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推铅球的直线教学法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dx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日常的原地推铅球教学和比赛当中,经常会看到铅球的落点落在投掷区外,有一些学生甚至教练往往满足于没犯规或不犯规。其实,铅球的落点恰恰反映出了铅球教学当作各技术环节的重点和难点,也充分体现各技术环节运用的是否恰当。那么,鉛球的落点和技术动作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现与同行们共同做以下探讨。(以右手投掷为例)
  一、铅球的落点揭示与评价推球技术
  取右脚弓与左脚尖形成的直线并延长作为最佳、单一的投掷方向线,这条线与场地投掷区的角平分线可重合看成为一条直线。那么,铅球的落点与这条直线之间的距离远近,可剖析推球时身体各部位在各技术环节的位置是否正确,各技术环节的衔接、过渡是否流畅合理。如下表:
  注:球的落点在距中线左右各15厘米(即左右1区内)为最佳落点
  二、直线教学法能促进与提高推球技术的教学
  推铅球是蹬腿、转髋、挺胸、推手、拨球几个主要动作力的依次合成作用于球的重心上的一个力学过程。那么只有在这些力方向一致,最早作用于一个竖直的切面上而形成唯一强有力的合力,(也就是蹬地脚、支撑脚与铅球的落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才能把球推的更远。所以,铅球落在投掷方向线上是检验推球技术最重要最直观的教学手段。为让球落在这条直线上,可采用以下练习方法:
  1、用小实心球代替铅球,推打几米外的大树或标志杆,(两脚与标志物形成三点一线)。
  2、在地上画一条直线,用轻铅球反复推,让球落在这条线上(左右不超过15厘米,初练者适当放宽)。
  3、微闭双眼站在画好的直线上反复推,做到心中有线,有投掷方向。
  4、在铅球场地反复推,让球落在限制区平分线上作为掌握技术的评定。
  5、为了尽可能减免犯规(事实上队员都站在限制区平分线上练习或比赛的)在训练中多采用标准场地练习,接近比赛气氛,从而克服学生因紧张造成的失误,形成良好的比赛心理素质。
  实践证明,利用直线教学法能把大量的口述技术转化为形象直观、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从而大大缩短了学生掌握推球要领的时间,而对那些已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学生,利用直线法加强训练后,成绩明显提高,且幅度很大。因为直线法可把学生原有不合理的技术动作(如转肩或大或小,出手或迟或早等毛病)在不知不觉中就克服掉了。直线法立竿见影之功效,能把学生潜在的能力尽可能的挖掘出来。我训练的学生铅球成绩几乎都能拿满分或接近满分,得益于铅球的直线教学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心灵的归宿,生活过得不开心,提不起劲儿。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患精神疾病的人 As people work more and more pressure, more an
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为了方便外国朋友的生活,工作或去观光,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并建立良好环境,但是,在公共场所我们总能找到许多告示牌和标语胡乱翻译。甚至很多翻译错误,扭曲,甚至是没有意义的翻译。  一、常见的标牌标语  “标牌标语”是指共同的路标,店铺的招牌,广告等,到处都可以看到。注册板有各种类型,具有灵活的变化,简洁醒目等特点。签名板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  1.告诉
随着电视的广泛普及,电视文艺为弘扬民族精神,展示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改革开放的新成就,并在注重娱乐性的同时,努力提高观众的审美鉴赏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也有一些电视文艺节目“降调”问题非常突出,只讲收视率和市场份额,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不惜以牺牲节目的品位和格调为代价,导致了节目低俗之风的蔓延。如何使电视文艺奏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广大电视文艺工作者值得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今,不少城市电视台都推出了访谈类节目,但是必须看到,作为城市电视台,由于受传播区域和影响力的限制,在资源上与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无法比拟,那么应该如何做好这类节目呢?作者认为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嘉宾选择上,遵循“新”“近”化原则    城市电视台的人物节目,在嘉宾选择上应该有自己的特别诉求,注意“新”“近”化原则。  所谓“新”是指新闻性,选择嘉宾时应该看他是不是热点新闻人物、热门
在当代影视创作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这样一个趋势,即在表现人们内心世界方面更加深入、细腻,探微索幽。基本上突破了“完全从外部瞪着眼睛看影视的模式”,而变“外观影视”为“心灵真诚”。而“静默”手法的巧妙运用正是实现这一需求的媒介之一。  艺术实践充分证明:“静默”是影视艺术中普遍的较高层次的美的追求,就艺术整体而论,它可以调动欣赏者积极参与艺术创作,可以诱发使欣赏者对作品所提供的信息的非确定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要从小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习惯,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这对学生的学习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几点思考。  一、紧扣课题引读,明确阅读主题  课题就是一节课的核心,核心是内容的灵魂,透过课题用“望文生义”阅读法能对整节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被誉为“通俗文学大师”和“章回体小说大家”,他所有的有代表性的小说,又都相当生动的描写了市民生活,是现代意义上的市民文学.在这种市民小说中,
自1998年11月初《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推出,时评在纸质媒体上大行其道、再度崛起不久,网络媒体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时评栏目,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新华网的《新华时评》、千龙网的《千龙时评》、搜狐网的《在线时评》。一时间,时评异军再起,成为各大媒体的新宠。  我国历来就有重视评论的传统。评论常常重于新闻,而时评以其反应快捷、不拘形式、观点新鲜自由、战斗力强等特点,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作为新闻
按照通常的观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的。在本世纪初,由于各种网络交流方式的出现,人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交流空间。这种交流方式的推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2001年~2002年,QQ在中国的用户尚属少数,只是在少数城市青年中流行,但是到了2005年,QQ成为广大青少年中广为流行的联系方式,随着QQ业务的拓展,用户不断增加,虚拟空间成了大部分青少年精神生活不可
博客,是一种以日志的形式频繁更新的、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博客的内容崇尚个性,体裁十分广泛,有新闻报道、诗歌、散文、小说、日记、歌曲、视频和照片等。由于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当博客承担了传播新闻信息、报道新闻事件、评述新闻事件的时候,博客新闻也就由此产生。  博客新闻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最早出现于美国。在博客新闻的发展历程中,第一次让世人真正感觉到博客力量的是1998年的“克林顿拉链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