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媚俗之风,追求清新语文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n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大声疾呼:语文学习的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也就会越复杂,结果只能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事实上,当老师们把教材读厚、读深、读透之后,惟有 “更浅出”的教学,将那些不是语文或关于语文、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把多维深刻的语文教学内容以凝练简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才能使教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简简单单学语文。
  而语文教学的改革,说到底还是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建设问题。语文课堂上枯燥、乏味、机械、沉闷或喧闹、杂乱、媚俗,教师啰里啰嗦,学生萎靡不振,思维滞涩、辞不达意,教师美辞善舞,学生兴高采烈,却无知识的积累、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发展,语文课只是教师个人的作秀课,等等诸多现象,时时出现,屡见不鲜,语文课时至目前仍然是学生想说爱你不容易,爱在心底口难开的课,许多老师为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大胆创新,积极让学生参与进来。一些活动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管有无活动的必要,为活动而活动:课堂上学生一会儿表演,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儿大组内交流。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一堂课下来,学生常常是只记得搞笑的地方,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知之甚少,培养的能力一无所有。一堂课下来,学生只记得搞笑的地方,这样的活动要了又有何用?多了又有何益?
  因此,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表面的热闹可能损害教学的内在功能,失却教学的真正价值。因为这种热闹和热烈好象水面上的泡沫,学生并没作深入的思考,思维深处仍然是一潭死水,常是买椟还珠,舍本求末,在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却的却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神圣的职责。也就是说活动中讲氛围不能走极端化,一定要注意活动的本质,即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动而有效。
  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不管怎么改革,不管什么规定,做老师的,我们都得首先管好自己的课堂,课堂依然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该让学生掌握的东西,还得牢牢实实地、老老实实地让学生掌握,該让学生会背会默写会运用会诵读会撰写的字词句段篇,还得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会!该让学生具备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批判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达能力,还必需让他们切切实实地具备,而且还要更能表达、更能分析、更能综合、更能批判,这就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基本点,是底线,是最终落脚点。
  就我个人而言,从上学到现在,我都一直认为,读书、思考、感悟,都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且这些要求都得是静静地做的,教师的精细的不休的讲解,总让人不能从文章本身出发思考、感悟,教师越是讲,我越是常常思维凝滞,找不到自己思维的支点,只得彻底打消自己思考感悟的念头,努力地追随老师的话语,听课像赛跑一样,赶啊赶啊,只为了注意听讲,先记下老师讲的再说,至于思考和感悟那就以后再说吧,因为教师这一“主流媒体”一直在宣讲着,不听老师的总是一件不对的事情吧。但在老师讲的时候,他又知道到底有多少学生是在经过认认真真地阅读过文本之后才去听他讲的呢?换句话说,我们学的语文,其实是老师嘴里的语文,有时候根本与课本没多大关系。是不是有一种感觉,有许多语文课,老师在讲某一课文时,学生不带课本听课基本也没有关系,因为,课堂上课本几乎用不到啊。
  现在老师们好像也意识到自己言多学生反失,也都开始注意少讲精讲了,每讲一段也都注意让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找依据,但总体上,还是不让人静静地阅读思考、感悟,提个问题便让人讨论,不讨论便是不够配合、不够活跃,不够积极,一分钟的思考二分钟的讨论三分钟的发言,四分钟的点评,要的就是这个环节这个过程这个气氛,课堂进行着,课文却并没有怎么阅读体会。更有的以学生讲取代自己的讲,权作是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特长,课堂确实是成了学生的交流会,学生奇思妙想灵光一现的展示会,热闹活跃的一堂结束了,学生确实得到了表现欲的满足,尤其班上那几个能言善辩的学生更是意兴昂然、意犹未尽,但课堂好像只是他们几个人的课堂,大多数人都不知到底这节课自己应该做什么、学什么,只是个别人参加了演出,而自己看了活剧。教师呢,只是放手给了学生——一个或几个新的幼稚的代课教师,让他替自己多讲乱讲,然后自己得意地评价,看,我们的同学表现多好,只要一有机会,每个人都会这么优秀的。但这样的机会可能会给每个同学么?
