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川一中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创建于1955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学校”、“中国百强中学”、“江西人民满意的十大品牌中学”、“中国十大名牌中学”等称号。
恢复高考以来,学校已向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新生3.6万人。特别是近7年,学校连创江西高考历史之最,共有182人考取清华、北大。2010年高考该校再次告捷,共有7名考生进入全省文理科前10名,36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占两校在江西招生总数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临川一中就像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前来求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学模式,良好的办学效益,优美的教育环境,吸引了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上万名教育工作者前来参观考察。
临川自古文风昌盛,英才辈出。早在唐朝,王勃在他所写的传世名作《滕王阁序》中,就发出过“光照临川之笔”的由衷赞叹。至宋,又因科举连捷,流光溢彩,被誉为“才子之乡”。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地处江西东部, 1995年,原临川县与抚州市合并成立临川市,2000年10月改市设区,人口近100万。临川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曾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临川文化”,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和大戏剧家汤显祖均出生于此。
临川一中根植沃土,成为光华灿烂的“才子摇篮”。恢复高考以来,该校已向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新生3.6万人;特别是近7年,临川一中连创江西高考历史之最,先后有182人考取清华、北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高考神话。如今,临川一中已成为国内外中学教育知名品牌,成为抚州一张烫金的名片。是什么奥秘使临川一中取得如此成效,创造如此奇迹?
● 不求个个拔尖 但求人人成才 ●
教育是临川的一块品牌、一种优势、一张烫金的名片,临川的教育质量在全省领先、全国知名。临川区域内,现有临川一中、临川二中、抚州一中、临川三中、临川十中等中学,分别是省优秀重点中学、省重点中学、省重点建设中学,高中教育是十分强势的。
临川一中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每一个学生,力推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或学生群体个性的和谐发展。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2011年3月2日,记者深入临川一中采访,正好遇到抚州市教育局局长李晶来学校检查开学工作。
李晶告诉记者:临川一中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高中,是抚州市高中教育的领头羊,是抚州教育的一张名片。多年来,临川一中在培养少年大学生、组织学科竞赛、为高等教育输送大量优质生源、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取得一个又一个好成绩,受到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重视和好评,成为抚州教育的一面旗帜。这些成绩,主要是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奋力拼搏取得的。
2001年6月3日,饶祥明被任命为临川一中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在他上任第一年,学校就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师眼中无差生,每个学生潜能无限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艺术体育同样出人才,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和人才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教师要全方位帮助、爱护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让平凡变优秀,让优秀变一流。
饶祥明表示,“苦”字当头曾孕育了临川教育的一时辉煌,即“领导苦抓、老师苦教、家长苦育、学生苦读”。随着社会的发展,纯粹的吃苦精神并不能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临川一中提出了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四个转变”,一切围绕“以人为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来进行。
饶祥明将临川一中办学思路概括为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校的主人是学生,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就是整合学校一切资源为学生服务;“为了一切学生”,就是因材施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之成才;“为了学生一切”,就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临川一中确立了“不求个个拔尖,但求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党政一班人始终不渝地把培养优良的教风、学风放在重要位置,以党建工作创新叫响教学品牌。
党总支书记、校长饶祥明是从教学一线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担任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时,他所带的1981年至1991年三届学生,有175人被高等学校录取,其中被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录取的有120多人;当上校长后,他仍承担了学校高中物理竞赛辅导任务。他所辅导的学生中,获全国高中物理竞赛江西赛区一、二、三等奖的达46人。在饶祥明的教育和引导下,学生中,有不少从事建筑、运输、经商、种植、养殖业,成了致富能手。
饶祥明倾力资助家境贫困的学生,仅他个人资助的贫困生、患病住院的学生就有68人,资助金额数万元。学校坚持在有限的办学资金中建立起贫困学子赞助基金,每年赞助贫困学子不少于400人,各种形式的赞助总额超过30万元(含减免学杂费)。学校食堂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在日常饮食上给予关照,少收或尽量不收他们的伙食费。
饶祥明自1979年进入临川一中从教至今,辛勤耕耘,取得了累累硕果,他现为全国物理学会会员、江西省物理学会理事、江西师大客座教授、省政协委员,先后获得江西省优秀班主任、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感动教育——首届中国(江西)十大杰出校长奖”、“最佳办学成效奖”、“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卓越校长”、“江西省十大井冈之子”等荣誉称号。
