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相关的教学规律,采取生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积极思维,从而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文章在简要分析启发式教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阐述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1-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1.056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更加侧重于追求升学率,采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造成很多时候学生机械记忆而不是去理解相关知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而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一、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容
(一)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即对教学活动所产生效果进行的一种科学性预见,也是《教学大纲》所设定的应达到的最终结果。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相关的教学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不断激发与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切实提高自身能力。
(二)科学的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理论更加强调的是,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与合理。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认真研究启发式教学方式的相关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分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投入到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对于相关知识的探索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最终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
二、初中语文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受限于应试教育理念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很陈旧,而且故步自封,不仅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还要求学生必须配合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只能被迫接受这种略带压迫性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大大降低甚至打消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不断下降。这种只看重成绩和结果的应试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既不利于学生的成绩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教師对启发式教学的认知存在误区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在尝试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尝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实施教学,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不仅影响了正常教学的开展,也降低了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其中,最主要的教学误区就是部分教师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你问我答。在这些教师的认知中,多提问、学生多参与就是启发式的教学,但很明显这是一种对启发式教学的误解。在这种错误认知下,很多教师对于语文课程教学毫无头绪,上完一堂课之后,不仅教师缺乏成就感,学生也无法掌握教学重点,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学需答疑”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即课堂提问应该有重点、有逻辑,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得出结论,而不是多提问、广提问、深提问,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在众多问题中迷失方向,求而不得。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仔细思考提问的内容与方式,还要考虑提问的具体时机,只有这样才是启发式教学。
(三)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启而不发”
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包含两个关键点,一是“启”,一是“发”,否则,“启而不发,不如填鸭”。在很多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误以为启发的过程包括教学的行为和学生的反应,但实际上启发并非指学生的反应,而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种行为指导。启发式教学,即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启发性学习中,教师应该发挥辅助性作用,而不能喧宾夺主,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打击。
(四)与传统的谈话式教学的区分程度较低
顾名思义,谈话式教学就是教师以对话的形式传授知识,旨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概念,鼓励学生进行自觉探索,而非从主观上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的根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被动地回答问题,整个学习状态还是被动消极的。
三、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挖掘教材进行启发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相关的课本教材中其实包含了大量的专业且十分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且教材内容作为学生日常所接触到的最多的语文学习素材,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先从课本教材入手,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相关教学素材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其中,课本教材中有两种素材十分适合进行启发式教学,分别是情感类的素材和悬念类的素材。所谓的情感,实际上就是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一种思想与情绪。因此,在激发与调动学生情感的时候必须披文入情。知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如果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的话,就只是看见了浮在表面的符号而已,根本没有接触到作者的志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素材,让学生与作者或作品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郁结在文章中的情感与抱负,领略文字中的思想内核,不断促进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促进自己的理解向广泛化和深度化方向发展,并鼓励学生将教材中的写作素材化为己用。而悬疑素材则常常出现在小说里,尤其是在古典章回小说中。在这类小说中,当情节向前推进时,往往会在中途打一个结,让其暂时停止发展,给读者留下一个心理期待,并用“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来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这也是启发式教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 (二)借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启发
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够赋予启发式教学以丰富和多样的内涵,而且在当前阶段,各种新型的教学技术和教学设备不断被推广和应用于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学科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并且也都收获了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启发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常见且经典的教学手段,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激活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还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也在尝试采用启发式教学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学习。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限制,很多教师始终无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更无法真正发挥出启发式教学的最大价值和作用。因此,在当前这种情形之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将启发式教学理念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融合,比如各种电子设备、互联网技术以及幻灯片展示等形式,化抽象为具象,化静为动,化复杂为简单,以一种图文并茂、声形结合的形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高尔基的《海燕》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借助录音播放设备,以配乐诗朗诵的形式组织教学。再比如,在教学《小石潭记》这篇古文时,对于文章中所描写的鱼儿在潭水中“往来翕忽”等文字,就可以使用电视录像或者多媒体等方式,将文字转化成画面投影出来,让学生以一种直观清晰的方式进行学习,如此,学生不仅会产生一种身临情境的感觉,而且学生的整个思维模式也会得到启发。
(三)充分利用对比式教学进行启发
相较于小学语文教学,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无论是教学难度还是教学任务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往往存在很多不同但又极其相近的知识内容,很多学生在接触与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很容易产生彼此混淆的问题。而对比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摆脱原有的思维模式,以一种更加客观的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分析一篇文章,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知与了解。因此,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合使用对比式教学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又容易混淆的知识来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新旧对比等,启迪学生积极探索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比较与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内容的了解,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切实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合理设置疑问进行启发
很多教师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你问我答”的教学现象,一整堂课下来,往往是问号满天飞,教师不知道自己完成了什么教学任务,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知识内容。虽然启发式教学模式中的确有一个环节是要教师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思考,但是在启发式教学模式中的提问是建立在教师科学设计与考量的基础之上的。教师不仅要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设置既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又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还要充分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选择合适的提问时机,只有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都满足的前提下,教师的提问才能够起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作用。合理设疑作为启发式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能够使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产生求知欲,并形成探索与研究知识的动力,使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在当前的教育教學阶段,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已成为当务之急,教师要通过合理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充满探索气息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总而言之,启发式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具体有效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陈振文.启发式教学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
[2]唐雪梅.以“探究式”阅读推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的提升[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9).
