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译是跨语际的交际活动。传统的交际观由于自身的局限不能很好地处理翻译过程中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三元关系。而关联翻译理论则把翻译视为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合理地阐释了翻译过程中源语作者的意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译者的翻译策略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关键词:关联理论;三元关系;源语意图;认知语境;翻译策略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交际行为,这种语际转换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这样一种三元关系。以前的各派理论对翻译过程的阐述都各有其合理性,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三元关系。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翻译中的三元关系。
一、关联理论与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从古至今,交际观历经了数种变迁,而随着交际观的变化,相应的翻译观也有所改变。关联理论产生之前,各种翻译观点采用了静态描述的方法来建构自己的翻译理论。翻译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二元过程。这种二元论忽视了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由此创建的翻译理论只能是片面的。正是因为传统交际观的不足,20世纪80年代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关联理论,试图较合理地解释交际现象,它折中了交际代码说和交际推理说。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行为,即说话人通过明示行为向听话人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听话人根据对方的明示行为所提供的信息,结合语境,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在这种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以最佳关联性为取向。Wilson的学生Gutt又进一步发展了关联理论,并把关联理论和翻译结合起来,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该理论把翻译看成是一个对源语进行语际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方式。译者要根据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语码的取舍,使译文读者找到译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也就是说,译文必须以最佳关联性为取向。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和标准。翻译的成功取决于相关因素的趋同度,趋同度越大,翻译越成功。
二、翻译过程中的三元关系
由于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和文化,有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就使得明示推理行为具有了双重性。译者一方面要根据原文作者的明示行为进行推理,取得理解原文的语境效果;另一方面还要把所理解的原文作者的意图向译文读者明示,使译文读者根据译文进行推理,取得语境效果。
1.准确理解并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翻译不仅是译义,更是译意。这个意,就是指意图,即原文作者的意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为了保证翻译交际活动的成功,译者不仅要传达出原文的信息意图,更重要的是要传达出原文的交际意图,在两者不可求全时,则取其交际意图。而原文作者和译者认知环境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干扰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这就要求译者首先对原语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充分了解原语与译语在句型结构、词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其次,译者要了解原文的交际背景、上下文关系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等。以下面两个句子的翻译为例:
(1) 你吃了吗?
译文1:Have you eaten?
译文2:Hello, how are you?
(2) 这叫做负荆请罪。
译文1:It is called "apologizing with twigs of the chaste tree on one's back".
译文2: It is called abject apologies.
句(1)是汉语中人们打招呼的习惯语。从文字的信息来看,似乎可以译为Have you eaten?但人们翻译时只取该句的交际意图,一般按照英美文化的习惯译成Hello, how are you?这样才能取得交际成功。句(2)“负荆请罪”的中文表层信息是“背着荆条向别人道歉”,深层信息是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请求对方惩罚。译文1虽然保持了原文的表层意思,但对于绝大多数未读过《史记》的西方读者而言,会对“apologizing with twigs of the chaste tree on one's back"这个短语感到不知所云。译文2的abject apologies(可怜兮兮地向对方道歉),虽然没有传达原文的民族色彩和语言特色,但却基本上反映了原文的内涵意义。也就是说,通常我们会取译文2所传达的交际意图,而不取译文1所传达的信息意图。
2.照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在充分理解原文之后,译者还要根据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选择适当的语码把原文作者的意图再现给译文读者。而在跨文化、跨语言的翻译交际中,认知环境差异影响着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译者为了确保译文读者能够正确理解译文,推断出源语作者意欲传达的信息和意图,需要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作出正确的估计。通过译文内增词、译文外增词加注等策略填补译文读者所缺省的文化图式,使读者能够认同源语中所预设的语用信息,并据此寻找到语符与语境的最佳关联,获得对原文的正确理解。看下面两句:
(3) Al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opened the way for the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of space, Western Europe is now taking the lion's share of the benefits.
(4) 他在戏中扮演包公
句(3)中“the lion's share”指“最大或最主要的部分”,这对英语读者来说是明白无误的。但如果直译成“狮子的分额”,汉语读者恐怕会不知所云。为了照顾汉语读者的认知环境,我们可把隐含意义明晰化,意译为“最大的好处”。全句译为:虽然美国开辟了对宇宙进行商业开发利用的途径,但正在从中获得最大好处的却是西欧。句(4)中包公是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这一词在英语中属“空缺”词汇,其形象多数英语读者不熟悉,直译回使译文读者困惑难懂,意译又会失去原文的文化特色。因此,译者采用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在括号内加注。译为:He played the male role of Judge Bao (the just and impartial judge in Chinese history) in the opera..
综上所述,在翻译中,译者究竟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取决于源语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根据源语作者意欲传达的语境效果的大小,译者可以决定是直译还是意译、是异化还是归化;对译文读者认知语境的估计,译者可以决定是增译还是减译、是改写还是替换。然而这二者并非是割裂的,它们共同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关联理论的翻译观给了译者较大的自由度,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里可能有不同的翻译方法。如one stone kills two birds 可保留原语文化特征,直译为“一石二鸟”,也可舍弃原文形象意译为“一举两得”,还可转换形象译为“一箭双雕”。译者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是译文读者找到译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就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活动是一种三元关系。译文应当被看作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之间合作、交流的结果。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直接影响着对源语作者意图的接受,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又能改变或加强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以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接受源语意图。反过来,源语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又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和采用。源语作者的意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译者的翻译策略,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参考文献
1、Sperber, Dan&Deridre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fnition[M]. Cambridge: Blackwell, 1986/1995
2、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M]. Cambridge: Basil Blackwell, 1991.
