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为什么要一次次的回望历史? 我们为什么要一次次的提起已经逝去的人们?—因为,历史并不是关于过去,而是未来。
历史并没有在那里,它并不拥有可供人们到达、参观、触摸、纪念的实体。在我们每次试图的回返中,我们携带的自身映照出了它相应的位置和形状。历史只存在于 “我们”的观看中,历史在观看中重生。
马林·瓦尔班诺夫—万曼
一位俊朗的斯拉夫男子。1953年,时年21岁雕塑专业的马林·瓦尔班诺夫带着对于中国的好奇与憧憬留学来到中国,他的中文老师给他取名—万曼,作为 “万曼”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万曼来到中国最初学习的是绘画和美术史,之后又进入到工艺美术系学习图案和染织。真正的转折是在1957年,万曼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看了法国壁挂艺术家让·吕尔萨(Jean Lurcat)的个展,这个展览让万曼深受启发,他喜爱这种充满温暖感觉的自然材料,在同样有着编织传统的祖国保加利亚和中国,他看到了一种重新开启的需 要和可能,他决定投身壁挂艺术创作。
作为一个壁挂艺术家,他追随着“现代壁挂运动”的脚步,把壁挂艺术从传统的工艺美术领域解放出来,从平面走向空间,从装饰走向表现,从实用走向实验。催生了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软雕塑”,使现代造型艺术与建筑设计之间别具一格的新的生命联系得到确立。在国际舞台上,他面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汹涌的观念艺术大潮,却依然独立不迁,坚持对造型艺术的探索。他潜心于对材料和形式的发掘,考量物质微观结构与形态之间的关系,痴迷于作品对空间的塑造。万曼有意识地抵制叙事性主题的影响,集中探索形式、结构和色彩之间的纠葛关系。在他看来,壁挂是柔软的、无定形的雕塑,是由最柔弱的纤维编织而就的可以触摸的色彩。在万曼的创作和理论中,对物和材料的理解非常重要,他善于利用材料的天然品质,发掘他们的特性。万曼的现代壁挂艺术创作构成了国际纤维艺术史上最具纪 念碑性质的部分。
作为一个教育者,万曼实践着他“我不能将教育者和创造者分开,因为实际上都有同样的创造性质。”的说法。1985年,万曼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遇见了来自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肖峰院长和蔡亮等,与他们商谈起到美院建立一个壁挂研究所的事宜。同时,万曼非常慷慨的用自己的作品做抵押,在巴黎艺术城买下了一个工作室—万曼中国基金会工作室,捐赠给浙江美术学院。此举为之后无数学子提供了去法国学习和研究机会。1986年,在肖峰院长的力邀之下, 万曼来到杭州,由他主持的“万曼壁挂研究所”正式在浙江美术学院成立,这是国内学院内部第一个由外国人主持的研究所,也推动了学院内部的第一次媒体变革。
在教育实践中,这位来自远方的“异乡人”希望学生重新能够回到自己的传统资源和本土材料里面去寻找可能性。在他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所的三件学生作品参加了瑞士洛桑的“第十三界国际壁挂双年展”,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并且成绩优异。这些学生中如谷文达、施慧、梁绍基等如今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人物。在壁挂教育结构的的探索中,万曼绘制了许多规划蓝图,他希望能建立一个“产学研”相互循环和支撑的结构,到现在都依然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宋怀桂——Madam Song
宋怀桂,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转向编织壁挂艺术创作,又从壁挂转向社会性活动、综合性的服装舞台表演等。所以她有很多重身份,壁挂艺术家、中国时尚教母、北京马克西姆餐厅总经理,社会活动家等……她的身上似乎一直有一种对新事物的开放、好奇的态度,她曾说过这样一句颇具代表性的话:“如果有 人问我,能不能摘下天上的星星,我不会急着说不,我会说,让我们试试看。”这种态度使她在自己的生涯中得以不断地去尝试新东西、不断开拓出新的疆域。
