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设计艺术学的学科框架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tong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设计艺术学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学科。现阶段设计艺术的主要研究有(1)明确设计艺术的概念,(2)明确设计艺术学研究的领域,(3)从大文化、大艺术的角度,挖掘设计艺术的内涵,(4)对作为产业、职业的设计艺术作理论研究,并指导设计实践,(5)设计艺术教育的层次,(6)设计艺术学理论框架的层次。本文在对现今设计艺术学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归纳的基础上,提出设计艺术的学科框架,希望有益于设计艺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设计艺术学;理论框架;概念;领域;内涵
  
  1 设计艺术学释义
  
  设计艺术横跨了自然、社会、人文三大学科,设计艺术要包容、整合一些以前并无联系的学科。在“设计艺术”这个大学科下,聚集着众多的子学科:人体测量学、解剖学、人机工学、行为科学、材料、结构、工艺技术、价值工程、系统工程、环境学科、包装、广告、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及围绕设计象征功能的哲学、符号学、人类学、社会学等。[1][P41]“现代设计的计划、构思是受到现代市场营销、一般心理学和消费心理、人机工程学、技术美学、现代技术科学等等因素约束而成的;而传达这种计划和构思的方式,可以从简单的、传统的手工绘图、模型到复杂的电脑设计预想表现,因具体的设计要求而不同;最后的设计应用,则与具体设计所设计的生产方式的技术条件密切相关。”[2][P12]设计艺术涉及的范围宽广,它是功能与审美的统一,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设计艺术学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学科,是对人类艺术设计实践和成果进行再认识的理论,是关于设计艺术规律的科学体系。
  
  2 设计艺术学的几种主要研究
  
  2-1 明确设计艺术的概念
  设计艺术具有传统制造工艺中的意匠形态与现代产业经济与经济文化领域中的设计形态。涉及科学领域、艺术领域、经济领域等多方面。这使得设计艺术的应有的面貌极易被混淆。因此,要从多方面的比对中明晰设计艺术的概念。这些需要仔细剖析的关系有:(1),设计行为中的艺术行为与非艺术行为的关系;(2),设计行为中的商业性与非商业性的关系;(3),设计教育中的职业性与非职业性的关系;(4),设计教育中的理论属性与实践属性的关系;(5),设计行为的高技术化趋势与人性化原点的关系;(6),设计行为的试错要求与社会容错功能的对立关系;(7),设计行为的个人性动机与非个人责任的关系;(8),设计文脉中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共生关系;(9),设计功能中本土化需求与普世化原则的关系;(10),设计文化中人性化原则与反人性化需求的关系。[3]
  2-2 明确设计艺术学研究的领域
  对于设计艺术的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系统、规范的方法不断引入,这方面的研究已做得很全面,大致来说,有这样几个领域:(1),设计艺术哲学研究;(2),设计艺术形态学、符号学研究;(3),设计艺术方法学研究;(4),设计决策与设计管理研究;(5),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6),设计艺术过程与表达研究;(7),设计艺术的经济学、价值学研究;(8),设计艺术的文化学、社会学研究;(9),设计艺术的教育研究;(10),设计艺术批评学与设计艺术史学研究。[4]
  2-3 从大文化、大艺术的角度,挖掘设计艺术的内涵
  从大文化、大艺术的角度,将设计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考察,着重于探索设计物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此来对设计进行指导、进行批评。这一侧重点与文化学、人类学联系紧密,近来又向符号学、文化研究、传播学有所借鉴,从表层的设计行为、设计物,深入到它们背后的“工艺——社会”结构,进而深入到“文化——心理”结构。
  从大文化、大艺术的角度可将设计艺术理解为“造物艺术”,“造物艺术”实际上综合了工艺美术、艺术社会学及现代工业设计。它将艺术视为一个整体,将纯艺术、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等视为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层面中艺术的不同侧重点。如李砚祖教授在《造物之美》中描述艺术的发展过程是“制造——创造——制造”,后一个“制造”即现代设计艺术。从文化角度来挖掘设计艺术的内涵,对正确的理解设计艺术、批评设计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张道一先生曾将设计艺术归纳为这样几点:(1)合着生活的脉搏,渗透于衣食住行用;(2)与科学技术结合,相为表里同步发展;(3)实用与审美统一,再造物中显现理想;(4)物质与精神一元,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更进而归纳出由基础需求到精神需求的层次:资生——安适——美目——怡神。在理论的构建中,这样一条线索是值得关注的。
  2-4 以设计方法论指导实践
  设计艺术学作为一个学科,其理论与教育的重点之一在于如何服务社会。也就是紧紧扣住设计艺术作为一种产业一种职业在市场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将设计艺术视作产品开发与一种营销行为,专注于研究设计艺术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外部的流通中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及其工作程序;更注重工作程序、调查结果与分析报告,以市场作为检验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
  对实践进行分析,进而形成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论来指导实践。有专家就写道:“设计应被认为是一种方法论,应提高到‘一切人为事物’的角度来认识,这就是设计的定义。……她是人类从传统工业社会向信息时代过渡的方法论。”[1][P2]从方法论的角度锲入,进而引出以系统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论:以方法论为核心,秉承“形式追随功能”,将“功能”具体化为系统中的众多“子系统”、“子目标”,将“形式”作为系统优化输出的结果。
  2-5 设计艺术教育的层次
  设计艺术学经历着由技能型学科向理论型学科的转变过程。其教育模式也从以前的传统美术的技能教育转向综合教育,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着重从三个层次来进行教育:“一、技法性的理论;二、创作方法论的理论;三、原理性的理论。”[5]原理性的理论研究基本包括三方面:“设计原理研究(造物艺术论、设计一般理论、设计方法论)、设计历史研究(中国设计艺术史、外国史、现代史)、设计美学研究(艺术审美、设计美学、技术美学、形式美)。”[6]
  2-6 设计艺术学理论框架的层次
  对于设计艺术学的理论构架而言,其结构层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理论按何种方式展开。现有的主要是这样几种结构:
  设计艺术技法——设计艺术方法——设计艺术原理
  设计艺术专业知识层面——设计艺术方法层面——设计艺术科学层面——设计艺术哲学层面
  设计艺术基础知识——设计艺术实务——设计艺术原理
  设计艺术现象——设计艺术原理——设计艺术哲学
  
