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all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教化,是探究,是发问,是求异。而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创新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培养课堂教学启发艺术,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那么,启发思维更应该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主旋律。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技艺适时而巧妙地启迪、诱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学会动脑思考和语言表达,生动活泼、轻松愉悦地获得发展。
  在今天,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于“注入式”教学而言的。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一教法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启发式教学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自觉性;既重视知识的传授,又强调学生智力和非智力能力的发展。同时,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语文课堂教学是创新思维培养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改革课堂教学。一要营造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从而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促使他们去探究,去创造,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二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语文教材被誉为“培养想象力的学校”。因此,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如读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头脑中就会出现一幅水天相接的秋日美景图。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每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无不借助课文,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遨游于宇宙之中。
  
  三、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栖息地,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由此可见,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内化为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融为一体。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中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培养学生审美趣味,获得审美愉悦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文质兼美,皆是作者体验生活,抒发性灵之作,有着极强的可读、可感性,这些文章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灵动活跃中透出很浓的人文意识,也极大地刺激着人内心隐秘的世界,激发着人潜意识里的审美愉悦。
  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词语丰富,读来节奏婉转,这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课文中所形成的画面,可以更好地拓展课文的内涵,可以更好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比如读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学生可以尽情想象:一棵枝繁叶茂的绿树,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一个身穿长衫之人,拥抱自然,展望家园的情景,体现了一个厌弃官场之人回归家园的急切心情。通过想象,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许多可感的画面,强化了对文本的理解,从而知象外之音,弦外之意,味外之趣,获得审美愉悦。
  同时,教师形象和人格完美结合的魅力,也会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因为,在教学中,教师既是审美者,又是一个审美对象,学生喜欢某个学科其实某种程度上的潜意识是来源于对教师的喜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注意仪容仪表,光明磊落、品德纯厚,对学生充满关爱,这无形中会使学生产生如坐春风之感,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这是一种形象的魅力,是一种品质的魅力,是一种人文素质的魅力,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
  
  五、确立以人为本思想,着眼于发展人的个性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注重人的内在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存在。而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因此,教师不仅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益友。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思想解放,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双方都处于心理愉悦而思维活跃的情境之中。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彰显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
  在语文的教育方法上,教师应该做到“灌”和“导”相结合,以“导”为机,变“被动”为“主动”。依据新课程标准,不断探究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后,同行们都在积极探讨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把语文课上得更富有诗意,更充满魅力,更深受学生欢迎。为此,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便成为同行们的热门话题。下面谈谈笔者对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源远流长    古今中外就不乏创设情境的鲜活例子。宋朝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流传甚广,它就是情境教学的精彩案例。洞房花烛夜,秦少游要入洞房,苏小妹出三道题目考他。其中一道是给“闭门推出窗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泠沅曾经说过:“教育,有的时候就是讲故事——教学研究人员应该多听教师讲教学的故事,教师应该多听学生讲在学习过程中的故事,在讲述与倾听中,我们能受到很多启发,产生教育的灵感。”确实,我们很多有益的想法,是在不断思考中形成的。也许今天你没想明白什么,“一样的天,一样的脸,一样的我还在你的面前”,但是我们只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实践,才能不断地前行。  有的人,做了几十年的工作
缺乏想象力是初中生作文的通病,也是一直困扰初中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笔者鉴于此,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为主旨,尝试着进行了一些作文教学改革。    一、创设情境,触发想象力    要触发学生的想象力,笔者认为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是比较好的方法。这不仅可以解决学生拿到作文却无从下手的问题,还可以间接地为他们提供写作的材料,从而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思考。那么,怎样创设作文教学情境呢?
[摘要]每天,我总会提醒自己:“今天,你用爱为学生喝彩了吗?”我把每个学生看成是一个新的世界,用自己的心去爱他们,细心探索他们丰富而脆弱的内心,欣喜地发现他们哪怕是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理解,爱是一种鞭策。在爱的阳光里,快乐在我们心头荡漾。  [关键词]播撒爱心 信任 幸福笑脸 课堂    走出大学校门,迈上了三尺讲台,已有六个春秋了。在这六年的教学生涯里,有过酸,尝过甜,苦中
本来,以一部影片所虚构的事实来讨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优劣并不科学,但考虑到影片《看上去很美》所虚构的事实不仅来自于我们的现实生活,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因此,这一命题似乎还可以成立。  班级教育是一种根据年龄和认知水平,把一定数量的学生组织起来,并依据相关教育教学管理规定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的形式。在讲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今天,陈旧的班级教育之弊端日渐显现,教师与学生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受害者。这在影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教学除了要完成“三维”目标外,还要让学生读史明鉴,用所学书本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国际问题或国内问题,以激发学生关注我们的生活的兴趣,并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理论性较强,再加上学生基础知识的缺乏,尤其是我们普通中学的学生,他们对课本内容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和热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即“走进历史,贴近
新的课程标准,把阅读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新课标对中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速度都作了具体规定,还推荐了十部必读名著。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甚至思想上存在很多的误区,以致现在的阅读教学还没能得到普遍的重视,教者不重视引导,家长不太支持,学生缺乏激情。要想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提高阅读教学效益,就必须在阅读环境和阅读主体上做工作,让各方面达成共识,形成志趣,一起把“阅读”摆渡到
笔者作为一名体育学校的音乐教师,一直认为,自己面对的是一群既特殊而又普通的孩子,他们作为体育学校的学生,平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体育训练,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注重体育成绩,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意志。同时,他们也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孩子,他们喜欢电影,喜欢音乐,充满了青春的炽热的情感,对美好的事物有着天生的向往和喜爱。不可否认,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文化成绩或许并不那么出色,在日常封闭的单调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为深化地理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笔者在课改实验中深刻认识到,要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必须树立新理念,“活”用新教材。只有更新教育理念,才能积极主动推进新课程改革。地理新教材渗透了课改的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用活新教材,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一、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怎样使学生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并立志献身于社会,是初中政治教育的一大重要课题,也是一大难点,既使教师引导了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因为学生今后还要立足于社会,个人价值最终还是表现在与社会的关系上。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与社会的关系,给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足够的营养,那就是教育学生树立为社会尽责任的意识,让学生始终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