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低质量、低品位地流行歌曲借助多种媒介地广泛传播,盲目地“追星”运动,使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选择缺乏正确的辨析能力。日常交往中普通话吐字咬字规范化的普及性问题,朗读与演唱中过程中发声状态的不规范性,加之教材中的歌曲学唱作品和音乐欣赏作品的相对老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时空距离过远,导致学生对音乐教材的内容缺乏学习的兴趣。另外,有感情地演唱习惯养成性问题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学唱、练唱环节和课余艺术实践的演唱中,歌唱声音缺乏最基本的音乐性和表现力、感染力。
听!我们的学生的歌声是这个样子的——声音干瘪,苍白无力,毫无生气,严重缺乏生命的色彩,毫无音乐所应有的质地和美感。
面对这样的学生群,面对这种现象,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
要想获得美好的歌唱声音,就必须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歌唱的概念和习惯。在经过长时间的观察、问题剖析、问题汇总、深入思考、策略预设和交流论证以后,我与本组其他音乐教师在一次集体备课研讨之后,向学校申报了 “唱歌教学中学生正确歌唱声音的养成与研究”的研究题目,作为我们音乐课堂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
研究课题的确立,明确为我们的指示了唱歌课教学的研究目标,让我们找准了今后音乐课唱歌教学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为了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开展的扎实有效,我带领音乐备课组的其他两位老师经过反复的交流研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制定了严格的集体研讨和课堂实施目标及策略。
首先,把研究的目标定向在——突出学生歌唱学习中的正确声音概念的生成;培养学生歌唱中规范的吐字咬字习惯;歌唱气息与共鸣腔体运用技巧的学习与训练;自然松弛的声音概念等四个方面。
根据目标的定向,明确要求每位教师今后进行课堂歌唱教学的工作重点,规范具体操作步骤。要求在课堂歌唱教学中,重点要突出培养学生自然松弛的声音概念与方法;要求学生在歌唱中养成规范地吐字咬字习惯;让学生了解歌唱气息和共鸣腔体运用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初步的学习和训练;对于课堂歌唱教学的歌曲选择与拓展内容,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的整合。
其次,更加关注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在课程实施环节的设置方面,把目标、要求、步骤作精细化处理。
教学中发现,大约80%的学生不愿在大众面前放声歌唱,对于张开嘴巴大声唱歌存在独立演唱的畏难情绪。这是一个相当严重和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通过谈心、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地进行心理疏导,改进课堂评价机制,并尝试在自己的唱歌教学课上设置如“每周一歌” 、“课堂演唱小明星”等小环节,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歌唱的热情。
通过声乐教育理论地学习,组内研讨,示范教学,观看视频资料和鼓励学生观看“中国好声音” 、“达人秀” 、“星光大道” 等众多优秀的综艺类节目,让学生参考典型,进行比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以及良好的张口习惯。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会用耳朵去听辩歌唱声音的优劣,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唱歌不张嘴”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做法,是对音乐的破坏。这样,经过一系列的心理疏导,学生的心理包袱放下了,自然就能够充满热情地、松弛地进行歌唱了。我们为帮助学生获得圆润柔和的歌唱声音做好了初步的准备。
再次,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良好的张口歌唱的习惯和获得美好的歌唱声音。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在唱歌教学与欣赏的教学设计中,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优选与整合,在授课中适当加入课堂练声环节,并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调整练声曲目的选择。
在歌唱时,我会适时地提醒学生上下牙齿自然松开,寻找下巴松松的“掉下来的感觉” ;舌尖松松地抵下牙,上腭像个圆圆的房顶;在练唱八度音程时,从低到高,母音不断裂的连起来唱,口咽腔同时从小到大张开。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的学生们逐渐学会了张开嘴巴唱歌,歌唱声音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强调张口唱歌的同时,根据不同情况把不同难度系数的练声曲目、简易歌曲穿插学练,借鉴诗文诵读表演和相声艺术的基本功“绕口令”等方式,既巩固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态和张口,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规范的吐字咬字习惯。
第四,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源泉。发声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和歌唱的表情都与自然顺畅的歌唱呼吸紧密联系。许多歌唱中的缺点和毛病往往都是因不善于运用呼吸造成的。没有正确呼吸支持的歌声,就犹如在海边沙滩上建筑的楼阁。
先后多次拜读学习林俊卿先生的《咽音演唱法》,徐青茹老师编写的《声乐教程》以及乐丁选编的《少儿合唱队练声曲集萃》等优秀的声乐教育理论和参加声乐艺术培训,倾听专家地引领指导,紧扣目标,落实课堂歌唱教学的目标、策略,以夯实自己的声乐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唱歌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歌唱气息的练习,使学生的歌唱获得饱满的气息支持。让学生逐渐体会和掌握歌唱起音前,喉头先关闭向下挡气,造成一种向下的压力,这时声带闭紧。然后开始发音,此时肺中呼出的气息与声带上方的气息相撞,产生一种“咳”、“咳”的声音。这就是科学的起音和呼吸控制方法。并且,在进行发声练习时要提醒学生运用内心听觉,不断地寻找自己最美妙动人的音色。
第五,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单纯的机械式技巧训练,不仅违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也违背学生的学习心理,更失去了音乐教育的价值。只有学生对歌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努力体现歌曲的艺术魅力。
课程标准为底线,以教材和教辅为主要参考依据的前提下,充分依托和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多元化,搜集整合优秀的音乐作品资料,合理搭配,制作成精美的电子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利用学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网络,高效率的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增强音乐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的赏析与体验感受,会让学生的审美素质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大力地提升。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小”字上做文章。歌唱教学中,优选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歌曲片段让学生欣赏,让他们细心聆听优美的旋律,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的听觉能力。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去体会歌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歌唱的兴趣。
一点点、一步步的探索实践,我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在理解与信赖的不断磨合中,感受着学生成功的迈进,收获着属于我们音乐教师的快乐!
