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处是我明日的涯岸——浅谈洛夫乡愁诗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ong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洛夫是当今诗坛上以为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其中乡愁诗占据很大一部分,而本文将着重予以讨论,并将乡愁诗分为大乡愁与小乡愁,以具体诗歌文本为对象鉴赏性分别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洛夫;乡愁;祖国;离别
  “乡愁”是中华民族文人墨客自古以来钟爱抒发的内心情愫,古代文人往往为了事业,为了前程背井离乡,等到归来时早已双鬓斑白,“悲莫悲兮生别离”可见离别故土的相思之痛是最难排解的。而今天“家国破碎之痛、归化异国之苦、游子故国之恋、各种痛苦全都融化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海外游子愁。”[1]
  洛夫作为我国台湾诗坛上一位重要的诗人,深受中国文化的感染,创作了许多乡愁诗,他虽然生活在台湾,却是湖南衡阳人,在二十一岁时才被迫离乡,从此很少再有机会回到祖国。洛夫在台湾毕业于淡江大学英文系,曾经在东吴大学外文系任教。1954年,他张默、痖弦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并任总编辑多年,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影响深远。
  谈到洛夫,我们可以将他放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走近他。近现代的中国社会经历了无数的动乱和战火的侵袭,1949年,国民党被迫迁台,一大批军民出于种种原因,背井离乡,流落到台湾这块陌生的土地上,而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是安土重迁的,所以自从迁到台湾,许多人夜夜思念着祖国大陆,思念着骨肉相连的亲人,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他们也只能是望着这连接两岸的浅浅的海峡,将自己的思念之情以文学的形式抒发。“赴台者有家难回,日思故乡,夜梦亲人,望海兴叹,普遍患有‘怀乡病’,乡愁成为台湾文学的催生剂和共鸣曲。”[2]
  对于乡愁诗,洛夫自己认为应该分为两种,即“大乡愁”和“小乡愁”,大乡愁指的是对于祖国山河的怀念之情,另一种小乡愁则是抒发自己浓重的个人情感的乡愁。而第一种情况中,余光中的《乡愁》广为人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从小时候开始,乡愁仿佛成了诗人心中一颗小小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发芽,从邮票到船票,从坟墓到海峡,带着些许凄婉,这小小的“乡愁”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变幻、变幻,最终化成了一朵抹不掉的愁云。而对于洛夫来说,乡愁却是“严重的内伤”。1973年,洛夫应邀访港,余光中亲自开车带着洛夫参观落马洲的边界,当时薄雾缭绕,而远处的故国山河依稀可见,当时的洛夫被眼前的所观之景所打动,写下了其乡愁诗中最具代表的作品——《边界望乡》“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严重的内伤。”“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来形容洛夫此时的心态也许再贴切不过了。但洛夫却在乡愁之中怀有淡淡的悲伤,一种对于国家尚未统一的悲伤,“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洛夫不知道是自己病了还是这个国家病了,海峡两岸本是统一的一体,然而在饱受帝国主义欺凌之后祖国仍然分裂,这海峡相隔的不是异族,而是曾经一起战斗过,同根同祖的亲人,“禁止越界”的告示牌更使洛夫陷入了无尽的伤感,他心底是不愿意看到今天这样分离的场景,但自己却无能为力, “三月春寒”,但诗人却是双目尽赤,血脉喷张,这遥望着的故乡不仅是现实中的乡土,更是洛夫心灵上的乡土。诗的最后一句“故国的泥土,触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看似在眼前实际却远在天边,“冷雾”是一种萧瑟凄凉的意象,象征着洛夫自己解不开的乡愁,而这冷雾也是诗人心头的冷雾,洛夫不知道何时才能真切地感受故乡的温度,唯有一片深情与惆怅。
