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又需要有效利用课后时间,精心设计课后作业,以补充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此,笔者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探索了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原则。
一、人本主义理论的课外作业设计原则:主体性与趣味性
从人本主义理论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包括了学生学习策略的自主选择、学生的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与反思。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有些教师未能真正立足学生角度,未充分思考教学对象的主体性,这就影响了学生做作业积极性,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课外作业设计的主体性原则,即以学生为出发点,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有益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外作业,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发掘自己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主动性。
如教学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通过上网查资料或者讨论形式来了解常见的恶劣天气情况,并思考这些恶劣的天气会带来哪些自然灾害(每种坏天气所带来的自然灾害种类不限),然后完成如下表格。在课堂上,学生可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然后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其次,注意英语课外作业的趣味性。在人本主义理论中,认为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优选富有趣味的作业内容,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外作业,以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让学生快乐作业。如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手工制作类的英语课外作业,譬如设计某旅游区的英语广告语;自制英语教具;制作英语贺卡等。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语言,也可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外作业设计原则:真实性、引导性与合作性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要求教师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在作业设计时,则要求教师选取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获取有关知识,认识到英语知识的实用性,并能够根据具体语境简单表述与交际。如学习英语语法、句型等内容后,教师可设置真实的学习情境,比如购物、旅游等,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情境来设计英语对话,这些对话必须包含所学句型与语法知识,这样,可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与理解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由建构主义理论看,已有知识与经验是学生构建新知识的基础与前提。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巧妙引导,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探索新知。同样,在设计初中英语课外作业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生活经验,注意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
另外,合作性也是作业设计的原则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要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又需要学会合作学习。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合作性课外作业,如实践调查、角色表演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Duty Report,教师可让两名值日生或者在其他几位同学的协助下自编自演英语小品或者情景对话;或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英语对话或短文背诵等。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课外作业设计原则:多样性与差异性
在多元智能理论中,多样性是教学原则之一。运用到作业设计中,就要求教师考虑学生的爱好、个性特点,设计多类型的作业内容,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手工制作、信息收集与处理、对话表演、英语故事、课文背诵、制作英语手抄报或墙报、设计主题班会等,从而促进学生人际智能、语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
如教学7AUnit 3 Let’s celebrate时,在第一课时学习后,可要求学生课后收集自己喜欢节日的信息,并自主设计与制作节日贺卡,写上相应的英语祝福语。或鼓励有条件、感兴趣的同学自制南瓜灯剪纸、面具、手提灯笼等,或者画有关图片。课堂上,学生可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用英语介绍制作过程与方法,而后师生共同评价,选出最佳设计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第二课时后,教师还可鼓励能力较强的同学模仿课文内容,写封信告知Wendy 关于Mid-Autumn Festival的庆祝方式。学习第三课时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信息,结合所学语言知识,模仿Headings,制作一张关于Halloween的poster。
对学生而言,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智能,因此,英语教师应注意课外作业设计的差异性原则,依照学生各自的智能特点来设计多种类型的课外作业,以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每位学生的突出智能。如学习现在完成时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设计英语课外作业,作业形式不限,可演、唱、玩、说等。于是学生呈现了多种多样的作业,比如有的同学绘画了几幅情境画,并配上了相应的现在完成时的英语句子;有的学生编写了含有现在完成时的对话,并进行了对话表演;有的同学运用现在完成时描述了某次难忘的旅游经历……这样,通过开放性的作业形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充足的自主发展空间,让学生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个性化发展。
一、人本主义理论的课外作业设计原则:主体性与趣味性
从人本主义理论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包括了学生学习策略的自主选择、学生的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与反思。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有些教师未能真正立足学生角度,未充分思考教学对象的主体性,这就影响了学生做作业积极性,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课外作业设计的主体性原则,即以学生为出发点,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有益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外作业,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发掘自己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主动性。
如教学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通过上网查资料或者讨论形式来了解常见的恶劣天气情况,并思考这些恶劣的天气会带来哪些自然灾害(每种坏天气所带来的自然灾害种类不限),然后完成如下表格。在课堂上,学生可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然后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其次,注意英语课外作业的趣味性。在人本主义理论中,认为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优选富有趣味的作业内容,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外作业,以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让学生快乐作业。如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手工制作类的英语课外作业,譬如设计某旅游区的英语广告语;自制英语教具;制作英语贺卡等。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语言,也可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外作业设计原则:真实性、引导性与合作性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要求教师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在作业设计时,则要求教师选取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获取有关知识,认识到英语知识的实用性,并能够根据具体语境简单表述与交际。如学习英语语法、句型等内容后,教师可设置真实的学习情境,比如购物、旅游等,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情境来设计英语对话,这些对话必须包含所学句型与语法知识,这样,可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与理解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由建构主义理论看,已有知识与经验是学生构建新知识的基础与前提。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巧妙引导,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探索新知。同样,在设计初中英语课外作业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生活经验,注意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
另外,合作性也是作业设计的原则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要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又需要学会合作学习。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合作性课外作业,如实践调查、角色表演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Duty Report,教师可让两名值日生或者在其他几位同学的协助下自编自演英语小品或者情景对话;或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英语对话或短文背诵等。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课外作业设计原则:多样性与差异性
在多元智能理论中,多样性是教学原则之一。运用到作业设计中,就要求教师考虑学生的爱好、个性特点,设计多类型的作业内容,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手工制作、信息收集与处理、对话表演、英语故事、课文背诵、制作英语手抄报或墙报、设计主题班会等,从而促进学生人际智能、语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
如教学7AUnit 3 Let’s celebrate时,在第一课时学习后,可要求学生课后收集自己喜欢节日的信息,并自主设计与制作节日贺卡,写上相应的英语祝福语。或鼓励有条件、感兴趣的同学自制南瓜灯剪纸、面具、手提灯笼等,或者画有关图片。课堂上,学生可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用英语介绍制作过程与方法,而后师生共同评价,选出最佳设计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第二课时后,教师还可鼓励能力较强的同学模仿课文内容,写封信告知Wendy 关于Mid-Autumn Festival的庆祝方式。学习第三课时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信息,结合所学语言知识,模仿Headings,制作一张关于Halloween的poster。
对学生而言,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智能,因此,英语教师应注意课外作业设计的差异性原则,依照学生各自的智能特点来设计多种类型的课外作业,以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每位学生的突出智能。如学习现在完成时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设计英语课外作业,作业形式不限,可演、唱、玩、说等。于是学生呈现了多种多样的作业,比如有的同学绘画了几幅情境画,并配上了相应的现在完成时的英语句子;有的学生编写了含有现在完成时的对话,并进行了对话表演;有的同学运用现在完成时描述了某次难忘的旅游经历……这样,通过开放性的作业形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充足的自主发展空间,让学生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