在饶祥明校长的影响下,无论是班子成员还是党员教师,都带头扎根在教学一线,以辛勤的教学、优异的成绩发挥示范作用。如今全校635名在职教职员工中已有党员186人,他们中绝大多数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有160多人担任过班主任工作,有4人获国家级表彰,5人当选省级学科带头人,30多人次在国家、省、市级教学大赛中获奖,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史上一面面鲜亮的旗帜。
记者在采访饶祥明时,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先成人,后成才”。他认为,真正的名校培养的学生首先就是要有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有爱心、感恩之心,重要的不单是会读书,而应是做人,求学与做人,贵能齐头并进,更贵能融通合一。
2010年6月21日,江西抚州市唱凯堤决口,10万人受困,临川一中奉命停课,腾出校园安置受灾群众。饶祥明带领师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安置了5 000多名受灾乡亲。在此期间,饶祥明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饶校长您好!这几天强降雨使抚河等河流决堤,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想和同学们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灾区人民,如果需要,我愿意表示自己的一番心意,减轻你们一点点负担,做一件自己满意的事,证明我是临川一中的学生,证明现在的学生不是仅会死读书,也有满腔热情与万丈豪情!请校长明示!谢谢!高一(25)班 戴健林。
饶祥明对记者说:“让我骄傲的不是高考成绩名列全省前茅,而是我们的学生纷纷要求担任救灾志愿者,让我感到我们教育的成功。”2010年6月,临川一中600多名学生志愿者在安置灾民过程中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充分体现他们的感恩意识、高度的责任感和关心帮助他人的传统美德,赢得了受灾群众和上级领导的广泛好评。
多年来,临川一中形成了“校长室—政教处—团委会—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多级管理体系,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动管理网络,初步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形成了人人关心行为养成教育,人人抓行为养成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
该校每周组织召开一次班会、举办一次团队活动,每月确定一个教育活动主题,由校长和主管德育的副校长等领导采取周前会、年级会、家长学校、班主任培训及专题德育讲座等形式举行德育活动。班主任老师围绕养成教育重点及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在班上有的放矢地组织故事会、演讲、辩论、专题教育等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 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
临川一中是个万人学校,现在又分新老校区同时办学,生源复杂,管理困难。
“一个一万多人的学校,从未出现过安全事故,无违法现象,严重违纪的学生不足千分之一。”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奇迹的缔造者就是临川一中。
抚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刘菊娇对记者说, 临川一中走过的五十多年,处处留下了“才子之乡”的厚重文化烙印,在岁月积淀中形成了上上下下、家家户户尊师重教、教育兴邦的独特传统,形成了“厚德、学博、体健、创新”的临川教育精神,一代代人在“临川教育”大旗下勤奋、好学、成才。特别是近年来,临川一中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和一流的办学质量,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生,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教育考察团纷纷慕名前来参观、学习。抚州市委、市政府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投资2亿多元建设临川一中新校区,这在全省乃至全国来说都是大手笔。临川一中教学质量之所以长盛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队伍。这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和最大资源。
临川一中坚持把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放在首位,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政治上给老师多关心多激励,评先、评优、评模向一线倾斜,工作上为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并一视同仁,生活上教师有困难及时帮助解决。
饶祥明任校长的第一件事就是抓教师队伍和作风建设,他明令禁止教师上班时间打扑克、打麻将、玩电脑游戏,禁止有偿家教,禁止老师利用职权收受学生和家长的红包。
为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党组织选派党员骨干教师作为他们的导师,通过“1+1”帮扶,使青年教师能尽快挑起一线教学大梁。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制订了《临川一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临川一中教师十不准》,重在树先进典型,每学年召开师德师风先进报告会。从校长到班子成员,大家一个制度、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带头执行规章制度。
黄杰同学的家长黄彬告诉记者,临川一中的老师们,是最可爱最值得尊敬的人!为了学生,教师们废寝忘食,放弃了自己的业余生活;为了学生,教师呕心沥血,夜以继日钻研教学方法;为了学生,教师付出了百般的耐心和辛勤的汗水。学生们取得的每一点成就,都凝聚了教师的心血。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我这样的感受:临川一中的老师,不仅有高超的教学水平,更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细腻的情怀与无私的爱心。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花的事业是尊贵的,但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注地垂着绿荫的。”做叶的事业,是临川一中教师的理想追求。
既是副校长又是年级主任和课任教师的黄晓云,每天吃住在学校,从早到晚与师生在一起,同教师一起备课,同学生一起在食堂排队买饭菜。她说:“要求老师做到的,我得先做到。”
全国模范教师曾长根,对学生一片丹心。小杨同学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曾老师像亲生父亲一样,为小杨煲汤、喂粥、拿药、叫医生……曾老师带的高三( 21 )班 41 人高考成绩全部上了重点线,所带的普通班高三( 11 )班也爆出冷门,高考成绩上重点线人数有 11 人,本科录取率达 60% 。
江西省优秀班主任邓素和家长的沟通特别多,经常找同学谈话,她宽容和鼓励的眼神给了学生不同方式的鼓励和鞭策,使学生对学习、对人生都张满了自信的风帆。在她的悉心教导下,李江雁同学2009年高考一举夺冠,成为江西省文科第一名(并列)。
