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封建文人心目中。灯烛是一种富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象,更是照亮诗人独特情感活动的经典意象之一。它既可洋溢起快乐壮丽的气氛:又可温暖着诗人的心灵,还可构成的优美意境,给予人安全而温馨之感;有时也可以觊觎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生活。灯是光明,是希望,是智慧,更是窥视封建知识分子内心独白和昭示封建社会秩序的一盏明灯。无灯的世界或暗淡的灯光则暗示着、象征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态。
关键词:灯烛 意象 审美意蕴 精神家园 诗情
已逝的文学巨匠巴金在散文《灯》中提到各种灯:“扫淡了黑暗的颜色”的半夜的“几点灯光”;在风雪之夜,给行人指路的“豆大”的灯光;哈里希岛上姐姐为远航的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的孤灯”;古希腊女教士照着情人夜泅海峡的“火炬”;给绝望的友人以生还的勇气和力量的“一盏油灯”……这些灯光都是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赋予这些深刻内涵的当然不是巴金老人,溯源求本应从古典诗词中去寻找它的光亮。
古时之“灯”,都是用“盏”盛油,投“炷”点火的“油灯”。据说,熄烛时,不可卒然减去。应先启白大众:“诸大德!请敷褥,灯将熄矣。”也就是说,熄灭灯时,不可用嘴吹、不可用扇挥、不可用襟扑,应该从烧焦的灯炷折熄下去,多么诗意呀!可见,在士人心中,时刻燃烧着一盏神圣而庄重的明灯。同样,在士人的笔下,灯烛也一定是一种富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象,更是照亮诗人独特情感活动的经典意象之一。
当漫漫长夜降临,一点灯光烛焰温暖着诗人的心灵。可以说,光明是灯烛最为基本,也是首先为诗人所注意的艺术品格。“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灿烂”(韩愈《江汉答孟郊》)、“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卢纶《送乐平苗明府》),不论是幽室中终夜燃烧、光芒灿烂的华烛,还是映照雪浪、明见秋树的船灯,都能穿透黑沉沉的夜色,带给诗人无限的喜悦。
灯烛是热烈的,灯烛映照之处,洋溢着快乐壮丽的气氛。“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张萧远《观灯》),一片灯火辉映天地,构成壮观的景色,唤起生命的激情。“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韩翊《赠李翼》)、“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夜烧红烛,欢饮达旦,比白日的宴饮更加快乐。在中国佛教里也奉施“明灯”,隐涵着一层以灯破暗,象征以智能除惑的深义。在中国人的心里,黑暗让人恐惧,往往和死亡联系在一起,所以就有了“续灯,无尽灯、长明灯”。灯火的光辉则是白昼的延续,是对黑暗的否定,应燃智慧灯。《古诗十九首》中“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种“秉烛以游”生活方式,就普遍反映着人性深处对死亡的抗拒、对生命的渴望。
浓浓夜色衬着一点烛红构成的优美意境是安全而温馨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彻夜不眠,喁喁诉说,不时剪去蜡烛结出的蕊花,这是漂泊异乡、归期无定的李商隐对团圆的梦想。“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羌村》),杜甫千辛万苦逃出沦陷的长安,与以为自己早已不在人世的妻子相见,灯下相对,恍如梦中,这是多么辛酸而又幸福的时刻!北宋词人晏几道在其名作《鹧鸪天》中化用了杜甫这两句诗,表达与相爱的歌女久别重逢的感受:“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油灯)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多少次梦中相见,以至于真的相逢,反疑是仍在梦中。这些灯烛是外别重逢的见证,它们的光焰温暖迷离,给人梦境般的感觉。
数盏华灯觊觎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生活。李贺在《秦王饮酒》一诗中写到“仙人烛树蜡烟轻”,在秦王的夜宴上,美酒、歌舞、乐声排山倒海而来,制成仙人形的烛台或画上仙人像的蜡烛发出的烟不堪一夜重负,也蜡尽将歇、轻烟袅袅了。“仙人烛树”是隐喻连仙人都静立慑服于秦王的威势,即秦王雄霸天下,睥睨万世的豪壮,但却荒淫中霸占香醇美女,明月银云。“宫官烧蜡火,飞烬污铅华”(《追赋画江潭苑四首·其三》),写宫中猎骑尚早,天色尚暗,宫官烧起蜡火照明以助其行,而蜡烛扬起灰烬弄污了宫女的铅黛华妆。蜡烛繁复,灯火通明,不意灰烬污妆,喻褒于贬。他又有“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过华清官》),安史之乱中,玄宗弃长安逃入蜀中,华清官自此凋敝。看看银制的烛台上,曾经的灯光掩映的薄纱,却换成了带着受到玷污的黑乎乎的斑痕的旧纱,当年繁华热闹、侈靡之所却化作废弃之地,用“蜡火”之明反衬统治阶级永远难以抹不去的斑痕。
