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看翻译中的三元关系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z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译是跨语际的交际活动。传统的交际观由于自身的局限不能很好地处理翻译过程中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三元关系。而关联翻译理论则把翻译视为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合理地阐释了翻译过程中源语作者的意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译者的翻译策略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关键词:关联理论;三元关系;源语意图;认知语境;翻译策略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交际行为,这种语际转换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这样一种三元关系。以前的各派理论对翻译过程的阐述都各有其合理性,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三元关系。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翻译中的三元关系。
  
  一、关联理论与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从古至今,交际观历经了数种变迁,而随着交际观的变化,相应的翻译观也有所改变。关联理论产生之前,各种翻译观点采用了静态描述的方法来建构自己的翻译理论。翻译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二元过程。这种二元论忽视了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由此创建的翻译理论只能是片面的。正是因为传统交际观的不足,20世纪80年代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关联理论,试图较合理地解释交际现象,它折中了交际代码说和交际推理说。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行为,即说话人通过明示行为向听话人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听话人根据对方的明示行为所提供的信息,结合语境,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在这种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以最佳关联性为取向。Wilson的学生Gutt又进一步发展了关联理论,并把关联理论和翻译结合起来,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该理论把翻译看成是一个对源语进行语际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方式。译者要根据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语码的取舍,使译文读者找到译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也就是说,译文必须以最佳关联性为取向。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和标准。翻译的成功取决于相关因素的趋同度,趋同度越大,翻译越成功。
  