抚州市优秀班主任黄列平,一心扑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上,平时难得出校门。妻子在离校上百公里的邻县乡下,对黄老师的工作非常支持,她不但能叫出黄老师所带的每个班每个学生的名字,而且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每年端午节那天,班上每个学生都能吃上她精心准备的节日食品。在黄老师鼓励和帮助下,徐师昌同学2010年高考夺得江西省理科第一名。
抚州市优秀教师过清的班上有许多学生的父母在外地打工, 节假日,一些外地学生不能回家,过清老师就把他们请到自己家里吃饭。连续4年春节,过清老师放弃回宜黄县老家与父母兄弟团聚的机会,先后把十多个不能回家的外地学生接到自己家中过年。
江西省优秀班主任、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谢国发每个星期都要到学生公寓了解情况,当他看到一个来自农村的学生冬天还盖着一床薄薄的小被子,全身冷得发抖时,连忙从家里拿来毛毯,第二天又掏钱买了一床被子送给这个学生。
余永清担任了多年的班主任,他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竭尽全力去帮助学生、教育学生,善待他们。学生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他的神经,他为学生建立了成长日志和个人档案,档案里记载着他们平时遵守纪律的情况。
韩光辉老师带的一个普通班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为了让每个学生个性都得到发展,他采用分层辅导、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在他的引导下,10个被认为“没希望的学生”中学美术的有5人,学音乐的有1人,学体育的有3人,都如愿进入了高校深造。
● 大课程体系成就“快乐课堂” ●
临川一中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追求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率先提出并实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教学观,高举“快乐课堂”大旗,构建了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常规课堂”、“校本课程”、“社区课程”三位一体的大课程体系,扎实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
作为江西省新课程改革的样本校、试点校,临川一中以满腔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开足开齐课程,全方位、多视角地推行课程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临川一中允许老师在执行学校统一规定的要求时,可以有一定的弹性、灵活性,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风格施教同一门课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临川一中的老师在常规课程的备课中做到追问三个问题:这堂课要讲什么、要给谁讲、要怎么讲?在他们心中,每堂课是否有一个中心、一条线索、一个框架、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一个亮点是衡量一节课备得成功与否的标尺。
在一万多人的大学校中,在众多的班级里,基础好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学生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老师们日常考虑更多的仍然是这部分学生的成才问题。为了做到有教无类,临川一中以育人为己任,切实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走以校本课程开发助推因材施教之路,使学生在成长路上各得其所,人人成才。
临川一中的校本课程分科学激趣类、竞赛辅导类、文学艺术类、人文素养类、语言工具类、技术类、体验感悟类等七大系列,注意发现培养体育、文艺、写作、书法、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特长生”,注意依托小记者团、小摄影社、书画工作室等10余个学生社团,以及各门学科兴趣小组,定期开设时政热点等专题讲座,为不同的学生个性天赋提供发挥的空间,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如鱼得水,综合素质大为提高。
邓全齐老师说,他教了两个班的数学课,几乎每天都要备两堂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都很忙,但再忙也得将布置给学生做的练习自己先做好,哪怕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都要想方设法从中找到具有普遍性的数学思想方法,以便在教学时适时点拨,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会灵活应变。
夏晟州是高三的一名阳光男孩,他说新课程实验让他尝到了将历史与地理等多门学科联系起来学习的乐趣。这样,既可理顺单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又可将多门学科的知识连线结网、迁移运用,提升综合分析、判断运用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知识观、认识观,这样的学习已成为一种快乐体验。
2010年江西省高考理科状元徐师昌在谈到临川一中的快乐课堂时说,在学校的三年里,课堂学习他从不觉得苦和累。他说,虽然平时作业比较多,但因方法得当,每天都能有条不紊地做好。课余时间,同龄人爱玩的项目,他都喜欢。在一次全班文艺晚会上,徐师昌与同学合作,登台表演了一段自创的相声,赢得满堂喝彩。
而让学生津津乐道的还是临川一中独有的选修课与论坛。临川一中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增设校本课程、开设通用技术等众多选修课,每周组织一次论坛,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张丹丹等曾做客临川一中论坛,为学生讲授精彩一课。
为了拓宽特色领域,临川一中在高中阶段开设了音乐鉴赏、美术鉴赏、书法、绘画等课程,确保在各年级每周有一节艺术课。学校成立了舞蹈队、鼓号队、合唱队、美术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摄影兴趣小组,以及体训队、篮球队、摔跤队和举重队等,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学生优秀书画作品装裱后在校内展出,钢笔优秀习作则装订成册,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长廊”。学校还要求学生“读一本好书、唱一首好歌、写一手好字、画一幅好画”。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给校园带来了无限生机,不但活跃了学生的身心,营造了校园艺术氛围,而且激发了部分特长生自主开展艺术活动的兴趣。
2009年夺得江西省高考文科第一名的李江雁,在读初中的时候,经常参加物理、化学、英语的奥赛。高中三年后的李江雁,唱歌、弹琴、舞蹈样样通,还擅长多种乐器,课余阅读小说就达200多部。“我女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强,在临川一中读高中的三年,每天的晚饭都是她自己做的。”说起这个活泼可爱的“小雁子”,家长李展华一脸的自豪。