中国美学在色彩上偏爱红色,追求光的柔婉朦胧。刘禹锡诗中所说“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抛球乐》),就代表着中国人的审美理想。诗人们往往把灯影摇红的情境与楚楚动人的佳人联系起来,“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李郢《中元夜》),红烛美人相映,迷离婉约,以至于“洞房红烛”成为人们的爱情理想。苏东坡则直接将花比作美女:“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暄暖高烛笼罩着的海棠药就像浓妆艳抹的美人一样娇懒动人,充满着富贵优雅的情致。与此相关,“秉烛赏花”也是最为风雅、最具风韵之事。白居易的《惜牡丹花》: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惟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摇曳的火光映照下,将要凋谢的牡丹越发浓艳迷人,美丽而令人伤感。李商隐“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花下醉》)的名句无疑是受其影响,行将凋残的花朵在生命的最后瞬间,在红烛照映下,呈现出奇异的光华。红烛向外照亮的是枝上残花,向内照见的则是诗人对生命意义的咀嚼与领悟。
灯是光明,是希望,是智慧,无灯的世界或暗淡的灯光则暗示着、象征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态。唐代诗人元稹在惊闻挚友自居易贬谪消息后写了《闻乐天左迁江州司马》一诗: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暗风吹雨,携着寒气扑入窗棂,残灯无焰,在室内投下幢幢的黑影。“残灯”在此处代表着诗人绝望的心情。其实诗中的残灯未必都是实有情境,有时只是一种虚写的意象。诗人的情感投射于外物,甚至会使外物固有的性质发生改变。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本来温馨宁和的灯烛,经常以“寒灯”意象出现: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灞上秋居》)
愁病相仍,别尽寒灯梦不成。
——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春怨》
这些灯光都透露出诗人寒冷、孤独和悲伤的心情。“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风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夜雨中的灯光,照着诗人流离辗转的身影,也见证着诗人寻觅漂泊的心灵历程。尤能表现灯烛悲剧意蕴的是“烛泪”,这类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晏几道《蝶恋花》
“蜡泪”一般比喻惜别伤离之泪。蜡烛燃烧時脂泪流溢,这是写实,但诗人赋予它人的感情,使原本无知的蜡烛人格化。流泪的蜡烛后面一定有一位饮泣的诗人,泪眼斑斑,映照出无数中国诗人流泪的心灵。
烛红悠悠、迷离朦胧,启发我们追溯这一意象背后深刻的历史内涵,让我们的心灵沐浴在古典艺术的静照之中。
关键词:灯烛 意象 审美意蕴 精神家园 诗情
已逝的文学巨匠巴金在散文《灯》中提到各种灯:“扫淡了黑暗的颜色”的半夜的“几点灯光”;在风雪之夜,给行人指路的“豆大”的灯光;哈里希岛上姐姐为远航的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的孤灯”;古希腊女教士照着情人夜泅海峡的“火炬”;给绝望的友人以生还的勇气和力量的“一盏油灯”……这些灯光都是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赋予这些深刻内涵的当然不是巴金老人,溯源求本应从古典诗词中去寻找它的光亮。
古时之“灯”,都是用“盏”盛油,投“炷”点火的“油灯”。据说,熄烛时,不可卒然减去。应先启白大众:“诸大德!请敷褥,灯将熄矣。”也就是说,熄灭灯时,不可用嘴吹、不可用扇挥、不可用襟扑,应该从烧焦的灯炷折熄下去,多么诗意呀!可见,在士人心中,时刻燃烧着一盏神圣而庄重的明灯。同样,在士人的笔下,灯烛也一定是一种富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象,更是照亮诗人独特情感活动的经典意象之一。
当漫漫长夜降临,一点灯光烛焰温暖着诗人的心灵。可以说,光明是灯烛最为基本,也是首先为诗人所注意的艺术品格。“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灿烂”(韩愈《江汉答孟郊》)、“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卢纶《送乐平苗明府》),不论是幽室中终夜燃烧、光芒灿烂的华烛,还是映照雪浪、明见秋树的船灯,都能穿透黑沉沉的夜色,带给诗人无限的喜悦。
灯烛是热烈的,灯烛映照之处,洋溢着快乐壮丽的气氛。“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张萧远《观灯》),一片灯火辉映天地,构成壮观的景色,唤起生命的激情。“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韩翊《赠李翼》)、“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夜烧红烛,欢饮达旦,比白日的宴饮更加快乐。在中国佛教里也奉施“明灯”,隐涵着一层以灯破暗,象征以智能除惑的深义。在中国人的心里,黑暗让人恐惧,往往和死亡联系在一起,所以就有了“续灯,无尽灯、长明灯”。灯火的光辉则是白昼的延续,是对黑暗的否定,应燃智慧灯。《古诗十九首》中“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种“秉烛以游”生活方式,就普遍反映着人性深处对死亡的抗拒、对生命的渴望。
