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选择与实践研究总报告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然而现实的语文课堂是围绕“阅读”,口头表达听说、语文知识、书面表达写作、其他学习方法,都是添加式的,是辅助的。阅读是核心,与听说写成为“主从”式,阅读任务是刚性、显性,其他任务添加式的、弹性的。(有语文味的课是添加的好、有的缺少语文味的课就是老师的佐料加的不好),语文味是靠老师外加的,使语文教学变成了老师的个人行为,而不是课程规定。这样上好语文课的外部条件是很差的。教材不是课程内容,语文教材给出的是教材内容,现在教什么由老师判断决定,就显得无序、随意,不能构成结构化的语文链。教师是课程内容的实施者:现在的错位是老师变成了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内容应该由课程制定者规定。无论哪一门课程,其课程内容应该是明确的,结构化的、典型的、系统的。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应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并朝向“表达”,在教材编写上,应变阅读本位的“阅读教材”为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材”,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变“阅读主导”为“表达主导”,在教学内容上,应变“理解课文”为注重“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
  因此我们课题组全面分析、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点教学,将语文教学的重心侧重于“表达”和“运用”,对小学语文各年级段“表达、运用”即语文本体性知识点进行提炼、整理、汇总,并展开实践研究,建构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更有效的学习语文知识,逐渐提高语文素养。
  一、研究问题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实践研究,挖掘出小学语文各年段阅读教学中语文本体性知识点,通过整理汇总,建构各年段语文本体性知识体系,以此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首先,此课题研究是现行语文教学的需要。一篇篇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多样的,面对着“丰富”和“多样”,我们重点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教师从课文中挖掘,然而从课文中挖掘哪些知识点,怎么挖掘,挖掘的深度和广度又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人的语文素养、喜好、观念等因素,也就是“教什么”很不确定。正因如此,“教什么”比“怎么教”永远重要成为了语文学科教学所独有的公理。因此我们成立课题组,并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全面分析、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本体性知识,对小学语文各年级段本体性知识点进行提炼、整理、汇总,并展开实践研究,建构比较完善的各年段语文本体性知识体系,以此来解决当前困扰广大语文教师 “教什么”的难题,让更多的教师明确语文阅读教学中本体性教学的知识点,从而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更有效的学习语文知识,逐渐提高语文素养。
  其次,此课题研究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由此可以看出语文首先是一门实践性课程,然后这门实践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将阅读教学中关于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知识加以提炼和整理,形成较为完善的案例为后续语文教学,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三,此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才有生命力。课题研究不但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良药,还是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良方。以课题研究骨干带动全体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再通过课堂教学以教师发展带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一贯做法。
  二、研究程序:
  (一)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通过实践研究,挖掘出小学语文各年段阅读教学中语文本体性知识点,通过整理汇总,建构各年段语文本体性知识体系,以此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2、研究内容:
  1、小学语文本体性知识选择的依据标准和实践策略。
  2、小学语文中年级段本体性知识教学汇总和实践策略。
  3、小学语文高年级段本体性知识教学汇总和实践策略。
  3、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16年2月—2016年4月)
  实验阶段(2016年5月—2016年10月)
  总结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1月)
  在以上三个阶段中,课题研究的阶段性任务是: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2月—2016年4月)
  (1)搜集研究资料,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等,讨论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2)学习了解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课题组管理制度。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6年5月—2016年10月)
  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共同讨论协商研究的具体计划,明确各自分工,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交流研究的心得。
  第三階段:结题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1月)
  (1)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出带普遍性、具有可行性,既有时代特点,又有较强操作性的做法,撰写一批有指导意义、辐射性较强的经验论文。
  (2)去粗取精,抽取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请专家论证、提升、完善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方法
  从哲学的层面来说,将采取由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开展研究。具体的方法还有: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语文学科本体性知识建构”的文献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突破。   (2)行动研究法:
  重视教学行动中的研究、反思与矫正,不断优化教师“语文本体性知识”的教学选择与实现能力,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水平。
  (3)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概括,较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找到可以运用和遵循的规律性的东西。
  三、研究成果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通过一次次课例研讨、打磨,运用经验总结法,将设计教学方案时如何提取本体性知识,以及提取本体性知识需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汇总整理。
  1、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
  “以生为本”就是在选择知识点和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如:同样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在中年级和高年级教学中,就截然不同,中年级的教学目标是:认识比喻句,能分辨本体和喻体,初步感受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而高年级的教学目标是,认识比喻句的类型,能够熟练运用这种修辞手法。
  2、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
  在课题研究之初,我们的研究计划是将一册书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都一一罗列出来,然后进行汇总整理,教师再针对知识点进行教学,但是脱离了一定语言环境的知识点,再怎么讲也失去了其最初的语文味,学生学习的过程倍感枯燥,经过认真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在这个过程中只关注到语言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的一面,才会导致这样的后果。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让语文知识点的教学不再枯燥乏味,我们决定从课标入手寻求答案。在不断的学习研讨之后我们发现了这样一句话,“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就把这句话做为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适度、恰当地“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理解言语的表达规则和表达方式,通过互听课、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举一反三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点的能力也有明显的提升。另外在知识点的选择上我们以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学段目标和内容为指导思想,恰当从课文中提炼知识点进行教学。因此我们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是我们课题研究甚至是今后教学的重要依据。
