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文学在新时期中永生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20372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叶辛的小说《孽债》是新时期“知青小说”的一部开拓之作。《孽债》无论在题材上、写作技法上,还是在剖析人生这一层面上,都比以往的“知青小说”有所突破。
  关键词:新时期;知青小说;叶辛;《孽债》
  
  叶辛是知青作家的代表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期间,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作。他把自己的支边经历孕育于小说之中,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其90年代的代表作《孽债》,无论在视角选择上、创作技法上,还是在剖析人性这一层面上,都比以往的“知青小说”有所突破,不愧为新时期“知青小说”成功之作,展露了新时期“知青小说”的曙光。
  
  一、主客观交合的结晶
  
  叶辛的《孽债》创作并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结合当时时代大背景而言,宏观上,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日益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处于社会转型期,它不仅为作家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外部条件,而且多种矛盾的聚集与撞击也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宏富的思想,启迪着作家的思维。
  《孽债》的成功也得归因于作家的自身因素。知青作家 “并非纯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们只不过是些仅读几年初高中的青年学生而已。他们没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根深蒂固的文人秉性”。[1]叶辛就是众多知青作家中极普通的一位,但是他酷爱文学写作。正是出于对文学的喜爱,他才全身心投入文学创作中,无论环境如何改变,也改变不了他的这一秉性。相反,环境的变更更能给他的创作带来灵感和启发。《孽债》就是把不断创作的经验积累和长期对生活的观察付诸于笔端的结晶。
  
  二、成功的继承
  
  叶辛身处当代文学发展和演变的大潮中,不自觉地受到了各种创作流派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是借鉴,或是转化。90年代的《孽债》就是作者不断借鉴和继承的结晶。
  (1)《孽债》继承了“新写实”小说的选材角度和情感态度。“新写实”小说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基本特点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2]其小说注重对改革开放后产生于各种社会问题之上的社会心理和人生世相的描绘,刻意描写社会、人生的灰色,往往表现主人公的困扰和生之烦恼;手法上,“新写实”小说追求原生态的真实,倡导客观化的叙述,即从情感的“零度”来写作,以使小说成为生活的记录或实录。叶辛的《孽债》在题材的选取上,不像前期作品从大的时代背景入手,把人物的命运与时代政治结合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平凡琐事入手,注重对生活原汁原味的再现,更多地泼墨于对生活中“油盐酱醋、锅碗瓢盆”的描述;人物的心理也更加多样化,触及了一些以往未涉及的领域,如对性心理、畸形爱情观、灰色人生观等的展示。
  (2)《孽债》在对知青历史的思考、对知青人生的思考、对伦理道德的思考等方面都受到了反思文学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些带有反思色彩的“知青文学”的影响。《孽债》反映了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已成婚的那批知识青年为了能返城,而不惜割断多年的感情,抛弃丈夫(妻子)和孩子,这就在无形中欠下了一笔难以还清的“感情债”。返城之后,他们中的多数人又另有了家庭和孩子,过着平静的生活,更加增添了“还债”的难度。当被遗弃的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突然出现时,平静的生活顿起波澜,这笔债该如何偿还?他们焦虑、茫然、无奈,也更加内疚,灵魂不断地受到拷问。小说一方面表现了在现代思想与传统观念的冲突中,在商品经济大潮的涤荡下,一代人的人生价值观与灵魂深处面临着的焦虑和骚动;另一方面是站在人类历史的制高点上,重新反省、审视自我,以更加深邃、成熟的现代目光,去反思他们走过的道路。不再仅仅描述历史给他们造成了怎样难以愈合的创伤,而是怀着负疚的心情,忏悔在那苦难岁月中,自己有意无意间给一些善良、纯朴的农民造成的伤害,反思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这实质就是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这就使作品充溢着一种浓烈的忏悔意识,这种忏悔意识是叶辛的《蹉跎岁月》等前期作品所没有的。
  
