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 创新意识 创造能力
创造思维能力的出现,是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潜在智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结果。所以最佳心态的形成是诱发潜在创造智能的基础。语文教育中,要使学生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就必须把他们当作社会的人去对待,当作具有自然属性的人去对待,真正把被禁锢的人性的灵气解放出来、使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受到尊重。这样学生对学习就有一种愉悦感、新奇感和成功感。这些既是构成最佳心态的主要因素,又是人之常情。
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首看其科技发展的快慢,而科技的发展取决于是否拥有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创新和创造型人才,呼唤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人,为此,语文教学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发人深思,究其原因主要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其语言内容充实最快,应用要求也最广,教学中若只停留在经验、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远离现实,与生活脱节。因此,现代的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对事物大胆质疑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运用的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顿悟和创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1、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敢于持怀疑态度,敢于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在教学中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沿,培养创新能力
(1)创设气氛,激发创造兴趣
创造需要心灵的自然放松。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下,学生只会封闭自己的心灵,根本谈不上创造。为此,培养创新素质,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气候与土壤,即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因此,课堂上我能够放下师道尊严,与学生建立起良师益友的合作关系,用微笑的面容、激励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对待学生。“你说得真好”“不要紧,慢慢说”“说错了,没关系,坐下再想想,相信你一定能想出来。”这些滚烫的话语犹如火焰,它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敢于独自思考,敢于发表与老师、同学、书本不同的看法,不怕想错、说错、做错,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有利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刻舟求剑》一文,当讨论到船靠岸后,人为什么捞不到宝剑时,大部分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因为船移动了,船上的记号也跟着移动了,而掉在水中的宝剑没有动。所以那个人捞不到宝剑。但是有位学生却郑重地指出老师和同学的说法不准确,他认为掉在水里的宝剑也会动。首先,剑从船上落入水中时,受到船行驶的惯性和水流速度的影响,不是垂直下落;其次,剑落入的河床不一定是平的,如果是顺着水流方向倾斜的话,剑受到水的冲击力的影响,也会移动。这个问题提得突然,我在备课中没有考虑到。但我没有斥责该生多嘴,反而在肯定问题提得好的同时,讲了这番话,“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位同学考虑问题很细,而且从他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懂得不少课外知识,如船的惯性、水流速度、冲击力等,但这与我们得出的结论并不矛盾。因为宝剑很重,以上的外力对宝剑几乎构不成什么影响,不过为了使表达更严谨,我们可以说船移动了,船上的记号也跟着移动了,而掉在水里的宝剑几乎没有动。”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又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2)创设气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
学生在校学习,正是人一生最佳的黄金学习时间,在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可塑性极强,对什么都有兴趣,而在此期间教师的引导致关重要,在中学,慢慢的学生有了极强的自我意识,自学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培养学生自学的基础(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便于学生运用与迁移),自学的方法与技巧(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方法,能举一反三,会筛选、归纳、运用、生成信息),自学的人格品质(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观察力、坚韧性、创造性)等方面,引导学生从学会学习,进而学会做人,形成独立、自尊而又富于创造性的人格。
3、以发挥主体作用,注重学生自主性学习为基础,培养创新能力
(1)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经过长期研究探讨,但并未真正解决的一个问题。学习语言,最根本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训练的实践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语文教学就有了活力。为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遵循“三自”、“三有”的原则。“三自”:即在老师引导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三有”:即在教师引导下,尽可能让学生有所争论,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例如《温暖》一课最后一句话“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教学中我让学生质疑,有了这样的争论:有同学问:“寒冷”是很冷的意思,“温暖”是寒冷的反义词,在同一时间里,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相反的感觉呢?我顺势引导说:“是呀,为什么会有这种看似矛盾的感觉呢?”有的学生说:“‘寒冷’和‘温暖’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感觉,不可能同时存在”有的学生说:“这两个词用在这里不仅不矛盾,而且十分准确,它真实地反映了清洁工人当时的感觉。”