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化的精神包括很多内容,但是最根本、最源头、最具特色的是《周易》中所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演讲,特别强调了这种精神。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清华大学定为校训。而最早论及民族精神问题的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则对其进行多次强调,指出它“在铸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一贯的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发展革新的内在契机”。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中国文化的精神层面的支柱性地位,已成为共识。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它为什么会具有如此高的地位?当今社会提倡这种精神有哪些现实意义?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语义探源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都出自《周易》一书。
《周易》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很多人仅仅将其看作是一部占卜之书,其实不然。“《易》之为书也, 广大兼备。”它所探索的不是一般性的问题,而是“天道”“地道”与“人道”的根本性的问题。“天道”“地道”“人道”,《周易》将其称为“三才”。
《周易》把“天道”与“地道”描述得很权威、很神圣、很玄秘,但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人道”。“人道”是“天道”与“地道”的中心与主轴,“天道”与“地道”是从属、服务于“人道”的。也即是说,“三才”涵盖《周易》全书, 而“人道”贯串于“天地两道”之中。这就是儒道两家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基本原理。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正体现了“天道”或“地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
“自强不息”一词出自《周易·乾卦·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自然界的四时运行、斗转星移、日月交替是强劲刚健、永不停息的,君子应效法它而奋发图强,不断进取。“天行健”是“天道”所固有的自然本性,既然“天行健”,那么看到这一卦象的君子,在他的一生之中,就应该始终自觉地奋发向上、永不松懈,即“自强不息”。这是从“天道”讲到了“人道”,并且还讲明了“人道”是源于“天道”的。
同样道理,“厚德载物”一词出自《周易·坤卦·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地滋养万物,承载世界,君子也应效法它,做到虚怀若谷、无所不容、会通万物。“地势坤”是“地道”所固有的自然本性,既然“地势坤”,那么看到了这一卦象的君子,在他的一生之中,就要学会待人宽,待物宽;容人,容物;成人,成物,即“厚德
载物”。
“自强不息”表现的是永远努力进取、绝不半途而废的刚健有为、奋斗拼搏精神,是自立之本,与人的生物属性有一定关联,是从生物属性中提炼出来的精神。有学者指出:自强不息的精神“更为强调的是与自己过去相比较的自我强大”;“我努力、我拼搏,甚至是与他人竞争,都是为了我自己更强大,而不是为了压制别人”。
“厚德载物”表现的则是淳厚的德性、包容万物的胸怀,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这种督促人们不断“向内看”“反求诸己”的道德要求,更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更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立人之本,与人的文化属性相关联,是从文化属性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重和谐、好和平的文化特色,与把道德修养放在重要位置有很大关系。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涵
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其独特的
内涵。
先说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指一个民族保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它既是个人应有的文化素质,也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主要反映在政治、个人生活及生活态度三个层面上。
在政治上,自强不息既表现为对外反抗外来侵略,对内反抗压迫,又表现为革故鼎新的精神,即除旧布新、不断进行社会变革。革故鼎新精神,是自强不息的升华,离开了它,自强不息就成为一句空话。
在个人生活方面,自强不息表现为人格的独立。“人格”是近代名词,中国古代称之为“为人”。一个人在生活或行为上自强不息,就是要坚持人格獨立,肯定人格的价值,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容之一。儒家创始人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又极力称赞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亚圣孟子则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上》)的大丈夫人格。南宋哲学家陆九渊则称:“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堂堂地做个人,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
在生活态度上,自强不息表现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孔子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又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孔子这种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或典范,它催生或强化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刚健、有为、乐观、拼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优良的品质。
再说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体现为一种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的精神,以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信念,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国家民族关系、人际关系、治国之道和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五个方面。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厚德载物体现为保护自然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同生共存。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这一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周武王伐纣时列举商纣王的种种罪行,其中有一条就是“暴殄天物,害虏丞民”,意思说纣王损害了鸟兽草木和广大民众,是天下的罪人。古人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十分重视,《淮南子》中就强调不要“竭泽而渔”,不要“焚林而猎”,“孕育不得杀”。
在国家民族关系上,厚德载物体现为保持和平,共同发展。正如《尚书》中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周易》中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使出现矛盾和争端,也应努力采取非军事手段来解决。 在人际关系上,厚德载物强调“和为贵”,强调“宽柔以教”,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既肯定自己的主体性,也承认别人的主體性;既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也要承认别人的人格尊严,同时蕴涵着一种人文关怀。
在治国之道上,厚德载物表现为善于听取、正确地对待不同意见,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也正反映了治国之道上的这种精神。
