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文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时,犯了一些错误,同时也有一些亮点。我将继续完善并践行教改里的教学理念,坚持教改实验,融入教学活动中,在点滴努力中,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关键词】语文教学 片段描述 教学反思
【片段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师板书)。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看到题目,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一生:应该是跟鱼有关,可能是一条大鱼。
二生:课文中的小主人公汤姆不愿意放掉鱼,但又不得不放掉。
师:刚才两位同学回答的很好,跟你们俩有同感的同学还很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谁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课文写了汤姆和父亲去钓鱼,他钓了一条很大的鲈鱼,但是父亲要他把鱼放掉,汤姆很不情愿的照做了。
师: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前因后果都说的具体,很棒。本课主要讲的是汤姆和爸爸去钓鱼,汤姆钓到一条大鲈鱼,由于钓鲈鱼的时间还没有到,爸爸坚持要汤姆将鱼儿放回水里。很多年以后,这件事一直深深的印记在汤姆的心里。下面我们就进入课文的学习。
【片段二】
为什么爸爸坚决要汤姆放掉大鱼泥?
父子二人对于放掉鲈鱼的态度差距因为什么如此的大?
从那以后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汤姆得到了什么启示?
师:下面我们进行合作学习,解决疑难问题。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爸爸为什么非常坚决的要汤姆放掉鲈鱼?”
同学们,汤姆和爸爸晚上去钓鱼,在离鲈鱼捕捞开放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时,汤姆意外的钓到了一条大鲈鱼。面对这样的意外惊喜,你能体会到詹姆斯当时的心情么?可是这时,爸爸却让汤姆怎么做?
思考:父子二人面对这条大鲈鱼,分别又怎样不同的态度?
小组合作交流读。
……
师:在爸爸的再三提醒下,没有……没有……没有……但是汤姆还是把鱼放掉了。
师:父亲坚持让汤姆把鱼放掉,理由只有一个,是什么?
……
师:大鲈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向湖心。汤姆叹了口气,留在汤姆心中的失落久久不能散去……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想问自己的吗?
生3:我应该会怎么做呢,我估计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生4:这件事,要是我遇到了,我会不会放呢?
教学反思
这两个教学片断是我上课时的两个教学程序。上完课后,虚心请教,静心反思,多方沉淀。针对这两个教学片断,我浅谈对这两个教学片断的一些粗陋想法,反思教改在我的课堂上是否真的有所体现,有哪些不足,有哪些优点可以继承。
1、略读方法要渗透到实处,给学生留下略读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作用。在这两个教学片断中,第一个教学片断的教学程序是有待商榷的。应该尽量让学生自主默读,师不可代替学生体验课文内容。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阅读才是运用。”②第一次默读前的猜测是引导学生注意从题目中提取重要信息,显然学生没有快速将题目中的线索性信息体现在捕捉文本重要信息上。通过第一次默读后,学生的提取的信息还是没有明显的进步,在原地转悠。我的目的本来是从题目入手,通过略读,理清线索的把握文章的大意。显然这样的目的没有达到。这个教学开端,应该教师应当及时介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二次略读,让学生自主的再次快速阅读,引导学生理清线索后分层提取,在分层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处理,從而完整体现文章的大意。
2、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的“教”是为学生“学”服务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使学生成为主角,促使他们产生一种自我概念,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要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善于引导学生的积极行为,有意识地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增强激励性,引导性。在第二个教学片段中,学生在前一节课中,已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了许多疑问,教师及时将这些疑问展现在屏幕上:为什么爸爸坚决要汤姆放掉大鱼呢?父子二人对于放掉鲈鱼的态度差距因为什么如此的大?从那以后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得到了什么启示?随后我顺势导入,始终围绕这三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掐准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及时有效的加强阅读的力度和广度。
3、能够在阅读中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是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表现。第二个教学片断,课堂效果显著,学生反响积极,能学有所得,同时也是师傅比较赞赏的。教师在课堂阅读实践中要树立培养学生质疑并在阅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理念。教师要激发学生提问题的愿望,一方面要用关联性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把学生的好学好说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及时评价,及时引导,及时总结。在这节课堂上,我列举连锁性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及时展示课文对话,让学生的思维顺势而为,在阅读中,慢慢体会汤姆的无奈,以及父亲的坚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做一条有阅读思维的鱼,带领“小鱼儿们”遨游充满书香的海洋世界。因此,教师应该重视个体在阅读中的感受和理解,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造精神。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应当是繁花似锦的,一路花香的。小鱼儿们也终将是大海的主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
[2]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前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
【关键词】语文教学 片段描述 教学反思
【片段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师板书)。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看到题目,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一生:应该是跟鱼有关,可能是一条大鱼。
二生:课文中的小主人公汤姆不愿意放掉鱼,但又不得不放掉。
师:刚才两位同学回答的很好,跟你们俩有同感的同学还很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谁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课文写了汤姆和父亲去钓鱼,他钓了一条很大的鲈鱼,但是父亲要他把鱼放掉,汤姆很不情愿的照做了。
师: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前因后果都说的具体,很棒。本课主要讲的是汤姆和爸爸去钓鱼,汤姆钓到一条大鲈鱼,由于钓鲈鱼的时间还没有到,爸爸坚持要汤姆将鱼儿放回水里。很多年以后,这件事一直深深的印记在汤姆的心里。下面我们就进入课文的学习。
【片段二】
为什么爸爸坚决要汤姆放掉大鱼泥?
