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叶辛的小说《孽债》是新时期“知青小说”的一部开拓之作。《孽债》无论在题材上、写作技法上,还是在剖析人生这一层面上,都比以往的“知青小说”有所突破。
关键词:新时期;知青小说;叶辛;《孽债》
叶辛是知青作家的代表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期间,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作。他把自己的支边经历孕育于小说之中,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其90年代的代表作《孽债》,无论在视角选择上、创作技法上,还是在剖析人性这一层面上,都比以往的“知青小说”有所突破,不愧为新时期“知青小说”成功之作,展露了新时期“知青小说”的曙光。
一、主客观交合的结晶
叶辛的《孽债》创作并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结合当时时代大背景而言,宏观上,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日益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处于社会转型期,它不仅为作家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外部条件,而且多种矛盾的聚集与撞击也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宏富的思想,启迪着作家的思维。
《孽债》的成功也得归因于作家的自身因素。知青作家 “并非纯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们只不过是些仅读几年初高中的青年学生而已。他们没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根深蒂固的文人秉性”。[1]叶辛就是众多知青作家中极普通的一位,但是他酷爱文学写作。正是出于对文学的喜爱,他才全身心投入文学创作中,无论环境如何改变,也改变不了他的这一秉性。相反,环境的变更更能给他的创作带来灵感和启发。《孽债》就是把不断创作的经验积累和长期对生活的观察付诸于笔端的结晶。
二、成功的继承
叶辛身处当代文学发展和演变的大潮中,不自觉地受到了各种创作流派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是借鉴,或是转化。90年代的《孽债》就是作者不断借鉴和继承的结晶。
(1)《孽债》继承了“新写实”小说的选材角度和情感态度。“新写实”小说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基本特点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2]其小说注重对改革开放后产生于各种社会问题之上的社会心理和人生世相的描绘,刻意描写社会、人生的灰色,往往表现主人公的困扰和生之烦恼;手法上,“新写实”小说追求原生态的真实,倡导客观化的叙述,即从情感的“零度”来写作,以使小说成为生活的记录或实录。叶辛的《孽债》在题材的选取上,不像前期作品从大的时代背景入手,把人物的命运与时代政治结合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平凡琐事入手,注重对生活原汁原味的再现,更多地泼墨于对生活中“油盐酱醋、锅碗瓢盆”的描述;人物的心理也更加多样化,触及了一些以往未涉及的领域,如对性心理、畸形爱情观、灰色人生观等的展示。
(2)《孽债》在对知青历史的思考、对知青人生的思考、对伦理道德的思考等方面都受到了反思文学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些带有反思色彩的“知青文学”的影响。《孽债》反映了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已成婚的那批知识青年为了能返城,而不惜割断多年的感情,抛弃丈夫(妻子)和孩子,这就在无形中欠下了一笔难以还清的“感情债”。返城之后,他们中的多数人又另有了家庭和孩子,过着平静的生活,更加增添了“还债”的难度。当被遗弃的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突然出现时,平静的生活顿起波澜,这笔债该如何偿还?他们焦虑、茫然、无奈,也更加内疚,灵魂不断地受到拷问。小说一方面表现了在现代思想与传统观念的冲突中,在商品经济大潮的涤荡下,一代人的人生价值观与灵魂深处面临着的焦虑和骚动;另一方面是站在人类历史的制高点上,重新反省、审视自我,以更加深邃、成熟的现代目光,去反思他们走过的道路。不再仅仅描述历史给他们造成了怎样难以愈合的创伤,而是怀着负疚的心情,忏悔在那苦难岁月中,自己有意无意间给一些善良、纯朴的农民造成的伤害,反思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这实质就是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这就使作品充溢着一种浓烈的忏悔意识,这种忏悔意识是叶辛的《蹉跎岁月》等前期作品所没有的。
三、继承之后的超越
1.创作视角和主题选择上的飞跃
《孽债》的创作视角与《蹉跎岁月》相比,它不是回顾、关照过去的那一段刻骨铭心的艰难岁月。虽然,那一片“青的山、绿的树、明丽的江水、灿烂的阳光和莽莽苍苍的远山近岭”[3] 在知青们的记忆中是难以抹去的,但新时期如何站在历史高度之上,只将“插队”生活化为知青人生长河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再以回望的视角进行重新审视与关照,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视角。叶辛的《孽债》就此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孽债》的故事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社会价值观念急剧变异的时代。小说的主人公是在商品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下,生存于上海大都市的当年知青。小说通过对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腻描述,以及寻亲这一主要矛盾冲突的直接展开,展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状态和道德观念的失落和失衡;对主人公那段知青岁月的生活也不是直接叙写,而是在他们偶尔对往事的追忆中稍加点缀。《孽债》中主人公这种忆旧情绪,与《蹉跎岁月》等作品相比,把知青生活经历只当作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参照系,以此关照整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沉浮衰荣,无疑有助于拓展作品的社会容量和思想内涵。
2.从“奋斗者”到“负债者”,人物形象有了质的变化