在文化价值观上,厚德载物体现在对外来文化采取宏阔包容的态度。古人很早就提出“和”这个概念,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就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谓“和”,就是不同事物相互包容而保持一种平衡,只有“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因此,中华民族历来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物质、精神文明不仅能够包容,而且积极引进吸收,有长鲸吸百川的风度和气概。早在西汉,就出现了“殊方异物,四面而至”(《汉书·西域传》)的局面。到了唐朝,更是对各国文化广泛吸取,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精神和有容乃大的气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现代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铸就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优良的品德,推动着中国社会不断的变革。当今时代,它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按市场的需要和公平竞争的原则来组织社会的生产活动。只有准确把握市场需要和具备竞争实力的人,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大显身手。而要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就应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市场经济的规律、必要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地增加自身的竞争实力。这也正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现代性的体现,即实现人的自立自强。发扬“自强不息”精神,无疑会对消除依赖心理,形成充满自主、进取精神的人生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比如人与自然关系恶化,人的内心失衡导致矛盾加剧,恶性竞争,物质观念至上等等。当前,我国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发扬“厚德载物”的精神。无论对人还是物,我们都应当抱有一颗宽容之心、谦让之心、诚信之心、团结之心,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从而形成和睦、美好的良性共处关系,这是实现个人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国家进步的前提和条件。
其次,发扬自强不息精神,有助于人们创新意识的培养。当今世界变幻日新月异,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任何个人或机构如果不能通过创新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很容易在竞争中被淘汰。这就要求人们一方面主动发挥创造力,不断开发新产品;另一方面又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因一时的成功而松懈斗志。
第三,自强不息还是民族主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自强不息精神中所包含的对人生意义和不朽价值的深刻理解,曾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懈奋斗,尤其是当中华民族面临入侵和欺辱时,它更成为鼓舞人们投身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力量。当今,虽然我们获得了民族独立的伟大胜利,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但是我们仍然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的压力和挑战。为此,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仍然要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最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面临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新问题。很多家庭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百般溺爱。这种方法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不利于自强自立的培养。而部分学校对孩子的自强自立、包容谦让也不十分重视。社会大环境的一些负面因素,也影响着一些青少年的价值观,使他们我行我素、任性自负、自私自利,缺乏宽容品格和合作精神。“道德缺失、信仰危机”在广大青少年中蔓延,必将影响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必须从思想层面加以纠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是针对当下青少年传统美德缺失的一剂良药。“自强不息”可以培养新一代自强自立、勇于拼搏的精神,“厚德载物”则可以培育青少年谦逊礼让、宽宏大度的美德。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中国文化的精神层面的支柱性地位,已成为共识。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它为什么会具有如此高的地位?当今社会提倡这种精神有哪些现实意义?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语义探源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都出自《周易》一书。
《周易》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很多人仅仅将其看作是一部占卜之书,其实不然。“《易》之为书也, 广大兼备。”它所探索的不是一般性的问题,而是“天道”“地道”与“人道”的根本性的问题。“天道”“地道”“人道”,《周易》将其称为“三才”。
《周易》把“天道”与“地道”描述得很权威、很神圣、很玄秘,但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人道”。“人道”是“天道”与“地道”的中心与主轴,“天道”与“地道”是从属、服务于“人道”的。也即是说,“三才”涵盖《周易》全书, 而“人道”贯串于“天地两道”之中。这就是儒道两家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基本原理。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正体现了“天道”或“地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
“自强不息”一词出自《周易·乾卦·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自然界的四时运行、斗转星移、日月交替是强劲刚健、永不停息的,君子应效法它而奋发图强,不断进取。“天行健”是“天道”所固有的自然本性,既然“天行健”,那么看到这一卦象的君子,在他的一生之中,就应该始终自觉地奋发向上、永不松懈,即“自强不息”。这是从“天道”讲到了“人道”,并且还讲明了“人道”是源于“天道”的。
同样道理,“厚德载物”一词出自《周易·坤卦·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地滋养万物,承载世界,君子也应效法它,做到虚怀若谷、无所不容、会通万物。“地势坤”是“地道”所固有的自然本性,既然“地势坤”,那么看到了这一卦象的君子,在他的一生之中,就要学会待人宽,待物宽;容人,容物;成人,成物,即“厚德
载物”。
“自强不息”表现的是永远努力进取、绝不半途而废的刚健有为、奋斗拼搏精神,是自立之本,与人的生物属性有一定关联,是从生物属性中提炼出来的精神。有学者指出:自强不息的精神“更为强调的是与自己过去相比较的自我强大”;“我努力、我拼搏,甚至是与他人竞争,都是为了我自己更强大,而不是为了压制别人”。
“厚德载物”表现的则是淳厚的德性、包容万物的胸怀,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这种督促人们不断“向内看”“反求诸己”的道德要求,更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更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立人之本,与人的文化属性相关联,是从文化属性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重和谐、好和平的文化特色,与把道德修养放在重要位置有很大关系。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涵
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其独特的
内涵。
先说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指一个民族保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它既是个人应有的文化素质,也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主要反映在政治、个人生活及生活态度三个层面上。
在政治上,自强不息既表现为对外反抗外来侵略,对内反抗压迫,又表现为革故鼎新的精神,即除旧布新、不断进行社会变革。革故鼎新精神,是自强不息的升华,离开了它,自强不息就成为一句空话。