近年来,临川一中的学生在各项竞赛活动中共有300余人次在书法作品、绘画作品、舞蹈、器乐、声乐等项目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其中2009年何思思同学参加江西省首届中小学“我爱祖国”才艺电视大赛荣获中学组二等奖;2009年,合唱队荣获江西省首届中小学合唱节暨合唱录像评比三等奖;林志鹏等同学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获书法美术类二、三等奖;陈姹娴等同学在2008年全国中小学幼儿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活动中获得金银奖;林晨杰等同学在2008年“奥运之光、梦想再望”全国书法美术摄影才艺大展中获得金奖。
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多年来,临川一中坚持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健全了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家长会,开展家长讲座,交流家教经验,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学校经常与警民共建单位取得联系,与他们携手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保障学校治安管理;聘请了德育辅导员和法制副校长到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法制教育。此外,学校努力开发社会资源,配合实施养成教育,先后与烈士陵园、临川敬老院签订了活动协议,将其分别定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尊老敬老教育基地、手拉手爱心教育基地。结合教育主题,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这些基地开展活动,使养成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得到拓展。
临川一中的校领导,每人负责一个年级,并分别担任一个学科的教学工作。除了经费开支需校长审批以外,其他日常教学工作、人事安排、管理事务全部由年级组负责。这样,一个年级主任相当于一个小校长,既在教学第一线,又在管理第一线,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强了管理的有效性。
临川一中发挥团队精神,在教学中重过程、轻结果。其中措施之一是教师福利不与高考挂钩。学校虽然也设立了各种各类奖项,但一般是奖励集体而不直接奖励个人,高一高二教师则参照高三奖金标准按适当的比例进行奖励,平时考核则以每次月考成绩为参照看进步率,这样就避免了教师各自为战、相互防备的情况。
作为“全国体育运动红旗校”“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西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示范学校性中学”,临川一中不仅在全校初高中各年级开全开足体育课,而且先后组建了田径队、篮球队、摔跤队等兴趣小组,为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个发展的平台。
近年来,临川一中在各类体育比赛中捷报频传,先后获全省校园集体舞比赛三等奖、抚州市“五叶神杯”三人制篮球比赛冠军、抚州市全民健身校园集体舞大赛一等奖、全省青少年古典式摔跤比赛第一名、全省体校男子篮球比赛第五名、优秀体育道德风尚运动队等荣誉。
为了给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交流环境、搭建多元文化融合的发展平台,临川一中与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中国教育学会培训中心合作成立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大胆尝试与世界知名大学强强联合,建立多个合作培养项目,为学生留学深造铺设绿色通道。目前,学校已经与加拿大康奈尔公立高中签约为友好学校。同时,还与世界知名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玛瑞埃塔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萨省大学,法国UT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等院校建立了直升大学的“绿色通道”,为培养面向世界的高层次国际型人才开创了新的模式。
创校56年来,临川一中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16次,省级荣誉25次,已有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十几所名校将临川一中作为教育实践基地或优质生源基地,2005年和2009年,学校两度被评为“中国百强中学”;2007年,一举荣获“中国十大名牌中学”、“首届江西十大和谐校园”、“人民群众满意学校”三项殊荣;同年9月,抚州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各行各业学习临川一中的工作作风;2008年,该校荣膺“江西十大人民满意学校”殊荣。该校学生参加全国高中学科竞赛,在全省更是独领风骚,至今已有900多人次获奖,江西赛区授奖大会先后8次(12项)在临川一中举行。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在以人为本育英才的航程中,临川一中以跨越式的进取精神和强大的办学实力进一步鼓起理想的风帆,努力向着更加辉煌的彼岸破浪远航!我们有理由相信,创造了高考奇迹的临川一中,定会在培育人才的征途中,再写华章,为“才子之乡”增光添彩。■
□责任编辑 许雅健
E-mail: [email protected]
恢复高考以来,学校已向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新生3.6万人。特别是近7年,学校连创江西高考历史之最,共有182人考取清华、北大。2010年高考该校再次告捷,共有7名考生进入全省文理科前10名,36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占两校在江西招生总数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临川一中就像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前来求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学模式,良好的办学效益,优美的教育环境,吸引了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上万名教育工作者前来参观考察。
临川自古文风昌盛,英才辈出。早在唐朝,王勃在他所写的传世名作《滕王阁序》中,就发出过“光照临川之笔”的由衷赞叹。至宋,又因科举连捷,流光溢彩,被誉为“才子之乡”。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地处江西东部, 1995年,原临川县与抚州市合并成立临川市,2000年10月改市设区,人口近100万。临川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曾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临川文化”,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和大戏剧家汤显祖均出生于此。
临川一中根植沃土,成为光华灿烂的“才子摇篮”。恢复高考以来,该校已向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新生3.6万人;特别是近7年,临川一中连创江西高考历史之最,先后有182人考取清华、北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高考神话。如今,临川一中已成为国内外中学教育知名品牌,成为抚州一张烫金的名片。是什么奥秘使临川一中取得如此成效,创造如此奇迹?
