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形象是高校教育效果的体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开展大学生形象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时代性。大学生形象教育应从思想素养、知识结构、能力特长、人际关系、生活作风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渠道推进,促进大学生的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和谐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形象;内涵;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02
一、当代大学生形象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加之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互联网络迅速普及,信息传播速度加快,高等学校教育不断受到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对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心理与行为方式异常、语言举止庸俗化和低级化等。大学生整体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地位不断下滑,各种关于大学生的负面报道频频见报,大学生的精英形象正在被瓦解。
由此可见,社会所期待的“大学生形象”和现实中的“当代大学生形象”之间出现了落差。这个落差将对高教事业产生深远影响,并最终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此,在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形象教育,将大学生形象塑造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意识的教育训练,对国家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形象的状况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以全校在读学生为研究对象组织了专题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向教师及学生发出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22份。經过整理和分析,对大学生形象做初步描述。
调查表明,老师对大学生的形象大体持肯定态度,谈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92%的老师给出正面评价。然而,同学们对自己的形象似乎有更高的要求。47.3%的同学并不是很满意自己目前的形象,其中11.3%不满意,45.9%的同学对自己的形象持满意态度。56.8%的同学认为个人形象是外在与内在形象的结合,并且两者同等重要,33.8%认为内在形象更为重要。
调查报告列举了不符合大学生应有形象的行为表现:缺乏诚信,无故拖欠学费、无意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就业时提供虚假信息或随意违约、恶意霸位、课桌文学、厕所文学;在图书馆借来的图书上随意涂划、做笔记;上课迟到早退;随地乱吐痰、台上讲课台下窃窃私语、饭堂打饭不排队;宿舍通宵看电影打游戏影响室友休息等等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大学生的个人形象与日常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联系。很多大学生本科四年从未意识到“形象”的重要性,等到临近就业时,才匆匆忙忙对自身的谈吐、着装、应变能力及礼仪礼貌等素质进行速成式改造,而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三、当代大学生形象教育的内涵
(一)培养较高的思想素养
较高的思想素养是社会主义对人才教育的特殊要求,是大学生形象教育的核心内容,直接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当代大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幸福观,热爱社会主义,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保证,也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内在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充分发展个人生存发展、人际协调发展、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应具备的知识。
(三)锻炼较强的工作能力
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大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将成为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都对自己在校期间在能力培养上的不足感到懊悔,这种现象也反映了当今社会在用人方面“看文凭不唯文凭”的趋势。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思想即专业对口的思想已经淡化,“专业”不再仅仅是划分人才类型的框架,而是作为一种载体以培养工作能力。当代大学生应具有较强具有较强的思维判断能力,自主地进行理性思维,同时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团队中或在处理某项具体事务时,能够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发挥集体力量,带领大家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另外,当代大学生还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最后,当代大学生还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尽快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内容或工作环境。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能体现一个大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是其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健康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看其以什么样的态度、方法、途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大学生必须具有正确的竞争观念,与竞争者相互支持,在比学赶帮中参与竞争,以相互谅解和相互尊重的态度,宽容、谅解别人的弱点,不包庇错误,尊重他人的人格,真诚待人,另外还要有团结合作观念,在集体中加强团结和合作。当代大学生还应具有助人为乐和勇于奉献精神,始终把帮助别人和乐于奉献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原则,贯穿于人际活动之中。
(五)树立文明的生活作风
生活作风、言谈举止对大学生而言决不是“小节”问题,它是大学生形象的直接体现,也是大学生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知识修养的综合体现。因而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文明的生活作风,培养与自己的教育经历和知识层次相吻合的言谈举止。其中包括文雅的语言谈吐,以礼貌和尊重态度待人,以表现出大学生特有的文明,智慧和理性;得体的行为举止,克制冲动,注重小节,仪表大方,整洁得体的服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理应成为当代青年人的表率,言谈举止要有积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四、当代大学生形象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形象意识的教育
大学生形象教育是一种长期性、综合性的教育,具有面广、量大、复杂的特点。大学生形象意识的树立和自身形象的塑造主要取决于个人对其意义的认识与理解。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身形象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性,将形象教育渗透到每一项相关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相关环节,利用相应的有利时机,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提出大学生在思想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特长、人际关系、生活作风等方面的形象要求。高校除了课堂教学外,可以充分利用讲座、演讲、墙报板报、校报校刊、文体竞赛等学校有形活动和媒介确立典范,针贬时弊,帮助大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自身形象。
(二)全方位多渠道进行大学生形象教育
形象教育具有综合性特点,应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法综合进行。
1、依托第一课堂教育,培育具有良好文化、业务素质的内秀形象。高等学校不只是传授专业知识的殿堂,还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人格修养、审美品位,进而帮助完善大学生人格的重担。因此,当代大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跨越不同的学科,如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结合。当代大学生必须丰富自己的内涵,励学敦行,塑造卓越的形象。
2、从教育的渠道上要做到几个结合:(1)课程教育与管理教育相结合;(2)理论课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3)专职人员教育与教师教育相结合,四是校方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五是正规化教育与校园环境薰陶相结合。
大学生形象是社会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做出的评价和大学生所在院校形象附着在学生身上的形象总和,高等学校要切实把握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来提高对大学生形象教育的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努力加强育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育人的软环境建设。学校各个部门也要齐抓共管,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大学生形象教育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曹芙蓉.形象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J].旅游学刊,2004,(07):137-142
[2]阮海云.三维体大学生形象工程构筑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7):151-152
[3]徐红.知书亦须达礼——论开展大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9):67-71.
[4]朱劲松.高职院校开展礼仪教育的必要性与实施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209-210.
[5]夏路.如何打造当代大学生的形象[J].全国素质教育论坛,2010:93-94.