在个人生活方面,自强不息表现为人格的独立。“人格”是近代名词,中国古代称之为“为人”。一个人在生活或行为上自强不息,就是要坚持人格獨立,肯定人格的价值,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容之一。儒家创始人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又极力称赞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亚圣孟子则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上》)的大丈夫人格。南宋哲学家陆九渊则称:“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堂堂地做个人,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
在生活态度上,自强不息表现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孔子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又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孔子这种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或典范,它催生或强化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刚健、有为、乐观、拼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优良的品质。
再说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体现为一种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的精神,以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信念,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国家民族关系、人际关系、治国之道和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五个方面。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厚德载物体现为保护自然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同生共存。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这一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周武王伐纣时列举商纣王的种种罪行,其中有一条就是“暴殄天物,害虏丞民”,意思说纣王损害了鸟兽草木和广大民众,是天下的罪人。古人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十分重视,《淮南子》中就强调不要“竭泽而渔”,不要“焚林而猎”,“孕育不得杀”。
在国家民族关系上,厚德载物体现为保持和平,共同发展。正如《尚书》中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周易》中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使出现矛盾和争端,也应努力采取非军事手段来解决。 在人际关系上,厚德载物强调“和为贵”,强调“宽柔以教”,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既肯定自己的主体性,也承认别人的主體性;既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也要承认别人的人格尊严,同时蕴涵着一种人文关怀。
在治国之道上,厚德载物表现为善于听取、正确地对待不同意见,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也正反映了治国之道上的这种精神。
在文化价值观上,厚德载物体现在对外来文化采取宏阔包容的态度。古人很早就提出“和”这个概念,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就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谓“和”,就是不同事物相互包容而保持一种平衡,只有“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因此,中华民族历来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物质、精神文明不仅能够包容,而且积极引进吸收,有长鲸吸百川的风度和气概。早在西汉,就出现了“殊方异物,四面而至”(《汉书·西域传》)的局面。到了唐朝,更是对各国文化广泛吸取,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精神和有容乃大的气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现代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铸就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优良的品德,推动着中国社会不断的变革。当今时代,它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按市场的需要和公平竞争的原则来组织社会的生产活动。只有准确把握市场需要和具备竞争实力的人,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大显身手。而要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就应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市场经济的规律、必要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地增加自身的竞争实力。这也正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现代性的体现,即实现人的自立自强。发扬“自强不息”精神,无疑会对消除依赖心理,形成充满自主、进取精神的人生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比如人与自然关系恶化,人的内心失衡导致矛盾加剧,恶性竞争,物质观念至上等等。当前,我国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发扬“厚德载物”的精神。无论对人还是物,我们都应当抱有一颗宽容之心、谦让之心、诚信之心、团结之心,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从而形成和睦、美好的良性共处关系,这是实现个人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国家进步的前提和条件。
其次,发扬自强不息精神,有助于人们创新意识的培养。当今世界变幻日新月异,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任何个人或机构如果不能通过创新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很容易在竞争中被淘汰。这就要求人们一方面主动发挥创造力,不断开发新产品;另一方面又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因一时的成功而松懈斗志。
第三,自强不息还是民族主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自强不息精神中所包含的对人生意义和不朽价值的深刻理解,曾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懈奋斗,尤其是当中华民族面临入侵和欺辱时,它更成为鼓舞人们投身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力量。当今,虽然我们获得了民族独立的伟大胜利,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但是我们仍然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的压力和挑战。为此,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仍然要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最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面临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新问题。很多家庭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百般溺爱。这种方法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不利于自强自立的培养。而部分学校对孩子的自强自立、包容谦让也不十分重视。社会大环境的一些负面因素,也影响着一些青少年的价值观,使他们我行我素、任性自负、自私自利,缺乏宽容品格和合作精神。“道德缺失、信仰危机”在广大青少年中蔓延,必将影响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必须从思想层面加以纠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是针对当下青少年传统美德缺失的一剂良药。“自强不息”可以培养新一代自强自立、勇于拼搏的精神,“厚德载物”则可以培育青少年谦逊礼让、宽宏大度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