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幼 小教育问题研究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GOU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我国农民工人口总数的迅速增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已接近两千万,而这些孩子的辍学率高达百分之九点三。为了改善农民工子女就学状况,去年中央八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颁布后,全国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减免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费,但对学前教育却没有相应的措施,面对高昂的建园费、托费,农民工只有选择收费低廉、设施简陋甚至没有合法办学资格的私立幼儿园,更有一部分根本不送幼儿园。由于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学前教育、家庭教育,这些孩子在小学教育阶段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
  一、农民工基本情况调查
  这些农民工都是从外地及平顶山郊县来平务工人员,一般都没有固定的工作。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一般都是初中,个别家长上过高中,有的孩子的家长甚至是文盲。虽然这些农民工,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但平时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的生活,过问孩子的学习,关心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从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许多家长的生活是很没有规律的,基本上作息时间视生意的情况而定。老师家访找不到家长,开家长会至少有三分之一不到场,绝大多数家长对于学校的教育方法表现出许多不理解,认为每天上课时间太短,留作业太少,老师对学生不严厉,该打不打,该骂不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使学校的正面教育显得势单力薄。
  农民工家庭很多是多子女家庭,多数农民工所从事的是既辛苦劳累又收入低微的职业,住房条件极其简陋,一家几口挤在狭窄的房子里,极少孩子有专用的书桌,照明条件差,孩子近视率很高。
  二、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状况调查
  (一)各类幼儿园收费情况调查
  多年来,学前教育应该说是教育管理的一块盲区,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在规范和管理方面存在不少误区。一方面,在国务院《幼儿园工作条例》关于“分类评估,按质论价”的收费办法政策出台后,许多公立幼儿园为了弥补办园经费的不足,开始出现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如:赞助费、各种兴趣班、特长班等),从而使各类幼儿园收费的标准和办法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个体幼儿园出现“高标准、豪华型、高收费”的办园倾向,收费标准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为了迎合大批涌入城市的农民工低消费的心理,许多条件简陋、师资薄弱、收费低廉的家庭式幼儿园也应运而生。面对高收费的正规幼儿园,农民工望而生畏,只好选择家庭式私立幼儿园,甚至干脆不送幼儿园。
  (二)农民工子女所接受学前教育
  情况调查(所调查的190名儿童均为我校在校生)上过幼儿园的139人中,只有7人(约占5%)在公立或较好私立幼儿园上过,其余132人(约占95%)均上的是家庭式私立幼儿园。也就是说接受调查190人中,享受正规的学前教育的仅约占3.7%。
  三、农民工子女小学阶段情况调查
  (一)新生入学年龄偏大
  由于有的农民工子女长期跟随父母辗转流动,甚至几年居无定所,错过了正常入学时机,有的中途转学耽误了学习不得不重读,有的在附近找不到可就读的学校无法入学等原因,致使不少农民工子女入学年龄相对偏大,约45%的一年级新生超过了6岁入学的年龄。
  (二)学生日常生活疏于管理
  由于许多家长忙于生意,大多对孩子疏于管理。孩子经常跟着家长很晚才睡觉,第二天上课迟到、打瞌睡现象时有发生,而这些孩子又几乎都没有午休的习惯和条件。有许多孩子一日三餐无人照顾,家长每天都把饭钱交给孩子,其实孩子用钱买零食的多、买饭的少,更有些孩子饿着肚子去网吧,于是,许多孩子养成了乱花零钱、说谎话、不完成作业诸多坏习惯。课余时间,懂事的孩子有的帮父母做买卖、有的回家做饭,更多的则滞留学校或住所附近随意玩耍,有的甚直遛进网吧。至于家庭作业,因家长极少有时间和精力过问,不少学生草草应付。家庭的条件及长期环境的影响,使大多孩子也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更没有什么兴趣爱好。
  (三)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差
  农民工受多年农村生活习惯的影响,加之在城市收入较低、条件不具备等因素的制约,使其个人卫生、家庭卫生都非常不注意,几天不换衣服,几星期乃至一两个月不洗澡现象相当普遍,加上家长没时间管,有的孩子不洗脸、不梳头、穿着拖鞋脏衣服就来上学,在学校里用袖口、衣襟擦鼻涕、随地吐痰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冬天,有的孩子脖子上、耳朵后的灰几乎能抠下来了,有的孩子手上脸上结着一层厚厚的黑痂,裂满了小口,让人看了不免心酸。多数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平时说话粗鲁,生意上缺斤少两、不讲信誉,对孩子动辙打骂。孩子耳濡目染,养成了骂人、说谎、自私、不关心集体等陋习。学校为了督促这些孩子改掉身上的毛病,采取设立纪律卫生监督岗,文明个人、文明班级评比等措施,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杜绝。
  (四)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最新推广的新课程,虽说有些知识的难度确实降低了,但所覆盖的知识面却扩大了不少,而且非常重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实际上对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各方面的能力、对活动的参与热情、与人合作的意识及态度、个人的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都有教高的要求。而农民工子女却因所处生活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家长落后的教育观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知识面狭窄、各方面能力较为低下、对活动缺少热情、合作意識欠缺、兴趣爱好不广泛的局面,致使面对新教材教师感到教着难教,学生感到学着难学。
  (五)孩子内心的烦恼
  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孩子曾被父母留在农村,跟随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由于孩子自制力很差,又缺乏家长的督导,致使很多孩子成绩不尽人意。加上父母常年在外,缺乏父母关爱,没有值得信任的倾述对象导致的心里问题,使得他们而变得自我封闭、厌学、对社会冷淡、内向或者粗野、不和群,不少孩子有某种心里障碍。现在经过父母种种努力他们虽然已经进入城市学校就读,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转学成绩差、不会讲普通话、衣食住行条件差等使他们深刻感受到城市里孩子与自己的差别和这种差别的难以逾越,长期在边缘状态生长,将扭曲他们的心理,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和对立感。这个问题在农民工子女少的学校表现尤其突出。虽然我校农民工子女所占比例比较高,仍有不少孩子感到自己受到歧视。
