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是学习物理学科的启蒙,它的理论知识和一些物理现象都来源于人们在生活中的发现和总结,和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相对于语文、数学及其他学科来说,初中物理难度有点大,尤其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就是“天书”。此外,物理学科的学习内容侧重于理论性(原理、定律、定义),虽说也有实验教学,但都“准看不准动”,这就导致了初中物理的学习不甚理想,学生出现厌学现象。
一、目前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概念的背诵冲击了真实的观察
对于物理的学习,我们最初的印象就是各种定律(阿基米德定律、欧姆定律)、公式(电阻、压强、密度),以及各种数值的计算(速度、重力、浮力)。像声音的传播、热量的释放、物质的凝固等现象,本来都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认真观察和体验的,却变成了课堂上的背诵和试卷上的填空。怎么观察?观察什么?结果怎样?都变成了“概念背诵”。我们不否认理科的学习就得记忆一些理论知识,也不否认要想考试能够顺利通过,必须经过“题海大战”。只是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来说,它的实际观察要重于概念的背诵。只要经过亲自观察和体验,所有的理论都会“凝固”在大脑中。
2.纸质的作业冲击了实际的操作
初中物理中的光、电、热、声、力这几部分知识的学习,都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像杠杆的作用,摩擦力的产生等都离不开实际操作和体验。尤其是电路的串联、并联特点,滑轮的使用原理,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等物理现象都需要学生亲自去操作、实验,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生生地把它们变成了“纸上谈兵”,同时,教师的纸质作业对实际操作有一定的冲击。每天的作业,不是去观察物质的凝固,而是对电阻、热能反复计算,不是让学生去观察家用电器上的功率特点,而是去计算电流的强度、光的速度。离开了实际操作和应用的作业,有什么意义?
3.频繁的考试冲击了探索和研究
高考的“指挥棒”使得我们的学习不得不接受考试的检验,即使是很“生活化”的实践操作也必须在考试中完成。物理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很多定律、公式本来应该是在实验室里安静地思索、研究的过程,却变成了作业本上一道道重復的练习题;本来应该在生活中仔细地观察并研究的物理现象,也变成了试卷上决定学生“命运”的考分。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是不做作业又不行,不参加考试更不行,物理学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中“艰难”地行走着,又怎么会出现像杨振宁、丁肇中那样扬名世界的物理学家?
二、物理“回归”策略
1.让物理学习“回归”本真
我们的教师不缺乏丰富的物理理论知识,但缺乏耐心引导的策略,不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但缺乏认真观察的理念。我们的学生呢,不缺乏善于观察的眼睛,但缺乏怎样观察的思路,不缺乏学习的兴趣,但缺乏探究的环境。本应该是创设一个有助于学生观察的氛围,却变成了文字性的总结和枯燥的背诵。为了物理能够真正实现“物有所理”的愿望,我们要把单调的理论背诵更换为真实的观察,在观察中理解,在理解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
以“物态变化”知识点中的固体、液体、气体三者的概念及转化过程为例进行说明。这其间需要背诵“熔化”“凝固”“熔点”“凝固点”的概念,学生背得快,忘得也快。教师只需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观察的条件或者环境,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去观察物质的变化,观察冰变成水、蜡烛变成蜡水、糖变成糖水的熔化过程。
以上物态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很常见,只是学生不善于观察,只知道“物质从固态到液态需要吸收热”的理论概念,而没看到铁块也能熔化成铁水的现象;只知道“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气”的道理,却没有去观察它究竟是怎样“变化”的。要想让学生学习物理轻松一点,对物理现象的兴趣浓厚一点,就必须让死记硬背少一点、引导观察多一点。让物理“走进”生活,用眼去观察,用脑去思考,用手去操作才会出真知。
2.让物理教学“回归”生活
以上现状都说明一个“理”:我们的物理教学不能墨守成规于教材知识的重复记忆,既然它源自生活,就让它“回归”于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总结,从而引发新的思考,探究其原理意义。不管是惯性、参照物的切身体验,还是滑轮、浮力的原理探究,以及温度、密度的测量,都需要在生活中去“检验”。有了生活这个“实验室”,有多少困惑不能解决?有多少难题不能突破?有多少物理现象不能解释?只要让物理回到生活中,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例如:在讲到“参照物”这个知识点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乘坐火车时向窗外观看时的感觉;在讲到“惯性”概念时,则回顾乘坐公交车时司机猛然刹车时身体的变化;进门闻到厨房传来的阵阵香味的时候就可以验证“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这一物理知识。这些现象都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感受最深,引导进行分析,就会轻松理解。