这时又有学生补充说:“‘寒冷’是深秋的气候特征,‘温暖’是清洁工人受到总理亲切关怀的内心感受。”通过这样的分析与争论,学生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地,“温暖”和“寒冷”用在这里看起来矛盾,实际上是真实的,准确的,它突出表现了周总理关心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现代教育观认为,在教学活动这一特殊的认识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然而,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以操纵者、主宰者及真理拥有者自居,形成家长式、注入式的教学,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这种定势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扼杀了学生的创造个性。因此,要发掘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必须改变这种教学状态,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把“讲堂”变成“学堂”,把“听课”变成“做课”,让学生去思索、去感受、去讨论、去畅所欲言,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从而激发起求知的热情,踊跃尝试探索,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得到最大的开掘,创造力将得到最大的发挥。
(2)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是学生独立支配自己学习的一种能力。语文教学中培养自主性是在尊重学生,帮助树立自信心的同时,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的学习形式应以个体学习为主,教师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习的方法可采用先学后教,先尝试后指导,多让学生直接感受、吸收课文语言,并领略语言规律,以至运用语言举一反三。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学生在自学了描写四处黄山奇石的段落后,我作了简要点拨:“你能从中悟出写黄山奇石的方法吗?”经老师启发,学生自己悟出课文先写了黄山奇石名字的由来,又写了它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再辅以黄山奇石的投影片,则为学生创造性想象提供了条件。
4、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培养创新能力
(1)鼓励求异思维,异中求新
敢于标新立异,这本身就是创新。标新立异即抛弃陈旧的或者普通的成分,创造新的成分,它是创新者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信息有机的沟通起来,唤起其感性认识,再进一步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思维加工,使感性认识向理性飞跃。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异想天开”“敢为人先”的思想,运用求异思维,不依常轨,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敢于寻求变异,从而引发新的思想、新的见解。例如,“狐假虎威”不好,但有学生却认识到,狐“假”虎威对付老虎,保全性命难能可贵。除此以外,像“旁观者未必清”“留得青山在,也怕没柴烧”“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滴水未必能穿石”“有文凭的人,不一定有水平”“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有出息”……诸如此类的观点,也都是求异思维的典型例子。
(2)突破思维定势,破中求新
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由于习惯于运用某种思维方式,便会产生定势心理。这种心理会严重妨碍人们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克服,思维不会活跃,创新意识不会产生,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帮助学生突破定势心理,激发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课堂上,只要学生答的合理,就允许多种不同答案存在。如《狼和小羊》的结尾是“狼说完,就恶狠狠地向小羊身上扑去。”我问学生:“狼扑向小羊,结果会怎样?”大部分学生都围绕“可怜的小羊被凶恶的狼吃掉了。”这一意思来说。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假若是小羊活着,那情景应该是怎样的?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有的说:“当狼向小羊扑去时,小羊躲到树桩后,狼一头撞在树桩上死了。”有的说:“当狼向小羊扑去时,用力过猛,掉进小羊身后的陷阶里了。”还有的说;“狼恶狠狠地向小羊扑去时,猎人及时赶到,把狼打死了。”可以说,这种意识的产生就是创新,它打破了思维的定势,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
5、以展开想象与联想为催化剂,培养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都是有益的。教材中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似乎把故事讲完了,实际上似完未完,余韵袅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小摄影师》一文结尾写;小男孩哭着跳上电车走了。他还会来吗?如果会来,他与高尔基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让学生续想作文,丰富文章的内涵。此外,我还引导学生大胆联想,因为联想往往是创新发明的开端。学完《归类识字——飞机、潜水艇》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人们从鸟的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从鱼的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还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我从()中得到启示,想发明()。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发挥想象的潜能,产生新奇大胆的想象成果。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引起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和创新。古今中外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大学者,没有哪一位不重视“问”和“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质疑辩难,是学生追求真理、勇于创造的内驱力,是通向创新的第一步阶梯。因此,教学中不但要激发兴趣,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问,懂得“好问则裕”,培养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告别传统模式,告别轻车熟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一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 创新意识 创造能力