在新中国的时尚历史中,宋怀桂既是一位启蒙者,也是一位开拓者。1981年10月,在宋怀桂下榻的北京饭店客房门前的走廊上,十个中国女孩踩着对她们来说 还十分陌生的高跟鞋,伴着一部刚刚从香港买回来的手提录音机里放出的音乐,步履蹒跚地在红地毯上来回学歩。这十个让宋怀桂费了无数周折和口舌才动员来的女 孩,几天后出现在北京饭店宴会厅临时搭起来的天桥上,身着皮尔·卡丹时装,以专业的台步,震惊了台下爆满的文化界、服装界人士,这些模特成为新中国建立以 来第一代进行专场表演的大陆模特。身为这次表演的艺术指导,集表演策划、舞台监督于一身的宋怀桂女士至此翻开了中国时装模特史的第一页。 之后,宋怀桂接受了皮尔·卡丹先生的邀请,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的法国服装品牌的中方首席代表。一年后,又担任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家合资餐馆—马克西姆餐厅的总经理。1985年5月宋怀桂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组织了有一万五千名观众的超级时装表演,把时装表演推向更广大的中国百姓。两个月后,应法国政府的 邀请,宋怀桂带领十二名中国时装模特飞往巴黎,这是中国模特第一次走向世界的表演,当穿着红色旗袍的中国模特乘敞篷汽车穿过凯旋门,她们自豪地举起一面五星红旗,在街上的行人中激起一片欢呼,成为了八十年代的一个经典历史记忆。
这种不断的在中西与新旧之间的穿梭与融合的态度一直在宋怀桂的身上延续着,在90年代,宋怀桂策划的一台名为《五彩霓裳》的“五朝复服饰表演” 正是这样的一种再生产。她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服装服饰精华,尤其是距今最近的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五个朝代—唐、宋、元、明和清的服装服饰的演变和发 展,浓缩成了一台90分钟的表演。在展示服装的同时,穿插融入了中国的音乐、舞蹈、武术、功夫、杂技等富有民族特点 的表演,甚至还有西方的芭蕾、现代舞表演,整个表演集服装服饰艺术、服装表演、音乐、舞美、功夫、杂技等于一体,是一台既传统又现代,既东方又西方的跨越 界限的综合性的大型场景艺术表演。
宋怀桂在自己的跨界实验中一直思考着一个双向的过程:如何把世界带到中国来,同时把自己融入到世界中去,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表演,去解读世界,同时展示自我,这成为了她毕生的志业。
万曼与宋怀桂在大学里相识,他们的婚姻是在克服当时的各种阻碍、由周恩来特批的新中国第一例涉外婚姻。正如纤维,一开始虽然细小,但却柔韧、绵长、可以无限牵连。这段关由纤维的艺术情缘,正是如此慢慢的编织起了万曼与宋怀桂、传统壁挂与当代艺术、中国美术学院与巴黎国际艺术城、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交融互生的一件壁挂作品,而这件作品尚未完成,一直有后继者在不断接手前行。
今年9月21日在 杭州成功举办了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汇聚了来自全世各国的优秀纤维艺术佳作,这个展览是由万曼的学生,中国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主任,艺术家施慧教授策划的。万曼去世后,研究所便由她接管,正是这种薪火相传,才使得万曼精神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在施慧的领导下,中国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目前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纤维艺术教学与创作基地,并培养出许多优秀艺术家。
2013年10月8日, 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前夕,为庆祝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成立五十周年纪,由万曼家人与国际艺术城共同主办,肖戈担任策展人的名为“纤维之缘:万曼&宋怀 桂”回顾展在巴黎国际艺术城开幕。当晚,万曼与宋怀桂的女儿宋晓红、儿子宋晓松、孙女玛丽娜,万曼夫妇一生中最重要的人,91岁高龄的服装设计大师皮尔· 卡丹(Pierre Cardin)、巴黎艺术城执行主席让-伊夫·朗格莱(Jean-Yves Langlais)、中国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主持人施慧、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肖戈、中国驻法使馆代表、保加利亚驻法使馆参赞和文 化专员等以及中法各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巴黎艺术城执行主席的话:“此次展览是近年来国际艺术城最成功和人气最高的展览之一。”
展览仔细回顾和梳理了万曼与宋怀桂的艺术成就与贡献。四十年过去了,当我们重新回忆起这段充满国际精神、理想主义的情缘,回忆起那个充满开拓和启蒙的年 代,我们依然应该重拾起曾经那个充满希望和温存的接力棒,再次出发。