[3]李雪华,甘永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责任编辑 李爱莉]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1-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1.056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更加侧重于追求升学率,采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造成很多时候学生机械记忆而不是去理解相关知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而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一、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容
(一)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即对教学活动所产生效果进行的一种科学性预见,也是《教学大纲》所设定的应达到的最终结果。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相关的教学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不断激发与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切实提高自身能力。
(二)科学的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理论更加强调的是,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与合理。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认真研究启发式教学方式的相关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分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投入到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对于相关知识的探索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最终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
二、初中语文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受限于应试教育理念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很陈旧,而且故步自封,不仅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还要求学生必须配合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只能被迫接受这种略带压迫性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大大降低甚至打消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不断下降。这种只看重成绩和结果的应试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既不利于学生的成绩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教師对启发式教学的认知存在误区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在尝试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尝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实施教学,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不仅影响了正常教学的开展,也降低了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其中,最主要的教学误区就是部分教师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你问我答。在这些教师的认知中,多提问、学生多参与就是启发式的教学,但很明显这是一种对启发式教学的误解。在这种错误认知下,很多教师对于语文课程教学毫无头绪,上完一堂课之后,不仅教师缺乏成就感,学生也无法掌握教学重点,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学需答疑”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即课堂提问应该有重点、有逻辑,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得出结论,而不是多提问、广提问、深提问,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在众多问题中迷失方向,求而不得。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仔细思考提问的内容与方式,还要考虑提问的具体时机,只有这样才是启发式教学。
(三)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启而不发”
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包含两个关键点,一是“启”,一是“发”,否则,“启而不发,不如填鸭”。在很多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误以为启发的过程包括教学的行为和学生的反应,但实际上启发并非指学生的反应,而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种行为指导。启发式教学,即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启发性学习中,教师应该发挥辅助性作用,而不能喧宾夺主,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打击。
(四)与传统的谈话式教学的区分程度较低
顾名思义,谈话式教学就是教师以对话的形式传授知识,旨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概念,鼓励学生进行自觉探索,而非从主观上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的根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被动地回答问题,整个学习状态还是被动消极的。
三、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挖掘教材进行启发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相关的课本教材中其实包含了大量的专业且十分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且教材内容作为学生日常所接触到的最多的语文学习素材,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先从课本教材入手,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相关教学素材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其中,课本教材中有两种素材十分适合进行启发式教学,分别是情感类的素材和悬念类的素材。所谓的情感,实际上就是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一种思想与情绪。因此,在激发与调动学生情感的时候必须披文入情。知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如果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的话,就只是看见了浮在表面的符号而已,根本没有接触到作者的志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素材,让学生与作者或作品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郁结在文章中的情感与抱负,领略文字中的思想内核,不断促进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促进自己的理解向广泛化和深度化方向发展,并鼓励学生将教材中的写作素材化为己用。而悬疑素材则常常出现在小说里,尤其是在古典章回小说中。在这类小说中,当情节向前推进时,往往会在中途打一个结,让其暂时停止发展,给读者留下一个心理期待,并用“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来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这也是启发式教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 (二)借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启发
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够赋予启发式教学以丰富和多样的内涵,而且在当前阶段,各种新型的教学技术和教学设备不断被推广和应用于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学科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并且也都收获了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启发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常见且经典的教学手段,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激活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还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也在尝试采用启发式教学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学习。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限制,很多教师始终无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更无法真正发挥出启发式教学的最大价值和作用。因此,在当前这种情形之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将启发式教学理念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融合,比如各种电子设备、互联网技术以及幻灯片展示等形式,化抽象为具象,化静为动,化复杂为简单,以一种图文并茂、声形结合的形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高尔基的《海燕》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借助录音播放设备,以配乐诗朗诵的形式组织教学。再比如,在教学《小石潭记》这篇古文时,对于文章中所描写的鱼儿在潭水中“往来翕忽”等文字,就可以使用电视录像或者多媒体等方式,将文字转化成画面投影出来,让学生以一种直观清晰的方式进行学习,如此,学生不仅会产生一种身临情境的感觉,而且学生的整个思维模式也会得到启发。
(三)充分利用对比式教学进行启发
相较于小学语文教学,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无论是教学难度还是教学任务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往往存在很多不同但又极其相近的知识内容,很多学生在接触与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很容易产生彼此混淆的问题。而对比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摆脱原有的思维模式,以一种更加客观的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分析一篇文章,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知与了解。因此,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合使用对比式教学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又容易混淆的知识来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新旧对比等,启迪学生积极探索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比较与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内容的了解,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切实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合理设置疑问进行启发
很多教师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你问我答”的教学现象,一整堂课下来,往往是问号满天飞,教师不知道自己完成了什么教学任务,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知识内容。虽然启发式教学模式中的确有一个环节是要教师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思考,但是在启发式教学模式中的提问是建立在教师科学设计与考量的基础之上的。教师不仅要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设置既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又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还要充分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选择合适的提问时机,只有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都满足的前提下,教师的提问才能够起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作用。合理设疑作为启发式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能够使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产生求知欲,并形成探索与研究知识的动力,使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在当前的教育教學阶段,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已成为当务之急,教师要通过合理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充满探索气息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总而言之,启发式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具体有效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陈振文.启发式教学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
[2]唐雪梅.以“探究式”阅读推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的提升[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9).
[3]李雪华,甘永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责任编辑 李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