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几点教学思考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文字运用”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表达”,通过《颐和园》和《山中访友》两个教学实例,说明如何基于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挖掘“语言文字运用”价值点的教学思考和做法,进而论述基于学情落实从“语言文字运用”价值点到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转变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语言文学;表达;价值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此版课标中,与“语言文字的运用”意思相似的文字,如“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运用”、“语文综合运用”出现了15次之多,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基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正确领会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的定位,准确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与外延,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笔者就有这样的几点教学思考:
  一、“语言文字运用”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表达”
  对于课标“语言文字运用”的诠释、解读,有人认为课标这样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就是注重“表达”,强调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有人提出要从“表达本位”的角度来认识新课标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提法……于是在课堂上就一味地关注文本写法,在文章的篇章结构、遣词造句上下功夫,从而忽略了听说读的实践。
  语言文字的运用,应该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之上,在整个过程中,理应包含阅读方法的运用,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对文本的写法的体会,在分享和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收获,在交流过程中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形成对语言文字更深的理解,建构和完善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体系,继而学以致用,并从有意识的尝试运用转变到纯熟的运用。而在这过程中,虽然不是每一个内容看起来与语言文字运用直接相关,但是只有每一个内容都让学生踏实实践体会过,“语言文字运用”才能落到实处,而且这每一个内容本身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因此,简单地把“语言文字运用”等同于“表达”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二、基于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挖掘“语言文字运用”价值点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而这个例子倾注了作者的心声与编者的意图。为了情感表达的需要,作者常常会对字词、句段、篇章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但语言的完整性、具体性、准确性、形象感、意蕴感、情趣味都是可遵可循的。于编者而言,他们关注的就是文本的语言特色更适合落实《课标》中的什么目标要求。课堂中“语言文字运用”虽不能面面俱到,但应该有所取向。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沉入文本,钻研解读,由“内”而“外”地练好教学的“功夫”。
  俗语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按此而言,如果没有一个标准,教学会因此变得五花八门,这显然是不符合教学需求的。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常常告诫自己,在教学中,一定不能偏离《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除了提出总目标,还分段提出了年段目标。较为宏观地指引我们在面对一个文本的时候该做怎样的思考与能力训练,但是具体到课程教学的目标与重难点把握就没有明确的说明。因此,在解读一个文本的时候,必须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结合课本中单元导读确立的单元训练重点,才能定下“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方向。
  以《颐和园》为例,其处于四年级下册第五组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主题的单元下,故此,其“语言文字运用”价值点的挖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2. 而在《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的四年级上册的阅读部分指出:分析概括——能按事情发展、时间先后、地点变换顺序以及事物的不同方面,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初步认识篇章的结构(总分式结构、过渡句段)特点。领悟体会——了解比喻、拟人、反问的修辞方法,学习设问的修辞方法,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抓住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拓展运用——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清楚人或事物的方法。尝试用上表示顺序的词句有条理地写人、写景或状物。尝试抓住人、事或景物的特点进行仿写。
  3. 回归到单元导读中看,要求“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综合上述的这一切,我们再关注文本本身就可以清楚地分析《颐和园》一课。《颐和园》一课是按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写的,不仅各地点变换是通过过渡句实现,关注动词间的巧妙串联,构成过渡句,而且各段景点描写中的顺序也是各不相同的。在语言文字的运用特点上,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写,而且遣词造句准确生动,如“滑”一字、“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等词句的使用,都应当成为我们本课中语言文字运用的价值点。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的阅读要求,成为我们对本课“语言文字运用”价值点挖掘的理念支撑。同时本组导读提示:“要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怎样表达这些独特的感受的。”编者的意图已经非常清楚了,因此,将“学习作者通过人称改变和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表达感受、抒发情感的方法”确立为本课“语言文字运用”的价值点,就理所当然了。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个秘密。”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不要盲目依赖教参,在教材中每一个文本的钻研中沉下心去,反复读,感悟与挖掘文本最有特色的语言表达形式,要有一种敏锐的捕捉语言现象的意识。
