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不仅能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新知识,还能鼓励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已知与未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大脑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潜能,从而有效地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水平得以提高,拓宽了学生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外延和内涵。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口语交际
【作者简介】蔡若羽,广州市增城区挂绿小学。
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提出了“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它是一种基于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工具,它采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主题关键词与图像或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不仅可以使大脑的思维可视化,还能够不断激发思维,使大脑释放出更多的潜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根据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等的理论,应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发展并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加强。小学生所特有的年龄阶段特征以及小学英语课程所具有的学科特点,更让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目前,笔者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对于口语交际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在活动中的表现不够自信大方,自主性不强,交际内容受限,缺乏创新意识,存在应付心理。为了改善当前小学生英语课堂上口语交际活动的现状,笔者尝试合理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以下笔者将结合实践案例进行阐述。
一、 巧妙设计思维导图,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内在推力,是学生学习动机和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器。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們的注意力容易被色彩鲜明的线条和图案吸引。因此,生动形象的思维导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我要学,我爱学,我乐学”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出兼容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思维导图,并在适当的时机呈现出来。如广州教育科学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12“ Christmas is coming ”第一课时对话课的思维导图(见图1)用热烈喜庆的红色为底色和炸弹形状为图形表示话题——圣诞节,用鲜艳明亮的黄色为底色、以椭圆形表示与话题相关的信息——圣诞节月份和圣诞老人等,以舒适理智的绿色和蓝色为底色、长方形为本节课的重点——询问他人节日活动的问答句型,还有表示隶属关系的线条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关注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再如五年级上册Unit 6“At the weekend ”第一课时,该课时主要学习Jiamin一家周末的活动,本课时的思维导图(见图2)中用太阳和月亮来表示课文中出现的三个时间段,用箭头表示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彩色图片表示具体人物和活动,这样的设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降低了学生理解课文逻辑的难度,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为新知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 灵活构建知识网络,夯实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础
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认知结构与知识的网络化水平呈正相关,知识的网络化水平越高,认知水平越高。思维导图与人体大脑的神经网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可以通过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将大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使知识网络可视化。通过思维导图呈现语言点的搭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使小组活动中合作会话的成效最大化(王丽, 2017)。思维导图的出现,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材料,清晰地了解到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激活旧知,同时成为一个“脚手架”,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新知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进行流利顺畅且富有逻辑的口语交流,巩固所学,发展能力。如在教授广州教科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At the weekend”时,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理清文本脉络,划分层次,完成思维导图,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从主干问题到分支问题依次展开,抽丝剥茧,由浅入深,这样图文并茂的深层次信息加工过程,能延长信息保持的时间长度,拓宽记忆容量,强化信息痕迹,使学习者记忆深刻。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复述课文,既巩固了教学重难点,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学生初步熟悉了构建思维导图的学习策略后,教师还可以“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结对或小组互助等活动方式让学生完成剩下的思维导图,并派出代表上台做“小老师”,使学生热情高涨,踊跃参与到课堂中来,也真正做到照顾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如教授四年级下册Unit 12“Christmas is coming”第一课时对话课时(见图3)。思维导图的运用,使学习者更高效地掌握新知识,更便捷地提取知识,从而使学习者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三、 自主进行思维训练,拓展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能力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不仅能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新知识,还能鼓励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已知与未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大脑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潜能,从而有效地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水平得以提高,拓宽了学生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外延和内涵。如在教授四年级下册Unit 12“Christmas is coming”对话课时(见图4),师生和生生互动完成思维导图后,教师“撤去”思维导图中的词句,只剩下“支架”,引导学生自选有关节日的主题,根据所学创设节日思维导图,创设后与他人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询问他人有关节日的信息,并展示思维导图设计成果,教师可在这个过程中担任“帮助者、启迪者或同伴”等角色,带领学生尽可能地开动脑筋,灵活创设,自主交流。最终对思维导图和交际活动采用形成性评价,可以采用自评、他评、小组评等形式,学生在收集总结评价后不断完善思维导图,最后上台展示,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如教授广州教科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 At the weekend”时,教师引导学习者将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长、难的文本分层分级处理,化繁为简,由易到难,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同时适当“留白”,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跳一跳,摘个桃”,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教师甚至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撤去部分或整个支架,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有意义的口语交际活动,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真正实现了“用英语做事情”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综上,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多维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语言创造性。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优化了课堂,还创新了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使用英语进行有“信息沟”的口语交际的主人翁,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能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自主探究,不断生成,教学相长。思维导图能将各种零散的智慧、观点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允许学生自由联想。思维导图聚焦主题,为相关主题的条理性、顺畅性和快捷性提供语言载体。交际主题明确,线索清晰,知识归纳整合,充分激发了他们用英语交流的潜能,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善讲、敢讲、乐讲,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供了支撑,它已经成为学生发言的依靠和抓手,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冯新春,2017)。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当然,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活动中的运用,不仅限于课堂,还可以延伸到课堂外的生活中,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和自身实际,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策略,全方位地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丽.搭建支架,有效表达——以译林版5A Unit 6 My e-friend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7(11):46-47.