  3、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那么语文素养包括哪些内容?课题组经过查阅资料、研讨交流,得出结论。语文素养应包括: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感,思维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味,审美情趣等内容。在课题组进行研究时,我们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对本体性知识进行恰当的选择与实践应用。
  4、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重点。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熟练运用语言文字,因此在研究中我们以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如:归纳主要内容用上关键词,回答问题应用关联词语,要求运用总分结构,运用某种修辞手法,续写课文故事等等,经过一年的时间研究,课题组把握各种训练时机,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实践证明,课题组研究的小学语文本体性知识选择的依据标准和实践策略具有可行性,适合小学语文教学,符合本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学生学习语文,提升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设想
  1、今后计划把知识点教学设计录制成微课,让更多的学生可以运用媒体學习,实现研究成果的最大化。
  2、课题组成员课题研究的整体能力与素质不是太高,理论素养相对较薄弱,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显得不足,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与培训。
  3、繁重的事务,课务,使少数教师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之中,给研究工作的深入带来困难,少数课题组成员课题研究的主动性不足,研究不够深入。
  4、课题研究虽已接近尾声,但是对语文教学的研究永不止步,今后课题组还会继续深入的在语文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其他文献
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
期刊
当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教学改革的深入,中学思想政治课越来越重视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其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然而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还仅限于传授的讲授式教学,多媒体却成了一种演示的工具。他们在课堂上演示了大量的内容,课堂教学由“人灌”变成了“机灌”、“电灌”,并没有注重发挥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作用。这种重媒体轻学生、以媒体代替学生的教学现象,其根本上仍然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 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新课改提倡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除了应当向学生传授、讲解基础的语文学科知识之外,更应当借助语文学科中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情感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内心情感,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和特点,老师要用宽容、客观的心态去面对,在明确自己肩上教育重任,积极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同时,也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和道德素质。  一、教学个性化的专业素养  1、包容对待学生的个性化。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宽容的教学态度是必须具备的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師应
期刊
一所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诸如新成员的教育和融入,人际关系的协调,职业道德的教育,教风学风的形成,习惯养成教育等许多问题会在潜移默化中解决和提升。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一、以“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他人”为核心理念,打造学校文化,也就是互信和自信。  互信的实质是“信人”,即信任别人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一个语言发展的着重时期。所以提高藏族小学生的汉语口语能力的就是极为重要的任务。对开拓藏族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气氛,硬化语文学习实践,提升学生普通话水平,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具有深刻的意义。我在实习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访谈形式结合拉萨地区藏族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情况,了解了拉萨地区藏族小学生汉语口语的能力情况,准保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一些建议:一、教师要学会籍大学生的兴趣点善
期刊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然而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也需要培养和激发。据考察和研究,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种典型形式: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第二类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第一类情况是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第二类情况是学生因教与学等多种因素,不善思考,思维惰性大,不能提出问题或者是不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对教育
期刊
由于受特殊语言环境的影响,藏族学生的汉语言基础相对较弱。因此,根据藏族学生的现实情况,强化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引导其在接触汉语、感知汉语、研习汉语的过程中,从内心生发出对于汉语的热爱之情,进而激发藏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彰显语文课育人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实意义。  一、着眼藏族学生实际,创新课堂授课流程  藏族具有自身独特的藏语言体系,绝大部分的藏族学生都是在此种语言文化环
期刊
【摘 要】中学生处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中学生 良好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慢慢培养形成的,而中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抓好中学生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人,所以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要从点滴小事抓起、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关键期抓起,下面就谈谈我是如何培养
期刊
录制工具和方法:电脑,微课制作工具,录音机  设计思路:通过前面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经济这政治领域的改革。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意识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非常重要,因此必须进项全面的土地改革。因为仍维持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地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只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将以后的发展问题好说好做。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