高研究生的国际化能力、获取国外文献与资料的能力以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积累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国外人才和研究环境的优势,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的研究生也是提高研究生水平的重要方面,通过从世界各地吸收优秀人才,提高研究生的国际化能力。
(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服务于经济建设,理工结合、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能够从事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服务等相关工作。也就是说,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应该具备实用性、复合型及国际化的特征。这要求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应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三)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知识积累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确保其能够顺利实施。定期举办在校硕士生与毕业生的座谈会,利用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对在校硕士生进行学习指导,使研究生教育更加贴近社会实际。
软件工程“3E”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还面临诸多困难,实施过程中还会不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将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锐意进取,深入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提高我院的办学水平,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输送高质量的外向型、应用型软件人才,促进IT产业的持续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5 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胡道元.网络设计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郑纪蛟.计算机网络[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4] 王洪,贾卓生,唐梅.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