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努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发现生活,提高感受生活的能力。要融作文教学于火热的社会生活和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从而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激发热情、生发灵感、升华思想、陶冶情操。写作目标应由“应试”为目标转为以“应需”为首务,写作是人的一种生活能力应该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写作内容呈开放型,以社会生活为写作源泉;写作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以“人”为本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改革教学方法。
关键词:兴趣;生活;劳动;活动;读书;积累
从《语文课程标准》中看,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作文难,难作文已成为众多学生的通病。学生对写作心存畏惧,是因为贪缺少生活体验,缺乏材料的积累,临到作文时,觉得脑子空空,无话可写。我认为,要搞好作文教学,必须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积累作文的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像做饭一样,写作也需要有素材,素材从哪儿来,当然要靠平时的积累,而大多数学生平时不注重积累,作文时既是抱佛脚,写出来的文章不是空洞无物,枯燥乏味,就是生搬硬套,千人一面。出现这种状况,也不能完全责怪学生,教师不能一味地将学生关在教室里背课文,读死书,要拓展学生生活地空间,给他们自由,让他们有时间,有机会去接近生活,体验生活,引导他们积累素材,构建号作文材料库,做到有备而“战”。
一、让学生留心生活,积累素材
“玩”是孩子们地天性,我们要有目的地玩,用心去玩,玩有所得,玩有所获。如在写(春天的发现》之前。我是这样要求的:“同学们,你们常常到田野里去玩,注意到了周田的一切吗?"”(没有),“春天到了,空气是多么清鲜,阳光是多么明媚,请同学们到田野里去时,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感受春天的气息,寻找春天的足迹,能发现什么?我们准备开茶话会《说春天)…”这样,同学们有了目的,玩的时候自然就会留心,不再是毫无意义的瞎胡闹了。一段时间后,如期举行的茶话会气氛热烈,同学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他们兴高采烈地唱起歌颂春天地歌《春天在哪里);有的满怀激情地吟咏了赞美春天的诗《咏柳):还有的感慨万千地背诵了有关春天地该语:一年之际在于春……同学们沉浸在快乐的回忆中。不久,他们便写出了真实可信的文章。之后,学生们都认为留心了身边的事物,有了写作内容,作文轻松多了。
二、让学生在劳动中积累素材。
素材的积累来自于对生活的感受,生活离不开劳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劳动诗最伟大的美,让孩子们认识这个美,诗教育的奥妙之一。是的,让孩子们参加劳动,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但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美德,使他们了解父母的艰辛,同时也为学生作文提供素材。如作文“记叙自己学会的一次家务劳动”。为了积累素材,培养学生自主生活的能力,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本领,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开学初,我就要求学生在家学做家务活,像洗碗,做饭,炒菜,拖地步,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次做不好,可以做两次,两次做不好可以做三次,直到熟练。然后思考:劳动时用了什么工具?经过了怎样的过程?劳动时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经过一段的实践后,把自己参加劳动的经过讲给大伙儿听。由于同学们亲自参加了劳动,作文时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就不会望文兴叹,大大地激发了写作兴趣。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素材。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丰富的活动是同学们最乐意参加的。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在活动中发现素材。如到校外参观,调查,访问,郊游等;在教室里开展歌咏比赛,说相声,讲笑话,演小品,将故事等:或在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玩老提小鸡,提迷,丢手,跳山羊等戏,学生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兴趣浓厚,心情也很快,引导他们一边活动一边思考:活动是怎样进行的?活动时同学们都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是什么心情?等等,以次来增加生活积累。拓宽思路。有一次·学校准各举行体操比赛,同学们学习体操的热情很高,学得特别认真,非常投入。看到这情景,我布置作文《一次×××的活动》。真是好样的,学生的作文写得精彩纷星、个性鲜明,富有真情实感。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发现了写作材料。
四、让学生从读书中获取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些格言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阅读还可以积累词汇,还可以为作文的素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歧励学生广读博览,培养读书习惯,从书中积累作文素材。
我们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都是名家名作,文质兼美,既可学到知识,又可以受到思想教育和语言原陶。我们要教会学生品评好段、好句、好词,教会学生从阅读中学到写作方法,有选择的让学生精读与背诵,有目的地積累素材,学以致用。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阿里山的云雾》,这两篇文章我指导学生通过精读,感受到了它们的美与神奇,然后布置了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与句,为它们写解说词或导游词,同学们兴致很高,纷纷提笔而作。学习了《桃花心木》与《乌塔》后,我又要求学生写读后感,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单从课文中获取知识也是有限的,我还主张学生有目的的、有计划地阅读报刊,课外书籍,扩大知识面,精读名家名篇、摘抄、背诵名言警句,消化吸收,使这些资料慢慢变为己有。此外,我还在班级中开展形式多样地读书活动,如创办图书角,交流读书收获,进行背诵比赛等,为学生积累作文的素材创设环境。
老舍先生说过:“对生活要有体验、多观察、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尽可能多接触一些事物,就是花木鸟兽,油盐酱醋也都应注意一下,什么时候用得上它,很难预料,但知道多了,看一点记一点,日积月累,日后大有好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就能构建好作文材料库,写起作文来就会根据需要,信手拈来,我们搞好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作文教学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需要更新作文教学观念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作文。
