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食育是围绕食物的认知与饮食而展开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幼儿教育教学升级的今天,挖掘食育课程价值,给予更科学合理的指导,不仅对于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有着积极作用,对于幼儿视野的开拓、能力的提升也都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食育;问题;策略
一、阐述食育在幼儿健康发展中的优势
(一)有助于主题活动的创设,让幼儿教育更具有“实践性”,有效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误区。新时期的幼儿实践活动更倾向于以主题的形式开展,将各种食物的认知、品尝、制作、方式的指导、文化的传播融入到活动中,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视野的开拓,也可以让教学活动更具有丰富性,增加知识的来源。比如我园在食育开展过程中,结合我国传统节日、节气和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组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通过观(观看相关影视资料)、作(亲自制作)、品(品尝)、讲(讲述给他人)等方式,开展食育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加强其动手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活动中,食育课程价值是大有可为的。
(二)有助于克服挑食问题,均衡营养健康发展。幼儿普遍存在挑食的现象,不爱吃青菜,对于饮料、膨化食品等则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食育课程的开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可以使在生长发育期的幼儿更茁壮成长。
(三)有助于树立节约粮食、不浪费食物的正确意识。很多幼儿存在浪费粮食的行为,这种行为或是由于自身的无意识导致的,或是家庭教育缺失而造成的,但在习惯养成、意识引导的关键时期,引导幼儿养成不浪费粮食的习惯是值得提倡的。
二、分析幼儿饮食习惯情况
(一)进食环境需要改变
无论是幼儿园用餐还是居家用餐,往往都存在无法让幼儿安心的饮食环境问题,在幼儿园中多数情况下表现为集体用餐容易出现喧哗、打闹的情况,在家庭中则表现为边吃饭边玩手机或看电视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家庭、社会在用餐礼仪方面固有的观念,即不是从健康饮食角度出发而是从交际意义等角度出发。要让幼儿养成良好、健康的进食习惯,就必须改变这样的环境。
(二)进食不规范,导致营养不良、营养过剩问题
饮食,作为幼儿生长的基础、健康的保障,饮食要想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要有科学的规范。通过观察与访谈,发现很多幼儿在进食行为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如不择种类地乱吃、对喜欢的食品就多吃等等,都反映了幼儿在饮食规范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饮食缺乏规范,会为营养不良、营养过剩提供温床,也会让幼儿形成错误的饮食思维。如有的幼儿喜欢吃零食,有些家长认为进口的零食多吃无害,殊不知,无论是什么样的零食,在营养方面都存在短板,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大量吃零食都是有害而无益的。这也是饮食缺乏规范所容易走进的误区。
幼儿缺乏饮食规范是表象,实质上则在于家长对这种不规范缺少足够的认识。这也能理解,因为食育引入国内的时间并不长,还没有形成对食育高度重视的社会氛围。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的食育应该从幼儿延展到家长,从而确保食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开小灶,导致孩子挑食、偏食的问题
食育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我园现在正在开展的食育教育实践,通过让幼儿参与食品制作过程,从而使孩子了解不同食物的特点,也能够在心理上对每一餐饭更加重视,从而确保在进食心理方面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缺乏饮食規范的背后,是幼儿进食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用餐时间方面。很多家庭都会给孩子开小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孩子进食缺乏规律,且无法与家庭成员一起进食。这样的方式,无法帮助孩子形成规律的用餐习惯,也容易因为开小灶而出现孩子爱吃什么就做什么的问题,从而加重孩子挑食、偏食的问题。
三、关于幼儿园开展食育的针对性措施
(一)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食育观,确保将食育不断推向深入
日本是最早开展食育的国家,在食育方面有着先进而成系统的理论和切合实际的实践经验。我国的食育还处于初期阶段,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及幼儿在进食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分解,幼儿园应发挥好食育的中心作用,为社会支持、家庭参与创造条件,将食育的外延不断扩大。此外,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食育观,加强营养学、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确保将食育不断推向深入。
(二)“植入”健康饮食、营养均衡等理念
进一步丰富课程设置,通过将食育理论进行模块化分解,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安排,让学生在不同的课程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思维。根据季节不同向学生介绍应季蔬菜、水果,让学生通过活动全面了解营养学知识,在其意识中“植入”健康饮食、营养均衡等理念,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三)采用家园共育的食育模式,确保食育真正发挥作用
家庭在幼儿食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要对家长进行引导,通过邀请家长到园参与食育课程,提升家长的健康饮食意识;安排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食育家庭作业,从而将食育拓展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避免出现在幼儿园一个样在家中又一个样的情况,确保食育真正发挥作用。
结束语
综上述,我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凸显了饮食对于生存、生活的重要意义。正确的饮食方式,不仅能够保障健康的体魄,同时也能够给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幼儿的食育,关系到祖国接班人的身体状况,同时也影响着民族复兴的进程。对食育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而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陈俊求.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21.(07):92-93.