  另一大乡愁的代表作是《车上读杜甫》,用了诗文并行的方式,将自己的诗歌穿插于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当中,杜甫的每一句诗都做为了组诗的小标题,读罢全诗,一种悲情之感油然升起。《闻关东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对广大人民爱国精神的歌颂,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洛夫以此为全诗情感基调,八年抗战,中华儿女迎来的不是统一,而是自己民族的分离,“灯下夫妻愁对这该是最后一次了/愁消息来得突然惟恐不确/愁一生太长而令又嫌太短/愁岁月茫茫明日天涯何处/愁归乡的盘缠一时无着/此时却见妻的笑意温如炉火/窗外正在下雪。”这是最令人感动的一段,当硝烟四起,当歌舞升平,当遭遇离乱,当你我相遇,战乱之中夫妻面临着无数次的分别,一句承诺往往就是一生,弥漫的硝烟不能使二人的情感褪色,战火中的捧起的面庞更加珍贵,而洛夫笔下经历过战火冷月的夫妻也在愁此刻的无家可归,小家如此,国何以堪,祖国不统一小家何谈归乡。洛夫也在思乡的情感中仿佛看到了杜甫归来,问道“我能搭你的便船还乡吗?”这一句看似平淡的回乡,却是多少代中华儿女难以实现的梦。
  这是洛夫口中的大乡愁,而在写对于祖国的怀念时,洛夫也将另一种浓重抒情,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诗归入小乡愁之中,这些诗里,寄寓着洛夫深深的情意。《血的再版——悼亡母诗》一诗中,洛夫以一种对母亲无尽的爱与怀念的笔触,为母亲悼亡,没有古来对母爱传统的歌颂,洛夫将自己比作母亲血的再版,将自己和母亲融为一体,是啊,血浓于水,是母亲给了自己完整的生命,对母亲的爱都化作满满的诉说与守候,诗人为三十年来离别母亲而愧疚,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是对于自己几十年来没能守在母亲身边山羊的悲哀,“你已成灰/成土/华为苍茫的时间/你是历史中的一滴血/我是你血的再版/千册万册/渊源/流长......”母亲虽已离开,但却以另一种方式永存,血的再版是你,是他,是千千万万个独在异乡的孩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乡愁,将家国之思传递至亲情,母亲身在故乡,使诗人和大陆之间丝丝密密不可分开。
  这首悼亡母的诗用情感的真实打动着我们,而诗也应该是诗人最真挚深情传递至笔尖的表现,另一首《寄鞋》是洛夫感慨好友与表妹自小订婚,却因战乱难以在一起,四十余年已时过境迁,洛夫以表妹的语气写成了这样一首诗。四十年,青丝已熬成白发,挺拔的背影已变得弯曲;四十年,战火纷飞后,一切已不再存留。而唯一留下的是一双布鞋和满心想要诉说的相思,洛夫以女性诉说的口吻细细道来,这些倾诉“密密缝在鞋底/有几句藏在井边/有几句藏在厨房/有几句藏在枕头下/有几句藏在午夜明灭不定的灯火里”一个字仿佛一年的光阴。相别四十年的恋人相对无语,只有一双承载了满心情意的布鞋“请千万別弃之”。这是洛夫对与这段爱情不能圆满的惋惜,“捧着这双绣花鞋,如捧一封无字而千言万语尽在其中的家书,不禁涕泪纵横,唏嘘不已。”以物寄相思,更觉相思苦。
  洛夫的诗首首动人,笔端触及的是每个人内心不愿提及的哀伤,他的诗涉及范围很广,但以乡愁诗更能打动人心,洛夫有着特殊的身份,从小生长在大陆却在成年时离开故土,这样的经历更使他的创作充满家国情思,他深爱着祖国,也渴望着祖国能够早日统一,因为体会过生离死别的痛苦,他不愿这种痛苦带带延续,代代相传。也许和他诗中的一句话一样“水来我在水中等你/火来/我在灰烬中等你”他等待着祖国统一,等待着亲人团聚,而当这天到来之前,我们一定可以常常看到一个老泪纵横的老者站在海岸边苦苦相望,这是洛夫的乡愁,也是祖国的哀伤。
  注释:
  [1]李诗信:《诉不尽的海外游子愁绪》,载《茂名学院学报》第15卷第2期,第40页。
  [2]董正宇,刘春林:《乡愁的两种表达方式——余光中<乡愁>与洛夫<边界望乡>》比较,载《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第17卷第3期,第139页。
  参考文献:
  [1]洛夫.百年华语诗坛十二家[M].北京:台海出版社 , 2003.
  [2]洛夫.洛夫詩全集 上下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 2013.09 .