参考文献:
[1] 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作者单位:湖北省天门市第一小学)
关键词:兴趣;生活;劳动;活动;读书;积累
从《语文课程标准》中看,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作文难,难作文已成为众多学生的通病。学生对写作心存畏惧,是因为贪缺少生活体验,缺乏材料的积累,临到作文时,觉得脑子空空,无话可写。我认为,要搞好作文教学,必须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积累作文的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像做饭一样,写作也需要有素材,素材从哪儿来,当然要靠平时的积累,而大多数学生平时不注重积累,作文时既是抱佛脚,写出来的文章不是空洞无物,枯燥乏味,就是生搬硬套,千人一面。出现这种状况,也不能完全责怪学生,教师不能一味地将学生关在教室里背课文,读死书,要拓展学生生活地空间,给他们自由,让他们有时间,有机会去接近生活,体验生活,引导他们积累素材,构建号作文材料库,做到有备而“战”。
一、让学生留心生活,积累素材
“玩”是孩子们地天性,我们要有目的地玩,用心去玩,玩有所得,玩有所获。如在写(春天的发现》之前。我是这样要求的:“同学们,你们常常到田野里去玩,注意到了周田的一切吗?"”(没有),“春天到了,空气是多么清鲜,阳光是多么明媚,请同学们到田野里去时,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感受春天的气息,寻找春天的足迹,能发现什么?我们准备开茶话会《说春天)…”这样,同学们有了目的,玩的时候自然就会留心,不再是毫无意义的瞎胡闹了。一段时间后,如期举行的茶话会气氛热烈,同学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他们兴高采烈地唱起歌颂春天地歌《春天在哪里);有的满怀激情地吟咏了赞美春天的诗《咏柳):还有的感慨万千地背诵了有关春天地该语:一年之际在于春……同学们沉浸在快乐的回忆中。不久,他们便写出了真实可信的文章。之后,学生们都认为留心了身边的事物,有了写作内容,作文轻松多了。
二、让学生在劳动中积累素材。
素材的积累来自于对生活的感受,生活离不开劳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劳动诗最伟大的美,让孩子们认识这个美,诗教育的奥妙之一。是的,让孩子们参加劳动,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但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美德,使他们了解父母的艰辛,同时也为学生作文提供素材。如作文“记叙自己学会的一次家务劳动”。为了积累素材,培养学生自主生活的能力,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本领,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开学初,我就要求学生在家学做家务活,像洗碗,做饭,炒菜,拖地步,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次做不好,可以做两次,两次做不好可以做三次,直到熟练。然后思考:劳动时用了什么工具?经过了怎样的过程?劳动时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经过一段的实践后,把自己参加劳动的经过讲给大伙儿听。由于同学们亲自参加了劳动,作文时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就不会望文兴叹,大大地激发了写作兴趣。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素材。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丰富的活动是同学们最乐意参加的。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在活动中发现素材。如到校外参观,调查,访问,郊游等;在教室里开展歌咏比赛,说相声,讲笑话,演小品,将故事等:或在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玩老提小鸡,提迷,丢手,跳山羊等戏,学生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兴趣浓厚,心情也很快,引导他们一边活动一边思考:活动是怎样进行的?活动时同学们都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是什么心情?等等,以次来增加生活积累。拓宽思路。有一次·学校准各举行体操比赛,同学们学习体操的热情很高,学得特别认真,非常投入。看到这情景,我布置作文《一次×××的活动》。真是好样的,学生的作文写得精彩纷星、个性鲜明,富有真情实感。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发现了写作材料。
四、让学生从读书中获取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些格言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阅读还可以积累词汇,还可以为作文的素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歧励学生广读博览,培养读书习惯,从书中积累作文素材。
我们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都是名家名作,文质兼美,既可学到知识,又可以受到思想教育和语言原陶。我们要教会学生品评好段、好句、好词,教会学生从阅读中学到写作方法,有选择的让学生精读与背诵,有目的地積累素材,学以致用。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阿里山的云雾》,这两篇文章我指导学生通过精读,感受到了它们的美与神奇,然后布置了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与句,为它们写解说词或导游词,同学们兴致很高,纷纷提笔而作。学习了《桃花心木》与《乌塔》后,我又要求学生写读后感,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单从课文中获取知识也是有限的,我还主张学生有目的的、有计划地阅读报刊,课外书籍,扩大知识面,精读名家名篇、摘抄、背诵名言警句,消化吸收,使这些资料慢慢变为己有。此外,我还在班级中开展形式多样地读书活动,如创办图书角,交流读书收获,进行背诵比赛等,为学生积累作文的素材创设环境。
老舍先生说过:“对生活要有体验、多观察、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尽可能多接触一些事物,就是花木鸟兽,油盐酱醋也都应注意一下,什么时候用得上它,很难预料,但知道多了,看一点记一点,日积月累,日后大有好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就能构建好作文材料库,写起作文来就会根据需要,信手拈来,我们搞好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作文教学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需要更新作文教学观念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作文。
参考文献:
[1] 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作者单位:湖北省天门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