3、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
(作者单位: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关联理论;三元关系;源语意图;认知语境;翻译策略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交际行为,这种语际转换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这样一种三元关系。以前的各派理论对翻译过程的阐述都各有其合理性,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三元关系。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翻译中的三元关系。
一、关联理论与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从古至今,交际观历经了数种变迁,而随着交际观的变化,相应的翻译观也有所改变。关联理论产生之前,各种翻译观点采用了静态描述的方法来建构自己的翻译理论。翻译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二元过程。这种二元论忽视了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由此创建的翻译理论只能是片面的。正是因为传统交际观的不足,20世纪80年代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关联理论,试图较合理地解释交际现象,它折中了交际代码说和交际推理说。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行为,即说话人通过明示行为向听话人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听话人根据对方的明示行为所提供的信息,结合语境,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在这种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以最佳关联性为取向。Wilson的学生Gutt又进一步发展了关联理论,并把关联理论和翻译结合起来,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该理论把翻译看成是一个对源语进行语际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方式。译者要根据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语码的取舍,使译文读者找到译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也就是说,译文必须以最佳关联性为取向。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和标准。翻译的成功取决于相关因素的趋同度,趋同度越大,翻译越成功。
二、翻译过程中的三元关系
由于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和文化,有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就使得明示推理行为具有了双重性。译者一方面要根据原文作者的明示行为进行推理,取得理解原文的语境效果;另一方面还要把所理解的原文作者的意图向译文读者明示,使译文读者根据译文进行推理,取得语境效果。
1.准确理解并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翻译不仅是译义,更是译意。这个意,就是指意图,即原文作者的意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为了保证翻译交际活动的成功,译者不仅要传达出原文的信息意图,更重要的是要传达出原文的交际意图,在两者不可求全时,则取其交际意图。而原文作者和译者认知环境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干扰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这就要求译者首先对原语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充分了解原语与译语在句型结构、词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其次,译者要了解原文的交际背景、上下文关系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等。以下面两个句子的翻译为例:
(1) 你吃了吗?
译文1:Have you eaten?
译文2:Hello, how are you?
(2) 这叫做负荆请罪。
译文1:It is called "apologizing with twigs of the chaste tree on one's back".
译文2: It is called abject apologies.
句(1)是汉语中人们打招呼的习惯语。从文字的信息来看,似乎可以译为Have you eaten?但人们翻译时只取该句的交际意图,一般按照英美文化的习惯译成Hello, how are you?这样才能取得交际成功。句(2)“负荆请罪”的中文表层信息是“背着荆条向别人道歉”,深层信息是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请求对方惩罚。译文1虽然保持了原文的表层意思,但对于绝大多数未读过《史记》的西方读者而言,会对“apologizing with twigs of the chaste tree on one's back"这个短语感到不知所云。译文2的abject apologies(可怜兮兮地向对方道歉),虽然没有传达原文的民族色彩和语言特色,但却基本上反映了原文的内涵意义。也就是说,通常我们会取译文2所传达的交际意图,而不取译文1所传达的信息意图。
2.照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在充分理解原文之后,译者还要根据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选择适当的语码把原文作者的意图再现给译文读者。而在跨文化、跨语言的翻译交际中,认知环境差异影响着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译者为了确保译文读者能够正确理解译文,推断出源语作者意欲传达的信息和意图,需要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作出正确的估计。通过译文内增词、译文外增词加注等策略填补译文读者所缺省的文化图式,使读者能够认同源语中所预设的语用信息,并据此寻找到语符与语境的最佳关联,获得对原文的正确理解。看下面两句:
(3) Al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opened the way for the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of space, Western Europe is now taking the lion's share of the benefits.
(4) 他在戏中扮演包公
句(3)中“the lion's share”指“最大或最主要的部分”,这对英语读者来说是明白无误的。但如果直译成“狮子的分额”,汉语读者恐怕会不知所云。为了照顾汉语读者的认知环境,我们可把隐含意义明晰化,意译为“最大的好处”。全句译为:虽然美国开辟了对宇宙进行商业开发利用的途径,但正在从中获得最大好处的却是西欧。句(4)中包公是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这一词在英语中属“空缺”词汇,其形象多数英语读者不熟悉,直译回使译文读者困惑难懂,意译又会失去原文的文化特色。因此,译者采用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在括号内加注。译为:He played the male role of Judge Bao (the just and impartial judge in Chinese history) in the opera..
综上所述,在翻译中,译者究竟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取决于源语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根据源语作者意欲传达的语境效果的大小,译者可以决定是直译还是意译、是异化还是归化;对译文读者认知语境的估计,译者可以决定是增译还是减译、是改写还是替换。然而这二者并非是割裂的,它们共同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关联理论的翻译观给了译者较大的自由度,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里可能有不同的翻译方法。如one stone kills two birds 可保留原语文化特征,直译为“一石二鸟”,也可舍弃原文形象意译为“一举两得”,还可转换形象译为“一箭双雕”。译者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是译文读者找到译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就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活动是一种三元关系。译文应当被看作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之间合作、交流的结果。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直接影响着对源语作者意图的接受,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又能改变或加强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以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接受源语意图。反过来,源语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又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和采用。源语作者的意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译者的翻译策略,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参考文献
1、Sperber, Dan&Deridre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fnition[M]. Cambridge: Blackwell, 1986/1995
2、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M]. Cambridge: Basil Blackwell, 1991.
3、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
(作者单位: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