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_f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言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没有一定数量的美句名篇储备,这样腹中空空毫无写作素材而硬要挤出几百字的作文来,那只能是缘木求鱼了。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佳作美文,写人、叙事、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形式美、形象美和意韵美,而思想品德课本中的美文名句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在学习时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因素。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多层次的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平时我要求学生每天自由读1至2篇课外文章, 并做读书笔记,摘抄优美句子或写写读后的感受。值日生每天在黑板上抄写一句名言或一句优美的句子,班里每个学期举行一次名言背诵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积累了很多知识,还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二、拓展写作空间,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并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这就需要拓展写作空间,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写作是最具有开放性的,闭门造车式的作文教学必然是失败的,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走向校外去认识、感受丰富的生活,不断扩大写作领域。教室之外、图书馆、阅览室、体育场、风景名胜、农贸市场等,都应成为学生主动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当学生亲身走进这些地方,带着好奇心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用真情与眼前的一切交流,对其思维和思想的冲击都是全新的。多数学生一旦落笔成文,往往情景交融,文思飞扬,容易写出自己的灵感和个性。这类活动,对多数学生来讲,不仅得到了写作上的训练,而且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
  三、 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手记中提到“写日记是道德长跑”。而我认为,写日记不仅是道德长跑,还是作文长跑。每天把自己的收获、感受或身边的人和事写下来,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身边的问题等,能够做到行笔如流水,在最短的时间里写完日记。这是作文材料的来源和积累的有效方法,也是走上写作成功道路的关键。以前作文,学生因没有材料可写,硬要编造一些与自己毫无联系和瓜葛的人和事。父母本来还健在,却把自己写成可怜的孤儿;这地方本来就没有公共汽车,却要说成每天坐公共汽车上学。假话、空话连篇,还出现了成百上千抢救落水儿童、扶老奶奶过马路、学雷锋给老人让座的作文,一看就让人生疑,显得很不真实,根本没什么真情实感可言。其实大家身边都有好多耳闻目睹的事值得写,如果平时都注意观察,去发现身边的人和事,作文时根本用不着挖空心思到天南地北去搜索材料 ,有了“米”还怕“巧妇”做不出好饭来吗?
  四、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
  学生写文章之所以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道“怎么写”,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交叉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根据不同的题材性质 ,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写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还有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设置中心句的方法等等。
  五、学习范文,模拟训练
  传统的教学范文有不少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的可取之处,可以把其当作 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他人的作品,从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仿写是学生学作文的必由之路。模仿离不开“现成的样子”。实践告诉我们,课文是最佳的模仿对象。教材所选课文体裁、题材丰富多彩,文情并茂,例子现成,俯首可得。因此,只要教师因材施教,引导得法,定能立竿见影,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多年来,我在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的训练中,坚持由局部到整体、由单项的综合地进行,做到每次练笔都目的明确,方法得当,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当然,模仿别人只不过是一个手段,真正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照葫芦画瓢”的作品如果当作艺术作品来看是不足为训的。但作为一种方法却能够使深奥变得浅显、抽象变得具体,能够使初学作文者少走弯路。如果语文教师善于运用这种训练方法,就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大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总之,作文教学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再加上丰富的积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就能达到。
其他文献
【摘要】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小学生语文素养可持续发展的四核驱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注重说写训练,而缺少听读能力的专门训练,导致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语言障碍越积越厚重。本文从巧设“听读训练”情境、精选“听读训练”内容、优化“听读训练”策略、搭建“听读训练”平台这四个方面对强化民族地区小学听读训练攻克语言障碍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强化; 听读 ; 攻克; 语言
期刊
新课程理念倡导数学课堂教学应实现“自主化、合作化、问题化、科学化、未来化”,五化实现的关键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什么“化都容易实现,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若老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将倍增,反之将是枯燥无味的课,是教学效果低下的课。近几年来我听过不少数学课。发现了不少教师特别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他们主要利用巧妙的导言,精彩的讲演,趣题的巧解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巧妙的导言激
期刊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能量,使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称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周弘老师还利用这种方法在健全孩子的身上,改变了成千上万个孩子的命运。他在《赏识你的孩——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赏识教育的概念。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
期刊
进入21世纪,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学校教学设施基本完善,师资力量雄厚,但是教师仍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课堂出现低效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效课堂”成为了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因此,我校领导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鼓励发动全体教师不断地学习研究和反复实践、总结,创建了适合本校的一种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几点尝试,愿与同行一起探讨
期刊
【摘要】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就中学生的个性倾向而言,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发展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兴趣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起点,乃至为人生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探索如何创设有效情趣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有效学习 ;理解;反思; 审美   有效学习又称有效率的学习。所谓“有效”主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在教学实践当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物理学习困难的状态中,本文立足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实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分析了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伴随学习过程产生的困境的原因,  提出了教师有效教学实践的策略,诸如提供学生认知自我。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困境成因;教学策略   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困境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源
期刊
长期以来,古文教学常侧重于字词的理解,以至于忽略了对文章意境、主旨及语言艺术的品味,因而古文教学很容易被异化为古汉语知识教学。事实上,记忆中的中学古文教学——诵读,也就是出声音地读,历来是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方法。鲁迅先生笔下三味书屋中那位以寿镜吾为原型的私塾先生,“大声朗读”“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那种陶醉于诵读的情态,至今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我们今天不
期刊
一、以读激兴趣  初中所选文言文大都短小精悍,用韵抑扬顿挫,用语清丽精美,读来朗朗上口。初中生正处诗情勃发的年华,喜欢朗读富有诗意的语言。以读激趣,为我所用,恰如其分。但是对于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怎样读出趣味需要教师引导激发。我采用了形式多样的读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视听跟读法:如教《三峡》,我就利用多媒体教学,伴着优美的画面,师生共同跟着配乐朗读,渐入佳境,读出了三峡的湍急美,清幽美,凄婉美
期刊
一、尊重学生的感受,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读文本,重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主动创造地位,重视学生自我感悟的机会与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配合学生的独立思考留出一定的时间、空间,尽可能地让他们用经验、情感对作品进行解读。  教师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能”。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营造一定的让学生得到充分施展才华、放飞自由心灵的空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
期刊
一、营造氛围,让互动扎根于灵魂的土壤  1.语言生动、幽默,有感染力  最近听过我校一些关于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公开课,有些老师在上过课后,往往会抱怨学生表情麻木、语言空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在备课中也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使之生动、幽默,富有激情,才能感染学生,进入情景,自觉开展“互动”,乐于探究。语言生动活泼,很容易为学生接受,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李咏主持的节目观众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