  3 设计艺术学的学科框架
  
  3-1 设计艺术学的主导方向及主要专业
  按照学科方向的设置与实际教学的安排,设计艺术学有这样五大主导方向: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染织服装设计与工艺品设计等。其中具体而言,工业设计包括产品造型设计、交通工具设计、数字艺术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广告设计、书籍设计、装饰艺术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等;染织服装设计包括染织设计与服装设计;工艺品设计包括金属工艺设计、陶瓷工艺设计、木工艺设计、漆工艺设计、纤维工艺设计与特种工艺设计等。
  3-2 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层次
  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层次应本着从基础到理论、从一般到抽象、从现象到原理的原则,以下的结构应该是较为合适的:
  设计艺术基础——设计艺术方法——设计艺术原理——设计艺术哲学
  3-3 相关学科
  对应着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层次,设计艺术相关学科如下:
  设计艺术基础——人类工程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技术学、工艺学、仿生学、材料学、信息科学、符号学、图像学、、行为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
  设计艺术方法——价值学、市场学、经济学、管理学、商品学、生态学、运筹学、思维科学等。
  设计艺术原理——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民族学、逻辑学、系统科学等。
  设计艺术哲学——哲学、美学、艺术学、文化学、人类学、伦理学等。
  3-4 相关课程
  对应于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层次,设计艺术教学中的相关课程如下:
  设计艺术基础——设计基础、设计表达、色彩应用与理论、工艺与材料、造型实践与理论、装饰技巧与理论、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设计艺术方法——设计方法学、市场分析、设计艺术管理、价值工程、设计传播学、系统设计研究等。
  设计艺术原理——设计思维研究、设计艺术批评、设计符号学、设计伦理学、中外设计艺术比较、行为科学研究等。
  设计艺术哲学——设计艺术哲学、设计艺术美学、设计艺术历史、设计艺术人类学等。
  3-5 设计艺术的学科框架
  综上所述,设计艺术学的学科框架也就形成了,即以设计艺术的内涵为原点,沿横轴展开是设计艺术的主导方向与主要专业,沿纵轴展开是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层次以及由此衍生开的相关学科、相关课程的层次。随着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设计艺术学科框架的内容也将更充实、更丰富,更有效的指导设计艺术实践,并最终成功地完成设计艺术学科由应用型学科向理论研究型学科发展的转变过程。
  