其他文献
【摘要】:通常情况下,英语听力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听录音材料,同时做相应的练习,然后由教师则核对答案并讲解其中的难点。这种教学重心在成果,即教学的重点在于练习的正误和最终对录音材料进行文字上的讲解,使学习者获得的是对语言知识的认识,而学习者在听力理解能力方面进步却不大。为了使听力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听的能力的发展,我们在讲行听力教学时,重心应从重成果转移到重过程上来。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
期刊
【摘要】: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而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而英文的文明更加直观与赤裸裸,与城市有莫大关系。本文基于欧洲
期刊
一、典型童星发展历程  未成年人的艺术教育历来是艺术培训行业的大头。2015 年我国儿童艺术教育市场规模350亿元,年增速接近10%,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每年能为整个基础端艺术教育市场带来上百亿的市场扩容。以推出“童星”、“萌娃”为核心的童星产业链早已初见成型,从培训到经纪,再到输送进演艺圈、拍戏、商演的造星模式自成体系,同时也有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市场阴影。一些机构、团体、娱乐公司快速嗅出了孩
期刊
【摘要】:李杨爱情故事的流传,自唐天宝发生以来,从史传到民间传说历经千年,在文学史上不断演变、丰富和再创造,从《长恨歌》的初步定型到《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开元天宝诸宫调》、《惊鸿记》的演变再到《长生殿》的新创经历了一个过程,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轨迹,昭示了民间与文人的不同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经过不同的文化群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参与了李杨爱情故事的演绎,传播,合力推动了李杨爱情故事的承传与
期刊
党中央决定,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利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现在,我就讲规矩有纪律谈谈个人想法。  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并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刻领
期刊
1989年,美国建国200周年,美联社宴请270多位资深记者,选列美国历史上的最重要事件。结果,“亨利.福特的T型车及汽车的兴起”高踞第十位(美国革命排第一、其后依次是宪 法草案、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榜位竟高于越南战争、罗斯福新政、购买露易丝安那州、1954年最高法院废止学校种族隔离制度等重要政治事件,也位居电视、航空和全国电气化等技术进步之前。汽车之于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性由此亦可见一斑
期刊
【摘要】:在目前许多的中职院校当中,社交礼仪一门虽多数都还隶属于学校基础课程的教学的范畴,但其教学成果却大都不甚理想,这其中,难免存在着一些教学方面的严重问题,急需要各个中职院校以创新改革的方式改正和加强。中职院校大力增进对学生社交礼仪课程的教学创新,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成才有着十分良好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生,社交礼仪,教学创新  在当前社会的各种社交活动过程当中,充分按照当前社会普遍认
期刊
【摘要】:王琦瑶是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的女主人公,她是典型的上海女儿,又在众多男性中流转一生,本文从城市背景、异性视角、悲剧命运等方面分析王琦瑶所代表的形象,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关键词】:王琦瑶;《长恨歌》;上海;形象  一、王琦瑶所代表的上海形象  《长恨歌》开篇便说“站在一个至高点看上海。”[1]作者想要表现的角度是客观地审视上海,就像书中描绘的鸽子,盘旋到城市上空俯瞰这城市滋生
期刊
【摘要】:基督教在青海藏区的传播起初因受本地宗教藏传佛教的影响而收获甚微。将近4世纪在藏区不懈努力的传播下,在当代社会转型变迁中发展规模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青海藏区现代化社会不断深入发展,宗教文化也出现多元化。文化多元模式的交流使青藏高原历史久远的藏传佛教发展形成了挑战。虽然基督教在其中的作用微乎其微,但也侧面反映着宗教文化在藏族意识形态里的发展暗流。本文通过基督教在青海藏区的传播发展来试着论述当下
期刊
【摘要】:爵士钢琴来源于上上世纪的美国,是爵士乐的一种分支,长时间的发展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世界上有很多钢琴音乐借鉴了爵士钢琴的技巧,但在我国的钢琴音乐领域,爵士钢琴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事实上,爵士钢琴带来的创造性思维值得我们去探寻与学习,通过爵士钢琴的学习,很有可能形成一个很好的创新性教学思维,不论是古典钢琴的教学或者是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都有可能受到一定的启发,所以爵士钢琴的认识与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