  (六)对就读学校的影响
  1、把城市孩子“吓”跑了。由于我校地处火车站附近,又紧临水果批发市场和蔬菜批发、零售市场,是一个暂住人口聚居的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我校农民工子女偏多,特别是 1998年火车站综合市场建成后,农民工子女骤增,达到总人数的80%以上,随着大量农民工子女的涌入,附近的城市孩子,家长宁愿一天几次接送也要到比较远的学校去就读,走访其家长时,他们普遍认为,我校虽然管理很好、质量很高,但孩子的行为习惯比学习更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染缸里泡出的想漂也漂不出来了,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觉得不无道理,很能理解这些家长舍近求远的做法,更无法强求。
  2、教学活动严重受阻,学生成绩差,尤其是低年级。 从对每年的一年级新生入学统计情况,不难发现学生年龄参差不齐,许多孩子年龄偏大。通常,孩子年龄大一至两岁,各方面能力应强许多,但事实是这些孩子除了会写几十个汉字,会算几道数学题外,连一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说,普通话也很不标准。低年级孩子本应爱发言,而许多孩子却胆小、害羞、怕说话,勉强说了,土话连篇,引得满堂哄笑;孩子们虽然会写几个字,但握笔姿势、写字笔顺、书写习惯却纠正起来特别困难;在这样的局面下,尽管老师们兢兢业业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我校目前低年级的成绩与区直其他学校比却仍相差甚远。中高年级学生入校时间长了,经过多方努力,情况逐渐有所改观。
  3、流动性强,差入优出,管理困难我校教师的最大烦恼是,学生流动性太强,一年级招收的学生到六年级时一半不走已经不错,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中途陆陆续续转来的,来时成绩很差,稍好一些却又转走了,有的转入手续刚办好就又转出了,而且转出前往往不打招呼,转走后不办手续。他们中一些孩子,小学毕业后都选择家乡收费相对低廉的寄宿制中学,往往毕业考试前几天悄悄溜回去参加考试,致使我校学生的巩固率严重受到影响,学校、老师很是无奈。
其他文献
软式垒球具有比赛规则简单,场地条件要求低,可参与人数多,安全性高等特点,大力推广这一运动项目,对于调适学生心态、放松心情、缓和紧张学习气氛、缓解繁重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推广中却困难重重,笔者通过对影响软式垒球推广因素的深入调查,列举出若干影响软式垒球运动项目推广的因素,在对之进行了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软式垒球运动特别适宜在中小学开展
【摘要】在我国新课改背景发展下,小学语文课堂要逐步形成高效课堂,促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知识,不断优化自身学习能力和水平。语文作为小学阶段主要的课程之一,有着重要的人文教育意义,能够促进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让语文教学呈现出较强的教育生命力。文章通过几个方面研究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不断完善和优化教育教学模式,致力于创新思维开拓,提升学习质量与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中的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集聚,这一方面确实为城市带来了生产发展的机遇,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步,大量的外
一、课题研究背景分析  (一)生源分析  1、目前:学校拥有44个教学班(其中初中20个,小学24个),在校生2300余人,90%学生随父母来自中西部欠发达省份区域,10%学生来自本省外县市经济欠发达地区;这支群体的文化底蕴及层次不是很高,仅是为生计拼搏于珠海劳务职场;他们的家庭教育、养成教育、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千秋万象,对人生观追求一片空白,与时下均衡发展的理念格格不入,弊端重重,加之地区
近年来,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其解释方式也经历了从极权主义、利益集团主义到市民社会、法团主义的多次嬗变。本文采用法团主义框架,对某新兴社会组织进行了
摘 要: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教师要从多方面去教育学生,才会取得好的成效。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只有懂得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有巨大的热情去爱事业,进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德育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又具有爱心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同时还要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好别人。  关键词:德育教育 渗
摘 要: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小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尤为重要,要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本文萌述了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培养。  关键词:启蒙教育 道德品质 潜移默化 良好行为  学校德育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精神风貌、意志气节和社会责任心等素质的基础教育,目的是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因此,识字教学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基础。识字教学的效率至关重要。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枯燥单一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采用灵活多变的识字方法,发现识字的乐趣,提高识字的效率。  一、拓宽识字渠道,提高识字效率  1、巧用校园文化,引领学生识字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很有
摘 要: 教育的公平在于学生的均衡发展,学校的特色在于个性化的办学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的幸福在于彰显个性的专业化发展……奋进中的园林一中,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高昂斗志,在“彰显个性,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关键词: 个性 特色 发展 品牌  潜江园林一中的未来充满希望!  面对学校现状,面对潜江教育,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园林一中人思考的则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