创造思维能力的出现,是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潜在智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结果。所以最佳心态的形成是诱发潜在创造智能的基础。语文教育中,要使学生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就必须把他们当作社会的人去对待,当作具有自然属性的人去对待,真正把被禁锢的人性的灵气解放出来、使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受到尊重。这样学生对学习就有一种愉悦感、新奇感和成功感。这些既是构成最佳心态的主要因素,又是人之常情。
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首看其科技发展的快慢,而科技的发展取决于是否拥有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创新和创造型人才,呼唤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人,为此,语文教学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发人深思,究其原因主要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其语言内容充实最快,应用要求也最广,教学中若只停留在经验、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远离现实,与生活脱节。因此,现代的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对事物大胆质疑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运用的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顿悟和创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1、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敢于持怀疑态度,敢于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在教学中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沿,培养创新能力
(1)创设气氛,激发创造兴趣
创造需要心灵的自然放松。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下,学生只会封闭自己的心灵,根本谈不上创造。为此,培养创新素质,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气候与土壤,即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因此,课堂上我能够放下师道尊严,与学生建立起良师益友的合作关系,用微笑的面容、激励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对待学生。“你说得真好”“不要紧,慢慢说”“说错了,没关系,坐下再想想,相信你一定能想出来。”这些滚烫的话语犹如火焰,它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敢于独自思考,敢于发表与老师、同学、书本不同的看法,不怕想错、说错、做错,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有利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刻舟求剑》一文,当讨论到船靠岸后,人为什么捞不到宝剑时,大部分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因为船移动了,船上的记号也跟着移动了,而掉在水中的宝剑没有动。所以那个人捞不到宝剑。但是有位学生却郑重地指出老师和同学的说法不准确,他认为掉在水里的宝剑也会动。首先,剑从船上落入水中时,受到船行驶的惯性和水流速度的影响,不是垂直下落;其次,剑落入的河床不一定是平的,如果是顺着水流方向倾斜的话,剑受到水的冲击力的影响,也会移动。这个问题提得突然,我在备课中没有考虑到。但我没有斥责该生多嘴,反而在肯定问题提得好的同时,讲了这番话,“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位同学考虑问题很细,而且从他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懂得不少课外知识,如船的惯性、水流速度、冲击力等,但这与我们得出的结论并不矛盾。因为宝剑很重,以上的外力对宝剑几乎构不成什么影响,不过为了使表达更严谨,我们可以说船移动了,船上的记号也跟着移动了,而掉在水里的宝剑几乎没有动。”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又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2)创设气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
学生在校学习,正是人一生最佳的黄金学习时间,在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可塑性极强,对什么都有兴趣,而在此期间教师的引导致关重要,在中学,慢慢的学生有了极强的自我意识,自学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培养学生自学的基础(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便于学生运用与迁移),自学的方法与技巧(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方法,能举一反三,会筛选、归纳、运用、生成信息),自学的人格品质(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观察力、坚韧性、创造性)等方面,引导学生从学会学习,进而学会做人,形成独立、自尊而又富于创造性的人格。
3、以发挥主体作用,注重学生自主性学习为基础,培养创新能力
(1)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经过长期研究探讨,但并未真正解决的一个问题。学习语言,最根本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训练的实践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语文教学就有了活力。为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遵循“三自”、“三有”的原则。“三自”:即在老师引导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三有”:即在教师引导下,尽可能让学生有所争论,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例如《温暖》一课最后一句话“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教学中我让学生质疑,有了这样的争论:有同学问:“寒冷”是很冷的意思,“温暖”是寒冷的反义词,在同一时间里,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相反的感觉呢?我顺势引导说:“是呀,为什么会有这种看似矛盾的感觉呢?”有的学生说:“‘寒冷’和‘温暖’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感觉,不可能同时存在”有的学生说:“这两个词用在这里不仅不矛盾,而且十分准确,它真实地反映了清洁工人当时的感觉。”这时又有学生补充说:“‘寒冷’是深秋的气候特征,‘温暖’是清洁工人受到总理亲切关怀的内心感受。”