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改革地理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实施素质教育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对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问题意识;中学;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51-02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即要具有问题意识。以“问题”解决为主轴的学习方式促使中学地理教学的首要工作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主体性,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
  1 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笔者曾在地理教学中做过如下试验:
  在高一班级讲授湘教版必修III“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时以课堂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随着讨论深入,学生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是一堂很多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课”。随后,在高三班级对相同内容进行复习,教师设计系列思考题,引导学生找到答案,课堂气氛沉稳而有序。一周后,相关内容让学生进行回忆,高三的学生竟或翻阅教材,或冥思苦想,显然都在认真回忆教师曾是怎么说的。而高一学生则能踊跃起身畅述心得。
  两者的教学程序如下:
  高一……教师:提出问题 → 学生:发现更多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高三……教师:提出问题 → 学生:接受答案,回想答案
  可见采用从问题到问题的教学策略(如高一班级),学生虽“问题成堆”,但他们的“问题意识”激发出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而采用从问题到答案的教学策略(如高三班级),哪怕是已有一定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的高三学生,课堂上似乎“问题都解决”了,但他们惯于接受教材或老师的观点,获取的仅仅是现成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科学创新精神,学习能力较差。
  教学实验表明,我们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会直接影响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地理学习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欠缺,哪怕给予他们求疑提问的足够空间,学生往往显示出茫然甚至无所适从的状态,主要原因如下:
  学生方面:①无疑可问。表现在过分依赖老师和书本传统的结论性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根本就没有提出问题的意识。②不敢问。许多学生怕提不出“好问题”而被老师看轻或被同学取笑,因此他们宁可把问题放在头脑里,也不愿将它提出来。③没有机会问。课堂上由于时间的紧迫,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大多数的教与学均由教师或部分优生包办代替,其他学生得不到发言的机会。
  教师方面:①观念问题:老想着完成认知目标,传授的应是准确的知识(答案)。②顾虑重重:教学过程中怕学生提的问题太离谱,影响尊严;怕学生提的问题太多,影响教学进度;怕学生答得不全面,不准确。③使用不当的策略。
  3 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措施
  3.1 教师转变地理教学观念:中学地理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观念,改变教知识、考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要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平,认真仔细地备好每一堂课,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3.2 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2.1 加强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所以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训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比如,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城市区位选择和规划,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让学生结合实际,讲讲所在城市建设的成就和不足,以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基本知识贫乏,则不利于培养问题意识。
  3.2.2 营造民主“土壤”,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营造融洽、宽松、平等、合作的民主平台。对学生的问题要认真对待,态度和蔼,杜绝语言或行为上的挫伤,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
  同时,应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多给学生设问“问题”的时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留有学生问“问题”的时间,(一般每节课不少于10分钟),并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空间,促使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问,为“问题”而创。例如:在学习区域地理时,要求学生应该想到该区域的空间位置、有什么、为什么、什么时候、怎么样。课外也可发给学生一本“提问本”,鼓励学生有问题及时弄懂,不但可以问老师,还可以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3.2.3 通过多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有赖于一定的知识基础、适宜的外部环境,还依赖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能,通过多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如:通过丰富的图、文、声、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问题,以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事实和现象,通过对课本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比较,形成问题情境;课堂上让学生互问互答,设置问题情境,不仅达到预期的学习任务,也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3.2.4 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給学生知识更加重要。
  (1)课堂提问学习法。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教给学生如何提问,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新见解、新方法、新方案。比如,在讲完黄赤交角知识点后,有学生感叹:要是黄赤交角不存在多好!笔者趁势提了这样一个假设:假如地球不是斜着身子公转,而是正着身子,将会出现什么新的地理现象?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地球将没有四季的更替;五带是否会消失;南极的冰是否会融化……通过思考和探索,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2)学案提问学习法。在高三的复习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密度,又充分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章节复习时,以“问题”情境作为教学内容的顺延,指导学生如何在复习中去发现问题,如何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思考,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使复习事半功倍。
  3.3 在课外地理教学中渗透问题意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从选题开始,到搜集资料、确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直至最终形成阶段性成果,整个过程无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对科学研究的切身体验。在这研究的过程中,极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缨.创设问题情境.培养中学生地理问题的意识.基础教育研究,2010(20)
  [2] 孙颖.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新课程·教研版,2010(06)
  [3] 曹邱.浅议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文教资料,2010(21)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行业管制的放松,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对市场进行迅速响应,运营商不得不持续进行结构重组和整合,优化业务流程
目的 观察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管腔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率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258件管腔器械(2017年10月~2019年5月),以2017年10月~2018年8月为活动前,以2018年9月~2019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不再是单独的通过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来满足顾客的价值需求,企业更多的是通过整合与企业关系密切的供应商、合作商、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旅游地形象研究一直是实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营销理论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要发展和维持同旅游者的长期关系,就必须从多个方面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48-01  语文教学,近年来已成为舆论热点。弄得我们语文教师手足无措。闭门思之,对语文教学的误解自不必言,就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某方面便存在着较大的失误,其突出地表现在学生的语文素养较差,现状堪忧。看看中学生的书写,字体潦草,笔顺颠倒;一个学生很难说是正儿八经读了几本著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少得可怜,语言文字的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本提倡创新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搭建展示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改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材灌输,轻教法改进和学法指导;重认知心理的操练,轻情感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语文要创新。  【关键词】试谈;语文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经验、体验、探索”等目标动词,这样要求学生获取的数学知识,必须通过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等活动来实现。而这些数学活动的开展,要创设生动有趣情境为前提。因此教师必须要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本文通过情境教学的结构功能分析、阐明情境教学之所以能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原因,并从中探索如何搞好情境教学的规律。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