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仍延续着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突出表现在:在教学方法上,重教师单向的知识灌输,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在教学内容上,重课本知识,轻生活实践;在学习评价上,重学生的卷面成绩,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中学政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中学教师,因此中学政治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明确任务、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在教学中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思想品德课丰富多彩,让学生产生兴趣。为此,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做了点滴尝试。
一、精心设计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应该简洁明快,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要学习这课的欲望。教师要发挥创造性,使导课新颖、别致、巧妙。 列举几种常用的开头形式予以说明:
(1)问题情景导入:根据教学内容的设问让学生回答,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2)小品表演导入:把教材内容编成小品,以形象的表演导入新课。
(3)情境渲染导入:通过播放录音、电影、录像片断、放映幻灯等,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 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
(4)激情谈话导入:把握教学要求,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用情真意切的语言,亲切自然地导入新课。
(5)悬念设疑导入:教师先把课文中的故事或事例的矛盾冲突揭示出来,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6)游戏活动导入: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游戏、竞赛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艺活动导入新课,给学生创设轻松愉 快的学习气氛。
除此之外,还有“以情激情”、“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对比分析”、“ 故事引题”等导入新课的方法。总之,思想品德课的导入环节没有固定模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精心设计。
二、运用古典诗词,使思想品德课道理通俗易懂
古诗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内容,诗词常常寓意深刻,给人启迪,令人深思,把这些诗句运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深奥的政治道理。比如在学习“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知识点时,我选用了学生熟悉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并设问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再请学生回答,最后总结出原因。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做到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不仅名诗可以用,名句也可以信手拈来,巧助思想品德课教学。例如在讲“艰苦奋斗”这一知识点时,我先让学生搜集不同时代关于艰苦奋斗的名言,然后上课时让学生发言,同学们列举了“艰苦奋斗,玉汝于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通过这些名句,学生深刻领悟到了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当代中学生更要发扬这种精神。
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课堂引用名句名言,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而且提高了教学实效。
三、引入自主活动,让政治理论贴近现实生活
学生积极有效地动口、动手,是课堂活跃的主要标志。活动具有驱动力,使学生愿意说和做,所以教师就要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原给学生,让他们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四、利用音乐手段,让思想品德课生动活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远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为了强化政治理论教学,在上课时适当引入音乐,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心声召唤学生、教育学生,引发其对科学理论的共鸣,可以使政治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例如在讲“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些知识点时,让学生熟悉并吟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走进新时代》等歌曲,并及时补充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光辉业绩,同学们听得严肃认真,群情激昂,其豪迈心情也是油然而生。在歌声中,党的形象高大起来,神圣起来。又如,在讲《中国环境问题》时,又播放了《美丽草原我的家》《天堂》等歌曲,这些歌曲不仅激发了学生珍惜、热爱美好环境的热情,而且也让学生有了保护环境,同破坏环境行為做斗争的坚强决心。
五、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让思想品德课教学手段现代化
从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特点看,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特点是讲究明理、激情、导行。其中特别强调道德情感的激励即激情的作用,强调情境教学手段的应用,强调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不仅道德观念的形成需要情感的参与,而且在道德行为的实践方面也要有情感的参与,这样才能表现出鲜明的爱憎,区分出美丑,判断出是非,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体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
思品课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可以让学生算一算、做一做、唱一唱、演一演、跳一跳等,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在“动”中育情,让学生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我在教学中利用课件,让学生上讲台,在电子白板上操作,选择上学前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学生兴趣很高,上来的同学认真选择,下面的同学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当学生选对了,屏幕上会响起好听的音乐,打上一个大红钩,并奖励一朵小红花,做的同学高兴,下面的同学也情不自禁地为他喝彩,当全部选对后,机器人还会高兴地跳舞,学生也跟着高兴地举着手叫“耶”,这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样一个练习,学生连续多做几遍也总觉得意犹未尽。这样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切入实际操作,比单纯的教师口头出题或写在黑板上,效果强得多,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得到行为指导的巩固。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大胆改革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中,寓教于乐,学生一定会在愉悦中受在教育,在欢乐中健康成长,从而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切实提高思品课的教学实效。
