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衡阳师范学院185名女教职工的SCL-90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统计分析得知该校的女教职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优于全国常模。但该校青年女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仍不太乐观,较之40岁以上的女教职工,其心理健康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个人、学校及社会进一步重视女教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师范院校;女教职工;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7?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47-02
师范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为我国培养和输送教师人才的伟大使命。虽然,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不断拓宽,但进入教育领域仍是其主流。在师范院校的师资队伍中,女性教职工的比例不断上升,在很多院校已经超过了男性。然而,相对于男性,女性的生理特点更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严重时会对教学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从我校女教职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入手,以探求师范院校女教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我校女教职工人数为501人,已经超过了男教职工的数量,而且这种性别比例仍有扩大之趋势。无论从数量还是从教学任务,女教职工与男教职工一起已成为我校的中流砥柱。此次参与调查的女教职工一共185名,覆盖学校的各个工种、职称和年龄段,均为承担一线教学任务的女教职工。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以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问卷调查内容采用SCL-90身心症状测评表,供选用90个题目,测量范围覆盖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九个因子。调查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我校女教职工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测评,二是按照不同的年龄段划分对我校女教职工进行测评,确定不同年龄段女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差异。访谈主要针对心理健康专题展开探讨,用以确定我校女教职工的心理状态,以论证测量数据形成的原因。
二、数据及结果
(一)我校女教职工心理健康整体情况
在对我校185名女教职工进行测评后,结果显示,在所测量的9组因子中,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校女教职工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在9组因子中,躯体化、人际敏感和焦虑相对于其他因子分偏高,其中人际敏感因子分最高。(见表1)
(二)我校女教职工不同年龄段心理健康状况
该部分的测评以40岁为年龄分界点,40岁以下的共计138人,40岁以上的共计47人。测量数据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教职工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40岁以下的女教职工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因子分上均高于40岁以上的女教职工。(见表2)
(三)访谈数据
参与访谈的女教职工总共37人,主要就教学、生活、职称评定、收入、身体机能等话题展开访谈,访谈结果显示,40岁以上的女教职工在教学、生活、职称评定、收入方面的态度比较乐观,压力较小,但在身体机能方面问题较多,身体机能明显处于下滑状态。相对而言,40岁以下的女教职工在教学、生活、职称评定、收入方面的压力较大,表现出焦虑情绪。
三、分析与讨论
1.我校女教职工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通过测量数据以及访谈结果综合分析,我校女教职工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全国水平,主要原因是:①我校地处三线城市,工作和生活节奏较缓,压力较低。②高校教师的教学压力相对于中小学较低,可取得的各类教学资源也更丰富;③女性在教育方面更具有细心、耐心、谦和的优势,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得心应手。④我校对教职工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视,经常举行相关活动和讲座,对教职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2.我校40岁以下的女教职工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40岁以上的女教职工。通过测量数据以及访谈结果综合分析,主要原因在于:①青年女教职工面临较大的收入压力,因为教师并非高收入阶层,因此青年女教职工在住房、抚养子女、服装化妆等方面的开支较大,经济压力大;②青年女教职工面临较大的职称晋升压力,由于学校非常重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青年教职工的个人进修和专业提升方面要求较高,致使青年女教职工的职称晋升方面面临较大压力,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③青年女教职工面临较大的教学压力,由于青年教师在我校的教学工作中承担了主要的教学任务,因此青年女教职工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承受的压力较大,此外学校对教学质量严格把关,因此在教学质量的监督方面青年女教师的压力也比较大。
总之,得益于我校对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以及所处环境等因素,我校女教职工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与40岁以上的女教职工相比,青年女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较大。同时,在现行的教育形势下,我校女教职工在各方面的压力也日趋增加,期望学校和社会均能继续重视师范院校女教职工的心理健康,不断提升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师风貌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师范院校;女教职工;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7?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47-02
师范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为我国培养和输送教师人才的伟大使命。虽然,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不断拓宽,但进入教育领域仍是其主流。在师范院校的师资队伍中,女性教职工的比例不断上升,在很多院校已经超过了男性。然而,相对于男性,女性的生理特点更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严重时会对教学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从我校女教职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入手,以探求师范院校女教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我校女教职工人数为501人,已经超过了男教职工的数量,而且这种性别比例仍有扩大之趋势。无论从数量还是从教学任务,女教职工与男教职工一起已成为我校的中流砥柱。此次参与调查的女教职工一共185名,覆盖学校的各个工种、职称和年龄段,均为承担一线教学任务的女教职工。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以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问卷调查内容采用SCL-90身心症状测评表,供选用90个题目,测量范围覆盖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九个因子。调查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我校女教职工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测评,二是按照不同的年龄段划分对我校女教职工进行测评,确定不同年龄段女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差异。访谈主要针对心理健康专题展开探讨,用以确定我校女教职工的心理状态,以论证测量数据形成的原因。
二、数据及结果
(一)我校女教职工心理健康整体情况
在对我校185名女教职工进行测评后,结果显示,在所测量的9组因子中,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校女教职工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在9组因子中,躯体化、人际敏感和焦虑相对于其他因子分偏高,其中人际敏感因子分最高。(见表1)
(二)我校女教职工不同年龄段心理健康状况
该部分的测评以40岁为年龄分界点,40岁以下的共计138人,40岁以上的共计47人。测量数据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教职工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40岁以下的女教职工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因子分上均高于40岁以上的女教职工。(见表2)
(三)访谈数据
参与访谈的女教职工总共37人,主要就教学、生活、职称评定、收入、身体机能等话题展开访谈,访谈结果显示,40岁以上的女教职工在教学、生活、职称评定、收入方面的态度比较乐观,压力较小,但在身体机能方面问题较多,身体机能明显处于下滑状态。相对而言,40岁以下的女教职工在教学、生活、职称评定、收入方面的压力较大,表现出焦虑情绪。
三、分析与讨论
1.我校女教职工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通过测量数据以及访谈结果综合分析,我校女教职工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全国水平,主要原因是:①我校地处三线城市,工作和生活节奏较缓,压力较低。②高校教师的教学压力相对于中小学较低,可取得的各类教学资源也更丰富;③女性在教育方面更具有细心、耐心、谦和的优势,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得心应手。④我校对教职工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视,经常举行相关活动和讲座,对教职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2.我校40岁以下的女教职工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40岁以上的女教职工。通过测量数据以及访谈结果综合分析,主要原因在于:①青年女教职工面临较大的收入压力,因为教师并非高收入阶层,因此青年女教职工在住房、抚养子女、服装化妆等方面的开支较大,经济压力大;②青年女教职工面临较大的职称晋升压力,由于学校非常重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青年教职工的个人进修和专业提升方面要求较高,致使青年女教职工的职称晋升方面面临较大压力,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③青年女教职工面临较大的教学压力,由于青年教师在我校的教学工作中承担了主要的教学任务,因此青年女教职工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承受的压力较大,此外学校对教学质量严格把关,因此在教学质量的监督方面青年女教师的压力也比较大。
总之,得益于我校对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以及所处环境等因素,我校女教职工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与40岁以上的女教职工相比,青年女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较大。同时,在现行的教育形势下,我校女教职工在各方面的压力也日趋增加,期望学校和社会均能继续重视师范院校女教职工的心理健康,不断提升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师风貌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