历史并没有在那里,它并不拥有可供人们到达、参观、触摸、纪念的实体。在我们每次试图的回返中,我们携带的自身映照出了它相应的位置和形状。历史只存在于 “我们”的观看中,历史在观看中重生。
马林·瓦尔班诺夫—万曼
一位俊朗的斯拉夫男子。1953年,时年21岁雕塑专业的马林·瓦尔班诺夫带着对于中国的好奇与憧憬留学来到中国,他的中文老师给他取名—万曼,作为 “万曼”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万曼来到中国最初学习的是绘画和美术史,之后又进入到工艺美术系学习图案和染织。真正的转折是在1957年,万曼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看了法国壁挂艺术家让·吕尔萨(Jean Lurcat)的个展,这个展览让万曼深受启发,他喜爱这种充满温暖感觉的自然材料,在同样有着编织传统的祖国保加利亚和中国,他看到了一种重新开启的需 要和可能,他决定投身壁挂艺术创作。
作为一个壁挂艺术家,他追随着“现代壁挂运动”的脚步,把壁挂艺术从传统的工艺美术领域解放出来,从平面走向空间,从装饰走向表现,从实用走向实验。催生了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软雕塑”,使现代造型艺术与建筑设计之间别具一格的新的生命联系得到确立。在国际舞台上,他面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汹涌的观念艺术大潮,却依然独立不迁,坚持对造型艺术的探索。他潜心于对材料和形式的发掘,考量物质微观结构与形态之间的关系,痴迷于作品对空间的塑造。万曼有意识地抵制叙事性主题的影响,集中探索形式、结构和色彩之间的纠葛关系。在他看来,壁挂是柔软的、无定形的雕塑,是由最柔弱的纤维编织而就的可以触摸的色彩。在万曼的创作和理论中,对物和材料的理解非常重要,他善于利用材料的天然品质,发掘他们的特性。万曼的现代壁挂艺术创作构成了国际纤维艺术史上最具纪 念碑性质的部分。
作为一个教育者,万曼实践着他“我不能将教育者和创造者分开,因为实际上都有同样的创造性质。”的说法。1985年,万曼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遇见了来自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肖峰院长和蔡亮等,与他们商谈起到美院建立一个壁挂研究所的事宜。同时,万曼非常慷慨的用自己的作品做抵押,在巴黎艺术城买下了一个工作室—万曼中国基金会工作室,捐赠给浙江美术学院。此举为之后无数学子提供了去法国学习和研究机会。1986年,在肖峰院长的力邀之下, 万曼来到杭州,由他主持的“万曼壁挂研究所”正式在浙江美术学院成立,这是国内学院内部第一个由外国人主持的研究所,也推动了学院内部的第一次媒体变革。
在教育实践中,这位来自远方的“异乡人”希望学生重新能够回到自己的传统资源和本土材料里面去寻找可能性。在他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所的三件学生作品参加了瑞士洛桑的“第十三界国际壁挂双年展”,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并且成绩优异。这些学生中如谷文达、施慧、梁绍基等如今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人物。在壁挂教育结构的的探索中,万曼绘制了许多规划蓝图,他希望能建立一个“产学研”相互循环和支撑的结构,到现在都依然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宋怀桂——Madam Song
宋怀桂,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转向编织壁挂艺术创作,又从壁挂转向社会性活动、综合性的服装舞台表演等。所以她有很多重身份,壁挂艺术家、中国时尚教母、北京马克西姆餐厅总经理,社会活动家等……她的身上似乎一直有一种对新事物的开放、好奇的态度,她曾说过这样一句颇具代表性的话:“如果有 人问我,能不能摘下天上的星星,我不会急着说不,我会说,让我们试试看。”这种态度使她在自己的生涯中得以不断地去尝试新东西、不断开拓出新的疆域。
