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打动人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ingz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在艺术领域的感知有别于成人,因为自身的年龄特点,幼儿在情感表达上较弱。幼儿的美工区自主活动中,创作的作品往往是幼儿真实的情感表达和美好向往。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艺术行为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尊重幼儿的艺术表现,发掘幼儿的艺术细胞,教师不能以成人的审美去要求幼儿的作品,这样只会扼杀幼儿的创造性。
  一、评价在幼儿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评价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可以在美术活动中消除幼儿不敢画、画不好的不良情绪,激励幼儿大胆想象,勇敢尝试。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幼儿使其产生对美术活动的信心,引导他们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及促进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教师积极有效的评价也有助于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二、幼儿美术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评价的过程就是活动中师幼间互动的过程,它传达了教师对幼儿的情感、态度,影响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和对教师的情感发展。
  (一)美术“专业”观念下,评价重结果、重技巧
  成人眼中的“专业”美术作品要求是绘画基本功要扎实,注重写实和绘画的技巧,甚至对于一个物体、一个场景该如何画的逼真,都有一套可背诵可掌握的秘诀。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也或多或少受到这种“专业”审美要求的影响,以前幼儿的绘画学习一开始就被控制在教师统一指导统一下笔的过程中,幼儿原本脑洞大开,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就此被扼杀,更谈不上自主探究,他们的作品都是千篇一律,毫无个性。
  (二)“大家好”思想下,赞美语空洞而泛泛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过于空洞,类似不错、很棒、厉害等空洞的评价词汇让幼儿觉得教师在应付,造成幼儿的绘画兴趣不足。虽然空洞的赞美语也能够起到肯定幼儿作品的作用,但这种没有促进作用的评价会打击到幼儿学习的信心。对于画的不尽如人意的幼儿,教师要么批评他“乱涂乱画”,要么对其置之不理,听之任之,或者会使其继续按着不尽如人意的轨迹继续发展,导致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三、美术教学评价有效对策
  新的评价策略,是要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尊重、理解和欣赏,就算指出不足之处也能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善意,促使幼儿不断改进绘画,提升绘画技能,并在能力提升的同时树立绘画的兴趣和自信。
  (一)尊重、悦纳-----“情绪激励”策略育兴趣
  《指南》指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每位幼儿都是能力有别、天赋不同,生活经历也不同,对事物的看法自然也是千差万别的,我们要理解并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虽然一个人的艺术表现总和他的经验、修养有关,但幼儿年龄尚小,可塑性极强,教师的善意评价将改变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组织美术活动评价时教师要做到平等尊重、标准合理。在美术创作中,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孩子,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尽情涂鸦,尊重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用欣赏的眼光来看他们的作品。
  (二)倾听、理解-----“画外话”策略知心声
  《指南》建议我们“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评价,是建立在了解、熟知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首先就要了解作品、弄清作者的创作想法,才能做出准确、有效的评价。
  有一次绘画活动的主题是《柳树》,幼儿们都画了高高大大的树干和茂盛的枝条和密密麻麻的柳叶,唯独熙熙小朋友画的柳树是一张白纸上只有一棵柳树粗粗的树干和光秃秃的柳枝,显得格外萧条。熙熙自己解释了:“现在是冬天了,我画的就是冬天的柳树,冬天柳树的叶子都掉光了,我前兩天在生态公园里看到的柳树就是这样没有叶子的。”可不是吗,现在是冬季,把这种想法勇敢的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对真理的捍卫,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以个人主观想法、成人化的眼光进行,而应该充分认识作品,了解作者内心的创作想法,做出正确评价。
  (三)具体、明确-----“目标指向”策略显实效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角度很多,可以评价幼儿作品的色彩、线条、布局、整体美感等等,因此,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教师可以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多角度评价,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发现自我闪光点,并在教师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改进,推动幼儿绘画水平的提高。
  例如小班绘画活动《有趣的太阳》,这次绘画活动的目标我将它设定为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和大小不同圆形、色彩来表现想象中的太阳,然后幼儿们运用自己五彩斑斓的画笔进行自主创作。有的幼儿用橙色笔画了个小圆圈,有的用火红色画了个大圆圈,有的画了半圆,有的在圆圆的太阳边画上绽放的光芒……画好之后,我组织大家一起来欣赏同伴的作品,引导幼儿看看谁画的太阳跟别人都不一样,谁画的太阳最特别,在欣赏评价的过程中,我放弃了传统的像不像的评价标准,主要侧重从线条的流畅性,色彩搭配的和谐感方面。教师和幼儿紧紧围绕这个评价目标,也从中感受到一幅好的美术作品需要注意的方面。
  四、结语
  幼儿园美术评价活动中,教师要从《指南》的要求出发,把幼儿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给他们自由探究的空间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恰到好处又富有针对性的评价,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翔,并从中体验探索的乐趣,发展创新的能力。
其他文献