浓浓夜色衬着一点烛红构成的优美意境是安全而温馨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彻夜不眠,喁喁诉说,不时剪去蜡烛结出的蕊花,这是漂泊异乡、归期无定的李商隐对团圆的梦想。“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羌村》),杜甫千辛万苦逃出沦陷的长安,与以为自己早已不在人世的妻子相见,灯下相对,恍如梦中,这是多么辛酸而又幸福的时刻!北宋词人晏几道在其名作《鹧鸪天》中化用了杜甫这两句诗,表达与相爱的歌女久别重逢的感受:“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油灯)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多少次梦中相见,以至于真的相逢,反疑是仍在梦中。这些灯烛是外别重逢的见证,它们的光焰温暖迷离,给人梦境般的感觉。
数盏华灯觊觎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生活。李贺在《秦王饮酒》一诗中写到“仙人烛树蜡烟轻”,在秦王的夜宴上,美酒、歌舞、乐声排山倒海而来,制成仙人形的烛台或画上仙人像的蜡烛发出的烟不堪一夜重负,也蜡尽将歇、轻烟袅袅了。“仙人烛树”是隐喻连仙人都静立慑服于秦王的威势,即秦王雄霸天下,睥睨万世的豪壮,但却荒淫中霸占香醇美女,明月银云。“宫官烧蜡火,飞烬污铅华”(《追赋画江潭苑四首·其三》),写宫中猎骑尚早,天色尚暗,宫官烧起蜡火照明以助其行,而蜡烛扬起灰烬弄污了宫女的铅黛华妆。蜡烛繁复,灯火通明,不意灰烬污妆,喻褒于贬。他又有“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过华清官》),安史之乱中,玄宗弃长安逃入蜀中,华清官自此凋敝。看看银制的烛台上,曾经的灯光掩映的薄纱,却换成了带着受到玷污的黑乎乎的斑痕的旧纱,当年繁华热闹、侈靡之所却化作废弃之地,用“蜡火”之明反衬统治阶级永远难以抹不去的斑痕。
中国美学在色彩上偏爱红色,追求光的柔婉朦胧。刘禹锡诗中所说“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抛球乐》),就代表着中国人的审美理想。诗人们往往把灯影摇红的情境与楚楚动人的佳人联系起来,“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李郢《中元夜》),红烛美人相映,迷离婉约,以至于“洞房红烛”成为人们的爱情理想。苏东坡则直接将花比作美女:“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暄暖高烛笼罩着的海棠药就像浓妆艳抹的美人一样娇懒动人,充满着富贵优雅的情致。与此相关,“秉烛赏花”也是最为风雅、最具风韵之事。白居易的《惜牡丹花》: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惟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摇曳的火光映照下,将要凋谢的牡丹越发浓艳迷人,美丽而令人伤感。李商隐“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花下醉》)的名句无疑是受其影响,行将凋残的花朵在生命的最后瞬间,在红烛照映下,呈现出奇异的光华。红烛向外照亮的是枝上残花,向内照见的则是诗人对生命意义的咀嚼与领悟。
灯是光明,是希望,是智慧,无灯的世界或暗淡的灯光则暗示着、象征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态。唐代诗人元稹在惊闻挚友自居易贬谪消息后写了《闻乐天左迁江州司马》一诗: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暗风吹雨,携着寒气扑入窗棂,残灯无焰,在室内投下幢幢的黑影。“残灯”在此处代表着诗人绝望的心情。其实诗中的残灯未必都是实有情境,有时只是一种虚写的意象。诗人的情感投射于外物,甚至会使外物固有的性质发生改变。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本来温馨宁和的灯烛,经常以“寒灯”意象出现: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灞上秋居》)
愁病相仍,别尽寒灯梦不成。
——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春怨》
这些灯光都透露出诗人寒冷、孤独和悲伤的心情。“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风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夜雨中的灯光,照着诗人流离辗转的身影,也见证着诗人寻觅漂泊的心灵历程。尤能表现灯烛悲剧意蕴的是“烛泪”,这类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晏几道《蝶恋花》
“蜡泪”一般比喻惜别伤离之泪。蜡烛燃烧時脂泪流溢,这是写实,但诗人赋予它人的感情,使原本无知的蜡烛人格化。流泪的蜡烛后面一定有一位饮泣的诗人,泪眼斑斑,映照出无数中国诗人流泪的心灵。
烛红悠悠、迷离朦胧,启发我们追溯这一意象背后深刻的历史内涵,让我们的心灵沐浴在古典艺术的静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