  这样的课,怎么能说素养在提升呢?简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我认为,任何素质的根本,都得先由有效信息的量决定。一节课没有语文有效信息的传递,就是空洞无实意的语文课,是纯粹作秀的语文课,是华而不实的语文课,而有效信息过大,又势必形成满堂讲、填鸭式教学,一节课处处是要点,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又会回到老路子上去。
  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的前提在于时间,根本在于有效信息量。简而言之,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构建,就是单位时间内学生应得到的或训练的或感悟的有效信息的量是否适当,是否得到充实而又不过量地吸收,本来5分钟可以让学生明白的东西,常常莫名其妙地展开延伸,进行讲析。课堂乏味基本是由讲解多而有效信息太少造成。本来是不言自明的东西,或“请看课文”一句话可解决的问题,却完全取代学生自看自悟,惟恐其不看不悟,干脆不让看不让让悟,不给时间看不给时间悟而大事讲析。
  教师总是把握不好自己的作用,往往因对知识难易度、学生学习程度等了解不透而无法有效控制时间,要么造成有效信息太少而使学生乏味,要么有效信息量太大,而学生难以招架。
  语文课的有效性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一套有序的教学管理方案,语文课的有效性构建决不是一堂课两堂课的教学问题,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三个学年的教学问题,是多个单元、不同文体、不同课型的教学问题,是一个即要有素养更要有分数的教学问题,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语文课的有效性构建都将难以成形。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利用新课程标准为教师和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积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展开想象,求异思维,发表独特见解,引导学生实现知识间的转化,培养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数学 思维创新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已逐步进入教育领域,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
摘要:思想品德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面对这样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如何激发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成为了摆在每个思想品德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一旦能够运用好导入的技巧,会给教学活动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了自己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体会,简单列举了思想品德教学中几种常见的导入技巧,希望能够为思想品德有效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者、思考者和探究者。然而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离不开教师科学、合理的“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适时引导”。显然,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适
目前,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课堂上老师讲得汗流浃背,例题、练习分析得多且细,课后学生忙着做大量的作业,老师忙着批改作业,但教学质量总不令人满意。不少老师抱怨说:“这学生怎么就不开窍”。  “开窍”一词 的意思是“思想通了,理解了,领悟了”。  下面,文章将对数学教学中如何令学生“开窍”谈几点看法:  一、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症结。  长期以来,教师讲得过多过细,忽略学生动手,动脑的训练,学生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多媒体教学也日渐走进历史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1、创设真实情境变形象为直观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新版历史教材增加的精美图片、形象的地图、精当的史料、精彩的故事性导入等,而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情境创设是将这些形象的资料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多
曾几何时学生对校服及校徽是何等的敬畏,可是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不喜欢穿校服,或者即使穿了为什么还要遮遮掩掩呢?笔者认为,撇开校服好看不好看,从深层次来说,这是由于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丧失。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是学生对学校这一组织的认同和关联程度。归属感让学生为自己所在的学校感到自豪,让他们有所依靠、有家的感觉。但现实状况下,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我们的学校为了所谓的分数和升学率,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原本
【摘 要】多媒体技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育上的单调模式,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本文意在探索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出适合学生身心特征与时代特点的教学模式,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 优化 教学    多媒体技术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如何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生物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生物科学发展的基础,通过生物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独立进行实验操作以及独立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形式。  新课程具有先进
教师在学生的作文训练中,常常要求学生要有创造性,要有闪光点,那么怎样才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使学生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
在时代迈入21世纪的第十个年头之际,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了党中央的治国理念,而实现全民和睦、全社会和谐亦以被确定为全国各族人民奔向理想社会的宏伟目标。在这样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与社会实现转型的现实背景下,研究探讨和谐教育的问题成了教育的首要问题。而教育的和谐最大的关键是在于构建和谐活动。  什么样的活动才是和谐活动,结合近期我园的绿色户外游戏的优秀活动课,我有以下几点认知:  一、规则先行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