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功能与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但是如果作业布置多了,无疑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新课标提倡在乐中学,提倡给学生减负,无疑作业的布置也是给学生减负的重要目标之一。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体会出课外作业的设计,除了在量上有所控制外,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性和形式的灵活性。
传统的作业形式以书面作业为主,单调、乏味的机械式训练对学生来说毫无兴趣可言。作业对他们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作业的新改革。首先就是要从改革作业形式人手。作业形式要新颖有趣、灵活多样。小学生好奇心强,新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样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作业。而不是把作业当成一项厌烦的任务来完成。我认为作业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推陈出新,激发兴趣
新课改为小学语文作业的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要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出发。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通常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完一篇新课文后,为了巩固字词,抄写生字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一般是抄上三、五遍了事。殊不知,这种单调的反复抄写对字词的巩固效果并不好。我在教学完《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后,对字词抄写做了一个小改革。让学生利用这些生字做游戏。游戏规则足:可以按音序的顺序排列生字,利用声母的顺序排列,或将相同声母或韵母的生字归类,或是按字的偏旁结构分类等等。看谁的游戏方法最多,最有创意。听说是做游戏,学生一个个热情高涨。第二天交流时,我发现学生设计的游戏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很多游戏方法我自己都没想到。更出人意料的是最多的一名学生设计的游戏方法达16种,更出最少的也有三四种。作业形式的创新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既达到巩固字词的目的,又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發展,真是一举两得。
二、改变作业顺序——课后作业课前做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学生自学新课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的不良习惯,可以把有些作业放在课前做。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学好课本知识,我们语文科都有配套的《小学生学习指导丛书》。通常我们是在学习课文后再做练习。这学期我做了大胆的尝试:要求在预习新课时,完成练习册。教师在上新课时可以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有侧重点地加以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顺便查漏补缺。几次练习下来,我发现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比原先的方法要好得多。这样做既让学生的预习落到了实处,培养了认真预习的习惯,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当然课前作业的设计内容要注意导向性,难易要适宜,还要做到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
三、增加口头作业,减少书面作业
新课改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安排口语交际训练。其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但在我们作业中,大都是以书面作业为主,口头作业相对较少。这既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也与时代的要求不合拍。为此,我们要适当增加口头作业量。例如:在教学完《记金华的双龙洞》《黄河魂》《鸟的天堂》等写景课文时都可以设计这么一项作业,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为文章的景点设计一段解说词;在学习《西门豹》《猎人海力布》《惊弓之鸟》《狐假虎威》等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或是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每天利用展会课时间让学生上台讲故事或是围绕一个主题即兴演讲等等,以此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进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根据学生差异,设计程度不同的作业
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去有长短”。同样,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学习能力也有高低、差异之分,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立足发展的基点,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在作业的设计中也应体现层次不一,有一定的弹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在教学完第八册“已金华的双龙洞》这课时,我设计了这几道习题:
必选: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抄写词语两遍。
选学:1.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写一句话。
3.当一回小画家,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一张游览示意图。
4.当一回小导游,根据课文的描写,展开合理的想象,选择课文中的一个景点,设计一段解说词。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及兴趣,在所罗列的作业中选取一种或几种自己喜欢的,而且认为是有能力完成的作业,自然是大受欢迎。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实行灵活控制。如背诵《圆明园的毁灭》,对差生只要求选择其中一两段背诵下来。对每课的好句,好生要求背三句,差生只要背一、两句就可以了。同时对那些程度好的学生则可以适当拔高要求,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适量、适当的作业要求,能有效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其自信心。
作业的设计形式不一,各有千秋,但无论如何设计,都要体现“趣、活、新、实”的特点。
传统的作业形式以书面作业为主,单调、乏味的机械式训练对学生来说毫无兴趣可言。作业对他们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作业的新改革。首先就是要从改革作业形式人手。作业形式要新颖有趣、灵活多样。小学生好奇心强,新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样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作业。而不是把作业当成一项厌烦的任务来完成。我认为作业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推陈出新,激发兴趣
新课改为小学语文作业的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要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出发。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通常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完一篇新课文后,为了巩固字词,抄写生字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一般是抄上三、五遍了事。殊不知,这种单调的反复抄写对字词的巩固效果并不好。我在教学完《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后,对字词抄写做了一个小改革。让学生利用这些生字做游戏。游戏规则足:可以按音序的顺序排列生字,利用声母的顺序排列,或将相同声母或韵母的生字归类,或是按字的偏旁结构分类等等。看谁的游戏方法最多,最有创意。听说是做游戏,学生一个个热情高涨。第二天交流时,我发现学生设计的游戏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很多游戏方法我自己都没想到。更出人意料的是最多的一名学生设计的游戏方法达16种,更出最少的也有三四种。作业形式的创新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既达到巩固字词的目的,又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發展,真是一举两得。
二、改变作业顺序——课后作业课前做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学生自学新课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的不良习惯,可以把有些作业放在课前做。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学好课本知识,我们语文科都有配套的《小学生学习指导丛书》。通常我们是在学习课文后再做练习。这学期我做了大胆的尝试:要求在预习新课时,完成练习册。教师在上新课时可以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有侧重点地加以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顺便查漏补缺。几次练习下来,我发现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比原先的方法要好得多。这样做既让学生的预习落到了实处,培养了认真预习的习惯,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当然课前作业的设计内容要注意导向性,难易要适宜,还要做到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
三、增加口头作业,减少书面作业
新课改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安排口语交际训练。其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但在我们作业中,大都是以书面作业为主,口头作业相对较少。这既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也与时代的要求不合拍。为此,我们要适当增加口头作业量。例如:在教学完《记金华的双龙洞》《黄河魂》《鸟的天堂》等写景课文时都可以设计这么一项作业,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为文章的景点设计一段解说词;在学习《西门豹》《猎人海力布》《惊弓之鸟》《狐假虎威》等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或是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每天利用展会课时间让学生上台讲故事或是围绕一个主题即兴演讲等等,以此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进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根据学生差异,设计程度不同的作业
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去有长短”。同样,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学习能力也有高低、差异之分,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立足发展的基点,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在作业的设计中也应体现层次不一,有一定的弹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在教学完第八册“已金华的双龙洞》这课时,我设计了这几道习题:
必选: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抄写词语两遍。
选学:1.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写一句话。
3.当一回小画家,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一张游览示意图。
4.当一回小导游,根据课文的描写,展开合理的想象,选择课文中的一个景点,设计一段解说词。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及兴趣,在所罗列的作业中选取一种或几种自己喜欢的,而且认为是有能力完成的作业,自然是大受欢迎。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实行灵活控制。如背诵《圆明园的毁灭》,对差生只要求选择其中一两段背诵下来。对每课的好句,好生要求背三句,差生只要背一、两句就可以了。同时对那些程度好的学生则可以适当拔高要求,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适量、适当的作业要求,能有效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其自信心。
作业的设计形式不一,各有千秋,但无论如何设计,都要体现“趣、活、新、实”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