  而这种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自己内在的锤炼,锤炼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并且精辟独到地解读。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要多在对文本的潜心涵咏上练“功夫”。
  三、基于学情落实从“语言文字运用”价值点到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转变
  在教学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将教师自身对文本的一个解读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操作性比较强的教学环节甚至教学策略,“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也不例外。如何让学生们也能从中主动发现,感悟表达特色,最终习得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这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思考并实践的一个重点。有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对教学钻研不够,就是我们在教学设计时缺少引领学生的有效办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深入的学情分析,在学生理解、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何架个梯子,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或深入思考,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感悟语言文字与运用语言文字,最终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S].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主要针对二年级的学生特点,整篇文章是围绕怎样帮助二年级的学生正确地解答乘除法两步计算应用题来展开论述。文章中所论述的是本人在设计这节练习课中的一些体会。在文章中,主要是教会学生解题的步骤:认真观察,在条件和问题的前面标出序号;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利用直观教学;从问题出发找出前面对应的数量等步骤来引导学生正确的解答乘除法两步计算应用题。  【关键词】观察;审题;分析;操作  一、认真观察,
【摘 要】大自然赋予每个孩子心中一颗可以长成音乐之树的种子。这棵音乐之树的种子需要正能量使之“发芽”。而音乐之树种子的养分和能力就是老师化身的“活多媒体”、多样的教学形式以及趣味的教学内容等。有了学生的参与力量,这个音乐之树的种子才能健康的“生根、发芽”。  【关键词】小学音乐;“活多媒体”;融入;趣味化  小学校园里有各种各样性格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喜欢这个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他们的心
【摘 要】教师应该从培养人才素质出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会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本文从明确学习目标、让课堂“动”起来、培养思维能力三个方面论述,说明寓教于乐的重要性。  【关键词】寓教于乐;“动”起来;创新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纵观古今中外有成就的发明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都始于对某方面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题记  人生的旅程上,有许多的风景。每一个驿站,每一道征程,都有着他们各自的味道。酸、甜、苦、辣我们都要一一品尝。人生不能没有爱,因为人生的旅途,就是有爱相伴,朝着未来的跋涉。爱孩子,爱父母,爱伴侣,爱
【摘 要】不断增加的英语学困生使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愈来愈困难,同时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给学生的后续发展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笔者通过采取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加强课外辅导等措施对于解决英语学困生学习上的困难和引导他们走出困境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走出困境  一向以来,农村小学在英语教学上比较薄弱,再加
【摘 要】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但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存在文学价值薄弱、趣味性不足、阅读价值不够充分的缺陷。原因在于中国儿童教育历史习惯和应试教育阻碍,以及小学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不足。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儿童文学选文的状况提出建议——增加教育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增强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功能和实践  当下的小
【摘 要】主题区域环境是指将主题目标、主题活动内容物化在教室空间布局和区域材料中,它以尊重幼儿的发展为前提,为了幼儿自主、自由的探索而不断完善的各种环境创设。通过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拓展主题,从而实现幼儿的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来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它主要包括主题大环境的呈现、场地的设置、区域材料的投放。  【关键词】主题;环境;场地设置;材料投放  主题区域环境是指将主题目标、主题活动内容物化在教室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需要老师施展动态生成的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潜能,从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本文从把握目标、弹性预设、定位“最近生成区”、巧妙提问、处理偶发事件五个方面阐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动态生成的策略,并结合动态生成性阅读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动态生成;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摘 要】幼儿园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的基础。正所谓:“百年基业,教育为本。”要想把我国的经济与文化发展起来,必须要提高与发展我国的国民素质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幼儿教育,若幼儿教育得到重视,那么将为幼儿的未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学习基础。  【关键词】公办幼儿园;未来发展;机遇;挑战  一、公办幼儿园发展的机遇  幼儿园存在三种形式:民办园、公办园和私办园。民办园是指国家机
【摘 要】对于学生来说,辩论训练有助于学生听、说、读、写、议等方面能力的提高,并且在六年级上册第三组安排了辩论为主题的口语交际,因此,辩论在小学阶段的开展有其必要性。然而,辩论在学科中有综合性的体现。在小学阶段,辩论与语文的关系密切甚为突出,本文从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抓住课前、课中、课后与辩论训练的契合点,能潜移默化地进行扎实的辩论培训。  【关键词】辩论训练;语文课堂;契合点  辩论就是彼此用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