在新中国的时尚历史中,宋怀桂既是一位启蒙者,也是一位开拓者。1981年10月,在宋怀桂下榻的北京饭店客房门前的走廊上,十个中国女孩踩着对她们来说 还十分陌生的高跟鞋,伴着一部刚刚从香港买回来的手提录音机里放出的音乐,步履蹒跚地在红地毯上来回学歩。这十个让宋怀桂费了无数周折和口舌才动员来的女 孩,几天后出现在北京饭店宴会厅临时搭起来的天桥上,身着皮尔·卡丹时装,以专业的台步,震惊了台下爆满的文化界、服装界人士,这些模特成为新中国建立以 来第一代进行专场表演的大陆模特。身为这次表演的艺术指导,集表演策划、舞台监督于一身的宋怀桂女士至此翻开了中国时装模特史的第一页。 之后,宋怀桂接受了皮尔·卡丹先生的邀请,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的法国服装品牌的中方首席代表。一年后,又担任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家合资餐馆—马克西姆餐厅的总经理。1985年5月宋怀桂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组织了有一万五千名观众的超级时装表演,把时装表演推向更广大的中国百姓。两个月后,应法国政府的 邀请,宋怀桂带领十二名中国时装模特飞往巴黎,这是中国模特第一次走向世界的表演,当穿着红色旗袍的中国模特乘敞篷汽车穿过凯旋门,她们自豪地举起一面五星红旗,在街上的行人中激起一片欢呼,成为了八十年代的一个经典历史记忆。
这种不断的在中西与新旧之间的穿梭与融合的态度一直在宋怀桂的身上延续着,在90年代,宋怀桂策划的一台名为《五彩霓裳》的“五朝复服饰表演” 正是这样的一种再生产。她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服装服饰精华,尤其是距今最近的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五个朝代—唐、宋、元、明和清的服装服饰的演变和发 展,浓缩成了一台90分钟的表演。在展示服装的同时,穿插融入了中国的音乐、舞蹈、武术、功夫、杂技等富有民族特点 的表演,甚至还有西方的芭蕾、现代舞表演,整个表演集服装服饰艺术、服装表演、音乐、舞美、功夫、杂技等于一体,是一台既传统又现代,既东方又西方的跨越 界限的综合性的大型场景艺术表演。
宋怀桂在自己的跨界实验中一直思考着一个双向的过程:如何把世界带到中国来,同时把自己融入到世界中去,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表演,去解读世界,同时展示自我,这成为了她毕生的志业。
万曼与宋怀桂在大学里相识,他们的婚姻是在克服当时的各种阻碍、由周恩来特批的新中国第一例涉外婚姻。正如纤维,一开始虽然细小,但却柔韧、绵长、可以无限牵连。这段关由纤维的艺术情缘,正是如此慢慢的编织起了万曼与宋怀桂、传统壁挂与当代艺术、中国美术学院与巴黎国际艺术城、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交融互生的一件壁挂作品,而这件作品尚未完成,一直有后继者在不断接手前行。
今年9月21日在 杭州成功举办了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汇聚了来自全世各国的优秀纤维艺术佳作,这个展览是由万曼的学生,中国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主任,艺术家施慧教授策划的。万曼去世后,研究所便由她接管,正是这种薪火相传,才使得万曼精神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在施慧的领导下,中国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目前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纤维艺术教学与创作基地,并培养出许多优秀艺术家。
2013年10月8日, 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前夕,为庆祝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成立五十周年纪,由万曼家人与国际艺术城共同主办,肖戈担任策展人的名为“纤维之缘:万曼&宋怀 桂”回顾展在巴黎国际艺术城开幕。当晚,万曼与宋怀桂的女儿宋晓红、儿子宋晓松、孙女玛丽娜,万曼夫妇一生中最重要的人,91岁高龄的服装设计大师皮尔· 卡丹(Pierre Cardin)、巴黎艺术城执行主席让-伊夫·朗格莱(Jean-Yves Langlais)、中国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主持人施慧、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肖戈、中国驻法使馆代表、保加利亚驻法使馆参赞和文 化专员等以及中法各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巴黎艺术城执行主席的话:“此次展览是近年来国际艺术城最成功和人气最高的展览之一。”
展览仔细回顾和梳理了万曼与宋怀桂的艺术成就与贡献。四十年过去了,当我们重新回忆起这段充满国际精神、理想主义的情缘,回忆起那个充满开拓和启蒙的年 代,我们依然应该重拾起曾经那个充满希望和温存的接力棒,再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