[2]刘静.幼儿园食育文化的实施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188-189.
关键词:幼儿园;食育;问题;策略
一、阐述食育在幼儿健康发展中的优势
(一)有助于主题活动的创设,让幼儿教育更具有“实践性”,有效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误区。新时期的幼儿实践活动更倾向于以主题的形式开展,将各种食物的认知、品尝、制作、方式的指导、文化的传播融入到活动中,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视野的开拓,也可以让教学活动更具有丰富性,增加知识的来源。比如我园在食育开展过程中,结合我国传统节日、节气和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组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通过观(观看相关影视资料)、作(亲自制作)、品(品尝)、讲(讲述给他人)等方式,开展食育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加强其动手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活动中,食育课程价值是大有可为的。
(二)有助于克服挑食问题,均衡营养健康发展。幼儿普遍存在挑食的现象,不爱吃青菜,对于饮料、膨化食品等则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食育课程的开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可以使在生长发育期的幼儿更茁壮成长。
(三)有助于树立节约粮食、不浪费食物的正确意识。很多幼儿存在浪费粮食的行为,这种行为或是由于自身的无意识导致的,或是家庭教育缺失而造成的,但在习惯养成、意识引导的关键时期,引导幼儿养成不浪费粮食的习惯是值得提倡的。
二、分析幼儿饮食习惯情况
(一)进食环境需要改变
无论是幼儿园用餐还是居家用餐,往往都存在无法让幼儿安心的饮食环境问题,在幼儿园中多数情况下表现为集体用餐容易出现喧哗、打闹的情况,在家庭中则表现为边吃饭边玩手机或看电视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家庭、社会在用餐礼仪方面固有的观念,即不是从健康饮食角度出发而是从交际意义等角度出发。要让幼儿养成良好、健康的进食习惯,就必须改变这样的环境。
(二)进食不规范,导致营养不良、营养过剩问题
饮食,作为幼儿生长的基础、健康的保障,饮食要想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要有科学的规范。通过观察与访谈,发现很多幼儿在进食行为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如不择种类地乱吃、对喜欢的食品就多吃等等,都反映了幼儿在饮食规范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饮食缺乏规范,会为营养不良、营养过剩提供温床,也会让幼儿形成错误的饮食思维。如有的幼儿喜欢吃零食,有些家长认为进口的零食多吃无害,殊不知,无论是什么样的零食,在营养方面都存在短板,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大量吃零食都是有害而无益的。这也是饮食缺乏规范所容易走进的误区。
幼儿缺乏饮食规范是表象,实质上则在于家长对这种不规范缺少足够的认识。这也能理解,因为食育引入国内的时间并不长,还没有形成对食育高度重视的社会氛围。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的食育应该从幼儿延展到家长,从而确保食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开小灶,导致孩子挑食、偏食的问题
食育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我园现在正在开展的食育教育实践,通过让幼儿参与食品制作过程,从而使孩子了解不同食物的特点,也能够在心理上对每一餐饭更加重视,从而确保在进食心理方面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缺乏饮食規范的背后,是幼儿进食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用餐时间方面。很多家庭都会给孩子开小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孩子进食缺乏规律,且无法与家庭成员一起进食。这样的方式,无法帮助孩子形成规律的用餐习惯,也容易因为开小灶而出现孩子爱吃什么就做什么的问题,从而加重孩子挑食、偏食的问题。
三、关于幼儿园开展食育的针对性措施
(一)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食育观,确保将食育不断推向深入
日本是最早开展食育的国家,在食育方面有着先进而成系统的理论和切合实际的实践经验。我国的食育还处于初期阶段,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及幼儿在进食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分解,幼儿园应发挥好食育的中心作用,为社会支持、家庭参与创造条件,将食育的外延不断扩大。此外,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食育观,加强营养学、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确保将食育不断推向深入。
(二)“植入”健康饮食、营养均衡等理念
进一步丰富课程设置,通过将食育理论进行模块化分解,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安排,让学生在不同的课程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思维。根据季节不同向学生介绍应季蔬菜、水果,让学生通过活动全面了解营养学知识,在其意识中“植入”健康饮食、营养均衡等理念,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三)采用家园共育的食育模式,确保食育真正发挥作用
家庭在幼儿食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要对家长进行引导,通过邀请家长到园参与食育课程,提升家长的健康饮食意识;安排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食育家庭作业,从而将食育拓展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避免出现在幼儿园一个样在家中又一个样的情况,确保食育真正发挥作用。
结束语
综上述,我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凸显了饮食对于生存、生活的重要意义。正确的饮食方式,不仅能够保障健康的体魄,同时也能够给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幼儿的食育,关系到祖国接班人的身体状况,同时也影响着民族复兴的进程。对食育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而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陈俊求.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21.(07):92-93.
[2]刘静.幼儿园食育文化的实施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