● 不求个个拔尖 但求人人成才 ●
教育是临川的一块品牌、一种优势、一张烫金的名片,临川的教育质量在全省领先、全国知名。临川区域内,现有临川一中、临川二中、抚州一中、临川三中、临川十中等中学,分别是省优秀重点中学、省重点中学、省重点建设中学,高中教育是十分强势的。
临川一中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每一个学生,力推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或学生群体个性的和谐发展。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2011年3月2日,记者深入临川一中采访,正好遇到抚州市教育局局长李晶来学校检查开学工作。
李晶告诉记者:临川一中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高中,是抚州市高中教育的领头羊,是抚州教育的一张名片。多年来,临川一中在培养少年大学生、组织学科竞赛、为高等教育输送大量优质生源、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取得一个又一个好成绩,受到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重视和好评,成为抚州教育的一面旗帜。这些成绩,主要是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奋力拼搏取得的。
2001年6月3日,饶祥明被任命为临川一中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在他上任第一年,学校就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师眼中无差生,每个学生潜能无限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艺术体育同样出人才,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和人才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教师要全方位帮助、爱护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让平凡变优秀,让优秀变一流。
饶祥明表示,“苦”字当头曾孕育了临川教育的一时辉煌,即“领导苦抓、老师苦教、家长苦育、学生苦读”。随着社会的发展,纯粹的吃苦精神并不能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临川一中提出了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四个转变”,一切围绕“以人为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来进行。
饶祥明将临川一中办学思路概括为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校的主人是学生,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就是整合学校一切资源为学生服务;“为了一切学生”,就是因材施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之成才;“为了学生一切”,就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临川一中确立了“不求个个拔尖,但求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党政一班人始终不渝地把培养优良的教风、学风放在重要位置,以党建工作创新叫响教学品牌。
党总支书记、校长饶祥明是从教学一线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担任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时,他所带的1981年至1991年三届学生,有175人被高等学校录取,其中被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录取的有120多人;当上校长后,他仍承担了学校高中物理竞赛辅导任务。他所辅导的学生中,获全国高中物理竞赛江西赛区一、二、三等奖的达46人。在饶祥明的教育和引导下,学生中,有不少从事建筑、运输、经商、种植、养殖业,成了致富能手。
饶祥明倾力资助家境贫困的学生,仅他个人资助的贫困生、患病住院的学生就有68人,资助金额数万元。学校坚持在有限的办学资金中建立起贫困学子赞助基金,每年赞助贫困学子不少于400人,各种形式的赞助总额超过30万元(含减免学杂费)。学校食堂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在日常饮食上给予关照,少收或尽量不收他们的伙食费。
饶祥明自1979年进入临川一中从教至今,辛勤耕耘,取得了累累硕果,他现为全国物理学会会员、江西省物理学会理事、江西师大客座教授、省政协委员,先后获得江西省优秀班主任、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感动教育——首届中国(江西)十大杰出校长奖”、“最佳办学成效奖”、“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卓越校长”、“江西省十大井冈之子”等荣誉称号。
在饶祥明校长的影响下,无论是班子成员还是党员教师,都带头扎根在教学一线,以辛勤的教学、优异的成绩发挥示范作用。如今全校635名在职教职员工中已有党员186人,他们中绝大多数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有160多人担任过班主任工作,有4人获国家级表彰,5人当选省级学科带头人,30多人次在国家、省、市级教学大赛中获奖,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史上一面面鲜亮的旗帜。
记者在采访饶祥明时,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先成人,后成才”。他认为,真正的名校培养的学生首先就是要有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有爱心、感恩之心,重要的不单是会读书,而应是做人,求学与做人,贵能齐头并进,更贵能融通合一。
2010年6月21日,江西抚州市唱凯堤决口,10万人受困,临川一中奉命停课,腾出校园安置受灾群众。饶祥明带领师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安置了5 000多名受灾乡亲。在此期间,饶祥明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饶校长您好!这几天强降雨使抚河等河流决堤,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想和同学们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灾区人民,如果需要,我愿意表示自己的一番心意,减轻你们一点点负担,做一件自己满意的事,证明我是临川一中的学生,证明现在的学生不是仅会死读书,也有满腔热情与万丈豪情!请校长明示!谢谢!高一(25)班 戴健林。