  二、翻译过程中的三元关系
  
  由于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和文化,有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就使得明示推理行为具有了双重性。译者一方面要根据原文作者的明示行为进行推理,取得理解原文的语境效果;另一方面还要把所理解的原文作者的意图向译文读者明示,使译文读者根据译文进行推理,取得语境效果。
  1.准确理解并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翻译不仅是译义,更是译意。这个意,就是指意图,即原文作者的意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为了保证翻译交际活动的成功,译者不仅要传达出原文的信息意图,更重要的是要传达出原文的交际意图,在两者不可求全时,则取其交际意图。而原文作者和译者认知环境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干扰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这就要求译者首先对原语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充分了解原语与译语在句型结构、词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其次,译者要了解原文的交际背景、上下文关系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等。以下面两个句子的翻译为例:
  (1) 你吃了吗?
  译文1:Have you eaten?
  译文2:Hello, how are you?
  (2) 这叫做负荆请罪。
  译文1:It is called "apologizing with twigs of the chaste tree on one's back".
  译文2: It is called abject apologies.
  句(1)是汉语中人们打招呼的习惯语。从文字的信息来看,似乎可以译为Have you eaten?但人们翻译时只取该句的交际意图,一般按照英美文化的习惯译成Hello, how are you?这样才能取得交际成功。句(2)“负荆请罪”的中文表层信息是“背着荆条向别人道歉”,深层信息是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请求对方惩罚。译文1虽然保持了原文的表层意思,但对于绝大多数未读过《史记》的西方读者而言,会对“apologizing with twigs of the chaste tree on one's back"这个短语感到不知所云。译文2的abject apologies(可怜兮兮地向对方道歉),虽然没有传达原文的民族色彩和语言特色,但却基本上反映了原文的内涵意义。也就是说,通常我们会取译文2所传达的交际意图,而不取译文1所传达的信息意图。
  2.照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在充分理解原文之后,译者还要根据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选择适当的语码把原文作者的意图再现给译文读者。而在跨文化、跨语言的翻译交际中,认知环境差异影响着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译者为了确保译文读者能够正确理解译文,推断出源语作者意欲传达的信息和意图,需要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作出正确的估计。通过译文内增词、译文外增词加注等策略填补译文读者所缺省的文化图式,使读者能够认同源语中所预设的语用信息,并据此寻找到语符与语境的最佳关联,获得对原文的正确理解。看下面两句:
  (3) Al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opened the way for the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of space, Western Europe is now taking the lion's share of the benefits.
  (4) 他在戏中扮演包公
  句(3)中“the lion's share”指“最大或最主要的部分”,这对英语读者来说是明白无误的。但如果直译成“狮子的分额”,汉语读者恐怕会不知所云。为了照顾汉语读者的认知环境,我们可把隐含意义明晰化,意译为“最大的好处”。全句译为:虽然美国开辟了对宇宙进行商业开发利用的途径,但正在从中获得最大好处的却是西欧。句(4)中包公是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这一词在英语中属“空缺”词汇,其形象多数英语读者不熟悉,直译回使译文读者困惑难懂,意译又会失去原文的文化特色。因此,译者采用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在括号内加注。译为:He played the male role of Judge Bao (the just and impartial judge in Chinese history) in the opera..
  综上所述,在翻译中,译者究竟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取决于源语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根据源语作者意欲传达的语境效果的大小,译者可以决定是直译还是意译、是异化还是归化;对译文读者认知语境的估计,译者可以决定是增译还是减译、是改写还是替换。然而这二者并非是割裂的,它们共同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关联理论的翻译观给了译者较大的自由度,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里可能有不同的翻译方法。如one stone kills two birds 可保留原语文化特征,直译为“一石二鸟”,也可舍弃原文形象意译为“一举两得”,还可转换形象译为“一箭双雕”。译者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是译文读者找到译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就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活动是一种三元关系。译文应当被看作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之间合作、交流的结果。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直接影响着对源语作者意图的接受,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又能改变或加强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以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接受源语意图。反过来,源语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又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和采用。源语作者的意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译者的翻译策略,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参考文献
  1、Sperber, Dan&Deridre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fnition[M]. Cambridge: Blackwell, 1986/1995
  2、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M]. Cambridge: Basil Blackwell, 1991.
  3、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
  (作者单位: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对于翻译这个概念,很多人都做过解释。但是一般的教科书都把它定义为“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或者是“把一种语言的语言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但是,这种解释似乎过于绝对,因为翻译完全达到“准确”和“意义不变”等是不可能的,起码人们现在认为是这样。因此,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内达(Eugene A. N
期刊
儿童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它是文学的一部分。作家陈伯吹说:“儿童文学是文学领域中的一个部门,它反映着一般的文学方向和潮流,并且和成人文学同样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1]P40。由此可知,儿童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它与文学有着相通的、普遍适用的规律,它们都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表情达意的,而艺术形象的塑造是离不开“情”与“理”的。“那种排斥情感在审美创造过程中的激发作用,或者忽视理智在文艺创作过程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企业越来越多的引入了ERP系统,企业会计人员也越来越多地面临如何适应ERP环境的问题。本文比较了原有电算化会计系统与ERP中会计子系统在信息流模式、会计业务处理模式、以及在企业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等方面的不同;进而剖析了ERP系统的引入对于会计人员工作的主要影响。  关键词:ERP 会计人员 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到目前已经可以实现从记账凭证到会计报表
期刊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弱智学生在运动和动作学习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强调了特殊体育教学的功效和价值。并在深入研究体育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弱智学校体育教学策略,即教学对象的诊断、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分析、方法的选择、器械的准备、场地的布置等准备工作到教学的执行和教学中的及时修正调整等。  关键词:弱智儿童;特殊体育;教学原则;教学策略;    1 前言    体育与其他学科共同
期刊
本文在调研基础上,对大学生就业市场歧视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从用人单位、毕业生自身、高校及政府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旨在找出解决就业歧视的方法,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市场歧视 影响因素 建议与对策     大学毕业生作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宝贵财富,却在社会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遭受到诸如此类的歧视,使得毕业生就业难,阻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造成人才浪费现象严重。如
期刊
摘 要:为高职学生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目前,数量上占普通高校学生总数一半的高职学生还没有普遍、有效地学习文献信息检索知识,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类型之一的高职专科教育,应该尽快将文献信息检索列入教学内容,切实、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文献信息素养。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 文献信息检索 信息素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国
期刊
摘 要:本文所讨论的是高校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四个方面的定位问题。作者从教学的实际情况,目前计算机行业的实际需求,计算机专业C语言编程学习的方法,学习意义等方面谈高校计算机专业C语言的教学定位问题。  关键词:C语言;编程基础;教学    当今社会,在我们看到计算机行业的美好就业前景的同时,也看到了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美好前景。同许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一样,计算机专
期刊
一、“2+1”实践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我院从2004级学生开始实施2+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的前两年接受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第三年由学院统一安排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从事某一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工作,即上岗。“1”阶段学生在企业主要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最重要的环节。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2+1”产学合作教育的效果,关系到教
期刊
内容提要:设计艺术学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学科。现阶段设计艺术的主要研究有(1)明确设计艺术的概念,(2)明确设计艺术学研究的领域,(3)从大文化、大艺术的角度,挖掘设计艺术的内涵,(4)对作为产业、职业的设计艺术作理论研究,并指导设计实践,(5)设计艺术教育的层次,(6)设计艺术学理论框架的层次。本文在对现今设计艺术学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归纳的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多媒体在教学领域中也发挥出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践过程中分析多媒体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字:多媒体教学 教学手段 教学效果    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应用和推广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应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也影响学生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