父子二人对于放掉鲈鱼的态度差距因为什么如此的大?
从那以后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汤姆得到了什么启示?
师:下面我们进行合作学习,解决疑难问题。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爸爸为什么非常坚决的要汤姆放掉鲈鱼?”
同学们,汤姆和爸爸晚上去钓鱼,在离鲈鱼捕捞开放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时,汤姆意外的钓到了一条大鲈鱼。面对这样的意外惊喜,你能体会到詹姆斯当时的心情么?可是这时,爸爸却让汤姆怎么做?
思考:父子二人面对这条大鲈鱼,分别又怎样不同的态度?
小组合作交流读。
……
师:在爸爸的再三提醒下,没有……没有……没有……但是汤姆还是把鱼放掉了。
师:父亲坚持让汤姆把鱼放掉,理由只有一个,是什么?
……
师:大鲈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向湖心。汤姆叹了口气,留在汤姆心中的失落久久不能散去……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想问自己的吗?
生3:我应该会怎么做呢,我估计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生4:这件事,要是我遇到了,我会不会放呢?
教学反思
这两个教学片断是我上课时的两个教学程序。上完课后,虚心请教,静心反思,多方沉淀。针对这两个教学片断,我浅谈对这两个教学片断的一些粗陋想法,反思教改在我的课堂上是否真的有所体现,有哪些不足,有哪些优点可以继承。
1、略读方法要渗透到实处,给学生留下略读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作用。在这两个教学片断中,第一个教学片断的教学程序是有待商榷的。应该尽量让学生自主默读,师不可代替学生体验课文内容。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阅读才是运用。”②第一次默读前的猜测是引导学生注意从题目中提取重要信息,显然学生没有快速将题目中的线索性信息体现在捕捉文本重要信息上。通过第一次默读后,学生的提取的信息还是没有明显的进步,在原地转悠。我的目的本来是从题目入手,通过略读,理清线索的把握文章的大意。显然这样的目的没有达到。这个教学开端,应该教师应当及时介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二次略读,让学生自主的再次快速阅读,引导学生理清线索后分层提取,在分层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处理,從而完整体现文章的大意。
2、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的“教”是为学生“学”服务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使学生成为主角,促使他们产生一种自我概念,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要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善于引导学生的积极行为,有意识地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增强激励性,引导性。在第二个教学片段中,学生在前一节课中,已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了许多疑问,教师及时将这些疑问展现在屏幕上:为什么爸爸坚决要汤姆放掉大鱼呢?父子二人对于放掉鲈鱼的态度差距因为什么如此的大?从那以后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得到了什么启示?随后我顺势导入,始终围绕这三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掐准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及时有效的加强阅读的力度和广度。
3、能够在阅读中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是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表现。第二个教学片断,课堂效果显著,学生反响积极,能学有所得,同时也是师傅比较赞赏的。教师在课堂阅读实践中要树立培养学生质疑并在阅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理念。教师要激发学生提问题的愿望,一方面要用关联性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把学生的好学好说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及时评价,及时引导,及时总结。在这节课堂上,我列举连锁性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及时展示课文对话,让学生的思维顺势而为,在阅读中,慢慢体会汤姆的无奈,以及父亲的坚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做一条有阅读思维的鱼,带领“小鱼儿们”遨游充满书香的海洋世界。因此,教师应该重视个体在阅读中的感受和理解,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造精神。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应当是繁花似锦的,一路花香的。小鱼儿们也终将是大海的主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
[2]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前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