饶祥明对记者说:“让我骄傲的不是高考成绩名列全省前茅,而是我们的学生纷纷要求担任救灾志愿者,让我感到我们教育的成功。”2010年6月,临川一中600多名学生志愿者在安置灾民过程中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充分体现他们的感恩意识、高度的责任感和关心帮助他人的传统美德,赢得了受灾群众和上级领导的广泛好评。
多年来,临川一中形成了“校长室—政教处—团委会—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多级管理体系,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动管理网络,初步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形成了人人关心行为养成教育,人人抓行为养成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
该校每周组织召开一次班会、举办一次团队活动,每月确定一个教育活动主题,由校长和主管德育的副校长等领导采取周前会、年级会、家长学校、班主任培训及专题德育讲座等形式举行德育活动。班主任老师围绕养成教育重点及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在班上有的放矢地组织故事会、演讲、辩论、专题教育等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 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
临川一中是个万人学校,现在又分新老校区同时办学,生源复杂,管理困难。
“一个一万多人的学校,从未出现过安全事故,无违法现象,严重违纪的学生不足千分之一。”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奇迹的缔造者就是临川一中。
抚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刘菊娇对记者说, 临川一中走过的五十多年,处处留下了“才子之乡”的厚重文化烙印,在岁月积淀中形成了上上下下、家家户户尊师重教、教育兴邦的独特传统,形成了“厚德、学博、体健、创新”的临川教育精神,一代代人在“临川教育”大旗下勤奋、好学、成才。特别是近年来,临川一中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和一流的办学质量,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生,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教育考察团纷纷慕名前来参观、学习。抚州市委、市政府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投资2亿多元建设临川一中新校区,这在全省乃至全国来说都是大手笔。临川一中教学质量之所以长盛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队伍。这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和最大资源。
临川一中坚持把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放在首位,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政治上给老师多关心多激励,评先、评优、评模向一线倾斜,工作上为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并一视同仁,生活上教师有困难及时帮助解决。
饶祥明任校长的第一件事就是抓教师队伍和作风建设,他明令禁止教师上班时间打扑克、打麻将、玩电脑游戏,禁止有偿家教,禁止老师利用职权收受学生和家长的红包。
为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党组织选派党员骨干教师作为他们的导师,通过“1+1”帮扶,使青年教师能尽快挑起一线教学大梁。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制订了《临川一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临川一中教师十不准》,重在树先进典型,每学年召开师德师风先进报告会。从校长到班子成员,大家一个制度、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带头执行规章制度。
黄杰同学的家长黄彬告诉记者,临川一中的老师们,是最可爱最值得尊敬的人!为了学生,教师们废寝忘食,放弃了自己的业余生活;为了学生,教师呕心沥血,夜以继日钻研教学方法;为了学生,教师付出了百般的耐心和辛勤的汗水。学生们取得的每一点成就,都凝聚了教师的心血。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我这样的感受:临川一中的老师,不仅有高超的教学水平,更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细腻的情怀与无私的爱心。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花的事业是尊贵的,但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注地垂着绿荫的。”做叶的事业,是临川一中教师的理想追求。
既是副校长又是年级主任和课任教师的黄晓云,每天吃住在学校,从早到晚与师生在一起,同教师一起备课,同学生一起在食堂排队买饭菜。她说:“要求老师做到的,我得先做到。”
全国模范教师曾长根,对学生一片丹心。小杨同学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曾老师像亲生父亲一样,为小杨煲汤、喂粥、拿药、叫医生……曾老师带的高三( 21 )班 41 人高考成绩全部上了重点线,所带的普通班高三( 11 )班也爆出冷门,高考成绩上重点线人数有 11 人,本科录取率达 60% 。
江西省优秀班主任邓素和家长的沟通特别多,经常找同学谈话,她宽容和鼓励的眼神给了学生不同方式的鼓励和鞭策,使学生对学习、对人生都张满了自信的风帆。在她的悉心教导下,李江雁同学2009年高考一举夺冠,成为江西省文科第一名(并列)。