[3]冯新春.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初探[J].学周刊,2017(31):131-132.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口语交际
【作者简介】蔡若羽,广州市增城区挂绿小学。
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提出了“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它是一种基于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工具,它采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主题关键词与图像或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不仅可以使大脑的思维可视化,还能够不断激发思维,使大脑释放出更多的潜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根据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等的理论,应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发展并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加强。小学生所特有的年龄阶段特征以及小学英语课程所具有的学科特点,更让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目前,笔者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对于口语交际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在活动中的表现不够自信大方,自主性不强,交际内容受限,缺乏创新意识,存在应付心理。为了改善当前小学生英语课堂上口语交际活动的现状,笔者尝试合理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以下笔者将结合实践案例进行阐述。
一、 巧妙设计思维导图,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内在推力,是学生学习动机和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器。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們的注意力容易被色彩鲜明的线条和图案吸引。因此,生动形象的思维导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我要学,我爱学,我乐学”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出兼容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思维导图,并在适当的时机呈现出来。如广州教育科学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12“ Christmas is coming ”第一课时对话课的思维导图(见图1)用热烈喜庆的红色为底色和炸弹形状为图形表示话题——圣诞节,用鲜艳明亮的黄色为底色、以椭圆形表示与话题相关的信息——圣诞节月份和圣诞老人等,以舒适理智的绿色和蓝色为底色、长方形为本节课的重点——询问他人节日活动的问答句型,还有表示隶属关系的线条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关注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再如五年级上册Unit 6“At the weekend ”第一课时,该课时主要学习Jiamin一家周末的活动,本课时的思维导图(见图2)中用太阳和月亮来表示课文中出现的三个时间段,用箭头表示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彩色图片表示具体人物和活动,这样的设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降低了学生理解课文逻辑的难度,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为新知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 灵活构建知识网络,夯实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础
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认知结构与知识的网络化水平呈正相关,知识的网络化水平越高,认知水平越高。思维导图与人体大脑的神经网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可以通过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将大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使知识网络可视化。通过思维导图呈现语言点的搭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使小组活动中合作会话的成效最大化(王丽, 2017)。思维导图的出现,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材料,清晰地了解到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激活旧知,同时成为一个“脚手架”,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新知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进行流利顺畅且富有逻辑的口语交流,巩固所学,发展能力。如在教授广州教科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At the weekend”时,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理清文本脉络,划分层次,完成思维导图,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从主干问题到分支问题依次展开,抽丝剥茧,由浅入深,这样图文并茂的深层次信息加工过程,能延长信息保持的时间长度,拓宽记忆容量,强化信息痕迹,使学习者记忆深刻。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复述课文,既巩固了教学重难点,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学生初步熟悉了构建思维导图的学习策略后,教师还可以“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结对或小组互助等活动方式让学生完成剩下的思维导图,并派出代表上台做“小老师”,使学生热情高涨,踊跃参与到课堂中来,也真正做到照顾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如教授四年级下册Unit 12“Christmas is coming”第一课时对话课时(见图3)。思维导图的运用,使学习者更高效地掌握新知识,更便捷地提取知识,从而使学习者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三、 自主进行思维训练,拓展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能力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不仅能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新知识,还能鼓励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已知与未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大脑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潜能,从而有效地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水平得以提高,拓宽了学生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外延和内涵。如在教授四年级下册Unit 12“Christmas is coming”对话课时(见图4),师生和生生互动完成思维导图后,教师“撤去”思维导图中的词句,只剩下“支架”,引导学生自选有关节日的主题,根据所学创设节日思维导图,创设后与他人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询问他人有关节日的信息,并展示思维导图设计成果,教师可在这个过程中担任“帮助者、启迪者或同伴”等角色,带领学生尽可能地开动脑筋,灵活创设,自主交流。最终对思维导图和交际活动采用形成性评价,可以采用自评、他评、小组评等形式,学生在收集总结评价后不断完善思维导图,最后上台展示,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如教授广州教科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 At the weekend”时,教师引导学习者将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长、难的文本分层分级处理,化繁为简,由易到难,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同时适当“留白”,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跳一跳,摘个桃”,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教师甚至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撤去部分或整个支架,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有意义的口语交际活动,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真正实现了“用英语做事情”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综上,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多维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语言创造性。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优化了课堂,还创新了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使用英语进行有“信息沟”的口语交际的主人翁,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能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自主探究,不断生成,教学相长。思维导图能将各种零散的智慧、观点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允许学生自由联想。思维导图聚焦主题,为相关主题的条理性、顺畅性和快捷性提供语言载体。交际主题明确,线索清晰,知识归纳整合,充分激发了他们用英语交流的潜能,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善讲、敢讲、乐讲,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供了支撑,它已经成为学生发言的依靠和抓手,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冯新春,2017)。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当然,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活动中的运用,不仅限于课堂,还可以延伸到课堂外的生活中,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和自身实际,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策略,全方位地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丽.搭建支架,有效表达——以译林版5A Unit 6 My e-friend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7(11):46-47.
[3]冯新春.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初探[J].学周刊,2017(3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