听!我们的学生的歌声是这个样子的——声音干瘪,苍白无力,毫无生气,严重缺乏生命的色彩,毫无音乐所应有的质地和美感。
面对这样的学生群,面对这种现象,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
要想获得美好的歌唱声音,就必须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歌唱的概念和习惯。在经过长时间的观察、问题剖析、问题汇总、深入思考、策略预设和交流论证以后,我与本组其他音乐教师在一次集体备课研讨之后,向学校申报了 “唱歌教学中学生正确歌唱声音的养成与研究”的研究题目,作为我们音乐课堂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
研究课题的确立,明确为我们的指示了唱歌课教学的研究目标,让我们找准了今后音乐课唱歌教学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为了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开展的扎实有效,我带领音乐备课组的其他两位老师经过反复的交流研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制定了严格的集体研讨和课堂实施目标及策略。
首先,把研究的目标定向在——突出学生歌唱学习中的正确声音概念的生成;培养学生歌唱中规范的吐字咬字习惯;歌唱气息与共鸣腔体运用技巧的学习与训练;自然松弛的声音概念等四个方面。
根据目标的定向,明确要求每位教师今后进行课堂歌唱教学的工作重点,规范具体操作步骤。要求在课堂歌唱教学中,重点要突出培养学生自然松弛的声音概念与方法;要求学生在歌唱中养成规范地吐字咬字习惯;让学生了解歌唱气息和共鸣腔体运用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初步的学习和训练;对于课堂歌唱教学的歌曲选择与拓展内容,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的整合。
其次,更加关注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在课程实施环节的设置方面,把目标、要求、步骤作精细化处理。
教学中发现,大约80%的学生不愿在大众面前放声歌唱,对于张开嘴巴大声唱歌存在独立演唱的畏难情绪。这是一个相当严重和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通过谈心、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地进行心理疏导,改进课堂评价机制,并尝试在自己的唱歌教学课上设置如“每周一歌” 、“课堂演唱小明星”等小环节,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歌唱的热情。
通过声乐教育理论地学习,组内研讨,示范教学,观看视频资料和鼓励学生观看“中国好声音” 、“达人秀” 、“星光大道” 等众多优秀的综艺类节目,让学生参考典型,进行比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以及良好的张口习惯。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会用耳朵去听辩歌唱声音的优劣,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唱歌不张嘴”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做法,是对音乐的破坏。这样,经过一系列的心理疏导,学生的心理包袱放下了,自然就能够充满热情地、松弛地进行歌唱了。我们为帮助学生获得圆润柔和的歌唱声音做好了初步的准备。
再次,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良好的张口歌唱的习惯和获得美好的歌唱声音。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在唱歌教学与欣赏的教学设计中,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优选与整合,在授课中适当加入课堂练声环节,并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调整练声曲目的选择。
在歌唱时,我会适时地提醒学生上下牙齿自然松开,寻找下巴松松的“掉下来的感觉” ;舌尖松松地抵下牙,上腭像个圆圆的房顶;在练唱八度音程时,从低到高,母音不断裂的连起来唱,口咽腔同时从小到大张开。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的学生们逐渐学会了张开嘴巴唱歌,歌唱声音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强调张口唱歌的同时,根据不同情况把不同难度系数的练声曲目、简易歌曲穿插学练,借鉴诗文诵读表演和相声艺术的基本功“绕口令”等方式,既巩固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态和张口,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规范的吐字咬字习惯。
第四,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源泉。发声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和歌唱的表情都与自然顺畅的歌唱呼吸紧密联系。许多歌唱中的缺点和毛病往往都是因不善于运用呼吸造成的。没有正确呼吸支持的歌声,就犹如在海边沙滩上建筑的楼阁。
先后多次拜读学习林俊卿先生的《咽音演唱法》,徐青茹老师编写的《声乐教程》以及乐丁选编的《少儿合唱队练声曲集萃》等优秀的声乐教育理论和参加声乐艺术培训,倾听专家地引领指导,紧扣目标,落实课堂歌唱教学的目标、策略,以夯实自己的声乐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唱歌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歌唱气息的练习,使学生的歌唱获得饱满的气息支持。让学生逐渐体会和掌握歌唱起音前,喉头先关闭向下挡气,造成一种向下的压力,这时声带闭紧。然后开始发音,此时肺中呼出的气息与声带上方的气息相撞,产生一种“咳”、“咳”的声音。这就是科学的起音和呼吸控制方法。并且,在进行发声练习时要提醒学生运用内心听觉,不断地寻找自己最美妙动人的音色。
第五,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单纯的机械式技巧训练,不仅违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也违背学生的学习心理,更失去了音乐教育的价值。只有学生对歌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努力体现歌曲的艺术魅力。
课程标准为底线,以教材和教辅为主要参考依据的前提下,充分依托和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多元化,搜集整合优秀的音乐作品资料,合理搭配,制作成精美的电子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利用学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网络,高效率的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增强音乐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的赏析与体验感受,会让学生的审美素质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大力地提升。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小”字上做文章。歌唱教学中,优选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歌曲片段让学生欣赏,让他们细心聆听优美的旋律,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的听觉能力。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去体会歌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歌唱的兴趣。
一点点、一步步的探索实践,我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在理解与信赖的不断磨合中,感受着学生成功的迈进,收获着属于我们音乐教师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