通过这样的分析与争论,学生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地,“温暖”和“寒冷”用在这里看起来矛盾,实际上是真实的,准确的,它突出表现了周总理关心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现代教育观认为,在教学活动这一特殊的认识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然而,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以操纵者、主宰者及真理拥有者自居,形成家长式、注入式的教学,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这种定势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扼杀了学生的创造个性。因此,要发掘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必须改变这种教学状态,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把“讲堂”变成“学堂”,把“听课”变成“做课”,让学生去思索、去感受、去讨论、去畅所欲言,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从而激发起求知的热情,踊跃尝试探索,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得到最大的开掘,创造力将得到最大的发挥。
(2)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是学生独立支配自己学习的一种能力。语文教学中培养自主性是在尊重学生,帮助树立自信心的同时,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的学习形式应以个体学习为主,教师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习的方法可采用先学后教,先尝试后指导,多让学生直接感受、吸收课文语言,并领略语言规律,以至运用语言举一反三。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学生在自学了描写四处黄山奇石的段落后,我作了简要点拨:“你能从中悟出写黄山奇石的方法吗?”经老师启发,学生自己悟出课文先写了黄山奇石名字的由来,又写了它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再辅以黄山奇石的投影片,则为学生创造性想象提供了条件。
4、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培养创新能力
(1)鼓励求异思维,异中求新
敢于标新立异,这本身就是创新。标新立异即抛弃陈旧的或者普通的成分,创造新的成分,它是创新者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信息有机的沟通起来,唤起其感性认识,再进一步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思维加工,使感性认识向理性飞跃。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异想天开”“敢为人先”的思想,运用求异思维,不依常轨,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敢于寻求变异,从而引发新的思想、新的见解。例如,“狐假虎威”不好,但有学生却认识到,狐“假”虎威对付老虎,保全性命难能可贵。除此以外,像“旁观者未必清”“留得青山在,也怕没柴烧”“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滴水未必能穿石”“有文凭的人,不一定有水平”“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有出息”……诸如此类的观点,也都是求异思维的典型例子。
(2)突破思维定势,破中求新
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由于习惯于运用某种思维方式,便会产生定势心理。这种心理会严重妨碍人们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克服,思维不会活跃,创新意识不会产生,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帮助学生突破定势心理,激发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课堂上,只要学生答的合理,就允许多种不同答案存在。如《狼和小羊》的结尾是“狼说完,就恶狠狠地向小羊身上扑去。”我问学生:“狼扑向小羊,结果会怎样?”大部分学生都围绕“可怜的小羊被凶恶的狼吃掉了。”这一意思来说。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假若是小羊活着,那情景应该是怎样的?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有的说:“当狼向小羊扑去时,小羊躲到树桩后,狼一头撞在树桩上死了。”有的说:“当狼向小羊扑去时,用力过猛,掉进小羊身后的陷阶里了。”还有的说;“狼恶狠狠地向小羊扑去时,猎人及时赶到,把狼打死了。”可以说,这种意识的产生就是创新,它打破了思维的定势,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
5、以展开想象与联想为催化剂,培养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都是有益的。教材中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似乎把故事讲完了,实际上似完未完,余韵袅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小摄影师》一文结尾写;小男孩哭着跳上电车走了。他还会来吗?如果会来,他与高尔基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让学生续想作文,丰富文章的内涵。此外,我还引导学生大胆联想,因为联想往往是创新发明的开端。学完《归类识字——飞机、潜水艇》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人们从鸟的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从鱼的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还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我从()中得到启示,想发明()。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发挥想象的潜能,产生新奇大胆的想象成果。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引起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和创新。古今中外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大学者,没有哪一位不重视“问”和“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质疑辩难,是学生追求真理、勇于创造的内驱力,是通向创新的第一步阶梯。因此,教学中不但要激发兴趣,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问,懂得“好问则裕”,培养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告别传统模式,告别轻车熟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一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