一、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  (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攻击性是一种导致人和动物身体或情感受伤害的行为,或者是导致财物损坏或毁灭的行为。拍、抓、掐、踢、吐、咬、威胁、侵略、羞辱、闲话、攻击、辱骂、欺负、毁坏和破坏都是攻击性行为的例子。虽然每一种行为都会带来伤害的结果,但是儿童使用攻击性行为却有着不同的原因。另外有的观点指出“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以上观
期刊
焦点育德是指以社会焦点事件为案例素材,以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活动及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为途径,对学生进行育德的方法。  由于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对外开放及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多元文化的激烈碰撞,产生的大量新问题、新矛盾。智能终端及大数据等信息科技的发展扩大这些问题的影响力,导致一些人价值观扭曲,行为失范,学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首先,在功利主义大潮冲击下,学校德育地位被忽视;其次,德育载体疏离
期刊
在农村的小学,每个班级里面都有一些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的留守生活,缺乏必要的引导和关爱,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出现不同层次的心理问题,他们渴望被爱,但又无法得到爱,所以出现冷漠、固执和偏激等问题。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改变他们那冷漠的心灵。美国目标教育倡导者布鲁姆教授说过:“学生的心灵犹如一块奇异的土地,当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当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有命运的收获。”教育是用心
期刊
一、研究背景  在一次科学集中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选择的主题是大班的科学活动主题《有趣的转动》,主要以游戏作为贯穿全程的路线,让孩子们以游戏为载体自由的探索能够转动的物体,在活动开展之前,我对活动的内容进行了选择,制定了活动的目标,鉴于大班孩子是喜欢探索的、比较活泼的,我在设定目标时认真把握了孩子的特点、能力,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在这次科学集中教学活动中吸引孩子在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参与
期刊
曾经有人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我愿意成为那一棵树,那一朵云——我更愿意用爱为孩子们点燃一盏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故事一:等待表扬  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刘xx那张噘着嘴的胖嘟嘟的小脸.于是我又回忆起下午那一幕.  下午第二节下课,我把刘xx叫到我面前,看到他那噘得高高的小嘴,我的火腾的一下就上来了“怎么,你还挺委屈?课
期刊
当前,随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与学师生的双边活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师权威与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做法已逐步为新教法取缔,在新课改下,如何造就健全的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我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构建对提升教师素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影响、造就、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意义深远。  一、教师人格魅力及其意义  “人格”是指一个人得到社会最基本的尊重、认可与信任。“教师人格”是针对教师群体而言的,是
期刊
“没有一艘船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把人带向远方”,艾米莉·狄金森曾如此赞美书籍对人类的重要性。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教师这一职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培育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阅读如同空气一样不可或缺。  一、提升教师阅读智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从宏观层面而言,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1世纪,基础教育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所所树立的课程观是生成的
期刊
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活动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首先要准备材料,其次要决定取舍,合理安排,确定主题。这一过程中,主要依靠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作文就是选择适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所以整个作文的活动过程,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过程,所以掌握丰富的材料,才能使思维活跃,有了好的思维,就会有好的作文。  但是,现阶段大部分的作文教学并没有遵循这个思维规律,有点“工厂化批
期刊
学困生是指受到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心理健康受阻而导致学习成绩薄弱的学生。我们团阳小学现有学生280人,生源基本来源于周围乡村,他们的父母由于自身素质、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原因无心或无力管教孩子或者放任自流,任其发展。根据调查显示,团阳小学共有67名学困生,约占学校总人数的25%,形式严峻。因此,我们教师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困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有积极的意义。  一、
期刊
“立德”对教师来讲是立师德,对学生来讲是立学德。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一根本任务,每个教师都要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要在教书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在育人中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立足岗位,创造性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教师,立德的目的是为了树人,树“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人。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如何立德树人呢?简单来说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