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中的识字乐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生态课堂,她是一种和谐、有效、互动的课堂,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课堂,是学生喜爱的,向往的一种课堂。她呈现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地学习,是我们老师的神圣使命。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培养的是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人”。而生态课堂的主体和主人都是学生,因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不是老师展示表演的舞台,课堂精彩的是学生,不是老师,所以每个学生都要处在一种“亲临在场”的主动状态之中,学习便成了有生命意义的生活。多年来教师们只想到自己怎样教,却忽视了学生怎样学,教师们的教案虽然写得细致而周密,但课堂却变成了无生趣。 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的时间里,产生较高的课堂效率,让学生会认读更多的字,缩短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呢?
   一、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多种有利于巩固记忆、强化记忆的游戏,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用以提高识字的效率。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识字活动,达到一边玩一边学的目的。在做游戏时,要注意给不同层面的学生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游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如:对于识字量少的学生,可提供认读生字的游戏,如“猜字”游戏、“开火车”游戏等,通过游戏来巩固生字,同时进行教学反馈.如认识“休”时,就告诉学生,有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 “休”字。对于有一定识字量的学生,生字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个个都陌生,游戏时就要加大难度,以保正其学习生字的兴趣. .如认识“碧”字时,我就出了个比较难的字谜给学生猜,小王和小白一起坐在石凳上休息.学生要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想出“碧”这个字。 经常进行猜谜语游戏,孩子们不仅会猜,乐猜,而且还能编一些字谜呢。如“待”字,学生就编了这样一个字谜 ,俩个人去寺庙里烧香;一把刀插在心上就是“必”;一小一大就是“尖”等.
   二、在教学中还要教给孩子们一些识字的方法和窍门。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教给了学生很多的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 “熟字去偏旁”、“形近字对比”、“同音字”、““拆部件”、“加减笔画”等.如学习“口”字,加一横就是日, 加两横就是目, “口”字加不同的笔画就是电、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 如“晴和睛”,“已和己”,“今和令”等字很容易混淆,必须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对比,才利于学生掌握。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自主识字,体验识字过程中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使识字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
  三、学生大量阅读的课外书。
   教师如何调动孩子的识字积累,帮孩子进一步巩固,让孩子认识更多的汉字,让孩子更加自主的识字,在生活中识字, 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学生在课外看书的时候,不但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温所学过的字,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 告诉学生通过拼一拼, 问一问, 查一查等方法还能认识更多的字. 日积月累,识的字越来越多,学生便可以自由阅读了。课外读物是比课本更广阔的识字教材,读这些读物时,孩子比课本有更浓厚的兴趣,又没有作业负担和思想压力,精神是愉悦的和放松的,识的字可能比课本还多。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定量的课外读物,古诗、儿歌、谜语、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及儿童图书报刊等,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识字的目的。这样该巩固的字记住了,还认识了更多的字,提高了阅读的能力,扩大了视野。这一过程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读”中有所得,在“读”中获得发展。
  四、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识字的地方有很多, 教室内的班训,走廊里的几百首古诗,校园中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 班中的学生名字, 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的名字, 花草树木上的挂牌,绿草地上的护绿标语,都是识字资源。电视, 电影中常出现的字幕, 孩子喜欢的画报、卡片、图书 .孩子们上下学的路上 , 广告、车站牌、商店名。孩子们喜欢听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故事等. 其实只要留心生活,处处都可以学习。只要养成主动去识字的习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识字 ,做生活的有心人, 就能达到识字的目的。
   总之,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 用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去识字记字。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也教得愉快。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识字和记字中找到了乐趣。同时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一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这也就要求数学教师注重“生活化”的教学,用生活的眼光来审视课堂教学,赋教学于生活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育时期,心理还不很成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往往停留于表面的、感性的认知。作为我们小学教师,要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必须对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的现状进行正确有效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病因,形成高效的对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受前面规律的影响形成定势思维,直接写出得数,不能仔细审题,认真分析这些“形似”的数学问题。而且小学生解决问题较感性,考虑问题不够全面仔细,缺乏自我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问题设计能诱发学生兴趣,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而许多语文教师在问题设计上出现了无效问题和低效问题,严重影响着有效教学的进行。我认为在课堂在应巧妙提问,让课堂提问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最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提问  从近几年的小学高段语文公开课的情况上看,许多语文教师出现了无效问题和低效问题,严重影响着有效教学的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传统教育的负面影响,致使部分中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逐渐成为后进生。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后进生不是先天形成的,因此,我们认为只要有好的环境,加以正确的引导,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具体来说,后进生转化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情感教育,以情动情来感化后进生  情感是一个人同周围客观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
[摘要] 入园焦虑问题是幼儿进入幼儿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它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心理健康发展和家长们的需要等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总结的基础上,从师幼互动的角度出发,寻找适合的方法帮助幼儿克服入园焦虑的问题。  [关键词] 入园焦虑;师幼关系    一、入园焦虑的原因及类型   如何顺利解决幼儿入园焦虑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当代幼儿特殊的心理特征和家长们的
内容摘要:所谓“文学即人学”,语文学科最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情操、意志、品性、爱好、禀赋、性格、才能、气质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所以,通过语文学习达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尤其是情感世界的健康发展,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必经之路。所以,促进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是语文教育的天然使命。语文教学可以从阅读、写作等方面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 融洽平等 和谐优化  随着社会的飞速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设计造合自身的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分析了国内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字:信息技术;现代化;学习兴趣;策略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生命教育的概况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新课程生命教育的意义,对生物学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采取的策略:利用科学史,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教师讲述生物知识,渗透生命教育;通过学生的课堂讨论生物知识,渗透生命知识。最终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 生命教育 高中生物  生命,人生只有一次。生命应该是美好的。实际上,在现实教育体系中,漠视、轻视生命的情况时有发生,这
【摘要】 本文针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以图式理论为依据,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尝试导入语法,组织语言图式,规范写作语言;导入语篇,强化形式图式,建构写作框架;导入话题,丰富内容图式,启发写作思维的"三导"写作教学策略。基于图式理论的写作教学"三导"策略,注重过程,加强指导,使学生能更清晰地领会写作中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
【摘 要】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探析: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二、创设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三、指导学法,培养自主学习的塞尔特语言专家四、开展活动,构建自主实践的平台。教学中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自主学习 激发兴趣 创设氛围 指导学法 开展活动 培养能力  《语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