  参考文献:
  [1] 柳冠中. 工业设计学概论[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3] 许平. 作为交叉融合学科的艺术设计及其实在性[C]. 武汉:2003交叉性艺术学科国际会议,2003.
  [4] 李砚祖. 设计艺术学的结构与体系 [C]. 武汉:2003交叉性艺术学科国际会议,2003.
  [5] 张道一. 应用学科的理论研究[J]. 设计艺术,2001,(3):1~2.
  [6] 张道一.我的设计理念[J]. 设计艺术,2004,(4):1~3.
  
  (作者单位:1.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2.河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回转体零件的结构及加工特点,主要研究了三方面的内容:CAD/CAM集成应用系统的构建,回转体加工特征的提取以及基于特征的数控车工艺规划  关键词:CAD/CAM, 数控车,特征提取,数控工艺规划    前言  通常所说的CAD/CAM系统集成实际上是指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CAD、CAPP和CAM三个环节的软件集成。在CAD/CAPP/CAM集成过程中,CAPP是连接CAD与CAM的桥
期刊
摘 要: 对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出了以文献检索课为主,入馆教育和论文指导为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的观点。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信息素质教育 文献检索课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大学素质教育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及信息素质教育,其中信息素质有3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和信息道德素质。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
期刊
对于翻译这个概念,很多人都做过解释。但是一般的教科书都把它定义为“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或者是“把一种语言的语言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但是,这种解释似乎过于绝对,因为翻译完全达到“准确”和“意义不变”等是不可能的,起码人们现在认为是这样。因此,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内达(Eugene A. N
期刊
儿童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它是文学的一部分。作家陈伯吹说:“儿童文学是文学领域中的一个部门,它反映着一般的文学方向和潮流,并且和成人文学同样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1]P40。由此可知,儿童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它与文学有着相通的、普遍适用的规律,它们都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表情达意的,而艺术形象的塑造是离不开“情”与“理”的。“那种排斥情感在审美创造过程中的激发作用,或者忽视理智在文艺创作过程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企业越来越多的引入了ERP系统,企业会计人员也越来越多地面临如何适应ERP环境的问题。本文比较了原有电算化会计系统与ERP中会计子系统在信息流模式、会计业务处理模式、以及在企业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等方面的不同;进而剖析了ERP系统的引入对于会计人员工作的主要影响。  关键词:ERP 会计人员 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到目前已经可以实现从记账凭证到会计报表
期刊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弱智学生在运动和动作学习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强调了特殊体育教学的功效和价值。并在深入研究体育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弱智学校体育教学策略,即教学对象的诊断、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分析、方法的选择、器械的准备、场地的布置等准备工作到教学的执行和教学中的及时修正调整等。  关键词:弱智儿童;特殊体育;教学原则;教学策略;    1 前言    体育与其他学科共同
期刊
本文在调研基础上,对大学生就业市场歧视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从用人单位、毕业生自身、高校及政府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旨在找出解决就业歧视的方法,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市场歧视 影响因素 建议与对策     大学毕业生作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宝贵财富,却在社会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遭受到诸如此类的歧视,使得毕业生就业难,阻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造成人才浪费现象严重。如
期刊
摘 要:为高职学生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目前,数量上占普通高校学生总数一半的高职学生还没有普遍、有效地学习文献信息检索知识,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类型之一的高职专科教育,应该尽快将文献信息检索列入教学内容,切实、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文献信息素养。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 文献信息检索 信息素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国
期刊
摘 要:本文所讨论的是高校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四个方面的定位问题。作者从教学的实际情况,目前计算机行业的实际需求,计算机专业C语言编程学习的方法,学习意义等方面谈高校计算机专业C语言的教学定位问题。  关键词:C语言;编程基础;教学    当今社会,在我们看到计算机行业的美好就业前景的同时,也看到了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美好前景。同许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一样,计算机专
期刊
一、“2+1”实践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我院从2004级学生开始实施2+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的前两年接受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第三年由学院统一安排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从事某一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工作,即上岗。“1”阶段学生在企业主要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最重要的环节。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2+1”产学合作教育的效果,关系到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