《孽债》中的主人公长期生活在城市中,工作、生活方式与在农村插队时大不一样,因此呈现出两类人物形象在精神境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他们比以往更为功利,在他们眼中,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利益关系,人情、亲情日益淡薄;他们更注重于对实际价值的追求,但物欲追求的无限与价值实现的有限之间的矛盾,又使他们陷于迷惘、苦闷,生活在阴郁、消极之中。因此,在《孽债》中诸如沈若尘、吴观潮、梁曼诚等人物已与80年代作者笔下的知青大不相同。他们多年生活于城市中,市民习气已掩盖了当年的“知青味”,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自暴自弃,沉溺于物欲的满足;或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种种心态在叶辛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小说中,他们当年的决断使他们在感情上欠下了一笔难以还清的债,还殃及了他们的下一代。于是生活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如何偿还得清他们曾经欠下的历史的“孽债”?种种矛盾的交织展开,使“负债者”形象日渐鲜明。作者不仅从他们身上引发出了对传统伦理道德中亲子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对那场“上山下乡”运动给人带来的后果进行了一个新层次的思考——不仅是知青一代深受影响,而且他们的下一代也是其中的受害者。所以说,《孽债》塑造的“负债者”形象既具有现实的批判意味,又具有历史的反思意味。他们是两个时代的代言人,比《蹉跎岁月》中的“奋斗者”形象更具有价值。
3.小说更加趋于大众化
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和文化传媒的日趋先进与快捷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众文化专指“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一种以现代科技为传播手段的社会型、大众化的文化形态”。[4]因此,叶辛的《孽债》与《蹉跎岁月》等前期作品相比,更加雅俗共赏。在选材方面,《孽债》反映的视角更加贴近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具体反映在小说上,表现为场景的铺展更加具有生活的画面感,给普通读者以较为亲和的体验,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孽债》在情节的建构方面更加具有鲜明的剧本色彩,体现为每个场景的轮换频率较高,而且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件小而简单,小事件构成大事件,从而推动小说矛盾的展开。这种剧本式的建构方法很容易为当今偏重阅读情节的大众所接受,于是小说一经发表马上就被改变为剧本并拍成连续剧,它的播出同样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参考文献:
[1] 郭小东.知青后文学状态[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16.
[2] 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卷首语[J].钟山,1989(3).
[3] 叶辛.孽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34.
[4] 魏天祥主编.九十年代文艺新变化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34.
(作者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团委)
关键词:新时期;知青小说;叶辛;《孽债》
叶辛是知青作家的代表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期间,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作。他把自己的支边经历孕育于小说之中,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其90年代的代表作《孽债》,无论在视角选择上、创作技法上,还是在剖析人性这一层面上,都比以往的“知青小说”有所突破,不愧为新时期“知青小说”成功之作,展露了新时期“知青小说”的曙光。
一、主客观交合的结晶
叶辛的《孽债》创作并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结合当时时代大背景而言,宏观上,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日益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处于社会转型期,它不仅为作家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外部条件,而且多种矛盾的聚集与撞击也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宏富的思想,启迪着作家的思维。
《孽债》的成功也得归因于作家的自身因素。知青作家 “并非纯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们只不过是些仅读几年初高中的青年学生而已。他们没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根深蒂固的文人秉性”。[1]叶辛就是众多知青作家中极普通的一位,但是他酷爱文学写作。正是出于对文学的喜爱,他才全身心投入文学创作中,无论环境如何改变,也改变不了他的这一秉性。相反,环境的变更更能给他的创作带来灵感和启发。《孽债》就是把不断创作的经验积累和长期对生活的观察付诸于笔端的结晶。
二、成功的继承
叶辛身处当代文学发展和演变的大潮中,不自觉地受到了各种创作流派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是借鉴,或是转化。90年代的《孽债》就是作者不断借鉴和继承的结晶。
(1)《孽债》继承了“新写实”小说的选材角度和情感态度。“新写实”小说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基本特点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2]其小说注重对改革开放后产生于各种社会问题之上的社会心理和人生世相的描绘,刻意描写社会、人生的灰色,往往表现主人公的困扰和生之烦恼;手法上,“新写实”小说追求原生态的真实,倡导客观化的叙述,即从情感的“零度”来写作,以使小说成为生活的记录或实录。叶辛的《孽债》在题材的选取上,不像前期作品从大的时代背景入手,把人物的命运与时代政治结合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平凡琐事入手,注重对生活原汁原味的再现,更多地泼墨于对生活中“油盐酱醋、锅碗瓢盆”的描述;人物的心理也更加多样化,触及了一些以往未涉及的领域,如对性心理、畸形爱情观、灰色人生观等的展示。
