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采用探究性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分析阅读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通过几个方面的研究,讨论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实施探究性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不同于接受式教学,它非常强调学习的参与和体验,重视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教学过程的建立,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其基本过程具有六个要素:(1)提出问题;(2)进行猜想和假设;(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4)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5)检验与评价;(6)表达与交流.
一、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探究项目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学改革最深入的部分.教师需要全面把握教材的各个部分,熟悉各个部分的知识特点,选择出可以作为探究性教学的内容,有效地拓展探究性教学内容,建立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课题,使得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走向开放化.例如,在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时,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是通过改变磁体南北极和改变导线与电源正负极的接线,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出结论.这种做法有益于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总结能力,但对学生主体行为展开不足,就这种教法而言,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目标.在这个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教师没有直接做演示实验,而是在学生能力范围内提出有效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进行有实质意义的探究,从而在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要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探究实验中,教师必须对课堂中提出的有效问题加以研究.
二、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向导,引入新课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求改变课程的引入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探究问题,形成探究假设,使学生亲身参与物理学习的探究和生活实践,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引入新课程.比如,教师将砝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录测力计的数据,然后将测力计上挂的砝码放入水中,让学生猜测数据会否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物理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学生根据已经 学习过的物理知识,利用学习经验,对所探究的主题提出相应的 假设和猜想,针对一些现象,让学生猜测可能发生的现象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对这些现象或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探索过程,探索可能的结论和原因.
三、改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占主导地位,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还是教材.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师生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激励、协调的作用,让学生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积极地让学生动手去实验,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阅读理解及分析总结,自己找出实验的原理,设计并讨论实验方案,选取实验器材等.此外,还应将探究性实验的范围扩大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探究、实践、创造中自主地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外实验是对课堂实验的补充,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扩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去分析、理解、创新,同时,增加学生独立设计和操作实验的机会,教师只是做一定的引导和启发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自我评估和记录报告的习惯.评估意识的树立可以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纠正,比如,物理量单位的正确与否,探究结果是否合理等,这对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将大有益处.将物理实验的教育学真正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四、科学的评估,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法通常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而不能客观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这也是传统教学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主要原因.新课程的改革,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钻研能力,还需要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做知识的讲授者,而应和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对积极参加实验探究活动或者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尤其是平时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更要注意评价的及时性和科学性,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总之,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采用探究性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分析阅读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根据学生的的实际情况、教学环境等,将探究性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由于探究性教学法目前还不是很完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不同于接受式教学,它非常强调学习的参与和体验,重视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教学过程的建立,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其基本过程具有六个要素:(1)提出问题;(2)进行猜想和假设;(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4)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5)检验与评价;(6)表达与交流.
一、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探究项目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学改革最深入的部分.教师需要全面把握教材的各个部分,熟悉各个部分的知识特点,选择出可以作为探究性教学的内容,有效地拓展探究性教学内容,建立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课题,使得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走向开放化.例如,在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时,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是通过改变磁体南北极和改变导线与电源正负极的接线,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出结论.这种做法有益于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总结能力,但对学生主体行为展开不足,就这种教法而言,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目标.在这个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教师没有直接做演示实验,而是在学生能力范围内提出有效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进行有实质意义的探究,从而在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要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探究实验中,教师必须对课堂中提出的有效问题加以研究.
二、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向导,引入新课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求改变课程的引入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探究问题,形成探究假设,使学生亲身参与物理学习的探究和生活实践,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引入新课程.比如,教师将砝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录测力计的数据,然后将测力计上挂的砝码放入水中,让学生猜测数据会否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物理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学生根据已经 学习过的物理知识,利用学习经验,对所探究的主题提出相应的 假设和猜想,针对一些现象,让学生猜测可能发生的现象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对这些现象或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探索过程,探索可能的结论和原因.
三、改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占主导地位,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还是教材.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师生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激励、协调的作用,让学生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积极地让学生动手去实验,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阅读理解及分析总结,自己找出实验的原理,设计并讨论实验方案,选取实验器材等.此外,还应将探究性实验的范围扩大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探究、实践、创造中自主地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外实验是对课堂实验的补充,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扩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去分析、理解、创新,同时,增加学生独立设计和操作实验的机会,教师只是做一定的引导和启发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自我评估和记录报告的习惯.评估意识的树立可以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纠正,比如,物理量单位的正确与否,探究结果是否合理等,这对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将大有益处.将物理实验的教育学真正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四、科学的评估,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法通常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而不能客观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这也是传统教学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主要原因.新课程的改革,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钻研能力,还需要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做知识的讲授者,而应和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对积极参加实验探究活动或者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尤其是平时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更要注意评价的及时性和科学性,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总之,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采用探究性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分析阅读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根据学生的的实际情况、教学环境等,将探究性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由于探究性教学法目前还不是很完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