[6]何小海.张静容.试论新时期大学生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J].津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92-96.
关键词:大学生;形象;内涵;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02
一、当代大学生形象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加之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互联网络迅速普及,信息传播速度加快,高等学校教育不断受到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对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心理与行为方式异常、语言举止庸俗化和低级化等。大学生整体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地位不断下滑,各种关于大学生的负面报道频频见报,大学生的精英形象正在被瓦解。
由此可见,社会所期待的“大学生形象”和现实中的“当代大学生形象”之间出现了落差。这个落差将对高教事业产生深远影响,并最终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此,在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形象教育,将大学生形象塑造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意识的教育训练,对国家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形象的状况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以全校在读学生为研究对象组织了专题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向教师及学生发出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22份。經过整理和分析,对大学生形象做初步描述。
调查表明,老师对大学生的形象大体持肯定态度,谈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92%的老师给出正面评价。然而,同学们对自己的形象似乎有更高的要求。47.3%的同学并不是很满意自己目前的形象,其中11.3%不满意,45.9%的同学对自己的形象持满意态度。56.8%的同学认为个人形象是外在与内在形象的结合,并且两者同等重要,33.8%认为内在形象更为重要。
调查报告列举了不符合大学生应有形象的行为表现:缺乏诚信,无故拖欠学费、无意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就业时提供虚假信息或随意违约、恶意霸位、课桌文学、厕所文学;在图书馆借来的图书上随意涂划、做笔记;上课迟到早退;随地乱吐痰、台上讲课台下窃窃私语、饭堂打饭不排队;宿舍通宵看电影打游戏影响室友休息等等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大学生的个人形象与日常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联系。很多大学生本科四年从未意识到“形象”的重要性,等到临近就业时,才匆匆忙忙对自身的谈吐、着装、应变能力及礼仪礼貌等素质进行速成式改造,而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三、当代大学生形象教育的内涵
(一)培养较高的思想素养
较高的思想素养是社会主义对人才教育的特殊要求,是大学生形象教育的核心内容,直接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当代大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幸福观,热爱社会主义,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保证,也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内在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充分发展个人生存发展、人际协调发展、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应具备的知识。
(三)锻炼较强的工作能力
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大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将成为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都对自己在校期间在能力培养上的不足感到懊悔,这种现象也反映了当今社会在用人方面“看文凭不唯文凭”的趋势。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思想即专业对口的思想已经淡化,“专业”不再仅仅是划分人才类型的框架,而是作为一种载体以培养工作能力。当代大学生应具有较强具有较强的思维判断能力,自主地进行理性思维,同时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团队中或在处理某项具体事务时,能够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发挥集体力量,带领大家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另外,当代大学生还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最后,当代大学生还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尽快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内容或工作环境。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能体现一个大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是其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健康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看其以什么样的态度、方法、途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大学生必须具有正确的竞争观念,与竞争者相互支持,在比学赶帮中参与竞争,以相互谅解和相互尊重的态度,宽容、谅解别人的弱点,不包庇错误,尊重他人的人格,真诚待人,另外还要有团结合作观念,在集体中加强团结和合作。当代大学生还应具有助人为乐和勇于奉献精神,始终把帮助别人和乐于奉献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原则,贯穿于人际活动之中。
(五)树立文明的生活作风
生活作风、言谈举止对大学生而言决不是“小节”问题,它是大学生形象的直接体现,也是大学生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知识修养的综合体现。因而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文明的生活作风,培养与自己的教育经历和知识层次相吻合的言谈举止。其中包括文雅的语言谈吐,以礼貌和尊重态度待人,以表现出大学生特有的文明,智慧和理性;得体的行为举止,克制冲动,注重小节,仪表大方,整洁得体的服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理应成为当代青年人的表率,言谈举止要有积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四、当代大学生形象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形象意识的教育
大学生形象教育是一种长期性、综合性的教育,具有面广、量大、复杂的特点。大学生形象意识的树立和自身形象的塑造主要取决于个人对其意义的认识与理解。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身形象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性,将形象教育渗透到每一项相关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相关环节,利用相应的有利时机,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提出大学生在思想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特长、人际关系、生活作风等方面的形象要求。高校除了课堂教学外,可以充分利用讲座、演讲、墙报板报、校报校刊、文体竞赛等学校有形活动和媒介确立典范,针贬时弊,帮助大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自身形象。
(二)全方位多渠道进行大学生形象教育
形象教育具有综合性特点,应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法综合进行。
1、依托第一课堂教育,培育具有良好文化、业务素质的内秀形象。高等学校不只是传授专业知识的殿堂,还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人格修养、审美品位,进而帮助完善大学生人格的重担。因此,当代大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跨越不同的学科,如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结合。当代大学生必须丰富自己的内涵,励学敦行,塑造卓越的形象。
2、从教育的渠道上要做到几个结合:(1)课程教育与管理教育相结合;(2)理论课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3)专职人员教育与教师教育相结合,四是校方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五是正规化教育与校园环境薰陶相结合。
大学生形象是社会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做出的评价和大学生所在院校形象附着在学生身上的形象总和,高等学校要切实把握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来提高对大学生形象教育的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努力加强育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育人的软环境建设。学校各个部门也要齐抓共管,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大学生形象教育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曹芙蓉.形象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J].旅游学刊,2004,(07):137-142
[2]阮海云.三维体大学生形象工程构筑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7):151-152
[3]徐红.知书亦须达礼——论开展大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9):67-71.
[4]朱劲松.高职院校开展礼仪教育的必要性与实施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209-210.
[5]夏路.如何打造当代大学生的形象[J].全国素质教育论坛,2010:93-94.
[6]何小海.张静容.试论新时期大学生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J].津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