一、精心设计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应该简洁明快,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要学习这课的欲望。教师要发挥创造性,使导课新颖、别致、巧妙。 列举几种常用的开头形式予以说明:
(1)问题情景导入:根据教学内容的设问让学生回答,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2)小品表演导入:把教材内容编成小品,以形象的表演导入新课。
(3)情境渲染导入:通过播放录音、电影、录像片断、放映幻灯等,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 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
(4)激情谈话导入:把握教学要求,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用情真意切的语言,亲切自然地导入新课。
(5)悬念设疑导入:教师先把课文中的故事或事例的矛盾冲突揭示出来,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6)游戏活动导入: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游戏、竞赛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艺活动导入新课,给学生创设轻松愉 快的学习气氛。
除此之外,还有“以情激情”、“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对比分析”、“ 故事引题”等导入新课的方法。总之,思想品德课的导入环节没有固定模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精心设计。
二、运用古典诗词,使思想品德课道理通俗易懂
古诗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内容,诗词常常寓意深刻,给人启迪,令人深思,把这些诗句运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深奥的政治道理。比如在学习“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知识点时,我选用了学生熟悉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并设问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再请学生回答,最后总结出原因。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做到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不仅名诗可以用,名句也可以信手拈来,巧助思想品德课教学。例如在讲“艰苦奋斗”这一知识点时,我先让学生搜集不同时代关于艰苦奋斗的名言,然后上课时让学生发言,同学们列举了“艰苦奋斗,玉汝于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通过这些名句,学生深刻领悟到了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当代中学生更要发扬这种精神。
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课堂引用名句名言,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而且提高了教学实效。
三、引入自主活动,让政治理论贴近现实生活
学生积极有效地动口、动手,是课堂活跃的主要标志。活动具有驱动力,使学生愿意说和做,所以教师就要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原给学生,让他们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四、利用音乐手段,让思想品德课生动活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远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为了强化政治理论教学,在上课时适当引入音乐,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心声召唤学生、教育学生,引发其对科学理论的共鸣,可以使政治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例如在讲“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些知识点时,让学生熟悉并吟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走进新时代》等歌曲,并及时补充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光辉业绩,同学们听得严肃认真,群情激昂,其豪迈心情也是油然而生。在歌声中,党的形象高大起来,神圣起来。又如,在讲《中国环境问题》时,又播放了《美丽草原我的家》《天堂》等歌曲,这些歌曲不仅激发了学生珍惜、热爱美好环境的热情,而且也让学生有了保护环境,同破坏环境行為做斗争的坚强决心。
五、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让思想品德课教学手段现代化
从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特点看,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特点是讲究明理、激情、导行。其中特别强调道德情感的激励即激情的作用,强调情境教学手段的应用,强调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不仅道德观念的形成需要情感的参与,而且在道德行为的实践方面也要有情感的参与,这样才能表现出鲜明的爱憎,区分出美丑,判断出是非,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体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
思品课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可以让学生算一算、做一做、唱一唱、演一演、跳一跳等,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在“动”中育情,让学生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我在教学中利用课件,让学生上讲台,在电子白板上操作,选择上学前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学生兴趣很高,上来的同学认真选择,下面的同学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当学生选对了,屏幕上会响起好听的音乐,打上一个大红钩,并奖励一朵小红花,做的同学高兴,下面的同学也情不自禁地为他喝彩,当全部选对后,机器人还会高兴地跳舞,学生也跟着高兴地举着手叫“耶”,这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样一个练习,学生连续多做几遍也总觉得意犹未尽。这样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切入实际操作,比单纯的教师口头出题或写在黑板上,效果强得多,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得到行为指导的巩固。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大胆改革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中,寓教于乐,学生一定会在愉悦中受在教育,在欢乐中健康成长,从而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切实提高思品课的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