(2)《孽债》在对知青历史的思考、对知青人生的思考、对伦理道德的思考等方面都受到了反思文学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些带有反思色彩的“知青文学”的影响。《孽债》反映了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已成婚的那批知识青年为了能返城,而不惜割断多年的感情,抛弃丈夫(妻子)和孩子,这就在无形中欠下了一笔难以还清的“感情债”。返城之后,他们中的多数人又另有了家庭和孩子,过着平静的生活,更加增添了“还债”的难度。当被遗弃的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突然出现时,平静的生活顿起波澜,这笔债该如何偿还?他们焦虑、茫然、无奈,也更加内疚,灵魂不断地受到拷问。小说一方面表现了在现代思想与传统观念的冲突中,在商品经济大潮的涤荡下,一代人的人生价值观与灵魂深处面临着的焦虑和骚动;另一方面是站在人类历史的制高点上,重新反省、审视自我,以更加深邃、成熟的现代目光,去反思他们走过的道路。不再仅仅描述历史给他们造成了怎样难以愈合的创伤,而是怀着负疚的心情,忏悔在那苦难岁月中,自己有意无意间给一些善良、纯朴的农民造成的伤害,反思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这实质就是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这就使作品充溢着一种浓烈的忏悔意识,这种忏悔意识是叶辛的《蹉跎岁月》等前期作品所没有的。
三、继承之后的超越
1.创作视角和主题选择上的飞跃
《孽债》的创作视角与《蹉跎岁月》相比,它不是回顾、关照过去的那一段刻骨铭心的艰难岁月。虽然,那一片“青的山、绿的树、明丽的江水、灿烂的阳光和莽莽苍苍的远山近岭”[3] 在知青们的记忆中是难以抹去的,但新时期如何站在历史高度之上,只将“插队”生活化为知青人生长河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再以回望的视角进行重新审视与关照,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视角。叶辛的《孽债》就此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孽债》的故事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社会价值观念急剧变异的时代。小说的主人公是在商品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下,生存于上海大都市的当年知青。小说通过对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腻描述,以及寻亲这一主要矛盾冲突的直接展开,展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状态和道德观念的失落和失衡;对主人公那段知青岁月的生活也不是直接叙写,而是在他们偶尔对往事的追忆中稍加点缀。《孽债》中主人公这种忆旧情绪,与《蹉跎岁月》等作品相比,把知青生活经历只当作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参照系,以此关照整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沉浮衰荣,无疑有助于拓展作品的社会容量和思想内涵。
2.从“奋斗者”到“负债者”,人物形象有了质的变化
《孽债》中的主人公长期生活在城市中,工作、生活方式与在农村插队时大不一样,因此呈现出两类人物形象在精神境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他们比以往更为功利,在他们眼中,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利益关系,人情、亲情日益淡薄;他们更注重于对实际价值的追求,但物欲追求的无限与价值实现的有限之间的矛盾,又使他们陷于迷惘、苦闷,生活在阴郁、消极之中。因此,在《孽债》中诸如沈若尘、吴观潮、梁曼诚等人物已与80年代作者笔下的知青大不相同。他们多年生活于城市中,市民习气已掩盖了当年的“知青味”,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自暴自弃,沉溺于物欲的满足;或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种种心态在叶辛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小说中,他们当年的决断使他们在感情上欠下了一笔难以还清的债,还殃及了他们的下一代。于是生活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如何偿还得清他们曾经欠下的历史的“孽债”?种种矛盾的交织展开,使“负债者”形象日渐鲜明。作者不仅从他们身上引发出了对传统伦理道德中亲子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对那场“上山下乡”运动给人带来的后果进行了一个新层次的思考——不仅是知青一代深受影响,而且他们的下一代也是其中的受害者。所以说,《孽债》塑造的“负债者”形象既具有现实的批判意味,又具有历史的反思意味。他们是两个时代的代言人,比《蹉跎岁月》中的“奋斗者”形象更具有价值。
3.小说更加趋于大众化
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和文化传媒的日趋先进与快捷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众文化专指“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一种以现代科技为传播手段的社会型、大众化的文化形态”。[4]因此,叶辛的《孽债》与《蹉跎岁月》等前期作品相比,更加雅俗共赏。在选材方面,《孽债》反映的视角更加贴近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具体反映在小说上,表现为场景的铺展更加具有生活的画面感,给普通读者以较为亲和的体验,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孽债》在情节的建构方面更加具有鲜明的剧本色彩,体现为每个场景的轮换频率较高,而且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件小而简单,小事件构成大事件,从而推动小说矛盾的展开。这种剧本式的建构方法很容易为当今偏重阅读情节的大众所接受,于是小说一经发表马上就被改变为剧本并拍成连续剧,它的播出同样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参考文献:
[1] 郭小东.知青后文学状态[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16.
[2] 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卷首语[J].钟山,1989(3).
[3] 叶辛.孽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34.
[4] 魏天祥主编.九十年代文艺新变化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34.
(作者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团委)