不管是理论解释还是实例验证,都告诉我们:物理教学和我们的实际生活不可分割。要想学好物理这门学科,就必须时刻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课堂引入,必须联系生活;课中举例,必须回顾生活;课后练习,必须观察生活;引导督促,必须长期坚持。这样,学生才会养成主动观察的习惯,才会对物理产生兴趣,从而主动从生活中去发现课堂上的物理现象,并通过实际操作去验证。让物理教学“回归”生活,势在必行。
3.让生活“解释”物理现象
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初中女生在给家里的钟表安装电池时,把电池的正负极装反了,导致钟表不“工作”,还说表坏了要更换。就在准备更新钟表的时候,她的爸爸再次打开电池盒,才发现事情的“真相”。听到这事,让人瞠目结舌,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物理学习已经远离了生活,和生活脱轨了。其实,不只是这件事,还有许多物理现象都需要在生活中去验证,让生活“解释”它的原理和意义。离开了生活的物理学习,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例如,学了“阻力”和“杠杆原理”这两个知识点,我们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解释,把学生带到粗糙的石子路和光滑的水泥路上体验一下便知分晓。然后,带一根木棍,让学生去亲自撬动一块石头,感受杠杆的力量。对于“固体”“液体”“气体”三者的互相转化,更需要在生活中去观察,让生活去“解释”。
上面的“笑话”和列举的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所教的物理知识,看上去都比较容易理解,也不难解释其意义。但是,一旦拿到生活中,就会发现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物理现象,不能仅靠教师的口头举例和学生的大脑回忆,需要真正深入到生活中。用眼睛观察水变成了水蒸气,用双手感触烫鸡蛋把“热”传递给凉水,用自己的实际操作体验滑轮的作用,让生活“解释”这一切,一切都真相大白。
所有的理论学习都需要在生活中去验证,物理学科尤其需要。实现初中物理由“课本”到“生活”的华丽转身,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需要学生的认真观察,还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让物理学习不要局限于教材的概念定律中,要拓展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只有“回归”生活的物理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作者单位:甘肃省古浪县西靖阳光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晓寒)
一、目前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概念的背诵冲击了真实的观察
对于物理的学习,我们最初的印象就是各种定律(阿基米德定律、欧姆定律)、公式(电阻、压强、密度),以及各种数值的计算(速度、重力、浮力)。像声音的传播、热量的释放、物质的凝固等现象,本来都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认真观察和体验的,却变成了课堂上的背诵和试卷上的填空。怎么观察?观察什么?结果怎样?都变成了“概念背诵”。我们不否认理科的学习就得记忆一些理论知识,也不否认要想考试能够顺利通过,必须经过“题海大战”。只是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来说,它的实际观察要重于概念的背诵。只要经过亲自观察和体验,所有的理论都会“凝固”在大脑中。
2.纸质的作业冲击了实际的操作
初中物理中的光、电、热、声、力这几部分知识的学习,都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像杠杆的作用,摩擦力的产生等都离不开实际操作和体验。尤其是电路的串联、并联特点,滑轮的使用原理,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等物理现象都需要学生亲自去操作、实验,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生生地把它们变成了“纸上谈兵”,同时,教师的纸质作业对实际操作有一定的冲击。每天的作业,不是去观察物质的凝固,而是对电阻、热能反复计算,不是让学生去观察家用电器上的功率特点,而是去计算电流的强度、光的速度。离开了实际操作和应用的作业,有什么意义?
3.频繁的考试冲击了探索和研究
高考的“指挥棒”使得我们的学习不得不接受考试的检验,即使是很“生活化”的实践操作也必须在考试中完成。物理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很多定律、公式本来应该是在实验室里安静地思索、研究的过程,却变成了作业本上一道道重復的练习题;本来应该在生活中仔细地观察并研究的物理现象,也变成了试卷上决定学生“命运”的考分。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是不做作业又不行,不参加考试更不行,物理学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中“艰难”地行走着,又怎么会出现像杨振宁、丁肇中那样扬名世界的物理学家?