抚州市优秀班主任黄列平,一心扑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上,平时难得出校门。妻子在离校上百公里的邻县乡下,对黄老师的工作非常支持,她不但能叫出黄老师所带的每个班每个学生的名字,而且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每年端午节那天,班上每个学生都能吃上她精心准备的节日食品。在黄老师鼓励和帮助下,徐师昌同学2010年高考夺得江西省理科第一名。
抚州市优秀教师过清的班上有许多学生的父母在外地打工, 节假日,一些外地学生不能回家,过清老师就把他们请到自己家里吃饭。连续4年春节,过清老师放弃回宜黄县老家与父母兄弟团聚的机会,先后把十多个不能回家的外地学生接到自己家中过年。
江西省优秀班主任、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谢国发每个星期都要到学生公寓了解情况,当他看到一个来自农村的学生冬天还盖着一床薄薄的小被子,全身冷得发抖时,连忙从家里拿来毛毯,第二天又掏钱买了一床被子送给这个学生。
余永清担任了多年的班主任,他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竭尽全力去帮助学生、教育学生,善待他们。学生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他的神经,他为学生建立了成长日志和个人档案,档案里记载着他们平时遵守纪律的情况。
韩光辉老师带的一个普通班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为了让每个学生个性都得到发展,他采用分层辅导、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在他的引导下,10个被认为“没希望的学生”中学美术的有5人,学音乐的有1人,学体育的有3人,都如愿进入了高校深造。
● 大课程体系成就“快乐课堂” ●
临川一中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追求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率先提出并实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教学观,高举“快乐课堂”大旗,构建了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常规课堂”、“校本课程”、“社区课程”三位一体的大课程体系,扎实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
作为江西省新课程改革的样本校、试点校,临川一中以满腔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开足开齐课程,全方位、多视角地推行课程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临川一中允许老师在执行学校统一规定的要求时,可以有一定的弹性、灵活性,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风格施教同一门课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临川一中的老师在常规课程的备课中做到追问三个问题:这堂课要讲什么、要给谁讲、要怎么讲?在他们心中,每堂课是否有一个中心、一条线索、一个框架、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一个亮点是衡量一节课备得成功与否的标尺。
在一万多人的大学校中,在众多的班级里,基础好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学生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老师们日常考虑更多的仍然是这部分学生的成才问题。为了做到有教无类,临川一中以育人为己任,切实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走以校本课程开发助推因材施教之路,使学生在成长路上各得其所,人人成才。
临川一中的校本课程分科学激趣类、竞赛辅导类、文学艺术类、人文素养类、语言工具类、技术类、体验感悟类等七大系列,注意发现培养体育、文艺、写作、书法、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特长生”,注意依托小记者团、小摄影社、书画工作室等10余个学生社团,以及各门学科兴趣小组,定期开设时政热点等专题讲座,为不同的学生个性天赋提供发挥的空间,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如鱼得水,综合素质大为提高。
邓全齐老师说,他教了两个班的数学课,几乎每天都要备两堂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都很忙,但再忙也得将布置给学生做的练习自己先做好,哪怕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都要想方设法从中找到具有普遍性的数学思想方法,以便在教学时适时点拨,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会灵活应变。
夏晟州是高三的一名阳光男孩,他说新课程实验让他尝到了将历史与地理等多门学科联系起来学习的乐趣。这样,既可理顺单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又可将多门学科的知识连线结网、迁移运用,提升综合分析、判断运用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知识观、认识观,这样的学习已成为一种快乐体验。
2010年江西省高考理科状元徐师昌在谈到临川一中的快乐课堂时说,在学校的三年里,课堂学习他从不觉得苦和累。他说,虽然平时作业比较多,但因方法得当,每天都能有条不紊地做好。课余时间,同龄人爱玩的项目,他都喜欢。在一次全班文艺晚会上,徐师昌与同学合作,登台表演了一段自创的相声,赢得满堂喝彩。
而让学生津津乐道的还是临川一中独有的选修课与论坛。临川一中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增设校本课程、开设通用技术等众多选修课,每周组织一次论坛,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张丹丹等曾做客临川一中论坛,为学生讲授精彩一课。
为了拓宽特色领域,临川一中在高中阶段开设了音乐鉴赏、美术鉴赏、书法、绘画等课程,确保在各年级每周有一节艺术课。学校成立了舞蹈队、鼓号队、合唱队、美术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摄影兴趣小组,以及体训队、篮球队、摔跤队和举重队等,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学生优秀书画作品装裱后在校内展出,钢笔优秀习作则装订成册,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长廊”。学校还要求学生“读一本好书、唱一首好歌、写一手好字、画一幅好画”。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给校园带来了无限生机,不但活跃了学生的身心,营造了校园艺术氛围,而且激发了部分特长生自主开展艺术活动的兴趣。