  三、继承之后的超越
  
  1.创作视角和主题选择上的飞跃
  《孽债》的创作视角与《蹉跎岁月》相比,它不是回顾、关照过去的那一段刻骨铭心的艰难岁月。虽然,那一片“青的山、绿的树、明丽的江水、灿烂的阳光和莽莽苍苍的远山近岭”[3] 在知青们的记忆中是难以抹去的,但新时期如何站在历史高度之上,只将“插队”生活化为知青人生长河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再以回望的视角进行重新审视与关照,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视角。叶辛的《孽债》就此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孽债》的故事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社会价值观念急剧变异的时代。小说的主人公是在商品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下,生存于上海大都市的当年知青。小说通过对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腻描述,以及寻亲这一主要矛盾冲突的直接展开,展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状态和道德观念的失落和失衡;对主人公那段知青岁月的生活也不是直接叙写,而是在他们偶尔对往事的追忆中稍加点缀。《孽债》中主人公这种忆旧情绪,与《蹉跎岁月》等作品相比,把知青生活经历只当作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参照系,以此关照整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沉浮衰荣,无疑有助于拓展作品的社会容量和思想内涵。
  2.从“奋斗者”到“负债者”,人物形象有了质的变化
  《孽债》中的主人公长期生活在城市中,工作、生活方式与在农村插队时大不一样,因此呈现出两类人物形象在精神境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他们比以往更为功利,在他们眼中,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利益关系,人情、亲情日益淡薄;他们更注重于对实际价值的追求,但物欲追求的无限与价值实现的有限之间的矛盾,又使他们陷于迷惘、苦闷,生活在阴郁、消极之中。因此,在《孽债》中诸如沈若尘、吴观潮、梁曼诚等人物已与80年代作者笔下的知青大不相同。他们多年生活于城市中,市民习气已掩盖了当年的“知青味”,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自暴自弃,沉溺于物欲的满足;或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种种心态在叶辛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小说中,他们当年的决断使他们在感情上欠下了一笔难以还清的债,还殃及了他们的下一代。于是生活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如何偿还得清他们曾经欠下的历史的“孽债”?种种矛盾的交织展开,使“负债者”形象日渐鲜明。作者不仅从他们身上引发出了对传统伦理道德中亲子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对那场“上山下乡”运动给人带来的后果进行了一个新层次的思考——不仅是知青一代深受影响,而且他们的下一代也是其中的受害者。所以说,《孽债》塑造的“负债者”形象既具有现实的批判意味,又具有历史的反思意味。他们是两个时代的代言人,比《蹉跎岁月》中的“奋斗者”形象更具有价值。
  3.小说更加趋于大众化
  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和文化传媒的日趋先进与快捷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众文化专指“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一种以现代科技为传播手段的社会型、大众化的文化形态”。[4]因此,叶辛的《孽债》与《蹉跎岁月》等前期作品相比,更加雅俗共赏。在选材方面,《孽债》反映的视角更加贴近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具体反映在小说上,表现为场景的铺展更加具有生活的画面感,给普通读者以较为亲和的体验,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孽债》在情节的建构方面更加具有鲜明的剧本色彩,体现为每个场景的轮换频率较高,而且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件小而简单,小事件构成大事件,从而推动小说矛盾的展开。这种剧本式的建构方法很容易为当今偏重阅读情节的大众所接受,于是小说一经发表马上就被改变为剧本并拍成连续剧,它的播出同样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参考文献:
  [1] 郭小东.知青后文学状态[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16.
  [2] 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卷首语[J].钟山,1989(3).
  [3] 叶辛.孽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34.
  [4] 魏天祥主编.九十年代文艺新变化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34.
  (作者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团委)
其他文献
摘要: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则是主体。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而开展。作为技校英语教师,要真正做到寓教于趣,引导学生能动参与英语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①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②创造轻松高效的课堂学习环境;③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④及时反馈,激励评价;⑤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本文的目的在于根据教师
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知识与能力孰主孰次?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历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当前语文新课改中不能回避的重要理论问题。我认为,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和新课程的理念来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中的这两对关系。科学地认识和处理好这两对关系对于我们澄清语文的基本性质,明确语文的教学目的,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指导语文新课改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    最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教师最宝贵的品质是良知、责任与爱心。”他如是说,几十年来亦如是做。他就是全国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获得者、2004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海南大学“民事诉讼法学”课程的负责人、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海南大学法学院谭兵教授。他作为海南省首位获上述殊荣的教师,系海南大学法学院原院长现终身名誉院长,省级重点学科海南大学诉讼法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法学会原诉讼法学研究会现民事诉讼法学研
罗素兰,女,1969年9月28日生,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后学历,中共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目前从事生物技术与海洋药物前沿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现任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海南大学生物技术实验中心主任、海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生物化工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物技术分会理事
课改常态化,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新的课堂教学形态成为常态并成为必需。换而言之,就是让“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贯彻落实在每一位教师的每一堂课上,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可以说,课改常态化的方向是明确的,意义是重大的,各学校主观上并没有阻碍其推行的意思,但为什么会出现形式化、功利化、时断时续等弊端呢?因为推行课改是一个系统工程,小修小补是无济于事的,必然要从学校制度、管理等方
摘 要:本文论述了近年来普通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升格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在招生工作中出现的被录取考生未入学的问题,并以怀化学院2008年录取未报到的新生为个例,详细分析了这一群体的基本特征,并得出了新生未报到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对就读高校有着更高的要求,选择放弃当年的入学资格而去复读,这种放弃是一种主动性的选择,因此这一矛盾在短时间内无法调和。  关键词:新升格;本科院校;未报到;新生特征    高等教育的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特点,提出了使用教材的两点建议:1.大胆处理教材,树立教师即教材的理念;2.准确定位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目标点。  关键词:专业特色;英语教学规律;处理教材;定位目标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入世后,企业对技术工人的专业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了《计算机专业英语》这本
学生识字效率低、回生率高,是一直困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难题。如果我们只极端化关注识字效率,只会造成教学生态上的灾难。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汉字的意韵之美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的教育教学现状。只有当教师认识到汉字的美,消除教学中的极化现象,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幸福的体验。我们应有这样的勇气——让识字教学的品质回归!  一、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感受汉字的价值  汉字教学应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兴趣出
摘要:课堂导入环节对一堂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要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在设计此环节时,要注重对教材的分析,注重对学情的了解,根据课文内容预设一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本文从不同年级的课文入手举了三个例子,说明了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在导入环节设计中要注重预设,在具体应用时还要做到顺学而导。  关键词:预设;语文;顺学而导    特级教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这门课程内容多且繁杂,知识点零细;加上学生又有些眼高手低,对字、词、标点、文章层次等不屑一顾,致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但要考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做一个合格的编辑,这些是最基本的功夫。为此,笔者以一篇高中课文《景泰蓝的制作》为例,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既达到了正字词的目的,又对专业学习起了警示作用。  对于说明文的教学,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总习惯停留在对“说明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