二、物理“回归”策略
1.让物理学习“回归”本真
我们的教师不缺乏丰富的物理理论知识,但缺乏耐心引导的策略,不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但缺乏认真观察的理念。我们的学生呢,不缺乏善于观察的眼睛,但缺乏怎样观察的思路,不缺乏学习的兴趣,但缺乏探究的环境。本应该是创设一个有助于学生观察的氛围,却变成了文字性的总结和枯燥的背诵。为了物理能够真正实现“物有所理”的愿望,我们要把单调的理论背诵更换为真实的观察,在观察中理解,在理解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
以“物态变化”知识点中的固体、液体、气体三者的概念及转化过程为例进行说明。这其间需要背诵“熔化”“凝固”“熔点”“凝固点”的概念,学生背得快,忘得也快。教师只需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观察的条件或者环境,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去观察物质的变化,观察冰变成水、蜡烛变成蜡水、糖变成糖水的熔化过程。
以上物态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很常见,只是学生不善于观察,只知道“物质从固态到液态需要吸收热”的理论概念,而没看到铁块也能熔化成铁水的现象;只知道“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气”的道理,却没有去观察它究竟是怎样“变化”的。要想让学生学习物理轻松一点,对物理现象的兴趣浓厚一点,就必须让死记硬背少一点、引导观察多一点。让物理“走进”生活,用眼去观察,用脑去思考,用手去操作才会出真知。
2.让物理教学“回归”生活
以上现状都说明一个“理”:我们的物理教学不能墨守成规于教材知识的重复记忆,既然它源自生活,就让它“回归”于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总结,从而引发新的思考,探究其原理意义。不管是惯性、参照物的切身体验,还是滑轮、浮力的原理探究,以及温度、密度的测量,都需要在生活中去“检验”。有了生活这个“实验室”,有多少困惑不能解决?有多少难题不能突破?有多少物理现象不能解释?只要让物理回到生活中,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例如:在讲到“参照物”这个知识点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乘坐火车时向窗外观看时的感觉;在讲到“惯性”概念时,则回顾乘坐公交车时司机猛然刹车时身体的变化;进门闻到厨房传来的阵阵香味的时候就可以验证“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这一物理知识。这些现象都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感受最深,引导进行分析,就会轻松理解。
不管是理论解释还是实例验证,都告诉我们:物理教学和我们的实际生活不可分割。要想学好物理这门学科,就必须时刻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课堂引入,必须联系生活;课中举例,必须回顾生活;课后练习,必须观察生活;引导督促,必须长期坚持。这样,学生才会养成主动观察的习惯,才会对物理产生兴趣,从而主动从生活中去发现课堂上的物理现象,并通过实际操作去验证。让物理教学“回归”生活,势在必行。
3.让生活“解释”物理现象
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初中女生在给家里的钟表安装电池时,把电池的正负极装反了,导致钟表不“工作”,还说表坏了要更换。就在准备更新钟表的时候,她的爸爸再次打开电池盒,才发现事情的“真相”。听到这事,让人瞠目结舌,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物理学习已经远离了生活,和生活脱轨了。其实,不只是这件事,还有许多物理现象都需要在生活中去验证,让生活“解释”它的原理和意义。离开了生活的物理学习,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例如,学了“阻力”和“杠杆原理”这两个知识点,我们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解释,把学生带到粗糙的石子路和光滑的水泥路上体验一下便知分晓。然后,带一根木棍,让学生去亲自撬动一块石头,感受杠杆的力量。对于“固体”“液体”“气体”三者的互相转化,更需要在生活中去观察,让生活去“解释”。
上面的“笑话”和列举的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所教的物理知识,看上去都比较容易理解,也不难解释其意义。但是,一旦拿到生活中,就会发现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物理现象,不能仅靠教师的口头举例和学生的大脑回忆,需要真正深入到生活中。用眼睛观察水变成了水蒸气,用双手感触烫鸡蛋把“热”传递给凉水,用自己的实际操作体验滑轮的作用,让生活“解释”这一切,一切都真相大白。
所有的理论学习都需要在生活中去验证,物理学科尤其需要。实现初中物理由“课本”到“生活”的华丽转身,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需要学生的认真观察,还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让物理学习不要局限于教材的概念定律中,要拓展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只有“回归”生活的物理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作者单位:甘肃省古浪县西靖阳光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