2009年夺得江西省高考文科第一名的李江雁,在读初中的时候,经常参加物理、化学、英语的奥赛。高中三年后的李江雁,唱歌、弹琴、舞蹈样样通,还擅长多种乐器,课余阅读小说就达200多部。“我女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强,在临川一中读高中的三年,每天的晚饭都是她自己做的。”说起这个活泼可爱的“小雁子”,家长李展华一脸的自豪。
近年来,临川一中的学生在各项竞赛活动中共有300余人次在书法作品、绘画作品、舞蹈、器乐、声乐等项目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其中2009年何思思同学参加江西省首届中小学“我爱祖国”才艺电视大赛荣获中学组二等奖;2009年,合唱队荣获江西省首届中小学合唱节暨合唱录像评比三等奖;林志鹏等同学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获书法美术类二、三等奖;陈姹娴等同学在2008年全国中小学幼儿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活动中获得金银奖;林晨杰等同学在2008年“奥运之光、梦想再望”全国书法美术摄影才艺大展中获得金奖。
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多年来,临川一中坚持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健全了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家长会,开展家长讲座,交流家教经验,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学校经常与警民共建单位取得联系,与他们携手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保障学校治安管理;聘请了德育辅导员和法制副校长到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法制教育。此外,学校努力开发社会资源,配合实施养成教育,先后与烈士陵园、临川敬老院签订了活动协议,将其分别定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尊老敬老教育基地、手拉手爱心教育基地。结合教育主题,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这些基地开展活动,使养成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得到拓展。
临川一中的校领导,每人负责一个年级,并分别担任一个学科的教学工作。除了经费开支需校长审批以外,其他日常教学工作、人事安排、管理事务全部由年级组负责。这样,一个年级主任相当于一个小校长,既在教学第一线,又在管理第一线,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强了管理的有效性。
临川一中发挥团队精神,在教学中重过程、轻结果。其中措施之一是教师福利不与高考挂钩。学校虽然也设立了各种各类奖项,但一般是奖励集体而不直接奖励个人,高一高二教师则参照高三奖金标准按适当的比例进行奖励,平时考核则以每次月考成绩为参照看进步率,这样就避免了教师各自为战、相互防备的情况。
作为“全国体育运动红旗校”“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西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示范学校性中学”,临川一中不仅在全校初高中各年级开全开足体育课,而且先后组建了田径队、篮球队、摔跤队等兴趣小组,为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个发展的平台。
近年来,临川一中在各类体育比赛中捷报频传,先后获全省校园集体舞比赛三等奖、抚州市“五叶神杯”三人制篮球比赛冠军、抚州市全民健身校园集体舞大赛一等奖、全省青少年古典式摔跤比赛第一名、全省体校男子篮球比赛第五名、优秀体育道德风尚运动队等荣誉。
为了给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交流环境、搭建多元文化融合的发展平台,临川一中与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中国教育学会培训中心合作成立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大胆尝试与世界知名大学强强联合,建立多个合作培养项目,为学生留学深造铺设绿色通道。目前,学校已经与加拿大康奈尔公立高中签约为友好学校。同时,还与世界知名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玛瑞埃塔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萨省大学,法国UT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等院校建立了直升大学的“绿色通道”,为培养面向世界的高层次国际型人才开创了新的模式。
创校56年来,临川一中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16次,省级荣誉25次,已有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十几所名校将临川一中作为教育实践基地或优质生源基地,2005年和2009年,学校两度被评为“中国百强中学”;2007年,一举荣获“中国十大名牌中学”、“首届江西十大和谐校园”、“人民群众满意学校”三项殊荣;同年9月,抚州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各行各业学习临川一中的工作作风;2008年,该校荣膺“江西十大人民满意学校”殊荣。该校学生参加全国高中学科竞赛,在全省更是独领风骚,至今已有900多人次获奖,江西赛区授奖大会先后8次(12项)在临川一中举行。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在以人为本育英才的航程中,临川一中以跨越式的进取精神和强大的办学实力进一步鼓起理想的风帆,努力向着更加辉煌的彼岸破浪远航!我们有理由相信,创造了高考奇迹的临川一中,定会在培育人才的征途中,再写华章,为“才子之乡”增光添彩。■
□责任编辑 许雅健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