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底蕴挖掘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secue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两个基本属性,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工具性的传授,往往忽略了对教材中人文底蕴的挖掘。教书育人,育人为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育人”过程,主要通过对文本人文底蕴的挖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进而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略的重要环节。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教版的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中,古诗文阅读占得比重颇大,所以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精心钻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底蕴,使真善美贯穿于语文的教学活动之中。
  
  一、在知人论世中挖掘人文底蕴
  
  在我们实施的导学案教学中,知识链接部分往往包括作者和时代背景介绍,而这些作品的作者往往对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或思想有一定的贡献或影响,因此,“知人论世”便成为人文底蕴挖掘的一个载体。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把握住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的求知或探奇心理,把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本内容三者紧密结合,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真善美教育。
  如在教学《书愤》时,教师可围绕陆游的出生和遭际进行导入。陆游出身于爱国家庭,从小就接受到爱国教育,并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抗金复国的壮志。出身于国难之中的陆游,在仕途上屡招打击和排斥,北定中原的豪情壮志最终没能实现,然而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至死不休。这样的作者简介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让学生明白了树立远大理想的必要性,同时为了理想应具有一种坚忍的毅力和奋斗不息的斗志,让短暂的生命活出价值来。
  在教学《定风波》时,时代背景和苏轼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人生必然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但可贵的是,在经历各种打击后,是否还能拥有像苏轼那样旷达潇洒、豁达坚忍的情怀,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经常对作品进行这样的解读,无疑能对学生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并于无形中熏陶和丰富着他们的道德情操。
  
  二、在鉴赏人物形象中挖掘人文底蕴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往往包含着人物形象的鉴赏问题。传统的人物形象鉴赏显得乏味枯燥,已无法扣动学生的心扉,课堂很难打动学生。那么如何构建变空洞无味为形象可感而又打动学生的课堂?结合人文底蕴的挖掘,我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该文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真实情感。写祖母:“吾儿,久不见若影,何意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简单质朴而又饱含深情的三句话,再辅以“阖”、“持”两个动作,就刻画了一位责备、疼爱和喜悦交织的祖母形象。写母亲,围绕“扣门扉”的典型动作细节和“儿寒乎,欲食乎?”的典型语言细节,表现了母亲那感人至深的慈爱之心。写爱妻:“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夫唱妇随,夫妻之间亲密无间;阴阳两隔之后,“庭有琵琶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托物抒情,物是人非,睹物思人,突出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情深”及作者对亡妻的无尽怀念。通过对这些典型细节的探讨,学生深深地被那种自然而又质朴流淌出来的浓厚的至爱亲情所感染、所熏陶。这时,教师可适机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要敢于担当,要拥有一颗感恩之心,要修德进业、自立自强、刻苦学习,以辉煌的成就报答父母、回馈社会。
  
  三、在赏析诗歌意境中挖掘人文底蕴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种美的艺术创造,欣赏它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在诗歌中,这种美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意境美。意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高度融合,鉴赏它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李白的《蜀道难》里所描绘的蜀道的雄伟奇特和高峻险要,杜甫的《登岳阳楼》里所描绘的水势浩瀚、开阔宏丽的洞庭湖水,均是非常有意义的素材。“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的山山水水无不饱含着作者浓厚的主观情感,表现了他们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对于这些素材,在教学中因势利导,稍加启发,让学生反复美读,就能水到渠成地把他们带入一个美的艺术境界中,于“润物无声”中生发出他们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其他文献
摘 要:职专学生要加强口语训练,这是学生人生就业发展的需要。学校要明确口语训练的重要意义和目标,采取得力措施,做好几个结合,这样就会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生 口语训练 加强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经常在报刊杂志上看到或从同事朋友口中听到这样的事情:有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因说话腼腆,或口齿不清,或表述欠佳,或词不达意,而丧失了良好的就业机会。这种现象在职业中专的教学中也经常发生
期刊
在伴随着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思索中的阵痛和不适。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对高一同学的理解,粗浅的想法也许并不成熟,算是抛砖引玉吧。刚上高一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渐趋成熟,正是富于想象和渴望创造的年龄,但是更要关注的是,他们刚由初中升入高中,在心理方面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机遇和社会转型期的许多诱惑,高一阶段成了成长阶段的危险期和关键期。在这个时候,当学生遇
期刊
摘 要:“学困生”是一个让大多数老师都感到头疼的群体,在很多教育工作者看来,学困生似乎是不可救药的,或者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一部分。“学困生”也有许多闪光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并找到正确点燃他们的方法罢了,当然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和努力,用爱心和耐心帮助“学困生”解困。  关键词:学困生 解困 爱心 耐心    “学困生”的转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成果。那么,如何做好“学困
期刊
高中思想政治课非常注重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知识去认识社会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高中思想政治课非选择题的考查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仔细分析近几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就能发现政治科非选择题多以社会热点立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难度,不好回答,也答不好。本人任教高三政治教学多年,常听到学生反映解答非选择题不知从何处着手,束手无策,答不好,失分多,很害怕做非选择题。  
期刊
摘 要:文章重点说明了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及广泛运用的今天,学校教育如何将计算机平面设计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融合,让学生真正能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获,让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文章还阐明了计算机平面设计在现代教学中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并列举了一系列案例来说明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优点。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计算机平面设计 网络技术 教学手
期刊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教学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而更多的是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感受、领悟、思考的“体验课程”。这意味着,教学就不仅仅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
期刊
摘 要: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在具体的环境和具体的时代背景中发生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有较强的时空概念,在传授历史知识、讲述历史事件中适当地联系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历史教学活泼、生动,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关键词:历史教学 地理学科 联系    培养能力、发展智能是当前教育的重要改革内容,初中历史教学更应注意培养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历史和地理的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有重
期刊
摘 要:一些特殊的修辞现象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交流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就《包身工》中的“‘芦柴棒’,去烧火!”这一修辞现象进行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修辞 借喻 借代    修辞对于语言的建构和美化起着重要作用,是作文和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修辞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老师和学生们都对修辞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然而,也有一些特殊的修辞现象是
期刊
摘 要:在学校生活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潜能的发挥、自身素质的提高等都与师生关系的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师生关系也影响着教师教育效果的体现。本文试结合现实工作的实例去探讨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以期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关键词:师生关系 平等 欣赏    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人格平等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所以在教育领域,我们也应该重新审视“师道
期刊
摘 要:目前,中职的教学现状不尽人意,一方面是中职生源素质差,二是教学问题多多。学校要加强改革力度,深化教学探索,努力提高育人质量,增进办学效益,促进中职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学 教学现状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中职的教学现状不尽人意,问题多多,降低了育人质量,影响了中职信誉,阻碍了中职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认真对待,深入进行改革创新。    二、中职教学现状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